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翻译全文注释:会议新闻的写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12:36

 

                        
                                   会议新闻的写法
        会议新闻是党报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网站新闻的主要来源。然而,对会议报道,常常听到这样的评述:会议报道太简单了,无外乎开会拿个材料,回报社照材料抄抄弄弄,最后检查一下出席会议的领导人名单有没有漏报,排序有没有错位,一篇会议报道就算完成。事实上,要想写好会议报道十分的不易。那种只是依据会议材料圈圈点点,而后穿靴戴帽,“轻车熟路”地克隆出一篇报道的作者,只能算是轻率的、不负责任的作者。
        一个时期以来,会议报道曾出现了变味和误区。首先是错位的规格待遇。少数领导认为会议报道篇幅简短,就减弱了会议的重要性,甚至降低了领导的“身价”。其二是习惯性思维束缚人。其三是懒惰形成“八股”文。新接手的通讯员喜欢泡会,在于有现成的材料。一编了之;成熟一点的通讯员虽能捉到“亮点”,写作也能出新意。但实感稿件悬念多,风险大。于是乎,你编我也编,你编两千字,我编三千字,“八股”式会议新闻由此形成。

 
         一、跳出既有框架,精心建构个性化框架
        会议是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新闻源,同一切新闻一样,不是要不要报道,而是怎样做精、做细、做活、做好的问题,以达到领导满意、群众乐意、社会欢迎之目的。为能写出可读性强地会议新闻,我认为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精心准备,做好关键信息采访的策划工作。例如。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期间,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议政参考”栏目,自一开始就运用大量背景资料和图表,在反腐败、西部人才开发、我国加入 WTO 问题等方面大做 文章,为整体的介入“设计”了一定的方向和基础。对于记者而言,熟悉环境,读解材料,做好一些知识上、政策上的准备,了解媒体的安排就十分必要。
         2.关注并搜寻各种信息。会议是信息的集散地,是蕴藏新闻的“富矿”,只有懂得挖掘,才能从中获取可贵的新闻线索。例如,2005年的一个上午,娄底市委、市政府在同一个地点连续召开全市廉政工作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把三个会议压缩到一个上午开,这种现象在以前还没有过。这一特别的现象立马引起了当地报社记者的注意。会议正式开始前,会议主持人强调,“所有与会人员要关闭各自的通讯工具或将其调至震动状态。”说完,他还当着大家的面把自己的手机关了。在随后的会议期间,市领导讲话明显比以往要简练,会场秩序也比以往要 好得多,看不到随意走动、随意接听电话、交头接耳等以往会议中常见的现象。这让记者意识到,从这天起,该市委、市政府要打一个切实转变作风的攻坚战。回报社后,记者即从转变会风这一角度入手,对当天的会议进行了报道。报道刊发后,受到了该市领导和单位的充分肯定。有的记者参加会议报道拿了材料就走,不但有违“坚守岗位”这四个字,细心收集会上的各种信息也就无从谈起。新闻界有句行话叫“脚底板下出新闻”,参加会议报道必须注意“屁股底下出新闻”。
         3.找寻自己的切入点。信息可能是相近的,但解读却能不同。这是会议报道中应该切实注意的问题。例如,去年快放假时,娄底市委、市政府领导一行到湖南科技学院与该院学生举行面对面的座谈会。座谈会上,一位记者发现许多学生所谈的问题大都是他们面临就业压力所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 回到报社后。 该记者便以心理问题为切入点,写了一篇反映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的稿件,并请教育专家有针对性地谈了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对策。此稿见报后,与其他媒体所发稿件形成鲜明对比, 大多数媒体记者只报道了座谈会本身。

