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直销同城网怎么样:《山海经》——改变人类历史的地理经象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56:17
《山海经》——改变人类历史的地理经象奇作者:流波    更新时间:2011-3-6 16:44:49    浏览次数:116

  科学定义《山海经》

关于《山海经》的性质,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看法。汉朝大学者刘歆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地理博物著作,西晋郭璞推崇《山海经》,也认为它是一部可信的地理文献。《汉书·艺文志》把《山海经》列入形法类,而东汉班固则列入术数类。以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及王尧臣《崇文总目》皆将其列入史部地理类书。明代胡应麟认为《山海经》为“古今语怪之祖”,始将该书列入“语怪”之书。清《四库全书》也列此书于小说类。近代鲁迅认为此书为巫觋方士之书。看法虽有不同,但大多数论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有价值的地理著作。虽然《山经》部分有后人发挥的影子,但从《山经》部分清晰地勾画出西山、中山和北山的情形,而南山、东山的情形相对模糊,并且东山经记录的依然是海水漫漫的情形分析,充分说明了它记录的路线与人类文明的发祥即从南部的长江流域发端再向四方发展是基本吻合的。正因为南山经、东山经反映的是中华并人类最早文明的发祥发展,是伏羲神糯时代的记忆,其记录才显得模糊甚至虚妄。而西山、中山和北山则比较清晰地记录了炎黄时代黄帝入主中央帝后的情形。

根据《海经》所记叙的内容看,《海外四经》应最早出现,其后是《大荒四经》,再后是《海内四经》,最后是《海内经》。为什么是海外的早海内的还迟呢?这与南山经、东山经相对模糊是一样的道理。中华伏羲神糯时代是全球开拓一统的世界大同大九洲时代,当时所谓海内海外之分的意识并不浓厚,只是到黄帝后由于海外势力与中央势力的抗衡,德不远播,在神州形成小九州,才有了这海内海外之强烈意识。

《大荒四经》所记载的地理范围,与《海外四经》大致相当,《大荒四经》比《海外四经》记叙得详细。还有就是有大量描述帝俊的文字,尤其是《大荒东经》。记述颛顼的文字也相对较多。由此可推断《大荒四经》在颛顼、帝喾时代做了重点补充,这也许正是它比《海外四经》详细的原因。《海内四经》记载的范畴,涵盖《海外四经》、《大荒四经》,似乎是对《山经》、《海外四经》、《大荒四经》的补充、说明,这又是后时代对前时代《山海经》的编辑整理了。但由于时代久远,所补充加入的内容在上下延续和承接、地理方位和描述顺序上形成差异。从这些特点也可以初步推断,《山海经》的成文整理是从6000年前左右的炎黄时代始,颛顼、帝喾时期为早期成书重要阶段,尧舜时期有了长足进展,“三代”时做了重要补充,春秋战国完全定型。《山海经》全书只有31000字,却记录了近百个部族方国、几百座山、几百条河流并湖泊、几百种怪兽(部族图腾),众多历史人物,涉及地理、神话、宗教、民族、动物、植物、矿产等等,天南地北,海内海外,纵横捭阖,包罗万象。

随着考古的发现和对人类古文明研究的深入,《山海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它蕴涵的史学价值也愈加明显。综合古今研究成果,现将《山海经》的性质定义如下:《山海经》是一部以古代地理为整体结构,记载了距今上万年至夏商周三代以图腾社会史料为主线的跨洲跨洋的综合性世界通史综合类著作;它记述了近百个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或采集或渔猎或农耕或畜牧的古国(城邑),集历史、地理、民族、民俗、神话、宗教、生物、水利、矿产、医学等诸方面于一身,是上万年前上中古部落(联盟)、国家社会、民族巫傩史的结晶;《山海经》又是一部记录上古中华民族地理大发现的著作,它记述着远古时代中华先祖以中华本土为中心同时远涉美澳非欧四大洲五大洋进行开拓时代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记述着中华先祖开拓东亚、南亚、中亚、西亚、东北非、欧洲、澳洲、美洲的艰辛历程,记述着古代以中华文明为主体的世界文明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无论是中国古时候的知识分类还是现代国际通行的学科体制,都无法将它对号入座,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学科,却又同时属于所有学科,是上古人类文明文化史的百科全书。

 《山海经》成书之谜

《山海经》的构成和上古文明文化走向大一统的现实密切相关。从今天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古印度、西亚、北非还是美洲印第安文明,都是中华人种中华文明流向的开花结果。通过对各地方各区域各方国之图腾、原始崇拜祭祀的认识和把握,达到对普天之下实施一种巫傩文明文化的大一统,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内莫非王臣。

