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档口营销方案:薛岳抗日之武汉大会战与治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2:24:00

薛岳,外号“老虎崽”,一个农民的儿子。只有10岁便进入黄埔陆军小学,13岁毕业便加入同盟会,曾担任孙中山警卫团的营长,1922年陈炯明叛乱,就是薛岳冒着枪林弹雨救护宋庆龄逃离虎口。1927年“412”之前,他曾建议中共中央:“把蒋介石当反革命抓起来!”结果他又成为围剿红军的干将。

杨成武上将在晚年回忆湘江战役时曾说:“我这把老骨头,差点埋在湘江边上了。”此言非虚,他当年身负重伤,是爬回部队里去的。那一仗,长征的中央红军从八万五千人打成三万,而主攻者即是薛岳。还是杨成武上将,19875月在文章中写道:“对他们(指民国将领)的历史坚持进行实事求是的记述,是功绩就讲功绩,是过失就讲过失,一段时间有功就讲一段时间有功,一段时间有过就讲一段时间有过。”

我们说薛岳是中国抗日第一战将,是指他是抗日战争时期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将,仅他指挥的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人。194610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薛岳一枚自由勋章,以表彰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张治中将军称其为“百战名将”。曾经是老战友也曾经是死对头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则盛赞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三立,盛名当垂不朽。”遗憾的是,许多年来,何谓万家岭大捷,似乎没多少人知晓了。

按下薛岳在松沪抗战、长沙会战中的战功不表,本帖只谈薛岳在武汉大会战中的战绩。

19387月,日本开始进攻武汉外围广大地区。大战总司令为畑俊六大将,投入陆海空三军35万兵力,另以新增调40万大军配合作战。调动飞机500余架,军舰120余艘,作战经费32.5亿日元。据战后发现日军文件证明,连日本本土仅留的一个近卫师团,也待命随时增援武汉大战。日本大本营陆军部文件说:“陆军为汉口作战倾注了全力,没有应变之余力。”822日,日军大本营下达188号、参谋总长第250号命令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攻占汉口附近地区”;第二,“把蒋政权逐出中原”。日本天皇的命令明确表示:“此次大战所期待的是使蒋政权降为地方政权。”

国民政府则调集全部海空军,计有战舰40余艘,飞机100余架,陆军120个师总兵力约110万人。蒋介石亲自坐镇武汉直接指挥。蒋亲自到中央广播电台发表极其悲壮的讲话:“中国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压迫到最后限度,中国军队为了民族之生存,决心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决一死战。抗战爆发以来,已经作战的经历,足以证明在阵地战上我军力量之坚强,将士作战之勇敢无畏。”不过他也强调了另一个目标:“我军此次作战,将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进退为重,而在于自动地选择有利的作战地区,达成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之目的。”

战至726日,张发奎九江失守。81日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薛岳奉命指挥九江至南昌以及鄱阳湖周围战事。他把7个军的兵力部署在德安、瑞昌、庐山地区,摆下一个他自称为“反八字阵”的阵势,迎战冈村宁次的第11军。薛岳说:“我这个反八字阵势,如袋捕鼠,又如飞剪,敌犯右则左应,犯左则右应。敌若钻进来,就很难逃出去。”

83日,敌106师团沿南浔铁路南下进攻南昌,到达庐山西麓马回岭附近,遭到以金官桥为主阵地的薛岳部队迎头痛击,薛岳命令第70军、第8军、第4军参战部队不许后退半步,否则军法从事!日军以战车、飞机、大炮配合步兵强攻,兼以施放毒气,硬是不能越雷池半步!战斗打得异常惨烈,持续到15日,双方均死伤惨重,但106师团已处于薛岳部队包围之中,师团中小队长半数伤亡,敌113联队长田中大佐、145联队长川大佐均阵亡于金官桥前沿。

