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女神余贝拉:战略革新、商业模式重建与中国式成熟—— 《2.0时代的赢利模式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51:10

战略革新、商业模式重建与中国式成熟—— 《2.0时代的赢利模式的启示》

在中国真正有战略的企业也许还不到1%,这句话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我们不是时常在各类领袖论坛上听到各种各样的战略构想吗?然而针对中国企业的调查却表明中国企业对“战略”存在严重的误读。高建华评论说:“99%的企业认为自己有战略,但是他们所理解的战略要么是‘想法’,要么是‘方向’,要么是‘目标’,要么是‘追求’,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
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认为,战略革新是企业创造新价值的核心工作。飞速的变革,迫使中国企业在每一步成功之后,都不得不面临战略革新的挑战。多年的“摸着石头过河”之后,中国企业应该如何从成功走向成熟,如何在飞速变革的时代,反思和建立最优的商业和赢利模式?当竞争越来越全球化,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与跨国公司正面交锋的时候,我们在管理上是应该继续关起门来独自摸索,还是应该借力成长?高建华带来了他的思考。
战略的革新,商业和赢利模式的重建,首先是基于时代的特质。正如克斯塔•马凯德蒂(Costas Markides)定义的:“(战略革新是)一种解释商业是什么的基本概念。”同时,它又必须细致地照顾到各个细节,以免堕入不可行的空想。这样才能“反过来引导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在现存的商业环境中开展经营活动”(马凯德蒂语)。是否能做到这两点,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一种革新理论是否具有真实的生命力。
高建华先生曾担任中国惠普公司战略规划总监、首席知识官、决策委员会成员,同时担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这样的背景经历让他能够自如地穿越战略体系的丛林。在他的新书中,高建华先生深入剖析了战略和商业模式革新的各个层面。将理论构建与中国企业面临的最新问题结合起来。
比如,在迅速壮大的中国企业都非常喜欢从业内引进人才,特别是从竞争对手那里“挖人”,但是引进职业经理人最该看重的是什么呢?是不是可以从行业以外引进人才呢?高建华的答案是“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技能往往比经验和知识更重要……他的价值是体现在管理方面的‘基本功’上”。这种看法是非常有洞见力的,杨致远邀请好莱坞制片人席梅尔入主雅虎,而后者成功地带领雅虎走出困境,大洋彼岸的故事或许可以给我们不少启发。
又比如,对于当前广为关注的创新问题,高建华刷新了许多企业家对市场部的原有认识,他认为:“市场部的核心工作是产品创新”,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先生对于“把产品创新作为新时代商业模式的核心工作”极为推崇,而总所周知,招商银行是中国金融界的创新领头羊。
熟悉高建华的人都为他的理性、冷静和高屋建瓴的思想所折服。同时,他的理论思想因为20多年的跨国公司管理经验,又易于实践者理解和极具可操作性。
一次,在高建华的培训课上,一家广东中型企业的老总,向他大倒苦水。老总头痛的是企业的招聘问题:以前,他亲自负责中层以上岗位的招聘,可是这样一来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法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思考全局性的问题。于是后来他将招聘的事宜完全授权给部下去处理,刚开始很好,但是时间长了,他就发现,走后门的现象变得非常严重,又不得不亲自参与。他遇到的困境是,如果不授权,那么自己就陷入具体事务中;可是一旦授权,对过程和质量又无法保障。这可能也是许多领导者所面临的问题。“这类企业通常缺少内部约束机制,也不重视在细节上遏制各种可能性。”高建华说,“在中国,有这种问题的企业并不在少数。”而这位老总,后来按照高建华的方法很快就消除了苦恼。
其实,以上只是谈到了《2.0时代的赢利模式》中的一些只言片语。作为一部当今中国最优秀的企业管理专家的力作,它深入探讨了中国企业在变革时代应该如何在商业模式上全面提升。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深厚的功力,以及自身丰富经验的融入,使得这样一部厚度作品,显示出一种直抵管理者内心的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