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诺夫解说:2011年最新时事作文素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03:29

2011年最新时事作文素材

 

 

1、 新闻事实:4月8日,深圳市有关部门对复活42天的“海上皇宫”实施二次拆除。本次拆除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拆除该构筑物“中庭”平台上面的房屋主体。第二步,再拆除清理其余的构筑物。(2011年4月9日《新京报》)

事件回放:2010年1月,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成立调查组,认定深圳“海上皇宫”构筑物为非法占用海域,海洋部门向法院申请予以拆除。当年5月13日,深圳龙岗区法院启动拆解执行工作,计划15天完成。然不知何故,9个多月后,龙岗区农林渔业局向“海上皇宫”颁发了养殖登记证和休闲垂钓证,允许其经营休闲渔业。“海上皇宫”摇身一变,反而由违法建筑变成“合法建筑”,这让民众陷入不尽的困惑。

新华评论:①更须将无形的“海上皇宫”拆掉    有了上次教训,或许这次强拆效果会比上次好。即便如此,强拆也是应尽之意,并不是什么政绩。还必须看到,“海上皇宫”之外有个无形的“海上皇宫”,拆除无形的“海上皇宫”要比有形的难。不拆除无形的“海上皇宫”,即使有形的“海上皇宫”倒下了,因其精神支柱还在,一有机会还会兴风作浪,生出新的怪胎。……“海上皇宫”终于难逃法网,这是法治的胜利,还是人治的必然?如果是法治的胜利,这倒可喜可贺。反之,只是人治的必然,这就很令人担忧,谁能担保“海上皇宫”的幽灵就不会克隆出新的“海上皇宫”来?

②无论“海上皇宫”向政府索赔的最终结果会是如何,企业和政府部门都陷入了一个严重“双输”的局面:企业输掉掉的是投入的大量有形资产和机会成本,政府部门输掉的是管理行为和执法行为的严肃性、权威性与公信力。……“海上皇宫”一步步走到今天,完整地呈现了一个违法建筑如何从“小打小闹”发展到“尾大不掉”的全过程。当其处于最初“小打小闹”阶段时,违法者多少还带有一些试探的意味,如果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加以劝阻,给予严正警告,违法者或许就会知难而退。但是,政府职能部门的缺席和沉默,无异于对违法者违法行为的默许与纵容,令他们在违法道路上越走越远,使得违法建筑的规模越做越大,档次越来越高,直至盘根错节、枝繁叶茂而“尾大不掉”。现在,有关职能部门终于下决心彻底清除这个违法建筑,但无论是拆除“海上皇宫”造成的物质损失,还是执法本身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都意味着巨大的成本支出。假如在“海上皇宫”未成气候之时就果断予以制止,何至于闹到今天这种尴尬地步?

2、 新闻事实:4月1日在上海浦东机场,留日学生汪某因学费问题与来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并对母亲连刺九刀,致其母胃、肝尽破。事后,汪某对于自己的残忍行为这样解释:当时脑子一片空白。(2011年4月2日《京华时报》)

事件回放:汪某的家庭并不殷实,每年30万至40万元的留学开销,全靠其母每月7000元的收入来支付,耗尽了家中积蓄,甚至不得不向亲友举债。汪某在日留学5年,从未打工,并认为自家生活条件“蛮好的”。 一方面是含辛茹苦,倍加呵护;另一方面则是不知死活,心安理得。

新华评论:留学生弑母利刃折射教育空白    行凶者的脑子里是不是一片空白,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接下来的调查处理也将给出答案。但这儿子雪白的利刃、母亲殷红的鲜血,爱与恨的交织,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却在提醒我们,在教育问题上,存在另一种“致命”的空白。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物质的给予不能取代心灵的呵护,成功的光环源自人格精神的光芒,这大概是汪某刺母利刃寒光带来的理性之思。

3 新闻事实:日前,中组部和人社部公布了五大事业单位违规招聘案例,包括“内部招聘”、“人情招聘”、“舞弊招聘”、“萝卜招聘”、擅改规则等。(2011年04月09日《人民网》)

人民时评:让违规招聘者既丢面子又砸“饭碗”    这些案例统一公布既是一种回顾,也是一种警醒,尤其在大学生们临近毕业、就业再掀新热潮的背景下,这些违规招聘的案例,反映了社会对就业公平的呼唤,也表明了有关部门守护这种公平的决心和思考。面对事业单位违规招聘现象,要严格执法,提高违法成本,同样让违规招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既丢面子又砸“饭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凡进必考”的要求,树立公开招聘制度的公信力,守望社会的就业公平。

4、 新闻事实:一个人的成功应该如何衡量?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给学生的答案是“40岁时身价4000万”。近日,他在微博中“警告”自己的研究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并认为“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2011年04月08日《新民晚报》)

新华评论:董教授毫无遮拦地将这种金钱至上的财富观和价值观,将自己的浮躁和功利的人生哲学,打包“贩卖”给尚未踏上社会的学生,显然与这所百年名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格格不入,也难怪有学生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感觉让学生一味追求4000万元的老师,是没有资格在此教书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听到学子的心声?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这有赖于人文精神的熏陶和责任意识的培养,让知识分子具备智识群体应有的品格。

