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雷电2安卓:[转载]民国旧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16:08
清末,武昌首义,光复会的新军一举而光复武汉三镇,孙文十次大起义尚不可得之功业,瞬间为光复会所得。历史往往是少数人的游戏,无心插柳柳成荫。不过,同盟会毕竟树大根深,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依旧是同盟会的“海龟”占据主导地位,光复会首领陶成章甚至命丧刺客之手,该刺客就是与曹操比肩的蒋介石。当时名家刺杀成分,汪精卫也因为刺杀摄政王载沣而名扬天下,未能死节,可怜辜负少年头。

    革命党人毕竟热血多于枪炮,真刀实枪远不是“北洋之祖”袁世凯的对手。为避免袁世凯成为第二个曾国藩,“权位还革命”的交易迅速促成。于是,袁世凯摇身一变从清政府柱国之臣,变成革命元勋,接替孙文成为临时大总统。革命党人过高估计法律条文的作用,不明白法律一旦不被信仰就是空文,于是袁世凯凭借手中的武力轻易“当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并将有名无实的总统权力扩大为有实无名的独裁权力

    如果说袁世凯是民国的董卓,那么孙文则成为民国的袁绍。孙文当时如日中天的威望,不亚于当年“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的袁绍,并组织了一系列的“反袁”运动,从二次革命、到护国运动,生存不息,奋斗不止。袁世凯过迷信权力,当他击败孙文集团后,迫不及待准备登基大典,这可是董卓、曹操、司马懿都不愿意的昏招,结果就是激起众怒。蔡锷的首倡义兵,“北洋之虎”段祺瑞、“北洋之狗”冯国璋坐山观虎斗,结果袁世凯一病不起一命呜呼。

   段祺瑞、冯国璋在袁世凯死后收拾残局,维持着北洋系对南方军事集团的优势,从而控制着朝政,如同董卓死后李傕、郭汜联手控制东汉政权。当段祺瑞、冯国璋联手时当然无往而不利,可是一旦段祺瑞、冯国璋“李郭交兵”,北洋系就大势已去。同为北洋系的张作霖甚至借助日本的支持,控制朝政。

   孙文终于认识到“依靠一排军阀打到另一派军阀”只是与虎谋皮,当年唐王朝依靠藩镇削平藩镇劳而无功,与此相同。要真正统一全国,无论是“联省自治”还是“国民大会”都是画饼充饥,只有武力统一才是唯一的选择。苏联“赤化”后急需要国际支持,于是在支持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同时,也支持中国孙文革命。为避免土耳其革命胜利后的“尾大不掉”,苏联同时支持中国共产党建党,并促成孙文国民党与陈独秀共产党的联合。两党联合的目标当然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具体措施就是创办黄埔军校。

   孙文的力量也许不是袁世凯对手,甚至不是段祺瑞、冯国璋联手的对手,但是一旦北洋系同室操戈,孙文不再“仰人鼻息”,那么孙文的力量就不再是四分五裂北洋系可比。如同袁绍夺取了冀州,孙文也夺取了广东,并驱逐了陈炯明,至于陈炯明叛变云云,更多是胜利者“欲加之罪”。不过,孙文没有活到北伐成功的那一天,国民党内部出现了权力真空,后来汪精卫、胡汉民、蒋介石“三驾马车”维持着暂时的统一。

   北伐军迅速席卷湖广战场,北洋系骁将吴佩孚兵败如山倒。随后,孙传芳也败退,北伐军期年取得南方各省,中国出现南北朝局面。国人向来是勾践的子孙,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富贵,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向苏联支持的共产党亮出了屠刀,于是国共合作破裂,十年内战开始。不过,此时的共产党势单力薄,“海龟”的革命理论也水土不服,只能在穷乡僻壤“工农武装割据”。

   蒋介石以退为进的“下野”,使国民党认识到没有蒋介石难以彻底打败北洋军阀。同时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的“中美合作”,使蒋介石逐渐从军阀政客成长为政治家,如同接受毛玠“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曹操。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的“大联合”,迅速击败了北洋残余势力,窃据国家元首地位的张作霖退往关外,自号“幽州牧”,成为另一个公孙度。日本受不了张作霖的首鼠两端,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并扬言出兵东北。