后来缴获的敌军日记记载:“几次进攻中,庐山上的迫击炮弹如雨点般从天而降,皇军大受威胁,死伤可怕。”还有一个专科学校毕业的士兵日记道:“庐山是支那名胜之地,‘难见庐山真面目’名不虚传,皇军在此遭到支那军精锐部队第19师的坚强抵抗,前所未有的激战,中队、小队长死亡很多,战斗仍在艰苦进行,与家人团聚的希望是困难的。”

106师团被歼灭半数,达8000人以上!冈村宁次命令第101师团配合海空军,从星子方向沿德安、星子公路进逼德安,企图包围薛岳部队的侧后,切断南浔路。但此计被薛岳识破,他命令王敬九将军率领的第25军两个师,严守星子和隘口镇,迎击伊东正喜中将率领的101师团。薛岳命令王敬九,坚守的时间越长越好,为第1兵团歼敌创造有利条件。

王将军的25军在星子镇坚守了七天七夜。鉴于星子阵地已被日军全部摧毁,坚守已无意义,薛岳命令王撤退到隘口,而且此前薛岳已命令29军两个师、66军两个师布防隘口。第101师团进攻直到9月底,始终未能突破中国军队阵地。联队长饭国五大郎大佐被击毙,师团长伊东政喜中将被打伤送进医院,师团伤亡过半。冈村宁次只好命令101师团停止进攻,另增派第27师团从瑞昌、武宁方向进攻,以解救第106101师团。薛岳立即调集部队,并电令各守军指挥官:“不能坐以待毙,要组织部队实施反攻。”

我国军队发动反攻,在麒麟岭全歼27师团铃木联队,第160师也在三角尖歼敌800余人。第106师团乘我军调集部队迎击第27师团之机,迂回万家岭,企图解救陷入绝境的第27师团及自己。薛岳又一次料到敌这步险棋,于是命令:

74军第90师由大小金山向万家岭及其东北之敌攻击;第58师由狮子岩向万家岭、王家山之敌攻击;第142师攻击石堡山之敌;预备第6师攻击王家山靠石堡山方向之敌;第91师一旅迅速肃清头口附近敌人,协助预6师攻击并切断敌人北逃之路;新13师以一个团攻击何家山、凤凰山、石堡山西北之敌。

各部队于7日开始总攻,10日结束战斗。除106师团有千余人逃逸之外,其余日军万余人全部被歼!其中俘虏300余人。这是中国军队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战斗,而在整个武汉保卫战过程中,日军却未能全歼我军一个师。

薛岳在整个战役进行期间,始终坚守在指挥岗位上,他让部下安置一张行军床,疲倦至极就在床上迷糊一下。战事紧张或遇到苦战,他便亲临前线指挥,“硝烟起前,弹雨纷集”,随从们都万分紧张,他依旧“指挥泰然”,全然不顾任何危险。

万家岭战役的前敌总指挥为第九集团军司令吴奇伟。和薛岳一样,吴奇伟也是身先士卒,亲临第一线指挥。有次他正与第四军军长欧震通电话,敌机俯冲扫射,吴奇伟毫不理会,直至敌机把他的电话机打碎。战斗主力是蒋介石的嫡系第74军,万家岭战役打响之前,蒋介石致电薛岳,要他把伤亡惨重的74军调到长沙休整。薛岳回电:“调不下来。”蒋二次来电:“第74军在岷山伤亡甚大,应予调下整补。”薛回电:“赣北各军作战时间都比74军长,伤亡都比74军大,各军都未调下整补,对74军也请缓予调下整补。”好一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架势,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时任74军军长的俞济时是老蒋的奉化同乡,俞在1932年淞沪抗战中便率领第88师重创日军第九师团和久留米混成旅团的进攻,俞被敌子弹穿腹负重伤。刚归属薛岳指挥时,俞也曾有怠慢之举,薛岳正色警告俞:“你要敢后退,就军法从事!”岷山一战,伤亡最惨重的是该军第79师。俞亲临前线时段朗如师长表态一定坚守,俞夸赞道:“像这样勇敢应战,忘我牺牲的将领,实在可贵。”