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负责开展大规模的国家古籍图书整理工作,刘歆在《上山海经表》中称,他是根据32篇的《山海经》版本校定为18篇的《山海经》的,并指出,《山海经》出于唐虞(尧舜)时期,“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认其作者是夏禹和伯益。《中国地方风物传说选(二)·大禹取<水经>》记载大禹在太湖地区治水时,在林屋洞里获得名为《水经》的书三卷,一卷为河道图,一卷为山脉图,一卷悉为弯曲难识之古文。如果这个记录为确,这显然是类似于《山海经》的《水经》古本。《史记·大宛列传》:“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名昆仑云。”司马迁对汉武帝“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名昆仑”的断法很不以为然,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语:“太史公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对《山海经》不以为然的心态溢之言表,同时也表明司马迁因没读懂《山海经》“怪物”——图腾的内涵,而怀疑《山海经》、《禹本纪》等先秦史书的真实性,带着个人的某些历史偏见和恩怨意气进行历史写作,竟使我泱泱三皇五帝真史成为神话传说,太史公之悲实乃中华并人类历史之悲耶!

西方人在寻找雅利安人的过程中也认识到,上古时代有一种共同的语言,他们叫诺斯特拉特语或雅利安语或印欧语,其实是早期汉语雅言,再发展为中夏语,其源头是长江流域农耕水稻先民语言——糯语。《山海经》作为一部糯民的全球开拓史,也必然是一部糯语口头传承或糯语言文字的记录史。就如盘古、女娲、伏羲传说虽然在中华大地遍布传诵,其根基却始终在长江流域一个道理,《山海经》的根也深深扎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地区,以此为起点,遍布全球。这也是为什么《山海经》的语言风格多与荆楚、巴蜀、南越并印度半岛、地中海沿岸相通的缘由。《海内经》说:“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郭璞注曰:“播琴犹播殖,方俗言耳。”清初毕沅考证:楚人称“播种”为“播琴”。《西次二经》曰:“女床之山,其阴多石涅。”郭璞认为石涅“即矾石也;楚人名为涅石”,“涅石”、“石涅”,都是“矾石”的楚名。《山海经》中有“胥”、“牺”、“娲”、“羲”等语气词,这些语气词完全与众多长江流域方言相吻合,是伏羲、女娲、神糯时代的语言遗迹。老子、庄子、屈原等荆楚文明的代表人物的作品内容,多与《山海经》暗合,楚蜀之地的古漆器和帛绵等工艺品上的神话母题,亦同于《山海经》记录,如长沙子弹库的升天扶桑图、三星堆出土的铜铸扶桑树等,这也可证《山海经》作为中华文明并世界文明发展史记录的准确无误,映射出长江流域中华并世界文明发祥发展史的递进。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周王室因继位问题上发生内乱,周王室庶长子王子朝因不满嫡次子王子丐被立为周敬王,将其驱逐出王城(今洛阳)并自立为王。公元前516年,晋国出兵支持周敬王复位,王子朝不敌遂携周室典籍投奔楚国。《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曰:“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在王子朝一行中,既有世袭贵族、王室成员,也有供职于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吏和学者,而大思想家老聃(老子)极有可能同行。然在王子朝奔楚之际,恰逢楚平王死,楚国也在继位问题上面临动荡。如此,王子朝一行并没有直奔楚国都城,而是在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一带滞留观望。这样,周王室因内乱没记录下这些礼器典籍的下落,而楚国没有收到过这些周室典籍自然也就没有这方面的记录,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无价之宝从官方的历史上就此神秘失踪。而流落于民间的王子朝则将礼器典籍藏匿于深山,将有关地理文献资料整理汇编修补于《山海经》中,散布民间,形成后来刘歆依据的32篇《山海经》蓝本,或曰东周本。

当然,前面已经叙述,《山海经》是糯民在世界各地漫长岁月开拓的历史地理记录,无论是印度、地中海沿岸的西亚中东、东非北非、希腊罗马还是美洲澳洲文明,大都是糯民的直接创造或延续,所以才有研究者说《山海经》可能是印度人、伊朗人、希腊人等著述的理由。有学者认为《山海经》较早版本当为巴蜀图语文字,后来由定居巴蜀的楚国贵族后裔,使用汉语的前身——“雅言”翻译、编写,成为中夏语言体系的《山海经》,最终才成为中国远古神话历史地理书的,这有一定道理。这就不难理解《庄子》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原来尽得《山海经》之“荒诞”;屈原《天问》等骚赋篇章中才有大量与《山海经》相同的奇情瑰景。

