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华裳这设定崩了:第十章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33:08

第十章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辛勤的园丁","任劳任怨的铺路石","默默奉献的人梯和渡船"……然而,教师却常常被塑造成一种不求回报的牺牲者的形象,被放置在一个"神圣"与"崇高"的位置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社会对教师的尊崇.多年来,人们对一直生活在这种浮华光环下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又了解多少呢?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有52.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一、  工作、升学压力大

“近来老是担心教不好课,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心绪不宁!晚上更是睡不着。”一位教师的这番话反映出当前在教学任务繁重、升学压力过大、工作超负荷的现实情况下,许多中小学教师真实的心理状态。一项统计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多1.67小时。北京的一位小学班主任教师列出了自己的工作日程表:早上7点30分到校,8点开始上课,一直到中午12点吃饭,然后休息到13点半又开始下午的工作。下午13点半上课到15点半,然后开始课外活动、开班会、批改作业等,晚上18点后回家。在校时间最少也要10个小时以上,期间琐碎、繁杂事物缠身,个中辛苦又岂是局外人能了解?

第二、  收入菲薄,影响老师工作的积极性

生存问题 生存需要是人们的第一需要,但在有些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比较严重,维持生计的报酬难以得到保证。教师的平均收入比相同工作性质的律师、医生等相比较显得还有较大差距。

第三、新课改不适应症 。客观讲,新课程的实施也给许多教师带来了诸多不适应。在实施新课程前虽然也给教师进行了培训,但众多实际问题还得教师自己去面对,在理论与实践的种种矛盾中,不少教师感到无法适应。与此同时,全面评价制度加大了教师工作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只能“疲于奔命”。 来自教改实验区的一项调查表明,教师普遍反映实施新课改后负担比以前加重了。而一些老教师凭着原有的经验教学已很难适应新形势,许多在教学大纲时期“驰骋”的老教师难免生出“怀旧”情绪,不少老教师在感慨“技不如人”的同时,心情也随着郁闷起来。 与此同时,在新形势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知识面越来越广,掌握知识的速度也比老师快,这对老师不啻是一个挑战,无形中也形成了不小的压力。江苏一名30多岁的男教师就因解答不出学生的问题而自杀。

第四、  真正让教师感到压力和头痛的则是学校的评价机制和国家的人事制度改革。

目前,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其评优晋级和奖金的发放,甚至关系到个人的“饭碗”,不进则退,教师压力陡增。随着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的“铁饭碗”今后将不复存在,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感到了生存危机。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正在进行,这势必会触动方方面面的利益。伴随着改革的进程,每个教师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心理健康、心胸开阔者可以适应形势需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而心理比较脆弱的则往往因为压力过度而导致心理危机,特别是一些在改革中面临下岗和分流的教师,心中总是充满了怨气。个别的还会将心头的无名之火发泄到无辜的学生的身上,导致各种各样体罚甚至是施暴行为的发生。

 

教师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1焦虑。通过对随机抽样的30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工作方面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压力,一些人正在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困扰.其中有66.7%的教师感觉工作压力特别大,他们的压力来自于领导的认可程度,同事之间的看法以及繁重的备课工作等.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教师的心理压力更加大了,其中90%的教师认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需要不断的学习.为人师表的教师,因为他的职业和地位,以及现代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和学生家长的评价,使得教师时时预感到担忧和危险,从而使他忧心忡忡,长此下去,便形成了焦虑症状.焦虑过高易激动,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容易产生恐慌反应,缺乏随机应变能力,阻碍教师发挥创造性.

 2紧张。紧张是焦虑过度而使人产生了心理压力。因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加上生活中时常遇到紧张事件,而产生威胁感,损失感和不安感,从而造成心理压力,不同程度地导致心理不健康.学生的安全责任和教师工作负担沉重是造成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教师除了上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指导课外活动,做学生思想工作,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业余进修等等,几乎使教师难以承受,时时感到紧张.有的教师出现头痛,头晕和神经衰弱症状,所以,教师也常常会过多地埋怨工作,批评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

3挫折感。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主要采取终结性评价方式,评价结果与奖励结合,有的还成为解聘不合格教师的依据.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如果以教学优劣作为评价的标准,那么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呢 若以考试成绩作为权衡的条件,显然忽视了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兴趣,行为,品德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教育教学的成败不仅与教师自身素质相关,还与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等其他因素关系密切.教师工作中常会产生挫折感,这样教师就会在内心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压力.