5、 新闻事实:成都武侯区机投派出所每晚将辖区内百辆汽车的轮胎放气,派出所所长承认,此举实属无奈但防盗效果明显。派出所所长称8个社区民警和80多个治保会巡逻队队员,每天从晚上12点要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清晨6点,白天有两人专门负责免费加气。(2011年4月6日《华西都市报》)

新华评论:“给轮胎放气防盗”的懒政逻辑    不管警方再怎么宣称此举有多么好的防盗效果,其本质上也是一种偷换概念的“懒政”。防盗效果明显的代价是车主权利受到侵犯,因为车主对汽车拥有充足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除非有明确的合法性依据,否则未经车主同意对汽车进行的任何“处分”行为,都是侵犯车主所有权的行为。而且,警方此举除了涉嫌侵权之外,更大的问题在于它的执法逻辑,即我要保护你的某种权益,就要以牺牲你的另外一种权益为代价。

6 新闻事实清明节小长假期间,厦门800万元豪华墓、殡葬行业暴利等怪象迭出,引发网络持续关注,使“天价墓”“死不起”成为网络热词。(2011年4月5 日《新华网》)

人民时评:谁在托举“天价殡葬”?     殡葬费一路走高,一方面是因为资源紧缺与需求增长的矛盾;但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殡葬费用在短期内畸形上涨,远远超出居民承受能力,这种不正常现象背后,常常具有或显或隐的人为痕迹,暴露了市场运作、社会管理、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死生亦大矣。今天,在“生老病死”的生命进程中,殡葬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与尊严,也检验着社会的文明程度。面对“天价殡葬”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我们需要改革机制,加强监管,规范秩序,也需要转变思想观念,理性选择方式,回归丧葬本义,不断培育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殡葬文化,迎接一个又一个天朗气清的“清明”。

7、 新闻事实前些天双汇召开万人大会,意在消除瘦肉精事件的影响。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除了被人发现大会横幅上有错别字而受到嘲笑之外,一些经销商大喊“双汇万岁,万总万岁”,更是受到了强烈的批评。而近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透露,“双汇瘦肉精”万人道歉大会,乃是出自公关公司的手笔。(2011年04月11日《武汉晚报》)

新华评论:公关不是百试百灵    对任何一个机构而言,之所以出现公共关系危机,无非是因为其行为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从而引发了公众的不满,反过来影响了机构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无论是谁,一旦发生公关危机,要想转危为安,首先不要考虑自己,而要以最大的诚意面对公众,承担责任,对公众表示真诚的道歉,同时尽最大努力赔偿公众的损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重获信任,继续发展。而更为重要的是,机构要有前瞻性,在日常管理中做足功夫,从根本上预防危机的发生。所有预防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当是防止公众利益的受损。

8、 新闻事实3月17日,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食盐抢购现象,中国盐业总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茆庆国为组长、副总经理董永胜为副组长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工作机制,要求各地盐业公司确保食盐市场安全供应。加强销区市场管理,加大成品盐调拨力度,充实各级库存。据了解,中国食盐大部分是矿盐,矿盐资源充裕,供应不成问题。即使是海盐,亦远离日本,被污染的可能性很小。(2011年3月17日《人民网》)

新华评论:应对抢盐谣言,我们需要普及科学常识     食盐抢购现象暴露出科学常识普及还不够。……谣言止于人的自觉。针对谣言,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负起责任,要在第一时间辟谣,通过科学知识粉碎传言,要对市场进行全面监管,在加大物资供应的同时,对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者严厉惩处。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一个民众都应负起责任,与政府站在一起,联手应对灾难,不仅要懂科学,更要相信科学,不仅不能信谣,还要做到不传谣,主动抵制谣言传播。毕竟,社会恐慌损害的不是个别人的利益,而是社会整体,与我们每个人都休戚相关。

9 新闻事实3月22日,为得到网友“广州富家子弟”许诺的2万元捐款,谢三秀抱着患眼癌的女儿在广州街头跪地前行一千米。但是,这位网友事后并不打算兑现承诺。这一事件引起各方关注,谢三秀也收到社会各界捐款二十余万。但事实很快证明,这一切只是网络推手“金泉少侠”策划的一场炒作。他就是那个“广州富家公子”,他故意激起人们的愤怒,以达到吸纳捐款的目的。(2011年3月27日《广州日报》)

人民时评:“跪行救女”策划有“善”更有“恶”    这起“跪行救女”策划中确实有“善”,但若将眼光放大、放远,就会发现其“恶”的成分更多。首先,这样的策划欺骗了人们的感情、戏弄了们的爱心。其次,这样的策划严重损伤、透支了社会信用。再次,网络推手策划和炒作之风当刹。网络推手的策划和炒作混淆视听,愚弄民意,此风决不可长。对此,广大网民要睁大眼睛。

