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穿透树林唯美句子:【佳片U约】十二集美国电影:《战争与回忆》(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6:31:11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十二集美国电影:《战争与回忆》(1-6)
[海报剧照]












[热诚推荐]
花了一个月时间,终于把这部12集、每一集都有一部电影长短的鸿篇巨制连同小说一起看完了。《战争与回忆》,这是我自《兄弟连》后看过的最好的二战剧集了。相同的是,两部伟大著作都拍成了电影,而且都是10集左右的篇幅。所不同的是,《兄弟连》讲的是军人和战斗的故事,而《战争与回忆》讲的是人性与战争的故事。
电影(我们姑且这样称它吧,虽然是如此长的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家庭的故事。因为还没有看过姊妹篇《战争风云》,所以对前半段故事并不太了解。这段故事一开始就已经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了。帕格•亨利上校赴任北安普敦号巡洋舰的舰长,这个时候的世界局势是一片灰暗。他的大儿子沃伦是企业号航母上的俯冲轰炸机飞行员,二儿子拜伦是潜艇的作战军官。拜伦的妻子娜塔丽是犹太人,此时正跟自己的叔叔,一个有名的美国作家亚伦•加斯特罗被困在纳粹统治的欧洲。
故事由此展开,从1941年到45年战争结束。帕格的家人和所有与他们有关系的各种各样的人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曲折历程,宏大的战争纪实和个人命运结合,很多人物虽然是虚构的,但他们经历的历史是那么真实,那么荡气回肠。
帕格•亨利是最重要的主线。从他踏上北安普敦号的甲板开始,这个冷静、质朴、坚强的老男人就一直陪着我们回忆战争。太平洋的中途岛海战、瓜达尔卡纳尔海战、莱特湾海战,欧洲西线的诺曼底登陆,东线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他都作为战舰指挥官、舰队指挥官、参谋顾问、外交代表等角色或多或少的参与其间。作者通过他的视角从侧面回忆了这些世纪大战的细节和激动人心的故事。
大儿子沃伦虽然在开始不久就牺牲了。但作者通过他的视角描述的中途岛海战,是整部电影最精彩的战斗场景。二儿子潜伏在太平洋的海底,从军官到副舰长、舰长,带领他的潜艇击沉了无数的日本船只,这些浓墨重彩的描述每次看到都能让人紧张的屏住呼吸。
娜塔丽带着和她的叔叔亚伦作为犹太人在欧洲的遭遇是另一条主线。电影一开始就是仍然对纳粹存在幻想的娜塔丽和亚伦接受了德国外交官的所谓庇护,从逃亡的轮船中走下来。在意大利锡耶纳,他们看清了纳粹的真面目,几番逃亡和被遣送,从锡耶纳,厄尔巴到科西嘉、马赛、巴登巴登、巴黎、特莱希恩施塔特,最后到奥斯威辛。
当讲述娜塔丽母子和亚伦在动荡的欧洲东躲西藏的同时,作者又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将纳粹极力向外界隐瞒的屠杀犹太人的真相,将奥斯威辛集中营炼狱般恐怖的种种场景,借由杰斯特罗的表兄,波兰犹太囚犯班瑞尔的切身经历娓娓道来,整个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惊悚,相对于此类题材最著名的《辛德勒的名单》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而他的叔叔亚伦•加斯特罗是故事的另外一个重要主角。他幼时在波兰长大,小时就读的经学院就在奥斯威辛。而当他背叛了自己的犹太宗教、举家来到美国、成为一名教授和作家,最终完全认同为一个美国人的时候,却重新被投入宗教、信仰、生命的挣扎漩涡。在不断的辗转磨难中,他重新认识了犹太宗教和自己的民族,并在特莱希恩施塔特面对即将被送上死亡列车的同胞,慷慨陈词,讲述了犹太宗教和民族的要义、死亡、救赎和信仰,从而达到整部电影的高峰。最后他被送进的奥斯威辛的毒气室,骨灰被撒进幼年时玩耍过的河流,生命在这一刻轮回。
帕格的第二位妻子帕米拉和他的父亲埃利斯特•塔兹伯利,一位大腹便便的英国BBC播音员的全球旅行,也是故事的一条支线。在新加坡、在夏威夷、在印度、在北非,他们见证了大英帝国的没落,也从另一个角度见证了战争。埃利斯特最后在北非死前发表的那一篇对战争的感慨也是一篇伟大的文章,无数不相识的人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厮杀,到处都是废弃的钢铁怪物,这是多么荒谬的人类文明?