   北伐大军夺取北京、天津,立即按兵不动,蒋介石以南京政府名义要求东北“归顺中央”。张学良秘密回到沈阳后控制了大权,面对蒋介石的类似于曹操当年的“隔岸观火”,宣布“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名以上同意了全国,不过面对割据东北的张学良(幽州牧)、割据山西的阎锡山(并州牧)、割据陕西的冯玉祥(雍州牧)、割据两湖两广的李宗仁(荆州牧),一起其他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例如唐生智、石友三、韩复榘等,蒋介石只能扮演曹操的角色,“以干戈济世”。

   蒋介石一方面可以“奉天子以讨不臣”,另一方面有日美支持,加上黄埔系军事集团力量雄厚,先后击败冯玉祥、李宗仁、石友三等挑战实力。面对被蒋介石消灭的军事压力,阎锡山联合冯玉祥、李宗仁等实力发起了“讨蒋战争”,这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原大战”——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此时的张学良拥兵观望,举足轻重。在蒋介石许以骠骑大将军、幽州牧(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甜头下,张学良终于“入关助蒋”,帮助蒋介石赢得了这场生死之战,冯玉祥解甲归田,阎锡山亡命大连,李宗仁逃往香港,张学良占据着东北、华北大片富庶之地,蒋介石大将军、录尚书事(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的地位更加牢不可破。

    解决了实力强大的军阀势力,蒋介石开始向“武装割据”的共产党和红军“亮剑”。张学良坐镇武汉进剿鄂豫皖苏区,蒋介石坐镇南昌进剿赣南闽西苏区(也就是中央革命根据地)。长于正规战的蒋介石并不擅长游击战,于是进攻连续受挫。

    日本借助中国内战,发动“九一八事变”抢占东北,企图摆脱经济危机。张学良为保存军事实力,蒋介石为借刀杀人削弱割据东北的张学良实力,“不抵抗”也就堂而皇之成为国家战略。连战皆胜的共产党不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联蒋抗日,而是听命于苏联“另立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出现在江西版图上,从而使国共两党内战从政治之战演变成你死我活的大搏斗。“海龟”王明等人排挤“土鳖”毛泽东等人,共产党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其实却是危机四伏。

    南京国民政府面临着当年崇祯皇帝的窘困,那就是“内忧外患”。凭借南京国民政府实际控制东南五省的实力,要想“两个拳头打人”既攘外又安内,显然力不从心,明朝灭亡的教训让人想来都是不寒而栗。既然汉朝可以向匈奴委曲求全,唐朝可以向突厥忍辱负重,而日本暂时还没有灭亡中国的野心,共产党则公开宣布“武装推翻”南京国民政府,那么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不失为明智的办法。蒋介石开始一方面派出小股部队参加上海、长城抗战,另一方面以主力围剿南方红军,内战规模迅速扩大。

    如果说短期战争是军事问题,那么长期战争则是经济问题。面对政府军的雄厚实力,红军必须打赢每一场战役才能够生存。在政府军的重兵围剿下,共产党与红军被迫离开南京国民政府直辖区,退往“天高皇帝远”的西部地区。蒋介石一方面“围三阙一”将红军逼向西南,另一方面严令西南军阀消灭红军,而自己的追缴大军却与红军保持两天左右的路程距离,明显是当年曹操的“驱狼吞虎战术”。不过,红军不是刘备,西南军阀也不是吕布,李宗仁等人担心剿灭红军后自己会成为“大将军”下一个目标,“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大家都不陌生,于是红军借助西南军阀的“放水”,终于逃出生天,远遁大西北,在黄土高坡占据一席之地。借助“海龟”派指挥军事反围剿失败,毛泽东为首的“土鳖”派通过遵义会议控制了军事指挥权,并逐步夺取了党政大权,还借口与共产国际电台出现故障,拜托了苏联的遥控。