总之,《山海经》这样一部古老的历史地理著作,年代跨度近8000年,地域跨五大洲四大洋,当然不可能出自某一个人之手,是经过多少代文人编辑传承增补而成。它起初形成于以中华为主体的海内外不同时代的不同区域和方国,形式上或口碑传承、或结绳记事、或实物地图、或泥版图书、或竹简帛书逐步形成保持古糯语形态的文字版本,在颛顼、帝喾时代进行整合,于夏禹时代又有了大的编辑整理,形成夏禹本。刘歆所据的32篇的《山海经》版本又可能是周代王室王子朝等在夏禹版基础上编辑修补而成的东周本。后来保存下来的《山海经》其实是《山海图》的文字说明。《山海图》曾被铸在九鼎上,由于九鼎失踪,《山海图》大部可能失传。此后,《山海图》散布民间的部分内容可能被重新绘制于楚先王及其公卿的庙堂及汉宫室的建筑上,有的流落海外。晋代学者郭璞曾作《山海经图赞》,注《山海经》,陶潜写过“流观山海图”诗。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宋代画家舒雅先后绘有《山海经图》十卷,又均失传。宋代欧阳修有《读山海经图》诗,清代学者吴任臣的《山海经广注》、汪绂的《山海经存》各绘有数百幅插图,但仅有怪兽人神形象,而无山川秀景了。

《山海经》内涵探微

《上古中华文明》的作者王大友(韶华子)从图腾徽铭文化的角度对《山海经》进行了独到的研究,使《山海经》所载负的人类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显露端倪。

《山海经》记载了大量人面蛇身、人面鸟身、人面兽身、兽面人身等怪物形象,这是上古原始图腾。《五藏山经》中,几乎每座山都有一个图腾标志的神,并有相应的礼仪。在远古人类看来,族人与图腾物是同一的,图腾被赋予了人的含义或人身或人面,而人又赋予了图腾的内在或物身或物首,二者交融在一起了。这也使得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之谜立刻冰释,这显然就是中华先祖的杰作。《山海经》主要记载了上古中华的东、西、南、北、中五大自然经济区也是五大文化区内及更早先祖开辟的“海外”、“大荒”之域的地理地貌、资源矿产、风土人情、宗教崇拜和族源、族系、流徙、发明、创造,以及相互间的联姻、战争、融合等。从《五藏山经》所载诸神状,我们看到在古中华内地的东部,即今东部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山东地区,主要是龙(凤)图腾,其次是羊图腾;西部,即今陕西北部、山西南部、甘肃西部、青海东部、甘肃西北部、新疆东部、四川北部地区,主要是羊、牛、马图腾,其次是龙凤复合图腾,少量蛇图腾;南部,即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云贵、四川及西藏东部地区以龙和凤复合为主图腾,其次是蛇图腾;北部,即今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外蒙古南部、吉林地区,以蛇、马、豕(彘)为主图腾;中部,即今安徽、河南、湖北、陕南、肃南,以凤、龙为主图腾,其次为豕(彘)图腾,再次为马图腾。除了在四川西部和河南省西南部、中部及河北省中部有豕(彘)图腾,在山东有羊图腾,东、西、南、北、中的各类图腾分布十分集中,一目了然。龙(含蛇)、凤、豕图腾所代表的是农业经济。羊、牛、马图腾代表的畜牧业经济。龙凤豕蛇与羊、牛、马图腾的混合当是一种半农半牧经济。龙凤、豕图腾主要分布于中山经与南山经地区,可知这里农业经济最发达,主要又集中于湖南、湖北、江、浙、河南南部、陕西渭南一带,这里正是中国稻、粟、稷种植培育的发祥地。羊、牛、马图腾主要分布于西山经,可知这里畜牧业经济最发达,至今这里古羌戎裔依然保持这种经济传统。龙、凤、豕、马、牛的混合图腾主要分布于北山经,可知这里主要是半农半牧经济,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文化反映的正是这种经济特征。但龙又代表海洋文明,龙图腾广泛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中华民族同时又是海洋民族。因此,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大陆农(牧)业文明和海洋文明双重发展的民族。

我们又看到,绝大部分图腾是单一图腾,少部分为复合图腾,复合图腾有“龙身马首”,“龙身鸟首”、“鸟身龙首”、“马身龙首”、“彘身蛇尾”。每一个动物代表一个族团,说明已有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融合。豕韦族分别分布于川、豫、冀及广大的红山文化区,说明羌狄集团的融合。《山海经》记述了伏羲族、神农族、炎帝族、黄帝族、少昊族等族系的史事,又记述了夏商周时期的史事。因此我们说《山海经》是记载了距今约一万年至三千年之间的包罗万象的上古通史。