10、新闻事实去年12月12日,18名复旦大学探险爱好者在黄山的深山峡谷中迷失方向,24岁的民警张宁海在救援时不幸牺牲。4月3日早上9点,张宁海烈士的骨灰安放仪式在黄山市烈士陵园举行。而就在同一天晚上的8点左右,北京警方接到报警电话,北京理工大学“风信子”登山社团的39名“驴友”在北京房山区四马沟猫耳山登山时被困。警方紧急出动多警种300余人救援,首度启用直升机,于4日9时许成功救援。刚刚把39名“驴友”成功救出,4月4日16时40分许,又有北京回龙观一支由17名居民组成的登山队,在从门头沟西龙门涧穿越东龙门涧时在山中走失。警察、当地群众及专业救援人员等290人参与救援,动用了3架直升机,历时21小时成功救援。

警方不计成本投入救援引发深度探讨:“驴友”们是否浪费了公共资源?他们是否该承担相应责任,该缴纳一定的费用?救援的公共成本该由谁买单?怎样杜绝“个人冒险社会买单”一再出现?(2011年4月5日《人民网》)

人民时评:对于驴友的公德意识、公共利益问题,不该简单粗暴地指责了事。虽然驴友们的确有失策之处,但是,公民有热情、有意识地徒步登山,并非坏事,因此不能动辄打棍子。驴友登山被困,因而折腾了很多人去救援,这样的事并非完全负面。这种折腾的精神,可以说是有益的,因为它同样也是一种探险精神。经过这些年的登山穿越等探险活动,国内驴友们的自救知识也在逐渐丰富,并非没有长进。

对于探险行为,应该值得肯定,但并不是无原则的支持,并不是不管不问。如何将探险行为纳入到有效的管理之中,这考验着政府的管理水平。在我看来,我们无妨从这次探险中吸取一些教训:一,对于探险行为,我们多宣传安全知识,这是很重要的。任何的探险行为的前提应该是安全,没有了安全,生命都不存在了,探险就失去了意义。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对探险爱好者、对“驴友”进行免费培训。这样的培训多了,“驴友”的行动就会变得更加科学,而不仅仅是只凭一时的冲动和激情。

有必要以此为契机给不规范甚至是“混乱”的户外登山运动打打“退烧针”。一是在享受登山乐趣之时,是不是应将爱护生命放在第一位?在去年发生的复旦大学生黄山登山遇险事件中,登山学生竟然部分穿着板鞋,干粮仅带了一天的。当然有经验不够的原因,但更多的让人看到的是登山者自身对生命的不爱护。在尊重和爱护生命上,生命安全的意义理应大于从冒险中获得的享受和刺激。其二,任何一项冒险运动有没有必要“爱惜”公共资源。我们不是说在生命面前不值得动用,如果不发生险情或险情完全可以避免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让公共资源更节约?

如果警方对救援行为收费,那岂不是变成了一种经营行为?明显与它公共服务的性质与形象不符。引发的问题与争议恐怕更多,更难以厘清。实际上,收费与否应该是在有了专业救援机制的框架下讨论的。争议的产生,与我国专业救援队伍建设的缺失有关。除了提醒驴友“真正做好准备”、提高避险能力之外,如何改变救援方式,从而提高救援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探险固然魅力无穷,但生命才是最宝贵的。降低探险旅游活动的风险,急需加强规范化管理。当务之急是把探险旅游活动作为一个行业,对组织机构及从业人员建立严格的选拔、培训、考核、认证等准入制度,严禁无资质和资质欠缺者组织此类活动。对参与成员也要考察野外生存能力,使其安全有基本保障。同时,应尽早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明确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等各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探险旅游活动有法可依。

11、 新闻事实又到3.15,消费者维权话题又呈“井喷”态势:各地紧锣密鼓地筹划一年一度的盛大宣传活动,消费者组织针对一些案例展开声势浩大的维权活动,商家不失时机地打出“温情牌”向消费者表白诚信,网友们晒起自己遭遇的“维权难”“质量差”等问题……相较于多数时间的淡定,3.15“维权热情”仿佛一阵风,只在这几天猛刮。(2011年3月14日《人民网》)

人民时评:3·15期间的“维权井喷”现象,表明在公众意识里还普遍存在着“节日依赖症”,同时这也暴露了两个现实的问题:一是民众平时维权意识较差,不知道如何维权,“积之愈久,发之愈速”,导致维权日的投诉大量出现;其次,一些本来简单的问题,平时有关部门解决不能奏效,只好在3·15期间借助社会关注力施加压力,予以敦促。因为“3·15”这天,你想要维权,成本是很低的,一方面相关部门会热情接待你,媒体也会将“风光”让给你;另一方面商家也会真的“在乎”你,你一索赔,就能够“心想事成”。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能够在“3·15”达到心愿,但过了这一天,想要维权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12 新闻事实从“幸福广东”的提出,到北京“十二五”规划写入“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再到重庆率先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的调控写入规划,并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地方两会上,“幸福”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的高频词,“幸福”的接力棒在神州大地传递。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在线交流时将“幸福”解读为“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兔年春天,中国各级政府满溢的“幸福”热度令全国人民和世界舆论倍加注目。(2011年3月5日《人民网》)

人民时评:建设“幸福中国”的导向呼之欲出:“GDP减速,幸福提速”,“幸福指数”成为政府执政新追求。……幸福是个人幸福和国家强盛的统一,是自我实现与无私奉献的统一。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人、为社会的幸福做贡献。创造幸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思考,怎样建立合理的“幸福期望值”,克服急躁、冒进情绪,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我们需要谋划,怎样防止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泛滥影响幸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幸福起来”,一代代中国人发愤图强,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华丽转身”。