         二、加强会议新闻的写作,拎出要点,放大亮点。

        写会议新闻要主题集中,并不是现在刚有的新观点。上个世纪出版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当代新闻写作》教科书,在《会议新闻》的写作一节中就专门谈到:“若是会议中的议题较多,又都有报道价值,可以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分门别类,分成几篇进行报道,这样中心突出,内容精练,易取得好的报道效果。 ”如何才能把会议报道的要点拎出来呢?
        首先,对会议的性质分类。任何一个会议都有自己的特定内容和历史定位,必须准确把握会议的性质、内容和定位。一般会议分三类:一类是集会,如演讲会、报告会、表彰会、纪念会、追悼会、声讨会等;二是工作会议。这类我们接触最多,如研讨会、现场会、例会等;三是记者招待会。会议不同,写作上的要求也不一样。报纸上报道的大部分属于工作会议,所以,工作会议一般就应该注重其内容而不是其形式,从中挖掘最新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跳出从会议报道会议的框框。
       其次,通讯员要吃透会议精神。会议上领导报告的内容非常多,初入行的通讯员往往会觉得这也重要,那也有价值,只有吃透会议精神,才能从中选择最主要的、读者最关心的信息来落笔。网站要让领导与群众双满意,通讯员在写稿时必须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娄底日报5月2日的头版报眼的区党委会议消息《市经开区新年谋划新目标向国家级开发区稳步迈进》一文的写作就体现了这个思想,从标题上读者就能了解该开发区今年拟定的重要发展目标
       第三,要善于了解会议的背景。每次会议的召开都有一定的背景,以往这些背景材料往往不受重视。会议消息往往运用大量的背景材料,把领导的讲话中的最关键几句用直接引语引出来,点缀在背景材料中,使报道的内容更为深厚,主题更为突出。这样读者读来不觉得沉闷,觉得少了些说教味,多了些亲近感。改进会议报道,作者应树立一个新观念,那就是会议报道不一定总是写会议本身,善于捕捉会议中的“花絮”新闻,往往更能赢得读者,不仅反映了会议,而且更能深化会议。这些有亮点的花絮有时出现在会上,有时出现在会前,有时出现在会后,往往发生在不经意时。例如一位记者曾经参与一次娄底市委经济座谈会的报道,那些老领导见到娄底城市建设得这么好,个个激动地回忆解放初期合作化期间生产开会的艰苦和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憧憬。由于他们的发言给了记者 以灵感,写了一篇题为《市经开区新年又立新目标》,获得领导和读者的好评。新闻亮点可能是那些会议上领导脱稿时讲出来的精彩话语。实际效果显示, 这样放大新闻亮点, 比泛泛而谈的套话、 空话更为引人注目, 更有助于推动工作。新闻亮点也可能是那些会上反映出来的会外新闻或是一瞬即逝的“易碎品”。会议举办方绝对没有材料会在会前或会后提供给通讯员新闻亮点, 惟有通讯员自己去捕捉。 