山经与海经、大荒经的区别是:《山经》侧重山川矿产、奇珍瑰宝;《海经》、《荒经》侧重国风异事、风土人情。从这点上,也完全印证了《山海经》中的《海经》、《荒经》的古老,是更早期的伏羲神糯阶段全球大统开拓时期大九洲的历史,不少是由口头传承下来的人文风俗历史,而《山经》则是黄帝并后时代的地理、矿产调查。

《海内经》所载是主体聚居区、生活区,也可看着是“王族”聚居区。《海外经》和《大荒经》,便是中华民族的分支的生活区,因远离民族主体的聚居地,故称海外,因同祖同源,故以海内海外而称之,因这些地区大都荒无人烟,地广人稀,属于边远地区,故以“大荒”称之。这些到美洲、东南亚、澳洲、印度半岛、东北非、西亚、远至三危(海外三危,是今西欧、大西洋一带)开拓建国的中华支族便成为“属族”、“方国”。古印度、巴比伦、埃及、亚述、美洲文明以及法国、英格兰留下的巨石文化、还有传说中大西洲国等无一不是中华先祖开拓地球所创造的人类伟大文明。因此,不论山经、海内海外经、大荒经,所记述的均是古中华民族的祖先生活、开拓的区域。

 《山海经》与世界地理概要

中华古史和《山海经》本身的地理概念是清清楚楚的,比如说天下就是普天之下,全球范围,海外大荒就是世界其他各地至南北两极。但后来的史学者囿于自身的局限,硬是否认怀疑古人的作为,普天之下就是中华本土,甚至明明白白的海外大荒也要打起灯笼在海内寻找,画地为牢。正如《山海经·海外南经》开篇说:“地之所载,****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天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海外南经的这个开头有明显的用意,即说明天地的开辟就是从此南边开始,也即长江流域开始的。

《山海经》在长期的口头传说和以各种文字方式记录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些混乱和混杂的地方。造成的原因有口头传说的遗漏、在整理的过程中将竹简的位置错位、后来的错解附会等等。下面我们结合海外经与大荒经来探讨《山海经》所涵盖的世界地理概况。

《海外南经》与《大荒南经》所对应的人文地理分析

南经的地理范畴涵盖了亚洲南部、东北非、欧洲西南即地中海沿岸、澳洲、南极洲并南美洲等广阔地区。“海外自西南陬至东南陬者”,就是自西南一直到东南。从《大荒南经》中的一些方位句如“南海之荒之中”、“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南极以出入风”、“大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黑水之南”、“又有白水山,白水出焉,而生白渊,昆吾之师所浴也”、“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等判断,南海多指太平洋南部,包括今天的印度洋,海中有澳洲、南极。“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讲的正是太平洋诸岛从东南亚延伸到巴不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一带,“不廷”即今巴布亚、印尼伊里安岛一带,“胡余”,就是“於菟”,虎部落,古楚人叫老虎为“於菟”,是“澳大利亚”一音的来源。“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句,这里的“南海之外”,从印度洋之外,再加上“赤水”红海的西边,流经撒哈拉沙漠的东边,这显然是古埃及、两河流域、地中海东岸南岸一带了。这一带最重要的方国之一就是埃及,中华史书记为“结匈国”,“结匈国在其西南”,非常准确。《淮南子·主术训》曰:“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可见最早的“相土”之意是丈量土地,后来引申为管理、统治之意。由此“相”成为伏羲时代管理世界的重要职位之一。如《竹书统笺》卷首下记伏羲“立九相六佐”管理天下九洲。《外纪》曰:“太昊立九相,共工为上相,柏皇为下相。”太昊就是伏羲,说的也是伏羲氏时代立九相管理世界九洲,共工为上相,柏皇为下相。“厌火国在其国南,其为人兽身黑色,火出其口中”,显然是指乞力马扎罗山一带的古国。“南极以出入风”、“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等句,应当说的正是南半球的事,“海水南入”正是站在南极的感觉。“黑水之南”、“又有白水山,白水出焉,而生白渊,昆吾之师所浴也”等句,昆吾,颛顼的孙子,老童之子,史载他“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圃”。“囿”,“囿圃”,让人想起后来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白水当指白尼罗河,白渊当指阿伯特湖,这显然也是东北非一带。“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东南海”是太平洋东南部,东海就是太平洋中、北部,东南海到了南美洲一带。羲和正是帝俊东方的妻子,到美洲组建“十日”天文族,创“羲和之国”。“有神人二人,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人小颊、赤肩。尽十六人”,史书记载黄帝造十六神历,现北美洲印第安人同胞的太阳节,就有十六人抬着一位太阳神的场面,这难道是历史的偶然?从整体看,两部经中的方国图腾多为鸟、蛇图腾,显然是伏羲神糯炎黄氏族在长江流域以南以及从非洲到澳大利亚、南极甚至南美洲广大地区的开拓记录。