13、 新闻事实面对“用工荒”,不少单位给农民工开出的待遇高于大学生,成都人才市场日前一次问卷调查显示,45%的应届生求职者认为大学应届毕业生待遇不及农民工很正常,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35.5%的人持“无所谓”态度,认为大学生的成长空间更广阔。您咋看“大学生赚不过农民工”现象?您觉得正常吗?(2011年3月1日《人民网》)

人民时评:应届生工资长期低于农民工是不正常的,起码是不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它不仅传递给社会不当的价值理念,比如“读书无用论”等;同时,它更是一种事实上的负激励,让人对社会的公平正义机制存疑。民工荒与找工难是阶段性的矛盾,它背后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更值得深思:廉价劳动力时代何时才能真正终结?学历倒挂下的结构性失业何时才能被纠偏?经济结构如何调整才能吸纳更多的大学生?民工兄弟的工资是应该涨起来了,但应届生的工资应该更高。我们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毕竟社会的进步有赖于群体的创富能力,更有赖于构建一个稳定合理的人力定价体系。

农民工为什么就应该赚不过大学生呢?事实上,农民工从事的是低级、危险、没人愿意干的工种。按照供求关系的理论,这种处于最低端的工种,比如入殓师,和最高端的工种一样应该享受高工资。让最低端工种的工资涨上来,其实对应了一种价值观的被认识,那就是对于农民工从事低级、危险工作时辛苦付出的尊重。尊重高端人才已经再正常不过,而让低端工种也能得到尊重,其实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人性化。判断及发声的渠道多为高端人群所掌握,从这个角度说,缺乏判断及传播能力的低端从业者得到充分的尊重,其实更能证明我们这个社会的尊重是真正的尊重;从这个角度而言,大学生赚不过农民工,而且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正常,其实就是观念上的进步。

“用工荒”起码对于农民工本身来说是福音,终于可以有人出大价钱雇佣农民工了。工钱看涨,实质上是农民工本身价值的直接体现,然而这也仅仅是一种还原和回归而已。总想着吃农民工红利的日子终将会过去,谁的劳动价值也不容“被廉价”化,农民工如此,大学生亦如此。说白了,今天的大学生与前些年的农民工是一对跨越时空的“难兄难弟”,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及用人单位、企业,应当彻底转变挤兑大学生挤兑农民工的心理和行为,为大学生开辟一片就业新天地,让人才、知识得以人尽其才学以致用才是根本。

14、 新闻事实4月8日,美国国务院出台2010年人权报告,这份2010年人权报告与以往美国年度人权报告一样,都对世界各地诸多国家进行点名抨击,也同样不放过对中国人权状况说三道四。(2011年04月11日 《中国网》)

新华评论:美国用“手电筒”照人权很搞笑。

15、 新闻事实一些号称全进口的深海鱼油,不仅并非都是来自深海,而且还是实实在在的“本土货”。 深海鱼油何以能“深度忽悠”?(2011年04月11日《山西晚报》)

新华评论:别责怪这些产品的生产厂商身上没有流着道德的血液,逐利冲动是他们存在的根本“属性”,要想让他们依法生产经营,就必须有相关法规来对他们进行严格监管。然而,遗憾的是,就是目前在保健品市场上如此热销的深海鱼油产品,却是通过媒体曝光我们才知道竟然还有如此“深度忽悠”的现实,这一问题的背后,很可能并非是监管部门不知情,而是一种懒政造成的严重的不作为,甚至背后还有监管部门与生产、销售环节某种不可告人的权钱交易行为:某些生产厂商根本就没有正规的生产批号,或者是一个批号多种产品使用,整天需要对他们进行质量与安全监管的当地职能部门,真的连如此直白的违法现象都不知道?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失控,造成的却是不知情的消费者的巨额损失的严重被骗。

16 新闻事实《我在美国做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又名《虎妈妈的战歌》)一书,近来在美国红得发紫。作者蔡美儿,美国耶鲁法学院终身教授。身为华裔第二代美国移民,蔡美儿以华人家长对子女的高度期待与严格教养来教育两个女儿,把她们培养成学业卓越的音乐神童。孩子究竟是该“放养”还是“圈养”?东西方教育理念孰胜一筹?由该书引发的中西教育界的激烈争论仍在进行中。(2011年2月12日《中国青年报》)

事件回放:年初,《华尔街日报》发表了该书的摘要,并刊发了一篇书评,题目是耸人听闻的《为何中国母亲更胜一筹?》。随后,美国许多报纸发表了评论和读者来信。紧接着,蔡美儿的故事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于是《虎妈战歌》成为美国媒体和民众近期最关注的热点之一。

新华评论:①教育部长袁贵仁认为家长要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减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给学生更多了解社会、思考和动手的时间。

②教育子女应中西合璧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陈凯认为,由于在中国“赢者通吃”,所以父母把太多的压力放在了子女身上。而美国教育却更关注孩子的品质、创新和独立,小孩可以很自由,而这也因此造成了小孩学习太放松,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中美教育可以说是两个极端的教育,一个是“批评太多”,一个是“表扬太多”,而陈凯认为真正正确的应该是两者的综合体。