4存在职业倦怠感.教师是教人的专业工作者,常与人接触,尤其是教师工作的特点使得他们成年累月地重复着周而复始地工作,需投入大量的情感和精力,但其成就却无法获得及时的反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调查表明只有50%的教师认为从不后悔自己对职业的选择,甚至有10%的教师经常后悔对职业的选择.调查还显示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程度有所下降,只有63.3%的教师经常喜欢本职工作;26.7%的教师只是有时喜欢;甚至有10%的教师从不喜欢本职工作,6.67%的教师经常考虑辞职不干,50%的教师偶尔有这种想法.问题的分析.

 

 

 

 

如何走出心理健康误区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培养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外部支持

全社会应通过各种渠道增强教师的职业威望,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切实改善办公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为教育工作注入新活力,为教育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1.强化师德教育。教师的心态有时反映了教师的师德问题,如对学生的冷漠、报复、体罚等,反映了教师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总想用种种手段刁难学生,在心灵上伤害学生,反映了某些教师心理是不健康的。因此,学校强化师德教育,使每个教师都能以讲师德为美,真正以热忱对待每个学生,以真情爱护每个学生。

2.加强尊师爱生教育。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教育教师热爱学生,教育学生热爱教师,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密切师生感情。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大有裨益,学生热爱教师,对教师良好心理的形成同样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关心教师生活。学校领导要不断地深入到教师中间,对教师的性格、家庭等了如指掌,当教师遇到困难时,学校要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要时刻把教师的冷暖记在心上,对教师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心,这对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有好处的。

4.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要想方设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组织教师进行文体娱乐活动,使教师的紧张情绪得到宣泄,使教师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化解种种不良情绪,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自我调控

1、 转变观念,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教师应努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以学生为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自觉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绪,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良心理,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宽容学生。这样,就可以使自己逐渐形成健康心理。

2、加强学习。通过学习,系统掌握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主动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何克服狭隘、自卑、嫉妒等不良心态;如何面对工作;如何对待学生;如何面对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如何看待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等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自我调节。

3、悦纳自我。作为教师一定要接受我是教师这样一种角色,这样才能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乐趣。一个厌烦教师工作的人,在天天面对教育工作的同时,怎么可能会有一种好的心态呢?如果能冷静地对待自我、悦纳自我,就会“天天有个好心情”,也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4、拓宽心胸,寻找心理平衡点。有些心胸不宽广、遇事想不开的人经常会有心理疾病困扰。因此,广大教师要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努力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要有角色意识,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拼搏进取,要知道优胜劣汰永远是社会发展的公平法则,只有正视现实、不断奋进,才能适者生存。一味怨天尤人,就会永远是一个失败者。同时,要学会放弃,因为人生有太多让你心动的东西想去追逐,像评先、评优、晋级、提干等,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等待你的将是痛苦。有时即使你付出了全部也不会是满意的结果,因为有许多东西自己是左右不了的,所以,该放下就放下,退一步海阔天空。

5、换个眼光看周围的人。比如班里的后进生,各方面发展都很不理想,我迫切地想要转化他们,步步紧逼着他们进步,他们却往往“刀枪不入”,双方的较量就像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搞得师生双方都疲惫不堪。后来我接触到班级结构“三分之一”理论,即根据学生水平和表现可分成三等分,优等生三分之一,中等生三分之一,后进生三分之一,这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这下我的心里舒坦多了。人都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头顶上都有一片蓝天,每个学生脚底下都有一条大路,气质、性格、态度、情感、能力和兴趣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要走不同的路,我不必为此而杞人忧天,也不必死拉硬拽逼着他们走进优秀的行列,不如教他们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胸膛做人。而且人是会变化的,有的学生今天学不好,说不定他明天会突飞猛进后来居上。即使他永远也学不好功课,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也许他以后走上社会却能如鱼得水。经过这样的心理调节,我实现了心理平衡。心理一平衡,竟然发现后进生也不那么讨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变得有趣了许多。

6、学会放松。会休息才会工作。当自己的工作压力过大时,不妨到户外运动一下,或者跟朋友爬爬山、喝喝茶等,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更利于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可能的话,学会一种技艺最好,它会是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爱好中寻找乐趣,以驱散不健康的情绪,令生活更有意义。同时,也应增强自控能力,合理释放情绪,在适当的情况下多找好朋友谈谈心减轻精神压力和积郁的愤懑情绪,心情抑郁不想做事时,请选择放下,想休息就休息,想娱乐就娱乐,美国斯坦福大学都要求学生不追求十全十美,何况我们教师呢!

总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决定者,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帮助每个学生得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