         三、加强新闻敏感,报道好会议新闻

        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似乎成了常有话题。新闻界的一些媒体和名记者、名编辑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受众意识:铸就精品的奠基石。我们各级主流媒体,每天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发布政府的政策,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报道形式、选题和内容,都很“老套”。在快节奏的今天,为了让我们的广大普通百姓能从会议报道中快速地、清晰地、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受众意识。关键要抱定一个宗旨:把会议变成“新闻”,让读者一口吃到“馅”。会议不等于新闻。如果把会议比作一个包子的话,那包子里面的“馅”才是新闻。记者要善于挖掘“馅”,把“馅”奉献给读者。好的会议消息总是给读者提供最新鲜、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会议新闻属于动态消息,有很强的时效性。但新闻讲究时效,并不意味着在没有认真思考的情况下就把重大事件匆匆忙忙地报道出来。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抢发出一条精良的会议新闻,事实上通讯员的功夫不在会场内,而在会场外;不是在会议后,而要做在会议前。首先就是要做到对于要报道的会议应做到心中有数,事前策划好该宣传什么、抓什么问题,通过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挖掘会议的现实意义。
        (二)创新策划:铸就精品的设计师。为了多出精品,就必须从采访到写作,从标题制作到版面安排,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字句,都不能有丝毫马虎。所以,会议报道改革的指导思想。首先就是要减少程式化报道。增加会议新闻的“含金量”,变“会议动态”为会议新闻,使其成为真正的新闻。
        新闻报道,贵在创新,关于会议和领导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尤为重要。必须在传播理念转变上下功夫,媒体对于一些领导讲话和会议文件不仅要给予报道,更要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在形式上做活,让人感觉到有一种亲和力,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让公众对会议的方针和政策有深刻的了解。一般说,一个重要会议的重要报道,都有新精神、新概念的提出;这些新精神、新概念又往往是老百姓关注的新闻点,这里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对新精神的准确把握问题,如果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没有创新的灵感,就不能识别“新”、判断“新”,就写不出创新的新闻。创新的新闻是通过创新的思想发现的,不吃透文件精神,有“新”观点也不出了“新”。
        (三)新闻敏感:铸就精品的推动力。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敏锐地发现新闻和对新闻所具有的价值迅速做出判断的能力。这里所说的新闻敏感,就是善于“读”懂会议。大凡重要的会议上,总有一种我们称之为“精神”的东西。我们要努力去挖掘并吃透这种“精神”与实际工作、特别是与百姓的生活、利益的关系。哪些是需要始终坚持的,哪些是新的观点、新的举措,哪些是在新的形势、新的情况下特别强调的或重中之重的等等。要让读者领会好“精神”,记者首先要吃透“精神”。同时又要考虑这些会议精神的贯彻,将会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产生什么影响。所有这些,“通稿”上是不可能给你现成准备的。同时,有些领导在作报告时,还常会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事例去诠释会议的内容,这里常常有闪光的见解、新颖的看点。把这些内容用一种适当的方式传播出去,也会给人以启迪。而这些,又是那些迟到早退、心不在焉的会议采访者所无法做到的。 
        对会议新闻而言,新闻敏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学习和锻炼逐步培养出来并加以提高的。新闻工作者所要求的敏感毕竟不同于其他行业,其他行业主要依靠技术、经验,而新闻敏感主要来自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修养、观察判断是非的能力以及强烈的工作热情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等诸多因素。同时,还要有深入基层,多侧面、多角度,站在历史整体高度,抓住实质性问题的本领,一个细节写活一条会议新闻。
        下面我举一个例子:2004年11月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召开庆功会,庆祝袁隆平院士获世界粮食奖。这件事情是颇具新闻价值的。省会长沙几家媒体都对此作了报道。对于这样的会议新闻,如何报道得更好?比较四家媒体的报道,可以分出其高下。先看四家媒体报道突出的是什么?这从其标题即可观出。
        第一家:《50万元奖给“杂交水稻之父”(主题)省府为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庆功(副题)》 第 。 。
        第二家: 《湖南50万元奖励袁隆平(主题)省政府为袁隆平荣获世界粮食奖庆功(副题)》 。
        第三家:《省长三祝袁隆平(主题)省府庆祝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副题)》