电影中还刻画了罗斯福及其白宫官僚,尼米兹、斯普鲁恩斯、艾森豪威尔等美国著名将军,希特勒和他的众多属下,苏联的叶甫连柯将军等等等虽然着墨不多,但都十分传神。穿插在电影中的还有诸如美苏租借法案、制造原子弹、法国抵抗运动、刺杀希特勒活动、德黑兰会议等等大量二战中的史实,显示出作者的深厚根底。
在没有拍成电影的原著小说中,作者更是虚构了一位德军高级将领阿尔明•冯•隆的狱中反思著作《世界大屠杀》,借这位德国将军的口阐释了很多对二战的战略、大型战役的另一个角度的看法。其中关于中途岛的章节是我看过的军事评论中最精彩的论述。
借用最近的一句流行语,《战争与回忆》之后,再无二战小说。
[剧情资料]
同名《战争与回忆》1988年
名称:战争与回忆
外文名称:War and Remembrance
导演:丹·柯蒂斯 Dan Curtis
编剧: 郝尔曼·沃克
主演:
罗伯特·米彻姆 Robert Mitchum
简·西摩尔 Jane Seymour
Hart Bochner
Jane Seymour .... Natalie Henry / Hart Bochner .... Byron Henry / Victoria Tennant .... Pamela Tudsbury
色彩: 彩色
原名: War and Remembrance
系列: 12集(1620分钟)
时间: 每集约 65分钟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首播日期: 1988-11-13
imdb编号: tt0096725
类型: 剧情, 战争
简体中文名: 战争与回忆
语言: 法语, 德语, 希伯来语, 日语, 俄语, 英语
战争与回忆的获奖情况
1989年
金球奖(Golden Globe)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in aSeries, Mini-Series or Motion Picture Made for TV
约翰·吉尔古德
1989年
金球奖(Golden Globe)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in a Series, Mini-Series or Motion Picture Made for TV 巴瑞·波斯威克
1989年 艾美奖 Outstanding Miniseries 芭芭拉·斯蒂尔
赫尔曼·沃克的小说《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战争风云(1939-1941)》的姊妹篇,是现代文学史上全景式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进程的规模最大的作品。
本片通过亨利一家在二次大战中的不同经历反映了二战中的方方面面,即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又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情长。书中人物众多,上至各交战国最高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等,下至一般士兵和普通百姓。所述故事从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战争结束为止,涉及大多数主要战场和重要事件。作品中涉及的战史,都是真实的,所引的数字材料,都是可靠的,举凡显赫人物的言语行事,也都是出自正史,凡此种种,加上作者感人至深的文学手法,铸成了这部“史诗风范的长篇小说”。当然,爱情、亲情、友情绝对是这部佳作中永远也不会缺少的主题。
[精彩影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遭受过战争蹂躏的人们对战时的政治冷酷和人性扭曲进行了反思,表现在欧美文坛上,就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风靡一时,实验小说之风甚盛。其间的文学作品虽然五彩缤纷,无奇不有,但其实都流露出作家们对人类生活的忧虑和危机感,有一种“荒谬的虚无主义意识”风格。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政治局势相对稳定,作家开始以更为冷静的目光观察世界,以较为朴实的笔触写现实题材,更多地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形成了一股回归现实主义传统的潮流,从而展现了一幅迥异于五、六十年代的文坛风景。 在这股潮流中,美国作家赫尔曼·沃克( Herman Wouk )无疑是代表人物之一。
赫尔曼·沃克在欧美文坛以用现实主义笔法写战争题材小说而享有盛名。就我目前的阅读范围所及,沃克的三部作品(《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和《凯恩舰哗变》)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我不知道赫尔曼·沃克还著有什么作品,然而,单凭这三部描写二战的小说,尤其是作为史诗性两部曲的《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已经足以奠定沃克在欧美(乃至世界)文学界的地位了。
《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堪称用小说艺术展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景。它以美国海军军官维克多·亨利一家为中心辐射开去,描绘了一幅大规模世界战争的真实、宏伟的图景。书中人物众多,上至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等交战各国最高领导人,下至一般士兵和普通老百姓,都在作者的笔墨之下出现。所述故事从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战争结束为止,涉及大多数主要战场和重要事件。全书篇幅很长,但读来 毫无滞涩繁重之感。赫尔曼·沃克显然是位善于布局谋篇、巧于急张缓弛的故事大家,他让维克多·亨利一家以及与之有关的众多人物尽可能但又合乎情理地置身于人们都知道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使读者随着故事的进展,不由自主地为这些人物的命运而担忧、紧张、欣慰、悲哀;同时,作者生动细腻的描写,又让读者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比之下,《凯恩舰哗变》的场景就小多了。它只是讲了在太平洋战场一艘美军军舰上发生的“哗变”事件,人物也主要是一些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全书描写的是战争中的一个侧面,但对战争与人们关系的反映却是比较全面的。