③美国知名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则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何中国家长比美国家长强》的文章。该文章指出,如果家长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为做事效率高的成功人士,那么中国的母亲们无疑比多数美国妈妈更胜一筹。文章认为,中国家长的严格教育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与美国家长的溺爱与温和形成鲜明对比。如果美国妈妈们继续纵容懒惰、毫无自律却总是期待被赞誉的下一代,不难想象终有一天美国要在全球的竞赛中被中国击败。

但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却对此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如果将成功简单地定义为“高分”、“获奖”,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是“疲惫不堪的”、“能力低下的”、“不健康”的儿童。

而起初予人“中国悍母”(虎妈妈)印象的蔡美儿,后来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也坦承,其实最理想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在中国和美国式教育方式上取得平衡。

17 新闻事实2月12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发起人于建嵘,壹基金秘书长杨鹏做客人民网,以“微博助力警方救助乞讨儿童”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2011年02月10日《人民网》)

人民时评:“微博打拐”火热,更需理性和法治    ,“微博打拐”火热,既彰显了社会正义力量,又表明我们的社会,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正在表现出难能可贵的相互呼应、合作求解的意愿和能力。但也应冷静地看到,“微博打拐”不能任由拯救激情横冲直撞,而要注意方式方法,将情感和理性结合起来,有序进行,提高科学性、有效性。

18 新闻事实“啃老”本来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最近却由于江苏拟立法禁止子女“啃老”,重新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日前,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就《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审议。修改稿增加了对“啃老”现象的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以物业或者其他理由,骗取、克扣或者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2011年01月27日《人民网》)

人民时评:医治“啃老”社会病,该不该拿家庭开刀    不得不承认,将老年人有权拒绝“啃老”写入法律,相关部门的出发点是好的,该条例也区分了几种“啃老”现象,限制的是那些消极、恶意的“啃老”,老人自愿给子女财物上的帮助是可以的,“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为买房求援父母也不算“啃老”,并不触犯该条法规。只是,如何界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如何界定“消极、恶意的‘啃老’”?之所以“啃老”现象如此普遍,是个人问题、家庭问题,但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和制度问题。既然病在社会、在制度,拿家庭和个人来开刀,肯定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试想,老人们如果都将“啃老”的子女驱出门外,推向社会,不一定就能解决子女的就业问题和生存问题。因此,现在的问题不在于该不该治这个“啃老”病,而在于怎么治。要避免年轻人“啃老”,首先是他自身要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我们的各级政府也应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用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布局带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布局,创造条件,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适合他们的就业机会,让他们能够拥有劳动的权利,自食其力。同时,社会福利保障必须跟上。应该社会解决的问题,不要总是让家庭来负担,让家庭来作为“缓冲带”。

19、 新闻事实美国当地时间1月17日晚上8点零4分,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出现在美国最繁华的商业区——纽约时报广场。六块巨型的电子显示屏同时播放《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宣传片的开头,以醒目的红色为背景,以白色书写中英文“中国”两字。中国各领域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片中逐一亮相,将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美国人眼前,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观看。该宣传片全长60秒,17日开始,在纽约时报广场首播,每小时播放15次。从每天上午6点至次日凌晨2点,播放20小时,共300次,并将一直播放到2月14日,共计播放8400次。同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从17日起,分时段陆续播放该片。(2011年1月19日央视“环球视线”栏目)

央视评论:①中国形象闪耀“世界的十字路口”    去年中国向世界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举办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博会,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和谐”号和运行速度最快的“天河”超级计算机。这一切都让世界惊叹。而惊叹的同时,世界对中国的敌视少了,重视多了。然而重视中却免不了有一些误读。怎么样才能够减少误读?怎么样才能够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从1月17日开始,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亮相了。在那个地方播放,当然一方面会让穿梭的行人看到中国人的形象;但另外一方面,实际上也在向世界各个国家去展示,在最繁华的闹市区,在世界最重要的十字路口,中国人的形象登上了大屏幕。它不但是在向美国人展示一个更加丰富的中国形象,同时也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多元和丰富。     ②呈现真实中国,拉近与世界的关系。

20、 新闻事实河南禹州市农民时建锋使用两套假军车牌照,在8个月的时间里,免费通行高速公路2361次,偷逃过路费368万余元被判处无期徒刑。此事件经网络曝光之后遭网友高度质疑,1月13日,河南官方公布了368万过路费算法,14日,平顶山中院称案件已启动再审。1月15日,时建锋称系替弟弟顶包,当事人时建锋弟弟时军锋自首,事件出现转折。当天价过路费案现“假军牌合同”与“主审法官被免职”消息一经公布,此事件便由简单的偷逃过路费案件延伸出“高速公路乱收费”“司法公平”“司法腐败”“假军车牌照”等问题,自1月11日发生至今一波三折,事件态势依旧受到公众关注。(2011年1月18日《法制日报》)