    丢失东北家园的张学良,先是被推上湖北剿共前线,后又被腿上陕北剿共前线,“天子门生”胡宗南的精锐中央军坐山观虎斗,明显是要坐收渔翁之利。当张学良被共产党消灭的3个师不是被“大将军”补充完整而是被取消番号,张学良知道蒋介石不能容忍杂牌军实力的存在,与红军拼尽实力的贵州军阀王家烈就是榜样。为了生存,张学良与红军“停战”也就是必然选择。备受欺压的冯玉祥旧部杨虎城与张学良一拍即合,趁着蒋介石西安督战,发动了“西安事变”,兵谏抗日。蒋介石不是楚王,张学良也不是鬻拳,于是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不是被释放“戴罪立功”,而是被终身监禁,古人之高风亮节不是今人可以望其项背。当然,张学良也没有自杀成仁或负荆请罪,于是张学良的老部下怨恨蒋介石,一部分在抗日战争中成了伪军,另一部分加入共产党军队,拘禁一人而失万人军心,这可是蒋介石没有料到。

    从七七事变到八一三事变,日军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实现了空前的大联合,无论是地方军阀还是红军,都整装待发积极要求抗日。蒋介石通过庐山谈话明确抗战决心,“以空间换取时间”成为中国政府的战略。共产党取消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全民族抗战终于到来。

    蒋介石毕竟不是一流的军事家,对于屋大维“与一流对手交战,应当尽量避免决战”的军事名言,对于费边“避免主力决战”拖垮汉尼拔的成功范例,并没有全面的了解。毛泽东《论持久战》其实就是费边战略的中国版,那就是一方面在力量不够时尽量避免主力决战,另一方面发展壮大军事力量从而赢得最终的胜利。于是,在抗战初期的一年半里(从卢沟桥事变到武汉失守),国民政府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富庶国土,国府迁播重庆,而八路军和新四军则从4.5万、1.05万扩大到15万、4万,具备了敌后抗战的军事实力。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政府军正面抗战成为正兵,共产党军队敌后袭扰成为奇兵,两支军队、两个战场逐渐消耗的日军的冲击力,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希特勒上台后,为取得中国的钨矿发展军工,德国成为中国最大的武器供应国,这些武器提高了国民政府军队的战斗力。卢沟桥事变爆发,德国在日本的压力下中断了对中国的武器出口,而“唇亡齿寒”的教训和日本关东局一再挑衅的压力,促使苏联迅速与中国政府“和解”,苏联成为中国最大的武器供应国,甚至派出支援空军和军事顾问支援中国抗战。陷入中国战场的日本陆军越多,那么日本有能力“北进”的可能性就越小。日本用尽了陆军精锐,海军却“至则无所用”,后来向英美开战也就理所当然。苏联为避免东西两线作战,牺牲中国换取日本与之签订《苏日中立条约》,中国被所有的大国抛弃。不过,日本毕竟是资源贫乏的国家,支撑长期作战的石油、橡胶等资源并未能从中国获取,于是“南进”不仅成为海军发挥作用的选择,也是将这场战争坚持下去的唯一办法。日本偷袭珍珠港,终于将自己拖入了一场可怕的东西两线作战,直到被盟军的战争机器绞杀。日本偷袭珍珠港,也使美国不再观望,美国取代苏联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武器供应国,陈纳德的航空队也从“志愿者”正式成为美国正规军。

    战争一旦进入相持阶段,就说明日本已经没有能力消灭中国的军事抵抗,国共两党迫在眉睫的危机已经消失,于是“窝里斗”的老毛病又犯了。晋南事变、皖南事变,大批抗日军人不是死在抗日战场上,而是长眠在内战的血泊中。不过,美国、苏联、英国都不希望此时的中国发生大规模内战从而削弱抗日力量,以免加大本国的军事负担,因此毫无例外的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于是在外来压力下国共双方虽然不合,毕竟没有翻脸。共产党也清醒认识带与国民党合作的巨大风险,开始放开手脚扩大军队,消极抗战不仅出现在正面战场而且出现在敌后战场,于是日本也就得以将大批陆军精锐抽调到太平洋战场,能征惯战的甲种师团仅在镇江地区保留一个作为威慑力量。

