芜湖第三中学新校区:说文解字系列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25:47

探源解义:“雨”字的甲骨文像是天空中降落的水滴,上面一横代表雨云,下面的点滴或短竖表示雨滴。很明显,“雨”为象形字。“雨”的金文和小篆也是承袭了甲骨文的造型。“雨”的本义指雨水,后来用作形容词,表示密集,例如雨注。汉字中凡从雨的字大都与云雨等气象有关,如雷、雾、霜、雪等,这些大都是雨水的其他形态。雨还有丰富的比喻意义,例如“雨过天晴”表示情况由坏变好。“雨后春笋”本来指大雨后春笋旺盛地生长,人们用其来比喻新事物蓬勃出现。“雨露”一词比喻施人以恩惠。“雨迹云踪”比喻男女旧情,已成往事。

汉字智慧:人们赋予了“雨”各种情感:“清明时节雨纷纷”表达悲伤心情;“夜阑卧听风吹雨”表现卫国情怀;“东边日出西边雨”滴滴皆有情;“天街小雨润如酥”充满新生的喜悦。    

探源解义: “土”字的甲骨文看起来像是一堆土的形状;金文和小篆皆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其小篆体更是与现代的“土”字相同。《说文解字》讲:“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二像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土”是社的本字,本义是聚土为社祭地神。经过引申后,它才由祭祀的“土”变成了普通的泥土、土地。由于人与土地的关系很深,所以人们干脆把家乡也称做土,例如“乡土”。“土”可做偏旁,汉字中凡从土之字都与土壤或土地有关,如地、城、垣、埋等。

汉字智慧:在中国,无论是时光流转,还是社会变迁,乡土情结早已化成鲜红血液,流淌在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身体之中。离开了乡土情结,爱国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探源解义:甲骨文的“火”字像是火焰的形状。这说明“火”是一个象形字。“火”字的小篆体将甲骨文的形象化变得线条化,经过隶变后写作“火”。《说文解字》上解释:“火,毁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火”字的本义为燃烧时产生的光、焰和热,后来才引申为焚烧、烧毁的意思。由于火的颜色是红色的,所以还用来指代色彩,例如“火云”,指的是太阳下山前天边红色的彩云。此外,因为“火”有破坏性,所以它的另一个引申义是战争、枪弹,例如交火、开火、炮火。

古人造字凡是有“火”字作为偏旁部首的,也几乎都是因为其某种特质与“火”相似。例如炎热的“炎”,火烧起来非常热,而夏天也非常热,二者性质相同,所以把一把火变成了两把火,形容天气比火还热。再如“火”上加“盖(一)”,表示覆压火上,这就是“灭”字,本义为消灭、灭亡。而“灰”字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

汉字智慧:火虽然具有破坏性,却带给了人们生活的希望。毛泽东主席就曾用“星火燎原”来比喻革命的火种虽然暂时弱小,却有伟大的前途。对生活中的一切充满了火热的激情,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说文解字 • 水

探源解义:甲骨文、金文中的“水”字,像一条水流。中间的弯曲细线代表河道,两旁的点滴是水花。小篆的“水”字则更有弯弯曲曲的流水之形,显露了水的柔性。所以水的本义指水流或流水;泛指则是表示水域,如江河湖海;后来引申为汁液,如泪水等。“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凡是与“水”有关或者能流动的事物,大多都有“水”相伴左右。《说文解字》中讲:“水,准也。”  “准”的意思就是“平”,  因为水处于静态的时候,由于重力因素,它会保持水平的境界,所以人们把某一事物达到一个既定的标准称为“水准”。

汉字智慧:水可静可动的姿态给了人们无限的启示:人们学习水的迂回,懂得了变通的道理;看到了水滴石穿,懂得了什么叫坚持;学习流水不腐的道理,懂得了进取与创新;学习了水狭则不深的道理,懂得了宽容和坦荡;看到了水的奔流不息,懂得了什么叫勇往直前。   

探源解义:何谓“中”?不偏不倚也。中国为什么把自己的国家叫做“中”呢?皆因古人认为其所处的地点是大地的正中央,不偏也不倚。这个字表达的是抽象的概念,它的字形是如何构造的呢?甲骨文、金文的“中”字像一杆多斿(yóu,飘带)的旗,旗杆中段束扎木块,以增加旗杆的抗折强度。由于木块处在旗杆中段,把斿中分为上斿下斿,所以“中”的本义为中间。

《说文解字》中有云:“中,内也。从口,上下通。”由“中”的本义引申出两段之间、四面等心的意思,例如“中心” “中等”。由于“中”有不偏于任何一方的意思,所以也有“中庸”等词。

汉字智慧:中庸思想即指古代儒学的中庸之道,它着重于修养人性,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 【摘自《中华汉字智慧金典》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上官紫微、王艳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