《海外西经》与《大荒西经》所对应的人文地理分析

《海外西经》、《大荒西经》与《海外南经》、《大荒南经》的西亚、非洲、欧洲部分有不少是重叠的,它们的地理范畴涵盖了非洲、亚洲中西部、欧洲并北极圈部分。同时,《西经》中出现了黄帝及相关述说,也印证了《南经》多为黄帝时代前的历史。“海外自西南陬西北陬者”,这种方位表明以西南为中心向西北旋转开去。《西经》中与《南经》重复的主要还是东北非一带的古国,如昆仑丘、西王母的炎火国、寿麻国、不周负子等。从地域来看,非洲是应当记录在《西经》中的,但从《南经》记录的当时管理地中海沿岸古糯民创造的文明看,正是伏羲时代的“赫胥居南”,自然归于《南经》。而到了黄帝时代,非洲文明又自然归于《西经》记录。如,《大荒西经》中有:“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从非洲东部由上到下,是索马里、肯尼亚与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地起于莫桑比克的“东非大裂谷”,再与“寿麻之国、炎火之山、有山而不合的不周负子”对比照映,显然,“索马里”之称来源于“寿麻”之音。炎火之山正是“乞力马扎罗山”活火山,“东非大裂谷”正是“有山而不合的不周负子”,“莫桑比克”正是“不周负子”的今读。除上述三处《南经》中多有记载的外,《西经》对古先民在欧洲的活动进行重点“报道”,几乎遍及西亚、中东、欧洲全境,达大西洋。

“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牛耕。有赤国妻氏。有双山。”这则记录中有非常重要的信息,“西周之国”、“帝俊”、“稷”、“台玺”、“赤国”、“双山”等。后稷,名叫弃,是周代姬氏初祖,帝尧时代人,他的母亲姜嫄,是有邰氏之女,也是帝喾(俊)高辛氏的正妃。有邰氏族迁中东,过去家族在河南西亳,后迁陕西“邰”——“庲”,所以自称西伯(亳)来(庲)人,西周之国为其所建。后稷之弟为台玺,就是西方历史记载的喜克索人。西方历史说,台玺人,由亚洲侵入埃及的游牧部族,又译喜克索斯人,该名起源于埃及语,意为外国的统治者。初指侵入埃及的西亚部落首领,后来扩大为整个部落集团,该部族可能原居于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人种来源不明,主要是塞姆语系人,但也有胡里特人的因素。公元前1785年~公元前1580年的“第二中间时期”,古埃及自称受到来自亚洲的“喜克索人”的入侵,驾着战车作战的喜克索人击溃了埃及的军队,很快便征服了整个埃及。这正是炎黄之战在海外的延伸。6000年前左右,中华大本营自第一代黄帝入主中央帝后,势力已基本巩固,炎帝势力已基本融会其中,但炎帝在海外的势力还是比较强盛,约公元前2371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建立阿卡德王国,定都阿卡德,即后来的巴比伦城。《山海经》中的赤国,正是西方历史记录的阿卡德王国,国力强盛时疆界直到伊朗西部,西到叙利亚和小亚细亚。

“有(互)(氐)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这段的信息也是十分重要。伏羲家族“赫胥居南”,“赫”又是读“和”、“华”,由“埃斯”训读而来,故“赫胥”其实又是“华胥”,如“赫哲人”又读为“爱斯基摩人”。“埃及”一词正是“赫”音之变,古埃及文明的创造者正是伏羲氏族。

唐代诗人李白有名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鱼凫”是古蜀国的开国之君,其族多向西亚迁徙。《山海经》记载的“鱼妇”与古蜀“鱼凫”血脉相通,与同样西迁的“有邰氏”融合,就是“蛇乃化为鱼”。这一节道出了后来《圣经》耶稣复苏、世纪洪水的来源。

“西北海之外,赤水西,有(先)(天)民之国,食穀,使四鸟。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这节的信息在于为中华白民在欧洲的活动、方国建设情况找到了一些轨迹。“西北海之外,赤水西,有()()民之国,食穀”,“使四鸟”,这建在欧洲的天民之国“使四鸟”,显然不是神糯炎帝势力所为,是典型的黄帝势力所建之方国了。祝融,本是炎帝时代的南方火正,辅佐赤帝管理南部事物,就如伏羲时代的“赫胥居南”。而炎黄融合后,祝融也自然成为黄帝管理南方的官职。这时候,炎黄白民部族、雅利安部也到达欧洲,建立白狄等方国。根据“一朝一穆”继承管理方式,“太子长琴”后来又封于印尼东部,将演奏乐风的乐器带到东南亚,成为今天印尼的国宝——“安格隆”。