万家岭战役中,该军第58师由冯圣法将军率领,腹背受敌,两面作战,全师几乎伤亡殆尽,冯师长为守住阵地向俞求援,俞只得把军部警卫营派出两个连前往增援。该师终于扼死敌106师团之退路,保证了万家岭合围成功。

该军另一个师为王耀武将军第51师,该师在据守岷山阵地的川军不战而逃时,奉薛岳命疾驶堵住缺口,浴血激战7昼夜,使飞机大炮助战的日军不得前进半步!万家岭战役,该师奉命攻占张古山,王耀武观察地形发现,该山易守难攻,却是整个战役的关键,必须夺占,但势必伤亡巨大。第305团团长张灵甫提议出奇兵从山后绝壁攀援突袭,配合正面进攻。于是亲自带领精兵上阵,果然灵验,很快占领该山。因此阵地对日军突围至关重要,以飞机重炮攻击,51师只得退下,入夜又夺回,经五昼夜反复争夺,张灵甫带伤坚持战斗,终于牢牢控制该阵地。这个争夺战,日军仅遗留阵前尸体就达四千多具!可以说,没有张古山争夺战的胜利,就不可能有万家岭大捷。19396月,因战绩辉煌,黄埔三期学员王耀武提升为74军军长,张灵甫升旅长。

田汉以此战役编剧演出,激励了无数中国抗日志士。因为此战中第74军打出中国军队的军威,田汉作词、任光谱曲,创作了《74军军歌》:“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国土,残杀妇女儿童。我们保卫过京沪,大战过开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年底驻长沙时,在著名的长沙大火中,74军帮助百姓在灰烬中重建家园,张灵甫更是亲自率队伍帮助百姓。

1941年春74军参加江西上高会战,歼敌15000余人,何应钦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罗卓英称之为“抗日铁军”。74军亦获得“飞虎旗”这个中国军队的最高荣誉。张灵甫亦升任58师师长。随后,王、张率部参加了常德会战、长衡会战,均取得辉煌战绩。王耀武升任第四方面军司令,张灵甫接任74军军长后,1945年初,74军担任主战部队,参加了湘西著名的雪峰山战役,歼敌28174人。如果评价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表现,74军堪称出类拔萃。不过,无论薛岳还是王、张,皆属“外战内行,内战外行”之辈。抗战结束后国共整军时74军改为74师,19475月,74师覆灭于山东孟良崮。此乃后话。

薛岳指挥的万家岭战役,取得辉煌胜利。而中国军队在整个武汉大会战期间,虽未能保住武汉地区,但实现了蒋介石预定的消灭敌军有生力量的目的。彻底粉碎了日寇企图把蒋政府降为地方政府的阴谋,奠定了持久抗战的基础。日本“发动攻略汉口之战,使其成为战争一决雌雄的最大机会”企图再度落空,日军自19377月中国抗战至1938年底,共伤亡14万余人,从此不得不陷入蒋介石“持久抗战”的泥沼里不能自拔,直至战败投降。

1938929日,毛泽东亲笔写信给蒋介石,盛赞政府及蒋本人之抗日决心与辉煌成就,这封由周恩来带到武汉的信件,未载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故全文刊介如下:

介石先生惠鉴:

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指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十五个月之抗战,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虽顽寇尚未戢其凶锋,然胜利之始基,业已奠定,前途之光明,希望无穷。此次,敝党中央六次全会,一致认为抗战形势有渐次进入一新阶段之趋势。此阶段之特点,将是一方面更加困难;然又一方面必更加进步,而其任务在于团结全民,巩固与扩大抗日阵线,坚持持久战争,动员新生力量,克服困难,准备反攻。在此过程中,敌人必利用欧洲事变与吾国弱点,策动各种不利于全国统一团结之破坏阴谋。因此,同人认为此时期中之统一团结,比任何时期为重要。惟有各党各派及全国人民克尽最善之努力,在先生统一领导之下,严防与击破敌人之破坏阴谋,清洗国人之悲观情绪,提高民族觉悟及胜利信心,并施行新阶段中之必要的战时政策,方能达到停止敌人之进攻,准备我之反攻之目的。因武汉紧张,故欲恩来同志不待会议完毕,即行返汉,晋谒先生,商承一切,未尽之意,概托恩来先生面陈。此时此际,国共两党,休戚与共,亦即长期战争与长期团结之重要关节。泽东坚决相信,国共两党终必能于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克服困难,准备力量,实行反攻,驱逐顽寇,而使自己雄立于东亚。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专此布臆。敬祝健康!并致