央视评论:①司法公正需要司法问责护航。    ②低质司法比劣质商品更有害。    ③公路乱收费源自疏于管理。

21、 新闻事实日前,中国“首善”陈光标与北师大壹基金“首期中国基金会领导人高级研修班”学院谈话时称:目前不考虑与专业组织合作做慈善,希望通过自己的亲力亲为,感染更多富人;中国目前的慈善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中国需要他这样的“暴力慈善”,来推动整个社会的慈善进步。(2011年3月22日《新京报》)

事件解读:从陈光标的回应来看,“首善”认为“‘暴力慈善’定位非常好”、“中国需要我的‘暴力慈善’”,似乎这位中国“首善”认为,在中国慈善事业尚未成熟的前提下,无论怎么高调甚至引起公众心理的不适,这个社会都是欢迎这种“暴力慈善”的。简言之,也就是只要有能力慈善,慈善的实施方式并不重要。

央视评论:①他与现代慈善理念不相符,“陈光标式慈善”是一种慈善的倒退。    现代慈善理念是以平等为基础,以自愿为前提,而尤其重要的,是维护受捐助者的尊严,甚至有人认为,尊严是最大的慈善。

②在慈善效果上,除了满足撒钱者的某种心理需要,对于穷人没多少益处。    姑且不论好多的钱其实落不到真正的穷人手里,就是落到他们手里,养成依赖,对他们以后的生计反而是毒药。真正的济贫,一是帮助他们在教育上提升,包括办学和资助穷孩子上学,帮助失业的穷人接受培训,以期再就业。二是定点定期帮助那些丧失劳动力的家庭,让他们能够活下去。三是帮助穷人学会自救,学会自谋生计,摆脱贫困。显然,这三种形式,都需要组织来做,专业的助贫N G O组织可以很好地从事这样的工作,至于陈光标这样有善心的企业家,只需做到定期出钱就可以了。

③慈善最重要的前提是内心的虔诚,以及对贫弱人群的尊重,没有尊严的慈善叫“施舍”。“暴力慈善”显然是把这种虔诚和尊重剥离出来,只是纯粹的物质输血。慈善不仅仅就是物质救济。

④一个成熟的社会,救灾捐献是常规,不该是聚光灯下之事。    慈善不单是有钱人的事业,而是全社会每个人的共同事业;慈善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权利与责任。

⑤陈光标的善举还是值得肯定。    高调也好,炒作也罢,陈光标毕竟是在拿自己的真金白银做善事。有网友说,“我们看不惯陈光标凌驾于别人尊严之上的行善,我们也不能忽视穷人拿到200元之后感动的泪水”。这话说得好,也道出了陈光标式慈善最令人纠结之处。我们一方面对陈光标式慈善颇有微词,希望他能够做得更好;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感叹有那么多贫困人群急需救助,不管何种方式的慈善对他们而言都是雨露甘霖。我们一方面笃定地认为尊重受助者人格尊严是慈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怀疑,这样的要求之于当下现实是否过于高调。

⑥陈光标也许离现代公益的确还有十万八千里,留给公众的印象也只不过是在众人围捧中发红包,但我们的慈善效能离“现代公益”又有多远的路程呢?

22 新闻事实被视为有毒化工原料的“一滴香”,3月 1日被卫生部“正名”。当天,卫生部召开食品添加剂新闻通气会介绍,经质检总局、国家药监局等多部门调查发现,“一滴香”、“火锅飘香剂”等产品属咸味食品香精,如按照标准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2011年3月2日《新京报》)

央视评论:①“一滴香”可以正名但绝不应“放任”。    ②一滴香无毒不代表安全。   “一滴香”是横亘在公众心头的“一把刀”,让人纠结,让人疼痛,原本期望卫生部的解释给我们带来“正本清源”的结论,然而,“一滴香”虽被卫生部“正名”,却让公众更添堵。在大家对食品安全前所未有地担心,甚至可以用“杯弓蛇影”来形容的时候,很容易理解 “一滴香”所引发的忧虑——光是这个名字,就足以让它获得“原罪”了。

23、 新闻事实“测试人品的时刻到了,有个病人的血氧在往下跌,半夜很可能要起床收尸……这大冷天我暖个被窝也不容易,等我下班在(再)死啊……”这是一则微博上传的内容,22日以来,这则微博开始广为流传,博主为汕头市一家医院的一名医生,目前已被调离岗位。(2011年2月24日《羊城晚报》)

事件解读:就目前而言,事情的真相其实还没有完全明朗,当事人表示微博不是自己发的,尽管这看起来像是给自己找借口,但也不能排除这样的一种可能,但医德话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央视评论:①冷血微博折射出医德堕落。    一名医生希望病患等她下班了再死,这不是对自己的家人朋友说起,而是把它发布在微博上。微博是一种个人信息平台,但一个医生在微博上对病患表达这样的态度,就不再是一种私人信息,而成为一种公共信息,一个公共道德话题。医生抱怨患者寒了公众的心,但这并不是一个法律问题,但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操守出了问题这么简单。