    借助反法西斯战争,美国认识到中国的重要作用,于是“大将军”蒋介石顺理成章当上了中国战区司令官,为保证英国人听话,蒋介石强拉美国中将史迪威担任参谋长。在美国“盟主”的支持下,中国成为与美国、苏联、英国并肩的“四大国”之一,进入大梦寐以求的“大国俱乐部”。无论中国在该大国俱乐部是否名不副实,但是这种大国地位不是经济力量可以争取的,后来的日本、德国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即使贵为经济巨人,也只能在“大国俱乐部”外苦苦哀求。当然,作为1944年恢复地位的法国,也在苏联支持下进入“大国俱乐部”,“五大国”按照罗斯福的意见成为“国际警察”,对全球和平与安全承担特殊责任。

    由于国共双方的消极抗战,反法西斯战争的风头被美国人抢走。如果说中国军队还有亮点的话,那就是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战场与日军作战。中国军队的表现之好,出乎几乎所有人意料,甚至傲慢的英国军队都不得不甘拜下风。当然,面对日伪军的“扫荡”、“清乡”、“治安强化运动”,八路军、新四军的小兵团战术还是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也就铸造了一流军队。

    日本在美苏打击下的迅速投降,完全超出了中国的计划。不过,八路军、新四军本就在日战区,因此“抢占战略要地”具有天时地利。等到蒋介石将其远在大西北、大西南甚至缅甸、越南的军队开赴到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共产党已经控制了东北的绝大部分、华北的一部分、华中一部分。共产党虽然存在“山头”,但是党对军队的决定领导决定了他们可以“全国一盘棋”,于是陈毅部破坏津浦铁路、刘伯承部破坏平汉铁路、贺龙部破坏平绥铁路,一方面八路军、新四军精锐源源不断向东北开进,另一方面国民党军队因为铁路被破坏不得不选择最缓慢的海运,从而当杜聿明的大军进入东北时,林彪所部已经站稳了脚跟。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如同项羽放走了刘邦,蒋介石也放走了毛泽东,《双十协定》只是一纸空文,战场上的对话看起来对国民党有利,其实这时的共产党岂是八年前可比?于是,“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运动战,在丧失了大片解放区以后,遏制住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兵力不足,蒋介石开始对陕北、山东重点进攻,前者是“斩首行动”,后者则是阻止共产党对南京的直接威胁。彭德怀面对10倍的敌军,采取伏击战术消灭“落单”的国民党军队,三战三捷粉碎了胡宗南的进攻。陈毅集中华东战场全部精锐在孟良崮消灭“御林军”整编74师,首开歼灭“五大主力”的记录。

    当国民党机动兵力被吸引到陕北、山东,中原防御空虚,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谢兵团挺进伏牛山,陈粟兵团进入豫皖苏,“逐鹿中原”实现了战略进攻。虽然刘邓大军丢失重炮导致战斗力严重削弱,但是战斗在敌人心脏里,其政治意义远非军事意义可比。后来,三路大军联合作战,直到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消灭刘峙、汤恩伯主力,加快了内战时间表。

    林彪所部集中了全国半数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五分之一的中央委员,十几万大军几乎都是个战场的精华,于是东北战场成为首个兵力占优势的地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林彪大军在华北老战友聂荣臻协助下消灭了卫立煌、傅作义集团,成为首个拥兵百万的军事主将。后来林彪大军南下,从湖北打到海南,解决了白崇禧集团、余汉谋集团、薛岳集团,完成了解放中南的任务。

    “兵败如山倒”,政治生存的法则就是“看风使舵”,既然国民党败局已定,那么地方军阀就没有必要观望,于是纷纷下注到共产党一边,各地起义、投诚、和平解放络绎不绝,终于在1951年完成全国基本统一。国民党败退台湾,孤悬海外,沿用中华民国纪年和正朔。

    政治就是一场游戏,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孙中山、蒋介石都有完成全国统一的机会,可惜他们都失去了,如同三国时期的董卓、李催郭汜、袁绍、曹操,最终完成一统的却是司马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