民族革命之礼

毛泽东谨启

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从毛泽东此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武汉大会战的伟大意义。而薛岳则是本次会战中战绩最辉煌的大将,也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消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大将军!(2003228日发故乡史海、启蒙论坛。)

薛岳治湘

19371120日,国民政府鉴于湖南省主席何健“读经复古,蹈常袭故,一切照旧”,免去其职务,任命张治中接任。张于26日抵长沙就任后,认定湖南“现存的一切组织、制度、人事都是陈旧的,也可以说是中古世纪的;不是新的,更谈不到现代化。”于是制定“两大方案”,对改变湖南状况做了较大贡献。

19381111日,日军攻占岳阳,因为张指挥失措,12日半夜一场“文夕大火”烧掉了长沙城。国民政府除枪毙了负有直接责任的酆悌、徐昆、文重孚三人外,张治中引咎辞职。25-28日,蒋介石召开了意义重大的“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确立抗战到底的决策,具体安排了抗日军事组织与部署,次年117日,国民政府任命薛岳接任张治中湖南省主席及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双重职务。

薛岳到任后便提出“安、便、足”的施政方针,他自己解释:安,即“限期剿匪,除暴除奸,使之安居;士农工商,各尽天职,使之安业”,“誓以铁血,保卫国土,使之安心”。便,即“裁汰骈冗,政事简明,便于民;节省糜费,爱惜国力,便于国;军民团结,加强战力,便于抗战。”足,即“运储粮食,调剂供求,以足食;乐服兵役,共享权利,以足兵。”

随即颁布的《湖南省战时施政纲要》则详尽规定了共86款,除继续沿袭了张治中“两大方案”的有效方针外,根据当时湖南战事具体情况,补充和丰富了相当内容。不仅巩固了张治中治湘已取得的成果,还依据战事紧急的现状,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首先整顿吏治,惩治贪污。薛岳对贪污腐败分子深恶痛绝,一经查实绝不放过。长沙县长田蔚蒸、湘潭县长王伦、铁肩总队长彭道全等均被薛岳法办,至于其他官吏被判刑、被撤职的几乎难以计数。其次,精简机构,提高效率。例如省政府带头合署办公,相关机构一律合并,各县机构由24种减并为8种,不但大量减少开支,还清除了推诿、扯皮等低效率状况。

张治中在任时就提出发动五万知识分子到基层去充当县及以下官员,但直至离任这项工作仍处于开始阶段。薛岳接任后即抓紧进行。不过他以自己的施政方针为原则,举办干部训练团培训知识分子,并调训已在职人员。从1942年数据看,湖南省政府包括其直属机关工作人员共3162人,低于初中文化者仅有31人。省以下政府机构也改组更换,充入大批知识分子,共计选任合格的县长75人,县督导员500余人,县政训员1000余人,县技术指导员450人,妇女工作训练员500余人,其他县级佐政人员2000余人,乡镇长2266人,保甲长32000余人,军官1600余名。这些措施有效地改变了原腐败官僚体制,巩固了湖南基层政权。

薛岳的较突出成绩在于剿匪。湖南匪患由来已久,历来官方均采取重招抚轻剿灭的方式,以改编为主。薛岳废黜此法,认为它实际上诱民为匪。他严令各地一律不得招抚收编,并以正规军配合省保安队严剿。对于那些残害乡里攻击政府的匪首一律严惩不贷,首先剿灭15股势力大、影响恶劣的土匪,枪毙了全部顽匪匪首。其余的小股散匪只准缴械投降,首恶必遭法办,胁从也必须接受审查,愿意当兵的亦需整训,合格者方可分散编入各部队。未几,湖南各地历来平息不了的匪患竟然销声匿迹。

