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公园海洋世界特色: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人文意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43:38

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人文意蕴

   

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

 

的人文意蕴

    华夏文化是神传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在传统文化中始终占主导地位,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等各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天人合一”是以天与人的关系为中心思考宇宙和人生的问题,它是一种世界观和宇宙观,是人追求的崇高境界,是传统理念的思想源泉和归宿。“天人合一”的内涵博大精深,让我们来看看史书中都是如何记载的:

 

一、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在古人的眼里,宇宙是生命的宇宙,“道”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源。世间万物瞬息万变,唯有天道永恒不变。正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精辟的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出宇宙中万事万物都要遵从宇宙的特性及其生生不息的运行规律。“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则概括了为人处事的原则,意思是人们的行为应该效法天道,使自己全部身心与天道自然相统一,才能包容一切,天下就会归从,也才能够长久。

 

《中庸》上说:“盖天之生人,既与之气以成形,即赋之理以成性。故在天则为元亨利贞,而四时五行庶类万化莫不由是而出。在人则为仁义礼智,而四端五典万事万物之理无不统于其间”。这里是说道无处不在,在天为天道,在地则为地道,在人则为人道。人在其后天的行为中,只有专执其先天人性之善,才能顺应天道而昌,只有顺应自然法则,爱人爱物,才能达到“天地人”和谐一体,才能得以生生不息。《礼记》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汉代的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些都是古代善为道者的准则。

 

这里首先提出了以人合天,而绝非以天合人。在严格遵循“天之道”、“辅万物之自然”的原则下,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以德配天”、与天地“合德”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确表达。因此,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从开始就与道德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    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存在

 

天人相应,天人相通。古语说:“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因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从这一理念出发的传统文化表现为重道、重神、重德、重和谐。

 

《庄子,达生》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宋代张载在《西铭》中写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是说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宋代程颢明确提出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说天地万物本为一体,而“仁”一以贯之。

 

古人认识到“天人”是个整体,他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和对应关系,天象的变化会带动人类社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史记。乐书》中说:“天与人相通,就好像形与影、气的关系,做好事的人,天报以福;做坏事的人,天报以祸。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很自然的道理。因此讲推天道以明人事。人君当像天行动,人君至诚的心能感动皇天,使阴阳变易;如果人君逆阴阳,背天心则会有灾异发生,这是天皇对人君的告诫”。因此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观察天文、天象,不仅用来计算历法,而且用来观察人间的变化。历史上许多先知、先觉和高人都能通过观察天象,预知世间大事的发生和朝代的变迁,如三国时诸葛亮的《马前课》等。还有一些天文星象专注《史记。天官书》、天文志》等。天人感应,对应关系,因果关系,如影随影,明智之士当选择以趋吉避凶。

 三、    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

 

天地及其广大,覆载万物,人们怀感恩之心,孔子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赞天地之化育。天地始终不变,给予万物,自身却不接受任何事物,质朴、谦逊、博大无私。

 

《尚书》中说:“古之圣人,知天人合一之理。故于人事不敢不尽,而于天之道亦不敢不谨。尧之义和,舜之七政,洪范之五纪,周官之保章氏,皆所以致谨于此。盖一以敬授人时,一以敬天而不敢忽也”。古时天子最重视的就是祭祷,祭祷是为了敬神,赞颂天地的伟大,把自己在地上治理的成功归功于上天的指导、帮助和保佑,那么祭祷时除祭祷人的虔诚,礼仪的隆重外,还要制作赞颂神的音乐来表达对神的敬仰。

 

尧帝观侧天文,钦定历法,顺天而治,教导臣民以“五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美德指导自己的行为,教育百姓和睦相处,做到“九族既睦”,使民风淳淳。尧帝制作了乐舞《大章》以歌颂天帝的盛德,并寓意以敬天。舜帝以孝治天下,以德化人,无私为民,使天下百姓提升道德,都能各尽孝道,信神敬天。舜帝推行礼乐文化,重视祭祷,并配以文学诗歌,制作了《韶乐》以祭祷上天,其平和德音使“凤凰来仪。鸟兽化德”。周公循天道制作了礼乐,通过礼乐道德教化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同节”,使国家得到大治。历代朝廷每年都要定期举行隆重的“祭天”礼仪大典,人们也祭拜由上地、谷物而来的“社稷神”等。圣人明君率民以敬天,人们敬天信神,世风祥和,对所有的东西都能表现出不争,使天下呈现出清明、太平景象。

 

 四、    天是主宰人、社会命运及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

 

古时天命观明显的赋予人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道德规范是“天”为“保民”而赐予人间的,人服从天命,是一种道德行为,天就会赏赐人,否则,天就会降罚于人。人的善恶行为能够被天所感应到,即,“天之照人,与镜无异”、“为善,天地知之;为恶,天地亦知之”。

 

翻开人类历史,天灾几乎从未曾断绝过。史料同时也记载了许多行善者身上发生的瘟疫不侵、水火风雷不殃,善感天地故事。这种真实的事迹,充分证实重德向善最能够得到上苍的眷顾与保护,纵使是在危难关头,他们也能够化险为夷,因为“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人如果做了违背天理的事,天将降灾异警告,促人反省,若能及时纠正错误,弥补过失,那么天遣就会自行自消退。改变人心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办法,可以通过教化而为善。

 

如《汉史》记载:汉元帝时,京城长安一带发生日食、地震等灾变,元帝深感震惊和忧虑,于是向群臣问以政治上的得失。担任“给事中”的匡衡按照儒家经典予以了答对,他说:“自君王以至黎庶,皆要敬天崇善。君王要秉承天意以行仁政、做善事、为百姓祈福。应减宫室之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奸险。公卿大夫要循礼恭让、好仁乐施、重义轻利,作民众的表率。然后再在百姓中推广道德文化,弘扬仁和之风。上行而下效,这样国家可以兴旺,百姓可以安家乐业。”匡衡针对时弊提出的改良措施,得到了元帝、大臣们和百姓们的拥护和赞赏,实施后果然社会风气好转,灾异不兴,国泰民安。

 

  五、    天使赋予人德性、善性、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孔子说:“天生德意于予,恒魁其如予何”,“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是说德是天之所予我者,我受命于天,任何事情都无可奈何于我。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唉。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上心》)。既要坚守自己的良知、本心,修身养德才能达到知天、事天和之善的境界。儒家认为“天心存仁,揭示了人心不仁,天心不佑”的天地之理,强调崇仁尙礼,谦和恭敬,光明磊落,顺应天地阴阳秩序,从时间、空间、环境、道德、行为诸多方面选择趋避,追求自己的理想与天地之道相一致。

 

天人合一理念蕴涵于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体系之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从儒家看来,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是人心中所固有的。但由于人们受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迷惑,要通过修身,去除各种私心杂念,从而达到一种自觉的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规”;从佛家来看,佛性人人都有,但人由于在世上迷失了本性而不自觉,通过修炼、不断升华可修成觉者----佛的境界;从道家来看,悟道修真,返本归真,最后修成真人“。

 

由此可见,要想达到人与天通,人必须要升华道德,达到更高标准、以至佛道神的标准。中国人自古以来相信和遵守天人合一,敬天敬德,相信天象和人事变更直接对应,相信善恶有报的真理,注重提升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