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溪谷夜场可以玩什么:因利而合必然也会因利而散 ——《学海观止》(《《烛之武退秦师》篇)(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02:29

             因利而合必然也会因利而散          

            

              ——《学海观止》(《《烛之武退秦师》篇)(下)

                                                

                                             

 

                                                                       

 十六、拓展与创新

 

(一)我教《烛之武退秦师》(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樊丽慧)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烛之武,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只身赴敌营,面对大国之君,不卑不亢,从容辞令,强大的秦晋联盟在其如簧巧舌下,瓦解无存。烛氏凭伶牙俐齿,委婉入情,句句刺入秦伯的心窝,颇令同学们为之心折。趁兴致正浓,我将事先印好的《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的节选部分,发给大家。为激活气氛,我还模仿说书人口吻,朗声读道: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飞乃厉声大喝日:“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日:“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日:“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慨,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目:“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逃奔。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人有诗赞日: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读过听过之后,学生中有人跃跃欲试:“我们也写幅联,写首诗。”一听学生有了反应,我趁热打铁:“杜甫曾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烛氏退敌,的确令人折服。作为后人,我们有些同学亦按捺不住诗兴,想有联颂曰,有诗赞日。可咱们会撰联写诗吗?其实,这有何难,学就是了。”于是我趁机将对联的基本常识介绍给了学生。由于积极性高涨,再加之我借助的是关于解缙的“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常有”的妙趣故事来讲析,大家听得异常认真。最后我说:“张翼德退曹军与烛之武退秦师,同是退敌,却各有巧妙不同。比较二者特点,请撰写个对比联。烛氏退敌,妙在三寸不烂之舌强过百万之师,咱也模仿《三国演义》赞张飞的模式,来个‘后人有诗赞曰’的形式。老师回去也写,咱们比比看好吗?”

每人一联一诗如数交上来后,果然不错。如:

张子璐:“智退秦师烛之武;勇吓曹贼张翼德。”

苗俣:“张翼德三声喝破怯人胆;烛之武数言扭转霸主心。”

侯玮辰:“张翼德怒吼退雄兵:烛之武妙论动君心。”

刘博:“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难。”

一联联都准确地抓住了二者退的特点,而且对仗工整。有些同学还真拿出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劲头来,为一个字的对仗工整苦锁眉头,搜肠刮肚。而诗昵,亦不乏佳作。

周维伊:“血腥滚滚卷土来,壮士巧言满胸怀。三言两语说君去.一场战事从此埋。”

杨夏:“秦晋围郑形势忧,只为晋侯报私仇。幸而郑有烛之武,退军不动一兵卒。”

侯玮辰:“三更秦帐辩声传,巧言妙说论利害。一语仿若锋利剑,割断两家百年缘。”

刘博:“临危受命身系国,孤身夜出见秦伯。晓以利害裂敌盟,巧舌不负众人托。”

当我把这些诗、对联读给同学们听的时候,博得了阵阵掌声。我说:“看看,你们自己写得的确令人刮目相看吧。后生可畏呀,我都羞于拿出拙作……”一语未毕,“老师别耍赖,昨天说了要比比。”我把自己的诗和对联拿了出来:

猛张飞长坂桥三声大喝退曹军,靠的是勇;

智之武汜南营一番妙语动秦师,凭的是谋。

后人有诗赞日: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争强好胜的学生们真的评头品足开了……

原本是一篇平常的文言文教学,我相机引入了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借二者相似点,引出了吟诗属对的学习,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又学到了诗歌知识。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了祖国语言的魅力.岂不一举几得。

 

(二)烛之武为什么能退秦师?(选自久久博客)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历来受人推崇,烛之武其人也以退秦师而名扬千古。那么,烛之武凭什么就能够退秦师呢?

首先,外因主导、内因促成、相辅相成。一个弱小的郑国,同时受到秦、晋两个强国的围攻。大军压境,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的烛之武,受荐于佚之狐,见用于郑伯,临危受命,英雄终有用武之地。秦、晋之所以围攻郑国,表面原因似乎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与秦国好像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其实本质原因却是秦、晋两国都有向外扩张的强烈愿望。一旦扩展愿望不能实现,联盟解体,相继撤兵就称为可能。“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使郑国有机可乘──既然两国的军队并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晋文公具有霸主之风采──原来曾是晋国盟军的秦国,现在却成了郑国的盟友,风云突变;这时的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毅然决定撤军;可以说,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也恰是郑国之围最终能解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知己知彼,明了形势,力呈利害。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围郑,郑必亡这一事实和秦、晋两国的矛盾、利害关系了如指掌。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  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再次,烛之武以“害”巧析形势。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心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

第四,烛之武以“史”巧施离间。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句句在理,字字动心。

第五,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 使秦伯审时度势,最终撤兵。

最后,察言观色,能言善辩,善于辞令。先是欲扬先抑,提出问题。说明秦、晋围郑,郑国必亡。烛之武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的,这自然会引起秦伯的好感,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然后,分析危害动摇秦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烛之武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鉴于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接着,以利益引诱秦伯,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随后,为了避免引起对方的反感,烛之武没有继续在秦、晋关系上做文章,而是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最后,直言晋国忘恩负义、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伯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危险而毅然撤兵。整个劝说过程不卑不亢,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侃侃而谈,水到渠成,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却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说服力,表现出高超的外交才能。