②冷血护士:医德重塑的困惑    自古以来,在医生的头上似乎总有一个神圣的光环。一纸“冷血微博”医护人员用戏谑的言语去调侃生命的消逝,让之前的种种光环彻底黯淡,戳中当下医师和病人之间俨然成为赤裸的金钱和生命的交易的无情事实。也告诉我们重塑职业道德,重视人文关怀,从一句口号到化为行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③长久以来被忽视的道德教育和生命教育。    看似孤立的护士冷漠,更深刻的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中重考试、重分数,却轻视甚至忽视了道德教育和生命教育。

24、 新闻事实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因翻唱汪峰的《春天里》一炮走红,然而前日旭日阳刚的经纪人黎冬透露,汪峰已禁止旭日阳刚以任何形式演唱《春天里》。紧接着汪峰在博客上写下洋洋洒洒5000余字说明事件来龙去脉,称自己是本着帮助旭日阳刚的想法,允许他们演唱自己的歌,现在停止授权实属无奈。从草根到商业,旭日阳刚的“春天”在哪里?(2011年2月12日《新京报》)

央视评论:当草根成为明星,情感因素就不再有话语权    春晚过后,旭日阳刚名气一路飙升,由此带来的最直接效应就是商演身价水涨船高。“禁唱”风波,还原了“旭日阳刚”的艺人身份。平心而论,艺人基本素质他们并不具备,能够走红是因为他们的农民工身份。但是,一旦华丽转身成功,他们就不叫“农民工”了。很多人认为汪峰在禁唱事件上表现得缺少人情味。在中国,人们对这类事情的认识,和法律是没有关系的,人们更愿意讲情而不是理,更愿意根据双方的强弱关系来确定自己的态度。旭日阳刚原本是两个热爱唱歌的农民工兄弟,是千千万万弱势群体草根的缩影。悲悯和同情是善良的人们本能的良知,无论是和旭日阳刚一样身处弱势,还是已然强势,大多善良的人都会希冀农民工也有春天。弱势并不表示其所有的行为都该同情和支持,这显然是盲目的。有时候盲目的支持常常让我们忘掉常识。让艺人回归艺术,让关怀回归关怀。当农民工歌手不再成为一种标签,当一个群体不再因为身份而获取特别的同情,或许,那才是真正的“春天里”。

25 新闻事实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外交部近日联合发出《关于严格控制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通知》,要求不得在短时间内举办主题相同或类似的国际会议,会议不得发放纪念品及赠送礼品,还提出不得随意使用“峰会”、“国际论坛”等称谓。(2011年2月14日财政部网站)

央视评论:国际会议本身并没有错,除了国际形象,国际会议更能赚钱。但我们身边“伪”国际会议越来越多,“峰会”和“论坛”患有深度“洋人崇拜症”,和来自于政绩的诱惑,结果赢了“面子”输了“里子”。放弃无谓的矫饰,走出摆阔的误区,以在华国际会议为平台,以真诚的心态向世界敞开胸怀,这才是外宾最能理解也最欢迎的待客之道,也是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恢弘气度和天下观念的交流方式。

26、 新闻事实:今年燃放鞭炮造成的损失格外大:沈阳皇朝万鑫国际大厦即因燃放烟花而起火,最终这座152米高的大厦被烧通了天,损失30亿元;来自公安部消防局的数字,2月2日零点到2月3日上午8点,全国共发生火灾5945起;新华社报道,除夕零时至大年初一14时,北京市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伤223人,死亡2人;浙江淳安发生山林火灾,6人遇难,惹祸的还是鞭炮……“禁”还是“放”?安全重要还是维系民俗重要?鞭炮禁与放俨然成为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2011年02月09日新华网)

央视评论:城市禁放烟花爆竹:让理性飞(大城市禁放烟花是理性的选择)    公众节庆欢娱权利应当有边界,农耕时代产生的习俗,完全不适合城市。说到鞭炮带来的死亡和污染,有人会辩称,汽车也有同样问题,有噪音,有污染,车祸死亡率比放鞭带来的死亡更高,为什么不去禁汽车呢?事实上,法律从来都没有允许任何人“随便驾车”。开车上路之前,是需要考驾照的;无照驾车、酒后驾车、超速行驶等等都是违法的,甚至不使用安全带都是违法的。之所以没有完全禁止汽车,是因为相对来看,汽车比烟花爆竹更“必需”。没有烟花爆竹社会不会退步,但没有了汽车就不行。如果我们认可燃放鞭炮是一种权利,那么,我们也必须承认,一些人实现这一权利,是以损害另一部分人为前提的。如果一部分人必须承受另一部分人的损害,那么,这种损害在多大程度上是正当的?

27 新闻事实就在深圳益田村一个老人跌倒,无人出手相助,老人因此不治身亡的悲剧刚过去不久,昨日深圳罗湖区两名高三学生在路边看到一位老奶奶跌倒,路人都不敢上去搀扶,他俩扶起老人,将老人送进医院包扎并垫付医药费。事后,学校奖励两人每人800元,而近日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也给每人颁发了1万元慰问金的奖励。(2011年1月16日《深圳晚报》)

附:有影响的几件“不扶老”事件(“不敢扶”事件)

①2010年12月15日,深圳市福田区益田村,78岁的市委组织部老干部肖雨生在小区里跌倒,保安和路人无一上前搀扶。20多分钟后,儿子肖先生外出时发现,老人孤零零趴在地上,额头磕破流血,鼻子紧贴地面,已没有了呼吸。