不过,薛岳利用剿匪的声威,以不抗日只捣乱、谋取一党私利为由,顺势打击中共领导的武装,基本上肃清或逼走了中共在湖南的组织机构,著名的“平江惨案”就是薛岳一手制造的。薛岳为了杜绝中共组织游击队占据地盘,除安排第九战区部分军队转入游击作战之外,以省政府领导尚组织各地游击武装,这些武装分布各地,达数万之众,一则排挤中共在游击战中的地位,二则有力地配合了第九战区各次会战,打击日军取得相当战绩。乃至于19453月,毛泽东亲自派遣王震、王首道率领八路军第一游击支队5000余人,并亲自拟定其“司令部布告”,以《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名义南下湖南。该支队一度攻占薛岳的平江县城,但历经征战亦无法立足,后经毛批准,部分退回鄂南,主力进入广东与东江纵队会师,结果仍不能实现,最后经毛批准北返中原与新四军第五师合并进入鄂豫皖根据地。薛岳治湘使毛之入湘发展计划落空,其成效可见一斑。

薛岳在剿匪的同时,积极安置救济逃难入湘的百万难民,基本上解决了难民的衣、食、住的难题。他还组织他们发展生产,设立难民实验工厂,发挥难民中有一技之长者的作用。相当难民入湘后就定居此地,也为湖南地方各项事业贡献才智。永久留居湖南者亦不在少数。

也许是受到陈诚的影响,重视教育也是薛岳的一项政绩。19407月颁布《湖南省中学教育改进计划纲要》、《湖南省师范教育改进计划纲要》,规定每一个行政督察区均必须新设立中学、师范、职业学校各一所,尽管战事频繁,财政困难,各地都在次年2月完成建设。他还重新配置了各级各类学校,把湖南分成三个大教育区,共设立公私立中等学校172所,制定抗战时期各地小学配置办法,确立乡保设小学的原则,增加班数和每班人数,甚至大批穷乡僻壤和平时期也难以上学的孩子,反而在战乱时期得到学习的机会。此举确实有力地改观了原来湖南省教育极不平衡的状况。

只有措施是不够的,薛岳严督政府在战争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不断增加教育经费。原来湖南省拨教育费800万元,至1941年已经增加到1200万元。1943年薛岳甚至将第九战区军费节余1380万元全部拨交省府,充作教育及学校教育费用。此外,各地方政府所收取的屠宰税的80%必须用作地方教育经费。他还严禁任何克扣教师工资的行为,任何官员对于教师的困难解决不力都会遭到薛岳的惩处。教师的工资是比较高的,以1941年调整教师工资规定为例:高中及同等学校校长月薪210.25元;教师180-240元;初中及同等学校校长180-210元;教师180-200元。例如,在物价上涨时期,薛岳命令给教师工资改发谷物,如以市场价格计教师收入不降反升。仅1943年统计,湖南中等学校发展至279所,普通中学171所,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各49所。薛岳还引入竞争机制,公开招聘校长及教员,杜绝“走后门”之腐败现象。在严酷的抗日战争时期湖南的教育非但没有削弱,反而获得较大发展,确实难能可贵。

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命脉。薛岳主持湘政,对此也不含糊。他首先采取鼓励入湘难民垦荒,例如芷江县榆树湾一地,难民垦荒就达二万余亩、靖县垦荒11.5万余亩、城步县33万亩。其他各县全都有垦荒田地,为农业生产拓展了资源。省政府每年还拨巨资投入农田水利建设,仅薛岳就任第一年,湖南就修建塘坝1607处,灌溉农田150余万亩。他还极力推广良种,严禁种植低产品种,规定每年良种推广要超过20万亩,奖励种植杂粮及其他经济作物。上述措施使湖南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除保证本省人民生活需要以外,还有力地援助了全国抗战,仅1939年一年,湖南就输送余粮300万担,以后每年均超过1000万担。