 

(三)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吗?(选自久久博客)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高明的说辞,历来为人称道,《古文观止》编选者评论有“……思之毛骨俱悚,宜乎秦伯之不但去郑而且戍郑也”。受此影响,后世多沿用此论,认为秦伯还师是因为烛之武的一篇说辞,但细究之下,我们发现远非如此。

 

不错,听了烛之武的说辞后,“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杨孙、逢孙戍之,乃还”。这个“说”字,大有深意在焉。秦伯为什么“说”?是烛之武一语点醒梦中人?是秦伯认为烛氏言之有理而心悦诚服?恐怕没有这么简单。秦伯乃春秋五霸之一,其治国安邦雄才大略,可谓一代英主,手下又有谋臣云集。烛氏的几番道理,秦国君臣未必想不到,且通篇找不到一处秦国君臣首肯、赞赏烛氏言论的描述。揆诸情理,烛秦之间应该有一段问答,而实际情况是烛氏一论到底,则“秦伯说”,而后“乃还”,何说之容易耶?只有一点解释,那就是:这一切都是秦伯的胸中“成竹”。

那么,他为什么高兴呢?

因为,烛之武的说辞正中下怀。烛之武深夜见秦伯,是负命而来,他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国家。烛氏的谦卑、明确的态度(包括对晋国)和开出的条件正与秦国利益相符,与自己的设想一致。可以说,烛之武“夜缱而出”之前秦国撤军的大局就定下来了。

前文已经提到,秦晋围郑,各有其政治、军事目的。试想,郑乃一弹丸小国,若真要亡郑,秦晋任何一国遣一员战将提一锐旅即可,何必晋侯、秦伯亲临,且做出“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的架式?春秋战国时代,强国常在边境大会诸候,以显示和巩固强国之威。因此我们可以说秦伯这次围郑,目的并不是亡郑,而是一种强国之间的政治斗争,是两个大国君王的会盟。郑国在这场政治和军事斗争中,不过一枚棋子。郑国请求秦国的庇护无疑向世人宣告了秦国的霸主地位。而这正是秦伯梦寐以求的,这也正是他此行的目的。

再说,郑国投靠秦国这一举动,给晋国一记重拳。晋军浩浩荡荡杀奔前来,却让秦军占尽先机,除了落得人困马乏之外,什么也没有得到。“吾其还也”,字里行间流露出无奈和沮丧!秦伯自然心中畅意,他料定晋国不敢也不会公然跟自己作对。高瞻远瞩,知人甚深,因此在“与郑人盟”后,留下一支驻军,班师还国,从此,郑国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兵法”云,上兵伐谋。秦不费一兵一卒,一枪一矢就得到了郑国,同时又打击了对手晋国,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双重胜利,一石二鸟,秦伯安能不“说”?

因此,可以说,秦伯退军,是春秋时代诸候争霸的权谋较量的结果,不一点都是烛之武的功劳。烛之武只是看到了秦国有统一天下的野心,秦不会帮忙让晋国强大,进而对它自己产生威胁,而秦不侵占郑对秦是有益的这些因素,对秦伯作了一个善意的提醒而已。

 

吕祖谦在《东莱左传博议》写道: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人名)出来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功夫就挽救了即将灭亡的郑国,不但使秦国军队撤退,还让秦国帮助郑国防守边境,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使秦穆公背叛晋国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晋国的旧恩、召来新的怨恨;舍弃成功、去冒危险。要不是其中的利益迎合了秦穆公的心思,怎么能达到呢?秦穆公对于晋国来说,相处很长时间了,他们之间的信义也很深了,交情也很厚了,一但沉迷于烛之武说的利益,抛弃晋国就像擤鼻涕吐唾沫,从郑国又得到了什么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料想秦穆公还会翻脸去谋取那种利益了!

吕祖谦的认识是对的,因利而合必然也会因利而散。烛之武退秦师只是摁住了火苗,或者叫扬汤止沸,并没有熄灭火种,来个釜底抽薪。历史和诉说对象本身都不允许他像后来的孟子那样从仁政的角度,来给秦伯上一堂提升人生境界的潇洒的思想品德课。

因为利益而联合的国家,将来也必定因为利益而分开,今天秦穆公因为一点蝇头小利而背弃了与秦国有着深厚友谊的晋国,反与郑国联合,他日如果有比与郑国联合更大的利益,秦国也一定会和郑国翻脸。

后面的“崤之战”的故事,刚好验证了我们的说法。

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只是一个简单的利益关系,根本没什么真正的友谊可言。“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任何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

但是,外交关系中必须有诚信,不能因为一点利益就置道义于不顾,作出背信弃义的事情来。生活,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利的追求上,应该追求更高更全的人生境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