②2009年9月19日8时43分,在重庆南坪,一位约80岁的老翁摔倒在地,手足抽搐,无人敢扶,不少人提醒:不要扶,扶要遭殃。现场图片显示:老人脸朝下倒在人行过道上,一根拐杖丢弃在一边,旁边是七八个围观者犹豫的脚。

③2009年8月24日,一位老人晚上11时骑电动车经过南京白下区后标营时摔伤,倒地不起,十几名市民自发围成一圈,保护老汉,防止过往汽车碾轧。然而,直到救护车赶到,始终无人敢靠近老人,伸手拉他一把。

④2009年7月22日下午,西安一位老人过路口时不小心摔倒在建设西路,许多围观者不敢伸出援手,最后是热心“的哥”杨军峰犹豫良久后,将他一直搀回了家,并未惹出事端。

⑤2009年2月16日,南京一位九旬老人瘫倒在解放南路人行道上,过往路人欲上前搀扶却又“有所顾虑”,都小心地“绕个弯儿”走过。20分钟过去了,最终一位热心市民魏女士喊来七八名路人作“见证”后,才敢打电话报警。

事件疑问:在著名的江苏南京“彭宇案”之后,类似拒绝、害怕“扶老”事件在各地可谓层出不穷,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万元奖励能否重塑社会善心?

央视评论:奖励可以有,这是对见义勇为的呵护和鼓励,这是因为好人有好报,表彰无可厚非,人为地将义与利对立大可不必。但仅靠重奖无法打消公众见义勇为的后顾之忧,毕竟救人之后,到底救助者是肇事者还是热心人,决定权在被救的人手里,谁能保证每一个被扶的人都懂得知恩图报?正如有网友所言,最让人感动的还不是两名好少年的见义勇为之举,而是被救老太家属苦苦寻找少年的情节。这说明见义勇为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稀缺,只是,我们都会像这两名少年一样幸运地遇到了知恩图报的被救者吗?不让老实人吃亏,这需要有制度保障。

28、 新闻事实:当奥数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时候,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1月22日召开教育实践报告会,校长刘彭芝在会上喊出了“奥数不是反革命”。在会上,刘彭芝几度哽咽,说自己遭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打击。(2011年01月27日中广网)

央视评论:校长哭诉的原因是因为奥数“反革命”论由来已久。奥数本身并没有过错,奥数“变异”才是真问题,“举国奥数”体制隐藏着太多功利。另外,对于发现和培养智力超常儿童的使命,应当由一个独立于义务教育之外的研究机构来承担。一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如果把自己的主要职责定位为“天才教育”,那肯定是荒谬的。一个校长如果以此为荣光和使命,那她遭受非议也是正常的。

29、 新闻事实:针对有媒体报道上海一家企业加工“染色”馒头、随意更改生产日期,上海工商部门连夜对相关超市进行了检查,截至12日共下架封存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染色”馒头6048只。(2011年4月12日新华网)

新闻背景:吃的或是“杂牌米+香精”熏出的“五常香米”;啃的或是“白馒头+色素”染成“玉米面馒头”;涮的或是“辣椒精+飘香剂”配出的“火锅底”;喝的或是三聚氰胺为主要原料“勾兑”的奶粉……嘴,稀里糊涂地吃喝,可怜我们的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化学反应”。一条龙的“化学品”进入胃里,在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起作用,直至折腾到“百练成精”。“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有人说,平民并非奢望,只想让嘴“免于恐惧的自由”,让胃“免于化学品的煎熬”。但这一点愿望也在一次次食品隐患与事件中“破灭”。今年1月1日,《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发布《2010—2011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该报告内容显示,近七成人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没有安全感”,受访者投票选出了企业和生产个人丧失了道德底线等三大主因。所谓,相关企业和生产个人,加这个,加那个,就是不肯添加“道德血液”。事实上,企业的“道德血液”生成更依赖于严格的监管,恰恰食品监管体制与机制缺失“造血功能”。

央视评论:“染色”的馒头是表征,“杂色”的监管是本质。(“染色”馒头缘于“杂色”监管。)    目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一个关键的病因就是“多头分段管理”体制。

30 新闻事实自今年3月15日,国内部分知名作家联合发出《3·15中国作家声讨百度书》以来,百度文库涉嫌侵权一事已广为人知,讨伐声、辩解声、道歉声响成一片。(2011年03月31日 《南方日报》)

人民时评:①表面看去,这是一群文弱书生与江湖大佬的对决,但纠纷背后,引发的却是两个产业之间的利益碰撞对于多数文化工作者,在互联网无往不利的时代,选择成为沉默的鱼肉还是揭竿而起的义士,已然是个问题;而对于中国互联网草莽江湖的最大渔利者百度而言,“百度文库风波”表面上是知识产权的冲突,背后则代表着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逆袭。浪子回头的百度,其终极意义其实不是一个公司的进步,而是整个互联网时代清洗“原罪”的契机。在众人的注视下,一个产业链如何重新整合的新话题,正等待被重新拾起。

②百度文库风波凸显知识产权制度漏洞。    ③百度文库拷问互联网立法,别指望企业流道德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