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机5无限刷:论传统礼仪在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17:55
论传统礼仪在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作用

 

论传统礼仪在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作用
王 翠

        内容提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华民族数千年延续、积淀而成的重视礼教的优秀传统孕育了丰厚的礼仪文化。“礼之用,和为贵”,“礼仪”促“和谐”。传统的礼仪文化无论是在历史的、还是现实的社会中,不仅对于陶冶人心、规范人伦、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改善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和谐、稳定与发展社会,都具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  传统礼教  礼仪文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积弊,提出了一个新的治国方略,这就是以和谐社会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来统领经济和政治的整体发展。“和谐”的呼声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最强音,是中国发展的主旋律。纵观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曲流传久远、弹奏至今的古典乐章,而奏响这首古老旋律的正是中国悠久的礼教传统和礼仪文化。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礼仪”促“和谐”,不仅铸就了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文明古国”的称号,同时,也赋予了中国举世闻名的“礼仪之帮”的美誉。在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传统的礼仪文化依然呈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一)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品牌,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
        孟子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社会首先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和谐也首先是人的和谐。“人和”,取决于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则需要文化的影响。《易经·贲卦》之《彖传》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要点就在于“化”字,也就是教人如何做人。由此来说,打造和谐社会的工程,就是打造人心的工程,而打造人心的工程,就是打造和谐文化的工程。
        泱泱中华五千年,一直为国民感之自豪的“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正是渊源于中华民族数千年延续、积淀而成的以“礼”为特征的和谐文化的传承。一部中国文明史始终贯穿着“礼”的教化及由此形成的丰厚的礼仪文化,“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价值体系。1983年,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接见美国学者邓尔麟时,曾一语中的的说:“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礼,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的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西方盛行宗教信仰,人们的言行规矩都受上帝左右;而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宗教意识淡漠,人的言行举止受大众的礼节习俗约束。从古代中国的家庭到家族,再到国家,都是按照“礼”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从国家典章制度到人们生活中的建筑、服饰、行为交往等等,无不贯穿着“礼”的精神。数千年来,在礼的教化下,中华民族形成了忠恕诚信,温柔敦厚,勤劳俭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善良淳朴的民族性格。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作为“文明古国”所特有的人文传统,是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所独具的民族品牌。正如有人说:它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使中国成为“礼仪之邦”。
        然而,近百年来,我们在大批特批封建主义的时候,也把那些世世代代滋养了我们的“礼规”、“礼法”一同断送掉了。旧礼已废,新礼未立,必生乱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的私利主义、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辱没了“礼仪之邦”的历史英名、民族气节黯然失色,我们的生活与传统“礼仪”越来越远。面对“礼崩乐坏”、道德沦丧和世风日下的社会,“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是新时期对重建礼仪文化的迫切呼唤。近年来,世人在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打量着这个古老大国的世界形象。因此,今天我们倡导继承传统礼仪,演化“新礼仪”,既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需要,更是我们当代人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塑“礼仪之邦”民族形象的历史责任。
        (二)“礼”是社会和谐之本,具有整合社会功能和政治、法律作用
