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琴吊丧的文言文答案:第十八单元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3:57:34
复习目标]


    1.掌握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特点及影响,培养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和总结历史规律的能力。
    2.了解西欧国家殖民掠夺的概况、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正确评价殖民扩张的影响。
    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4.正确认识封建国家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加深对封建制度衰亡和资本主义成长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
    5.比较分析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征和封建国家的改革、亚洲与欧洲封建国家在世界大势面前的不同态度。
    6.比较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背景内容,归纳它们在思想和政治领域产生的影响,正确评价先进思想家的主张,正确认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进步性和历史地位。


[要点梳理]


    本单元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期,主要涉及英、法、美、俄、奥匈、德及亚洲部分封建国家的历史情况。封建制的衰亡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中心内容。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1)这一时期是工场手工业时期,也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和确立的历史。
    (2)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历史主潮流,通过欧美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和拉美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欧洲许多封建统治者也顺应潮流进行改革,虽然改革的主观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但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3)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了征服世界的活动,他们的殖民扩张和海外掠夺是血腥的、残酷的,但促进了资本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4)启蒙运动兴起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5)亚洲各主要封建国家走向衰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东西方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


    2.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开辟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在欧美主要国家开始确立时期的到来。
    (1)资产阶级革命,是封建社会内部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力与旧的封建(或殖民制度)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革命的任务是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2)英、法、美等通过暴力方式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但由于受生产力的限制,这一时期的革命只是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并未建立起完整健全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制;法国几经反复确立了代表大资产阶级专政的“七月王朝”统治。
    (3)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活动。这一时期,欧洲殖民国家增多,其目的是扩大海外市场和夺占殖民地。这些活动仍属早期旧式的殖民活动,以公开野蛮的掠夺为主要表现方式。随着殖民国家的增多,殖民领域不断扩大,殖民国家之间的斗争激烈,最后英国占据优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4)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是时代的主角,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但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是极少数国家,封建势力仍然强于资本主义。人民群众运动是当时反封建斗争的组成部分。


    3.理性时代——启蒙运动的兴起

    (1)17世纪—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反封建专制和反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时代的要求,一场思想上的启蒙运动兴起。
    (2)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用理性主义集中力量批判了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天主教的世俗权威,去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3)英国是启蒙运动的发源地,最早的启蒙思想家是洛克。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辈出,影响巨大,其代表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
    (4)启蒙思想波及整个世界,在政治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在美独立战争中也起了动员作用,影响了美国的政治制度,鼓舞了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


    4.欧、亚的封建统治

    (1)欧洲封建君主的改革
    17,18世纪,欧洲大陆开明君主以富国强兵为己任,纷纷改革,主要有:路易十四的改革、彼得一世改革、腓特烈二世改革、奥地利开明专制。改革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它是向资本主义演进的最初步调,适应了大变革的历史潮流,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亚洲走向衰落
    当西方世界发生巨大变化时,亚洲大部分国家闭关自守,放弃海外活动的良机,固守传统的农业经济。16世纪--18世纪的日、朝、印等国都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日本是德川幕府时代,李成桂建立了朝鲜王朝,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三个王朝前期,皆出现过经济的繁荣,而后期都不约而同地走向了衰弱。在各国的经济领域中尚未出现新生产关系。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这时东方世界已明显落后于西方世界。从政治、经济、军事务方面部显示出了西方的优势,东方日益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题例剖析]


    [例1]1640年英国新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这是因为
    A.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
    B.国王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
    C.议会组建军队与王军交战
    D.内战后议会把持了全国政权
    (1998年·全国)
    剖析:该题旨在从史论结合的角度考查考生对历史结论能否正确理解,找准某一历史结论最佳的史实支撑点。“英国新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这一结论在中学课本中是明确的。但是,课本没有解释“为什么”,只是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新议会中开展限制王权的斗争。命题者认为考生对这一结论得出的原因应有正确的理解。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如果不争夺政权怎么能说革命开始?因此,不是“限制王权”而是“夺权”。正是由于“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所以“新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A项是题干所述结论的史实支撑点。我们认为命题者的思路虽然是正确的,但只根据教材的讲述为依托,考生难以作出A项的概括。他们解题时,实际上只能采用排除法(B、C,D三项干扰性不大)去找出答案。
    答案:A


    [例2]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1994年·全国)
    剖析:本题要运用“横向概括”的方法,把思想与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放在一起考虑。“横向概括”就是将文化资料与社会物质生产、社会分配和社会关系资料放在一起进行研究。两种思想所产生的社会物质基础的差异,就决定了其不同的历史作用。此题要求我们,要善于运用概括性思维去整理所学的历史知识。
    参考答案:
    中国维新思想要求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法国启蒙思想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维新思想促成了戊戌变法,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富强,但变法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了。
    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顽固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同时,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十分顽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缺乏较成熟的理论基础。


[辨疑解难]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所谓早期,是指发生在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  时期的革命。主要是指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和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
    (1)其特点有:
    ①它们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美国是反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此外,并不担负别的什么任务。革命所能做到的是使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再用政权这个杠杆以法律为武器,去摧毁封建制度,奠定资本主义的基本治国原则。
    ②其进程曲折复杂,既有前进甚至超前,又有退缩甚至退得过分,随后再引起新的斗争。革命进程体现出来的这一特点,并不难理解。凡属革命,必定是一场兴师动众的运动,任何单一的阶级都不可能独立地进行一场革命。
    (2)由于各阶级、各阶层都受到封建压迫,都有共同的反封建要求,所以在大资产阶级的领导下形成了反封建大军,作为最早的革命领导力量,大资产阶级代表功不可没。与资产阶级同处于领导地位的还有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如英国的新贵族和法国的自由贵族,他们实质上已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阶级关系的总特点就是在资产阶级领导下,一切反封建阶级、阶层结成了联盟。


    2.怎样理解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16世纪-18世纪欧洲盛行的一种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倡导重商主义的著名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曼、法国路易十四的财政总监柯尔柏等。他们主张政府应控制国家的经济,以便损害和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增强本国实力。
    欧洲国家在推行重商主义的时候,就标志着它们在经济上的重大转变,即由农本转向重商。在这个过程中,西欧一些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起来。重商主义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气候,提供了获利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