作为现实主义作家,赫尔曼·沃克以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命运多舛取胜。他的这几部小说,故事情节都用白描的笔法娓娓道来,书中基本没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人物性格都从对话和行为中表现出来,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断深化。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不打断读者的阅读思绪,让读者不知不觉地陷入书中规定的人物和故事之中,手难释卷,印象深刻。
赫尔曼·沃克的作品让人百读不厌,除了故事讲得引人入胜之外,还在于它的真实:故事细节上的真实和历史事件上的真实。沃克为写作《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足迹几乎遍及欧、亚、非大陆数十个国家,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采访过几百名经历过二战的人。正如作者所说:书中关于亨利一家的人物和事迹纯属虚构,但有关战争的史实是确凿的,统计数字是可靠的,那些大人物的言行要不是根据史实,便是根据可靠的记载。真实是文学作品的基础,对史诗性作品来说尤其如此。
赫尔曼·沃克把自己的文笔着落在战争上,自然不是为了用人类自相残杀的悲剧来吸引读者,而是有他深层的思考。战争,作为“一种古老的思想习惯,一种古老的心理状态”,几乎贯穿于人类的全部发展过程之中。举凡人类社会的美好、丑陋、善良、残忍,都能在战争中得到充分体现。对于以前的统治者、现在的“政治家”来说,战争不过“是政治的继续”,是运筹于他们心中的一种决策,一种选择;而对于千千万万普通百姓来说,战争则是让人们付出血泪的一种诅咒,是挥之不去的一个噩梦。基于此,沃克没有把自己的作品简单地写成正义战胜邪恶的英雄主义赞歌。在他的笔下,既写了如海军军官维克多·亨利父子三人(《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威利·克依斯(《凯恩舰哗变》)等人一样由普通人成长的英雄,又对像历史学博士埃伦·杰斯特罗、外交官莱斯里·斯鲁特(《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等一样软弱、自私和正义感交织在一起的人给予了理解,甚至对像海军舰长菲力普·魁格(《凯恩舰哗变》)一样因不堪战争压力而变得偏执、胆怯的人物也表示了同情。沃克的作品告诉人们:战争或许能判别出人们的无畏和胆怯,但人类却不是为战争而活着的;文学描写战争,不是为了赞美战争,甚至也不是为了赞美战争中的“英雄主义”。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战争题材作品呢?赫尔曼·沃克在《战争风云》的《作者前言》中说的一段话,也许道出了原因:“《战争风云》的主题和宗旨,可以在法国犹太作家朱里安·班达的几句话里找到:如果世上确有和平存在,那么这种和平并不是基于害怕战争,而是基于热爱和平。它不是行动上的限制,而是思想上的成熟。在这个意义上说,最渺小的作家可以为和平作出贡献,而最有力量的法庭却无能为力。”
看来,努力用文学传达个人对于人类命运的强烈关注和思考,这就是赫尔曼·沃克作品的价值所在,也是那些有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作家的非凡勇气和能力所在。
当年为了探寻拜伦和娜塔莉结婚前的故事,特地去买了《战争风云》的原著来看,果然浪漫到极致。二战前,拜伦是个和他爸爸、哥哥完全不同的吊儿郎当的公子哥儿,心血来潮去意大利学习美术,因为对文艺复兴的厌倦被导师推荐到艾伦加斯特罗博士那里“受教育”,于是他认识了娜塔莉并且爱上了她。而当时的娜塔莉是个聪明、渊博又有点自负的高材生,一边照顾自己的叔父一边准备就读巴黎大学的研究生,总之就是和拜伦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娜塔莉当时爱的是美国驻意大利的外交人员莱斯利,可莱斯利因为怕她犹太人的身份影响前程对她若即若离。后来在德国占领波兰的那天,娜塔莉和拜伦到达了华沙,她是为了去追求爱人莱斯利,拜伦则是追随保护娜塔莉。在波兰,他们目睹了德国的暴行,参与到了波兰人的抵抗中,在共同经历的炮火纷飞中,娜塔莉逐渐被勇敢、机智的拜伦打动。后来他们终于离开了波兰,回到意大利后,两人相爱。在他们决定结婚的时候,帕格出现并要求拜伦进入潜艇学校,娜塔莉也因为对两人感情的不确定性离开美国回到意大利,想动员艾伦回国。没想到这一分别,再回到美国就是二战胜利后了。这期间,娜塔莉被困在意大利无法回国,拜伦趁潜艇开往里斯本的三天时间,和娜塔莉结了婚,并渡过了两天蜜月,然后随潜艇离开。拜伦走后,娜塔莉怀孕了,可是夫妻二人仍天各一方,娜塔莉和艾伦的回国总是一次次被各种原因阻碍,直到他们的儿子出世,他们仍然无法团聚……然后就基本快到《战争与回忆》的部分了……没忍住打了这么多废话,可能确实是被他们之间的感情所打动吧,至今记得拜伦在华伦和杰尼斯的结婚纪念PARTY上收到娜塔莉的电报,知道自己有了儿子后,看着信流泪……太喜欢拜伦这个男人了
[请您观看]
第一集
',1)">
http://www.tudou.com/l/2RT0mE_pmqM/&iid=42166055/v.swf
第二集
http://www.tudou.com/l/2RT0mE_pmqM/&iid=42271378/v.swf
第三集
http://www.tudou.com/l/2RT0mE_pmqM/&iid=42247712/v.swf
第四集
http://www.tudou.com/l/2RT0mE_pmqM/&iid=42248639/v.swf
第五集
http://www.tudou.com/l/2RT0mE_pmqM/&iid=42249320/v.swf
第六集
http://www.tudou.com/l/2RT0mE_pmqM/&iid=42250455/v.swf
编辑于2011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