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浴缸改造:解决三个问题,提高教学效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26:34

解决三个问题,提高教学效益

陈迪平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是主宰广大中小学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者的中心观念。然而,随着心理科学、行为科学的发展,教育科学研究者认为教育也是一门科学。既然教育是科学,当然就要讲究效益,于是诞生了“有效教学”理论。我阅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明白了有效教学的内涵和有效教学的三大纪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教后学——以教导学”、“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但是,在一堂课中怎样落实有效教学措施?我认为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            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这个问题是有效教学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它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 确定具体而适宜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关注语文学科的特性。语文教育就是语言和文学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文学修养,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接受文学熏陶,感受中华文化之美。有些老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就没有考虑这个特点,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进行思想教育;或者把语文课教成了文学理论课与文学史课,大量引用文学史资料,旁征博引,繁多的史料充斥课堂,学生难以接受。我在教《鸿门宴》时,我就把教学目标定位于“理解并积累特殊用法的文言实词,疏通文意,根据文本材料,分析人物性格,从而了解范增说的‘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的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十分清楚,切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特性,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其次要准确体现文本的特点。语文教学有一条最为重要的标准就是文体教学的特点要鲜明。诗词有诗词的读法,散文有散文的读法,小说、传记有小说、传记的读法,戏剧有戏剧的读法。诗词重在“以读渲染,以品促读”,散文重在“把握线索,品味情感”,小说和传记重在“条分缕析,品评人物”,戏剧重在“揣摩台词,想象剧情”。如果文体特征不鲜明,哪来的教学有效?我们要根据文体特点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让学生“读得懂”这一篇的同时“懂得读”这一类。再次就是把握学情,寻找合理的“学习起点”。“学习起点”是指学生在进行语文课堂学习时的基础、需要与准备。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活动,“为学生的学习而教”是教学的核心理念。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我在制定《鸿门宴》的教学目标时就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学生对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的体例,《史记》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以及鲁迅对《史记》的评价等,在初中时已经有所了解,因此我并不把这些纳入教学目标中,这样可以腾出时间来学习新的东西。如果把这些内容再纳入教学目标,仍然在课堂上介绍这些常识,炒现饭,就会陷入吕叔湘先生所批评的“少慢差费”的境地,何谈语文的有效教学呢?

第二要善于选取教学内容。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进行挖掘和整合。因此,面对一篇课文,教师首先要在认真研读、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合理地挖掘、撷取和整合出科学合理的具有“语文学科特色”的教学内容。我在执教《包身工》一文时就对教材认真地读了两三遍。说实在的,《包身工》这篇文章,我在高中时期读过,在大学时期读过,我也教了两次,但是,我总是感到茫然,总是觉得这篇文章太难不好教学,2008年暑假,我在株洲继续教育时,我也曾提出过这篇文章不应该选入教材的观点,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室王丽博士曾反对过我的意见,但是,她也没有具体说明这篇课文怎么教。本期我就从这篇文章在教材的编排体系中的位置的角度反复思考,从文体特点的角度反复捉摸,我终于找到了教学的门径。因为这篇文章是一篇报告文学,而报告文学具有新闻和散文的特点,可以说,报告文学是用文学的笔调写的新闻。既然如此,我就从新闻性和文学性两个角度来确定教学内容。从新闻性角度来看,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点:(1)把握时间顺序;(2)把握报道的新闻事实;(3)把握新闻事实与背景资料的结合。从文学角度看,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点:(1)把握明暗双线结构;(2)把握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3)品味作品的语言。把这六个教学点整合成四个教学板块:(1)速读课文,概括新闻事实,(2)挑读课文,概括背景资料,把握双线结构;(3)品读课文,了解点面结合的手法,体会报告文学对材料的加工与剪裁的特点,(4)跳读课文,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报告文学的文学性。用四节课教完,整个教学环节以读贯穿,这样教既切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又切合语文学科特色。实现了“长课短教,难文易教”的目的。