        第四家:《三湘都市报》的标题为:《袁院士,请您坐中间(主题)周伯华省长亲自为功臣换座(副题) 
        谁的标题做得最活?显然,四家中要数后者。第一家与第二家强调的是“50万元的奖励”重奖科学家,这个题材当然可以作为报道的价值依据,但如今这样的报道已不鲜见,无新鲜感,何况这一信息已通过所配的大幅照片表现(照片就是袁院士双手接过50万元的大支票)。第三家和第四家的报道并没有在标题中将这一元素写入,前者突出的是“省长三祝”,后者突出的是“省长让座”,倒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而在“省长三祝”和“省长让座”之间比较,“省长让座”要更胜一筹。
        从四篇报道的内容观,第一篇报道《50万元奖给“杂交水稻之父”》完全是按旧式会议报道的写法,导语先说省政府在哪儿开了一个什么会,然后就是说哪些领导参加了,在列举完省领导名单后,才提到“袁隆平以及广大科技人员代表参加了庆功会”。省政府为袁隆平庆功,主角是谁?当然是袁隆平!但这篇报道突出的是省政府的领导,这种主次不分的做法在强调改革会议报道的今天,已经显得很不合时宜。这条报道的主体部分也完全是程式化的会议报道写法。先是报道袁隆平获奖励后发表讲话,然后是领导讲话,最后才用背景材料介绍袁隆平所获奖项的地位。
        第二篇报道《湖南50万元奖励袁隆平》比起第一篇报道来,虽然也是一种程式化的写法,但它有了些进步。它没有在导语中罗列某某领导参加会议,而是让袁隆平唱了主角,说袁隆平得到了什么奖励等等。
        第三篇报道《省长三祝袁隆平》抓住省长的“三个祝愿”为报道的主信息,比起前两篇来,信息选择上有了新意,它打破了会议报道程式化的老套路。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导语中已经有了省长给袁院士让座的内容,可见记者还是能抓住新鲜的事实写入报道,遗憾的是未能将它在标题中突出。
        第四篇报道《袁院士,请您坐中间》抓住了“让座”这一点,既在导语中突出,又将它作为主标题,算是独具匠心了。其关键是抓住了细节,却能于细微处见精神。省长让院士坐中间,第一,反映了省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礼待贤能的品德;第二,它与会议的主题——为院士庆功相得益彰,并表现了湖南省重视人才的良好环境。它与报道中的一段话——“为了选拔培养一批像袁隆平一样的世界一流专家院士,湖南的科技工作在资金使用上将突出重点项目、突出重点人才”彼此呼应,很好地传达了整个报道的主信息。抓住“省长让座”这一细节,把一条原本可能写得枯燥乏味的会议报道写出了现场感。这对于搞会议报道的记者来说应当是富有启发的。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有一篇好新闻《北京市长焦若愚在开会时吸烟受到批评后立即改正》也是抓住会议上一个小镜头着手的。这一细节一箭双雕: 一方面反映出市长虚心接受群众意见, 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另一方面,表现了人民代表敢于尖锐批评市长的勇气,是我国开放民主气氛的具 体体现。能抓这样的细节,需要记者善于观察善于采访。那些惰性十足、只知道照材料写稿的记者是无法得到这样的材料的,这还需要记者当有心人,善于发现事实的新闻价值,将一些别人忽略不计的材料化为神奇。
        关注“热点”是每一家媒体所孜孜以求的。换言之,正是对“热点”的大力关注,一张报纸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受众所注目。比如《华商报》,这张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报纸,由于接连刊发了“夫妻在家观黄碟”、“麻旦旦处女嫖娼案”等颇具影响的稿件,并引发了有关公权与私权等热点话题的讨论,一时间名声大噪。而嘉禾的“野蛮拆迁”,则是《新京报》一位记者最先报出来的,据说,这位记者在采访其他稿件时,听当地人说起这么一句拆迁口号:谁影响嘉禾一阵子,嘉禾影响他一辈子。凭着职业敏感,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很“热点”的话题。 因为拆 迁直接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正是由于媒体对嘉禾拆迁的极力关注,不仅使问题得到了正确的解决,而且直接促成了国务院拆迁新条例的出台。
        何谓“热点”?说得直白一点,即是在一定时间内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之所以“热”,是因为它往往与广大受众的切身利益相关,比如上面提到的拆迁问题,随着城市化入程的加快,许多城市都在搞房屋拆迁、街道拓宽,而由此带来的拆迁程序、赔偿公正等问题,就构成了许多城市很多市民的暖点问题。再比如园区建设,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官员不顾当地实际,热衷于开发区建设。去年年初,笔者到一个县级市采访,发现该市40多万人口,开发区竟有大小近20个,甚至有的村也建起了园区:用砖墙将上百亩土地一圈,里面盖些厂房,结果是外商引不来,内商不愿进,就一直在那儿闲置着,更让人费解的是,这20家园区,只有一家是经过合法审批的,其他都是违规的。园区建起来了,老百姓却遭了殃,要地种没地种,要工作没工作。一些媒体对此现象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大众日报》也连续刊发了这类稿件,其中《县办园区七八个,办得咋样?》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篇稿子之所以能得奖,正是由于抓住了当时最热点的问题。这个“热点”还表现在,不仅许多老百姓对乱建园区有意见,而且政府随之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着力整顿园区的乱建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