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50-100概括200字:李阳妻子:遇家暴要大声说出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3:48:00
 李阳妻子:遇家暴要大声说出来 新京报 2011-11-25 第A21版/   本报讯 (记者王卡拉实习生张盖伦)“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但我大声说出来了,我的目的不是要公开我的事件。我希望别人也能大声说出来,讨论家庭暴力问题,这就是我经历的意义所在。”
  今天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近期因家暴事件,李阳及妻子Kim被舆论关注。昨日,Kim来到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在反家暴专题研讨会上呼吁,面对家庭暴力,要大声说出来。
  妇女受虐普遍不愿说
  昨日,Kim带着大女儿来出席这次研讨会,她希望女儿明白,家庭暴力问题不是孩子的错。但面对女儿提及家暴,Kim还是难掩眼泪。
  Kim很健谈,但红枫中心创始人王行娟指出,和中国妇女的想法一样,其实Kim一开始也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不愿说出来,否则她不会隐忍这么长时间。
  王行娟指出,根据全国妇联第一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有30%的人遭受过家庭暴力,到了第三次调查,这个数据下降到了24.7%。这个数据的下降,不能说明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象在减少,反映出的却是更多的隐忍。
  “本来今天还想找一个个案站出来说,但对方不愿意。”王行娟说,红枫中心1992年开办第一条妇女热线至今,总共接到2600多个家暴电话,平均每年一二百人左右。
  她称,多数受虐妇女需要得到法律保护、心理支持,希望制止暴力,保持婚姻。但这其中绝大多数人只敢打热线倾诉,却不敢站出来解决问题,甚至连电话都留下假的。
  反家暴明显“乏力”
  昨日,Kim在讲述她遭受家暴后的经历时,用到了两个字“无助”。
  Kim说,当初她带着三岁的女儿去派出所,在门口犹豫了10分钟,还是不敢进去。进去后却发现,警察想帮助她,却不知道该做什么。
  这种无助感,会在很多环节呈现。王行娟指出,目前面对家暴,居委会、派出所、民政部门都是劝和不劝离,喜欢说“忍忍就能保全家庭”。最让他们遗憾的一个个案中,那名受虐妇女报了8次警,最终还是死在了家庭暴力之下。一些地方民政部门设立的家庭暴力庇护所也徒有其名。
  王行娟指出,现有法律规定,伤害到一定程度才算家庭暴力。而目前中国的家庭暴力80%多都是轻暴力。这个规定使大多数受到轻微伤害的妇女得不到法律保护。
  对此,王行娟建议,对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都应予以不同标准的惩罚。对一些造成伤害程度较轻,或有悔改之意的施暴者,可将法律惩治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在美国,对施暴者强制进行心理和行为矫治,要求进行社区劳动。
  推出反家暴帮助流程
  昨日,红枫中心推出了受虐妇女心理帮助流程与规范,众泽律师事务所(原北大妇女法律中心)一同推出了法律帮助流程,这个流程可以使家暴法律帮助获得基本统一和规范化。
  红枫中心反家暴问题专家侯志明介绍,受暴妇女心理帮助的流程简单说来,就是与受暴妇女建立信任关系,通过介入进行情绪疏导,调整认知,还要陪同受暴妇女看病、去法庭或报警,协助找工作等,帮助受暴妇女脱离依赖,自我成长,并帮助其适应新生活。“任何程度的暴力都不可接受,妇女有错、酒精、工作压力等任何事都不可以成为实施家庭暴力的借口。”
  Kim表示,她的家可成为妇女受虐当天的临时休息地,她希望在离婚官司中拿到一套房,给红枫中心改善办公条件,帮助更多的受虐妇女。
  声音
  目前没有专门的反家暴法,官司打起来会有难度,建议把它作为公益诉讼来打,争取有一个公正判决,由点及面,借用李阳的名人效应,只要这个案子判得经典,会对今后这类问题起到很大的示范作用。
  ——众泽律师事务所主任郭建梅
  ■ 对话
  “忍受家暴才最痛苦”
  新京报:你已向朝阳法院起诉离婚,你最初想到会以这种方式来解决吗?
  Kim:一开始脑袋一片空白,确实没想这么多。我就像普通的中国女人一样,提到离婚,也害怕自己的未来,不知道能去哪儿,甚至不知道能否再嫁人。但现在,正如你们所看到的,李阳已经不要这个家了,他的心是冷的。我无法改变他,我也不会再尝试改变他,除了离婚,我别无选择。
  新京报:对离婚后的生活有什么期待?
  Kim:可能我会回美国一段时间,好好放松一下,但可能还会回中国,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中国的生活。我肯定会做一份教育类工作。离婚并不痛苦,忍受家庭暴力才最痛苦。只要孩子可以幸福、独立地成长,离婚同样是件快乐的事情。我想尽快摆脱这段婚姻,开始全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