        孔子说“礼仪立,则贵贱等矣”,“礼达而分定”,“礼可以安国家,定社稷”,并明确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这点出了“礼”的社会历史价值,即社会和谐之本。“礼”是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在古代,它做为一种法度,严格维护着社会的秩序。据史书记载,早在尧舜时,礼仪就已相当完备,“慎微五典,五典克从”,“五典”即指父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五常之教”。在我国,以“礼”治国的时代可上溯到西周,在周代,礼仪习俗发展得颇为繁杂,渐成法定制度,同时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儒家文化,是古代中国“礼”制建设的集大成者。在儒家经典《礼记》中明确地记载:“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论,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⑨言简意明,道出了“礼”在道德修养、导民治国中的重要作用,显示了“礼”是标明社会秩序、规范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儒家还提出了许多各具含义和作用的礼节,如儒教“八礼”:“冠(笄)礼”在明成人之责;“婚礼”成男女之别,立夫妇之义;“丧礼”则慎终追远,明死生之义;“祭礼”使民诚信忠敬,其中祭天为报本返始,祭祖为追养继孝,祭百神为崇德报功;“朝觐”之礼,在明君臣之义;“聘问”之礼,使诸侯相互尊敬;“乡饮酒”之礼,在联络感情,以明长幼之序;“射礼”,由行为活动,可察其德性。这些儒教古礼,虽不乏封建伦理思想,但皆在明社会之序。它们综合了民俗、宗教、伦理、艺术和美学等多方面的社会价值,其目的,都在促使人心向善,敦厚庄敬,相互和睦。这对于陶冶人心、改善人际关系,稳定、和谐与发展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
        “礼”是儒家经典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认为国家社稷“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⑩,所以,他把《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经”合为教材,传授弟子。他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礼检人心,乐和人心,君子不可斯须离身。”“礼乐为用相须乃美”。当今,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法治”与“民主”的关系,正是古代的“礼”和“乐”的关系。
        “礼”以尊敬为前提,保障社会的“安定有序”,体现的是“法”的功能;“乐”以和顺为先导,使社会“充满活力”,体现的是社会的“民主”氛围。“礼”在古代,其本身就具有“法”的作用,代表着法的公平正义,在现代社会的法制建设中也有着明显的作用。“法治”主要靠外在强力来维持秩序,而“礼治”靠人人礼貌规矩而获得秩序,也即通过“教化”产生“内化”,达之自律。“明礼则守法”,明礼的人,就能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勿”是一个人道德高度自律的体现,如果人人都能以“四勿”来律己,社会上就可避免违法乱纪的现象。“心”生“敬”、“敬”生“礼”、“礼”生“和”;反之,“非敬”生“非礼”,“非礼”生“争斗”。所以,普及礼仪文化教育,加强礼治,更有利于从根本上净化人的心灵,纯正社会风气,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当然,“法治”与“礼治”在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上,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墨子说:“天下从事者,不可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礼法二事,皆王教之大端”,这是历代大多数思想家的共识。“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三)礼仪是修身立业之本,具有激励社会个体成长的作用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也言:“礼之于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皆在强调“礼”对做人、做事、治国的重要作用。
        在儒家礼教中,《仪礼》的开篇第一礼就是“冠(笄)礼”。这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它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形成于周代,可以说延续至今。《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礼者礼之始也。……己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成人之道者,将责成人之礼焉也。责成人之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可见,“冠者,礼之始也”,“冠礼”是明“成人之道”的第一礼。它既是履行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开始,也是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与自我修身的开始。由此来看,礼对于社会个体成员的成长起到了不可否认的激励作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在古代被放在了士大夫们实现政治理想的首位。陈寅恪说:士大夫无耻,是为国耻。古语也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都说明每个人对社会风气的好转,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一个文明的国度里,一个不守时间的人,一个衣着不整洁的人,一个不会谦让女士的人,一个不习惯使用礼貌用语的人,一个在拜访客人前不事先预约的人——他们的这些不拘小节的言谈举止,都会无声地引发身边人们的异样感觉,文化的认同和排斥,就在这个过程中悄然进行。1922年埃末莉·波斯特的巨著《西方礼仪集粹》第一版问世时,他曾这样写道:“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却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和易近人。”礼仪是一个人、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往往是具体的,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见微知著地体现着中国经济发展后的文化价值观,由此表明一个民族的精神取舍,判断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主体,正是无数中国人的言行,塑造了中国的整体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明修身问题上,中国传统的“礼”,强调以内在的仁、敬、诚、让为质实,在行为上以遵循一定的仪节表现出来。