《西经》中有一个与黄帝紧密关联的重要名称——轩辕,有轩辕之台、轩辕之国,黄帝又名轩辕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这说明了什么呢?本来按上古方位考,中央戊己土,色黄,黄帝由此而来。但又为什么第一代黄帝姓公孙而非“土厥”、“土谷”、“土家”呢?按古方位是西方庚辛金,尚白,公孙姓正是庚辛之谐音。原来,黄帝家族入主中央帝前是主西方的大宗族,而在长江流域的封地正是轩辕之丘,为有熊国,正是楚的先祖地带。《史记·五帝本纪》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这里沃土肥沃,物产丰富,气候宜人,风光秀丽,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山海经》记:“有沃(民)之国,沃民是处。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凡其所欲,其味尽存。爰有甘华、璇瑰、甘柤、瑶碧、白木、白柳、视肉、琅玕、白丹、青丹、多银铁。鸾凤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嫘祖出生地是四川盐亭县,而西方史记希腊北有熊族,为阿克亭人,这两者是偶然的吗?“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畏轩辕之台”,说明了什么呢?过去伏羲神糯炎帝时代,从中华本土到非洲、欧洲、美洲、澳洲并海洋诸岛都是同脉的大九洲文明文化的部族方国统一;迄至黄帝登台,海内外难服,黄帝四面,俱臣服四海之心,海内外建轩辕台以示威治。而古希腊皇宫复原后的中间正好有四把坐椅,正是黄帝四面座,古希腊雅典文明正是炎黄文明文化在欧洲的孕育光大。

《海外北经》与《大荒北经》所对应的人文地理分析

纵观《海外北经》与《大荒北经》,其范围大致东起阿拉斯、白令海峡,西到大西洋,北至北极,南到地中海沿岸。其中对埃及文明的记录与《南经》、《西经》交叉,凸显其重要地位,也使我们对埃及金字塔文明的形成有了更确切的了解。

《大荒北经》:“共工之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海外北经》:“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这记录说的正是大禹因其父鲧在这一带与共工势力的征战不利而被“殛于羽山”,禹承父业,对共工相柳(繇)势力进行了报复性打击,杀得腥风血雨,五谷不生,其场面之惨烈可见一斑。《荒经》是说“三仞三沮”后以为池,再以为台——金字塔。《海经》没说到池,只说到台。这里专门说到了共工之台,底座为“四方”,西方称为胡夫金字塔。这台当然不是大禹所建,大禹怎么会给导致自己父亲被杀的共工建台呢?《大荒西经》云:“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嘘,处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这说的是颛顼时代的埃及共工氏荷鲁斯又开始与中央帝对抗,到帝喾时期,帝喾派重去讨伐失败,帝杀之。又任黎接重祝融位司南再伐海外共工部成功,黎修通天塔祭之。因黎号武夫,误成“胡夫”,祭祀台称为了“胡夫金字塔”。“邛”通筇,竹仗,丈量土地。“丈夫国”多为男子,就是干这事的。黎与其子嘘追击共工势力到达极西之西海岛——不列颠岛,建“吴姬天门”,“行日月星辰之行次”。1954年,考古学家在胡夫大金字塔附近发掘出一艘长43米的太阳船;1955年,又发现了两只木舟;1987年,早稻田大学的调查表明,胡夫金字塔附近还有第二艘太阳船。这些表明众帝之台的金字塔周围确实是大水池——人工水池或运河,只是后来干枯了,再加上风沙掩盖而消失。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这就是家喻户晓“夸父逐日”的故事,只是活生生的历史被当成了神话。今后我们要形成这样一种观念,不要说神话,上古信史的任何流传或只言片语,都包含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有效信息,中华的神话大都是上古的世界史。

“成都载天”是圣山,是“天梯”,也就是《圣经》中的“巴别塔”。

11:1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

11:2 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

11:3 他们彼此商量说:来罢!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

11:4 他们说:来罢!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11:5 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11:6 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做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