 

二.            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

    这一核心问题所要解决的是“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策略、方法的使用问题。我国的语文教育是通过“诵读积累、熟读精思,涵泳体察,评点批注”等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我是通过三条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途经之一:重视起始课的教学。我认为起始课是教学生读书方法的最好的课,所谓起始课有这么几种:(1)学期开始的课,这堂课我一般不是讲课文,而是讲教材的序言,让学生明白读书先读序的道理。(2)单元起始课,这堂课我一般是先让学生读单元阅读提示,然后根据提示,挑选本单元内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让学朗读,以此应证单元提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3)课文起始课,如果某一篇课文需要几个课时来教的话,第一节课就是起始课,这堂课我不是忙于教课文,而是指导学生读课文,而且从标题开始,围绕标题思考问题,再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让学生明白读文先读标题的方法。每堂起始课,我都要把自己的阅读笔记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途经之二:教学过程活动化。当代课程理论认为,活动是人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为此,我十分重视用活动推动语文学习。但是,我认可的活动不是那种吹打弹唱,而是,教师设计主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探讨与交流。例如,我执教《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时我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标题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是本文就是一篇很有名的新闻,这怎么理解?作者的用意何在?这对我们今后拟写新闻标题有怎样的启示?(2)我们前面学过《别了,不列颠尼亚》,那也是一篇新闻,我们感觉得到,这两篇新闻在写法上有明显的不同,不同点在哪里?这两篇新闻代表了新闻的两种不同的写法,那两种写法?一节课探讨这两个问题就够了。我在教学《鸿门宴》时,我设计了母子相抱的主问题供学生探讨:课文最后范增说“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他的根据是什么?文中是怎样围绕这个问题来叙事的?请分析下面几组对比,项王与沛公的性格对比、范增与张良的性格对比、项庄与樊哙的性格对比、项王对项伯的态度与沛公对曹无伤的态度对比,沛公今昔为人的对比,等等,通过阅读文本,分析对比手法,学生终于明白了“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繁难的课文就教得如此的平易而轻松。

途经之三,活动过程语文化。当前提倡师生互动,提倡让学生讨论,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可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讨论或者流于形式,或者失之肤浅,没有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没有落实语文学习的读、写、听、说,至于语言积累,能力训练,情感熏陶等更谈不上,课堂的语文味丧失。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活动的语文味,凡是非语文的活动一律不用。我在教学《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一文时,让学生讨论,限定讨论的话题,如本文写梁任公先生的事,其实梁任公先生在政治领域也有惊人的举措,震惊中外,然而,作者不写政治成就,而是写他学术方面的成就,刻画一个学者的形象,这是为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这个学者形象的?从这篇文章看,我们在写作上应该怎样写人?选用那些材料?等,这些问题都是围绕语文学习而定的,当然学生也有说其他的事情的,我都从本文的学习重点的角度巧妙避开,从而保证了活动过程的语文化。

 

 

三.            你如何评判学生是否到达那里

    这一核心问题包含两个方面:(1)学生的学习情绪怎样;(2)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怎样。学生的学习情绪我们可以用观察法和调查法来评判。用观察法可以评判激动亢奋的学习情绪。但是,有时一堂课学生表现不很亢奋,那么这样的课学生是否喜欢?我们就可以用问卷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一般从三个方面检查:(1)用学案检查,推行学案教学;(2)看读书笔记,看谁的读书笔记工整而全面;(3)交谈学习体会,每一堂课结束时,我总是让学生谈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然而,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需有疑,在无疑处教有疑”,我每次上完课,就教学生提问,可以当面提,也可以用书面形式提问。对于学生的提问,我又是当堂回答,有时让学生帮助回答,有时在下一堂课来回答。我从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和问题的深度判定学生已经到达什么程度。所以,我认为只有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及时评估,才有可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建立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总之,我觉得语文教师把握好“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你怎样评估学生是否到达那里”三个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