组织训练民众也是薛岳重视的一项任务,薛岳颁布了《民众组训实施办法》、《民众组训教育计划》,在组织措施方面具体规定了严格的纪律。从19398月开始调查壮丁情况,9月开始训练,每保每期训练10人,全年共培训30万人,高中生暑假期间必须到各县帮助组训。

薛岳是个坚定的反共干将,他主湘时所发《湖南省政府公报》,几乎每期都少不了用三民主义批判共产主义的内容。在他的大量演说中,“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抗战第一,胜利第一”贯穿始终,他不辞劳苦地奔波训诫,要求的是最大多数人都能“舍抗战以外无他要求,舍三民主义以外无他信仰,舍中央以外无他组织,舍总裁以外无他领袖,举国上下,在一个主义一个组织一个领袖领导之下,为我中华民族之生存而奋斗。”在他的施政纲领指导下,一切与之相左的报刊、杂志都被查封、停刊、改组,不仅中共、左派、右派报刊杂志绝迹,国民党办的也不能幸免。例如何健派主办的《华夏日报》就被查封,连薛岳自己的第九战区政治部主办的《阵中日报》也遭停刊改组。

除去广泛宣传动员之外,薛岳采取强硬的组织措施以保证各项施政方针得以贯彻。如颁布《厉行保甲制度推进乡村政治办法》,整理保甲户口,严格异动登记手续,实行保甲连坐;保国民月会、保民大会都必须定期召开,宣传政府法令。查究奸宄,举报有碍抗战建国的言行,乡民军事训练,参加月会等均为强制执行。

湖南民众对于薛岳治湘总体来说应该是认可的。鉴于湖南处于大后方的咽喉地带,整个抗日战争中,日军在湖南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最多,中国军队抵抗最烈、影响最大。仅湖南民众应征入伍便达210万人,占全国总应征人数的15%;湖南除为抗战提供了全国第一的粮食之外,还提供全国军供的三分之一,衡阳成为大后方仅次于重庆的工业中心,战前仅有数千人口的洪江,迅速成为十余万人口的新兴工业城镇,被称为“小南京”。

湖南具有如此能力与张治中延续到薛岳都采取热情欢迎难民及内迁企业的方针是分不开的。国民政府安排沦陷区的企业内迁,从1938-1940年共内迁企业1170家,有261家落户湖南,占内迁工厂的30.85%。这些企业包括工厂,大都分布在湘西、湘南荒蛮之地,对于当地经济与人的发展,起到了平时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以上高度军政合一的统治,在薛岳治湘六年半期间,客观上确实保障了湖南的安定与稳固,人民生活和生产均得到可靠保证,民心民力都与军队并肩对付日寇。薛岳才得以阻止日军在新墙河以北达5年以上,并完成三次长沙会战、配合常德会战等重大军事行动的胜利,保障了抗日最后一战――湘西会战的彻底胜利。国民政府对日军受降地定在湖南芷江亦不无道理。

薛岳在19421月胜利地进行了第三次长沙战役之后,两年时间内,日寇都未能发起进攻。薛岳在短暂的和平里,没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那些军阀习气反而日渐张狂起来。在战时必要的强制措施方面走过了头,例如以粮食统购统销保证军粮名义,严重伤害农民的利益;过度扩大粮食征购比例;以强制卖余粮的措施,低价获得农民的粮食。对手工业和民矿均采取强制性低价收购;工业品及其他税率过分提高。如全省市县税收,从1939年的1337万元升至1944年的15328元。竭泽而渔导致失去人民的拥护,直接的结果,就是1944年第四次长沙会战和衡阳会战的失败。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国民政府终于免去薛岳在湖南的任命,由吴奇伟接任。(2003.6.1发故乡史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