这就是内炼修养,外塑形象,讲究的是内外兼修、表里一致。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这也正如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所说:“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与他接近的人的尊重和好感。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的一切就会被人看成是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在生活中,我们反对矫情虚伪,提倡“微笑待人”,是因为我们内心有一份善意,我们讲究礼貌称谓,是因为彼此间有一份尊重。也就是说,礼仪不是粉饰的彩衣,是一种修养,一种习惯,一种境界,一种来自内在气质的外显风度。在当今我们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中,这正是迫切要求我们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人格素养。
        (四)礼仪彰显“德治”精神,体现了社会的道德风尚
        “礼仪”作为一种非制度性的文化,历来都是中华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是社会政治伦理的衡尺,“是中国人在数千年的民风习俗的基础上,积累而成的一种体现道德风貌的特殊文化”。我国自古注重礼节,讲究礼教。尊长爱幼,尊师重教,孝敬父母,朋友信义,谦虚友爱,热情好客,礼尚往来……至今仍是中国人所遵奉的传统美德。“礼”和“德”自古相通,《诗经》中有“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抑抑威仪,维德之隅。……敬慎威仪,维民之则”等诗句。朱熹《诗集传》引郑氏曰:“人密审于威仪者,是其德必严正也。……如宫室之制,内有绳直,则外有廉隅也。”以“礼”即“威仪”来规范行为,体现的是“德”。制礼作乐,彰显了礼乐文化的“德治”精神。
        在儒家礼教中,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并提出了“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思想。儒教中的“丧礼”和“祭礼”的规定,更集中体现了礼教的一个基本精神,即对待父母、祖辈,要“侍死如侍生”,要“慎终追远”、“诚信忠敬”、“追养继孝”、“崇德报功”、“明德归后”。因此,对先辈们的“祭奠”,成为我们中国人一种特殊的具有伦理教育意义的纪念形式,从古到今,渗透到每一个家庭。比如每年清明节,我们都要去先人的墓前去祭拜,以及近几年兴起的祭祀黄帝和孔子的活动等,其意义就在于“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以此来唤起海内外的华人对古人的追思和寻根的文化认同感,以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在我国大量的礼教典籍中,尤以《家训》最经典,几千年来给予中华民族以深深的道德滋养与哺育。我们从《朱子治家格言》中得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等谆谆教诲和人生真谛。这些篇章涉及了许多有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内容,体现了道德和良知的社会价值。一代代的中国人,正是在吟诵这些礼教典籍的时候,懂得了“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
        我国悠久的礼仪文化,博大而精深,涵盖了社会发展的一切制度、法律、道德、教育、文化、生活和人们的行为规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内容。礼仪的价值和作用,不仅在促进社会有序化,而且有“谐和万民”的功能。“礼仪”,传唱弥久,依然是现代中国社会“和谐”旋律中一个最古朴、典雅和高贵的音符! 
 
       注释:
       刘宝楠《论语正义·学而》第16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7月
       焦循《孟子正义·公孙丑章句下》
       来知德《易经集注》第8页,三多斋藏本,清乾隆十一年第148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7月
       刘宝楠著《论语正义·颜渊》第262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7月
       《礼记·乐记》第9页,中华书局,1992年版
       《礼记·礼运》第7页,中华书局,1992年版
        《论语注疏》卷三,《四部备要》中华书局,民国25年
       吴省蘭《舜典补亡》第6页,《艺海珠尘丝集》中南汇吴氏听彝堂出版,清嘉庆年
       ⑨《礼记》卷一第2页,上海商务印书馆
       刘宝楠《论语正义·泰伯》第160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7月
        《礼记·乐记》第5页,中华书局影印,1992年版
        《论语注疏》卷十七第5页,《四部备要》中华书局,民国25年
        《论语注疏》卷一第5页,《四部备要》中华书局,民国25年
       刘宝楠《论语正义·颜渊》第262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7月
        (清)毕沅校注《墨子》第11页,大同书局,清光绪13年
        《礼记·乐记》第9页,中华书局,1992年版
       刘宝楠《论语正义·泰伯》第160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7月
       王先谦著《荀子集解》卷一《修身篇》第14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7月
        《礼记·冠义》第1页,中华书局,1992年
       刘宝楠著《论语正义·雍也》第125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7月
       刘宝楠著《论语正义·卫灵公》第342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7月
        《诗·大雅·民劳》
        《诗·大雅·抑》
       刘宝楠著《论语正义·学而》第4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7月
       焦循《孟子正义·梁惠王章句上》第51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7月
       刘宝楠著《论语正义·八佾》第53页,《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7月
       (作者: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