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港观鱼要门票吗:一个问题的问与答(南方周末 2003-7-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36:57
一个问题的问与答

南方周末    2003-07-03 15:52:48
  ■夕花朝拾
  □高芾

  《新青年》第三卷第3期上有一则通信,颇有意思。来信人叫李亨嘉,他向编者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新青年》要主张中国宣战?
  正是1917年初,欧洲大战如火如荼。亲日的总理段祺瑞要求中国参加协约国作战,反对的人很多,因此还酿成了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的“府院之争”。社会舆论也分成两派,各持己见。不过,反对派意见居多。
  李亨嘉在来信里阐述了反对宣战的理由:对德宣战虽然符合“公理”和“正谊”,但是这些并不是一国外交的出发点。比如说,一年前日军在郑家屯和中国军队发生冲突,咱们为啥不开战呢?还不是实力不如人吗?以中国的实力,即使加入战团,也只是提供些工人粮食而已。他打了个比方:甲乙两人打架,丙正好路过,被甲打伤了,而且事情起因是甲无礼,于是丙就向甲宣战。可是丙是一个病夫,只能站得远远地向甲投掷一些木屑草头,这对于甲有什么损害?
  至于中国宣战的坏处,李先生说,会助长国内的仇外情绪,而且中国老百姓自甲午、庚子、辛亥、丙辰,连续遭受战争之苦,一听开战,市面马上就会跌入恐慌萧条之中。民意,他写道,民意是不主张宣战的,宣战只是少数执政者的意思。贵杂志“代表舆论”,正应该极力反对啊,怎么反而赞成呢?
  平心而论,李亨嘉的话有一定见地,后来的事实证明参战对中国的利益帮助不大,反而搞出了一个五四运动。这都没关系,谁又能预见未来呢?有意思的是编者对这封信的答复。
  主编陈独秀答复一如平日的剀切,总结起来,一共有三条:
  (一)对德宣战,不是想得赔款,也不是报旧怨,更不是主张公理什么的,而是要为中国争得一点弱者的生存空间。既然和德国绝交,已非中立,与其骑墙,不如宣战。
  (二)不喜欢战争是中国人最大的病根,所以几千年来只配当奴隶,图一时之苟安。所以要以民意决定外交方针,我们绝对不敢赞同。陈独秀还引申说,如果什么事都决定于多数,您看吧,留辫子、裹小脚、复科举、辟帝制,难保不会都有多数人赞成。
  (三)谁说本杂志代表舆论?本杂志的宗旨,就是要反抗舆论!
  这份答复充满了上个世纪精英知识分子真理在握指点激扬的狂放心态。Wearethebest,说什么都白搭,而且不怕告诉你老实话,咱们图的是中国的利益,“非以主张公理拥护公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