11:7 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

11:8 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

11:9 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

巴别塔所建之时正是全球大九洲时代的末期,天下口音、语言都还一样,所映射的正是黄帝战胜末代炎帝并蚩尤、夸父后全球将进入相对动荡时期的历史背景。这里“示拿地”就是“支那地”,正是今天川滇一带,发现了古“支那”城,接壤的缅甸至今还有密支那地名。这里讲的平原正是今天的成都平原。“都”者聚集成城者也,在这里要建通天之塔,正是“成都载天”之意。最早对成都二字做出解释的是宋人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卷七二),乐史认为成都的得名是“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宋人祝穆《方舆胜览》成都府路郡名条认为“盖取《史记》所谓三年成都之义”。王文才先生在《成都城坊考》中认为“史称:舜耕历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宋人因古语以释成都之义,亦无不可。”可见成都确为古人聚会而成。这里的这个“耶和华”正是黄帝的化身,他要打破上万年来形成的海内外伏羲神糯炎帝大统大九洲格局理念形成的对其入主中央帝的不满,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文化上入手,搞乱语言成了第一要着。看来是糯民们“成都载天”不成反倒“成都巴别”一场,聚首成了变别,从此各奔西东,成为后来的百濮、百越。有意思的是后来承担起这项语言变乱重任的正是互人——腓尼基人,他们是来自长江流域炎帝部族,西迁地中海后造出22个字母,使后来众多民族部落方国从中华象形字体系中分化出来,形成后来众多的语言文字。

《山海经·海内经》有“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随着最后一代炎帝“噎鸣”——榆罔的败北,蚩尤、夸父的土正地位也相应消失,并被应龙追杀于南美洲巴西高原。夸父人追日分成两部,一部追升日,到了美洲;一部追落日,到了欧洲,成为后来的斯拉夫人。蚩尤又本为司幽,管理美洲,应龙杀蚩尤后处南方做了美洲司幽,美洲多雨,是为梅雨之洲。

句龙氏乃炎帝部共工之子,也是俄罗斯人的祖先,而夸父是句龙氏的孙子,所以斯拉夫人与俄罗斯人实乃同一中华祖源。《列子·汤问》:“说夸父弃其杖,尸,膏肉所浸。”正是后来保持尸体的方法。宫玉海先生推测今保存在莫斯科大教堂的圣谢拉菲姆干尸或有可能就是夸父之尸,也非虚夸。

《大荒北经》:“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海外北经》:“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黄帝颛顼时代,中华对美洲的开发进入成熟阶段,东北自古成为中华开拓美洲、北极圈的中转站。“有大泽方千里群鸟所解”,显然是到了贝加尔湖一带,贝加尔湖是候鸟的天堂。“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又有神,衔蛇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蹄长肘,名曰彊良。”西伯利亚自古是中华先民的运动场所,这里说的海水北注,说的是西伯利亚众多向北注入北海(北冰洋)的河流,从东到西主要有:科雷马河、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等。当时由于扶余人不听帝命,从北极圈南下,受帝惩罚。黄帝又令华渚——赫哲人去驻守北极,他们是鸟族九首部,还有蛇族黑虎部,今彝族亦是蛇族黑虎部。“九首人面鸟身”的九凤是其族神,“衔蛇操蛇,虎首人身,四蹄长肘”的彊良是其狩猎神,他们正是至今还坚守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四蹄长肘”说的是戴手套、穿高靴等防寒服饰的情景。

《海外东经》与《大荒东经》所对应的人文地理分析

《东经》的地理范畴基本是以美洲为主,北至北极、深入太平洋。并有了全球性统一测量的记录:“帝命坚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坚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坚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这是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全球地理测量。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夔”是古代的鳄鱼。扬子鳄古称鼍或鼍龙,用鼍(鳄鱼)皮蒙鼓是非常古老的传统。河南安阳侯家庄殷商墓葬中发现用扬子鳄皮做的“木身鳄皮鼓”;另一件是流落到日本的殷代“双鸟饕餮纹铜鼓”,其鼓面也是仿扬子鳄皮铸造而成。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门,日月所在。有壎民之国。”这就是今天的玻利维亚一带,美洲古“壎民之国”,这里的的的(弟弟)喀喀(哥哥)湖旁就是猗天苏门山,今译为伊延普峰。美洲出土的“壎”与中华一样,并且成为中、南美洲传统乐器。

“北海之外……皆出卫于山,丘方圆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商代青铜器有包含“夸”和“日”字的,有被释作“大于”的。毕沅说:“古从于字,古皆训大。”“于”字本身表示“大”当传自上古夸父人。于、大于,就是夸父族。

“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波谷”,今秘鲁河谷。这里的印第安人是夸父族后裔,出土文物早已证实其远古居民为猴图腾的夸父族,摩且墓葬中有超乎寻常的高个子——“大人”。

“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讲的正是今天智利复合节岛上的巨石人像市场:共约100座石台,每座石台上一般安放46座石像,最多的达15座。这些巨人石像高约7米~10米,最大的一尊高达22米。其中有一石像,蹲坐于地,两耳张开,与记载的“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耳”完全相符。

 《山海经》映射出上古中华全球大统大九洲时代

大量的史料表明,中华文明从2.5万年前左右就开始了全球性开拓,经过有巢氏、燧人氏到中华伏羲神农时代,中华文明和人种已几乎遍及全球,是中华全球大统大九洲时代;反倒是到了黄帝时代,“德不远播”,在中华本土形成小九州。《淮南子·精神训》比较了伏羲女娲神农时代的“治极之世”和黄帝时代的治理,认为黄帝时代相差太远,伏羲女娲神农时代是治极大九洲时代,东至太平洋岛屿、美洲,南至今东南亚、澳洲、南极洲,西至西极三危英伦三岛及大西洋,北至北极圈内。而黄帝时代虽有继承却失去远程控制而相对“德不及远”,是为小九州时代。《淮南子》卷九主术训:“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故其化如神。其地南至交止,北至幽都,东至旸谷,西至三危,莫不听从。”这里的“旸谷”就是太阳东升的美洲秘鲁大壑,很显然,这是中华文明的世界大一统。

看看中华古人几千年前烧制于陶器上的世界地图,除了方向与今天的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相反,大体都差不多了。地图上将几大洲模仿成人的头像,南美洲像一个披发的老人,故《山海经》中称南美洲为“披发人”。

那个被称为“陶祖”,又称为“且形器”的有名小陶器,高5.9厘米,陶器的轮廓与现代绘制的南非地图轮廓完全吻合。《山海经》称非洲为“离耳(冇耳朵)国”,是说马达加斯加隔非洲大陆有一段距离,非常形象。

澳大利亚拟人化陶头像像一个正在思考的老伯,故《山海经》中称澳大利亚为“伯虑国”。湖南城头山文化群的湖北石家河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年)出土的泥塑动物中,出现的澳洲袋鼠和南极洲的企鹅形象栩栩如生,这都印证了中华先祖的确在上古时代就已认识了澳洲和南极洲。

中华先祖南支从万年前就开始从云贵高原南下进入东南亚进而澳洲和南极洲、中南半鸟、印度半岛进而伊朗高原、两河流域、东北非,北支稍晚也从中华北部、西部、中亚越大漠西进,这两线产生了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亚述等文明,使古西亚和古地中海沿岸形成复杂的文明竞技状态,然其文明文化之根和原动力都在中华。也有部分中华先祖直接西进欧洲、大西洋,留下不少文明的遗迹,如法国和英国的巨石阵、古伏羲八卦树桩阵、已沉入海底的大西洲国等。北支去美洲的则通过白令陆桥及海中岛屿迁徙;或在最后冰纪期结束海水上涨后,沿北太平洋黑潮洋流和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洋流远渡重洋,产生了光辉灿烂的美洲印第安文明。今天视为难解之谜的太平洋岛屿文明,一方面是中华先祖向东南亚半岛、澳洲开拓文明的留存,另一方面又是从海洋远渡美洲的中华先祖或是到了美洲的中华先祖又反过来下海上岛留下的文明遗存。从今天各大洲大洋发现的远古遗迹都有一些共同特性:巨石建筑或石头像、象形文字、高度发达的天文地理数学知识等等,这些古文明都来自一个共同的文明源——上古中华文明。

我们假设去创造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的中华先祖及文明一直延续下来没有被异化,我们假设进一步到了欧洲创造巨石文化、创造了大西洲文明古国的中华先祖及文明一直延续下来没有被海水和历史湮没,我们假设中华萨姆的一支腓尼基人后来没有在华夏象形字在埃及、两河流域的变种——圣书字、楔形字的基础上创造腓尼基字母文字形成今天五花八门的文字语言,我们假设美洲及太平洋、大西洋岛屿文明没有毁于地震、洪水等难以抗拒的自然灾害且后来没有被后起之秀——欧罗巴人种在近代所屠戮从而文明中断人种变异,则世界极有可能仍是世界大同的中华人种中华文明世界。历史当然没有假设,但还人类历史本来面目却是人类应有之职责,上古时代就开创了全球文明的中华民族更是责无旁贷。整个人类上古史,只要以中华上古文明为基石和发展主线,多数谜团可迎刃而解,否则就是云山雾罩,不得要领。而《山海经》无与伦比的贡献就在于它记录下了人类上古大同时期——也就是中华伏羲神农大九洲全球一统时代至夏商周“三代”以中华为主体的世界文明开拓史,是我们今天解开人类上古历史谜团的一把不可替代的密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