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诗歌:联苑百花奇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1:33:38

山叟按联苑百花奇观》是本人从网上整理得来的文章,由于原贴没有把全部章节公开,部分章节有“有头没尾”的现象,本文只能依原贴发表。记者见谅是盼。

 

联苑百花奇观

潘国璋 著

 

导游对联风景

序一

  好的导游,是善于“引人入胜”的;或者有策划能力,设计最佳路线,安排全面计划,归纳旅游资源,展现文化品位;或者有知识水平,在固定的导游词之外,介绍丰富的相关知识,让你看景之后,还有许多历史、文学、艺术、民俗以及感情上的收获。
  这样的导游很难找。然而,我的一些文学界、楹联界、地质界的朋友,却有这般能耐。潘国璋就是其中的一位,随他游览武夷山,是一种享受;读他的这本关于对联的书,也是一种享受。
  要引人入胜,首先此地应是“胜”地。一个只有两块“蛤蟆石”、一条小溪的“风景区”,说得天花乱坠,也无法“引人”。武夷山这样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观,是闻名世界的重量级名胜地,怎样让人“入”武夷山之“胜”,大有文章可做。
  如果把对联也看作是一道风景的话,那么,无论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还是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角度看,它都是四季花开,风光无限,怎样让人“入”对联之“胜”,更是大有文章可做。
  
关键是发现、把握能体现本质的东西。
  武夷山的美,在于水,在于九曲之水。峰奇六六,一石一峰;水曲三三,一曲一景。荡漾九曲,则连起了丹山绿壁,人文风物,传说逸事……乘竹排游九曲,便立刻“入胜”了。
  
对联的美,在于语言。语言对不对,有语法管着;语言好不好,则要靠修辞的功夫。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联的美,在于修辞。
  
对联的美,在于对仗。对仗行不行,有语法管着;对仗妙不妙,则要靠修辞的功夫。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联的美,也在于修辞。
  潘国璋太熟悉对联了,作为中国楹联学会的首创会员,在学会成立之前,他就已经在报刊上大量发表文章,宣讲对联。二十年前,他就把修辞作为引人入胜的路径,延续下来,积累成这部《联苑百花奇观》,把对联平常而又奇特的内容,归纳成一百篇文章。从修辞这个漂亮的门进去,我们也分明游览了对联的“九曲”:一曲新,二曲奇,三曲绝,四曲妙,五曲巧,六曲趣,七曲神,八曲智,九曲精。九曲连环,起伏跌宕,妙趣横生。它肯定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对联高手们能从中发现一些自己尚未知晓的东西;对联爱好者会由此大发感慨:对联真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还没走进对联殿堂的人,读了这本书,会连连惊叹:世界上居然会有如此奇妙的事情,亡羊补牢,急起加入对联爱好者的队伍。
  现在,把各级楹联学会的会员加起来,号称十万大军,加上爱好者的人数,就算有一百万,那又怎么样?只占中国人口的一百三十分之一。对于泱泱大国、悠悠历史、煌煌文化,这个数字,无法让人兴奋。如何让对联这一最能体现汉语文字魅力的形式深入人心,需要做很多的事,其一就是运用有效的手段宣传对联、普及对联;其二就是努力提高对的精致程度,增强对联的吸引力。
  导游对联风景,是一门艺术。导游的风格,应该是百花齐放;导游的路径,应该是百川归海。不一定都要从修辞这个门进去,有所成就的,从来都是另辟蹊径。但是,这导游路线不管怎样走,其目的都是要激发旅行者的兴趣,使之由淡变浓,由浅入深。倘若一开口便是大讲一通平平仄仄入声字,游客们可就要退票回家了。

                                                   常 江

乙酉正月初八日于北京海淀两栖轩

(序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院长)

 

品味与品位

序二

  春节前夕,潘国璋送来《联苑百花奇观》书稿。打开一看,古今佳联的种种修辞例证,洋洋大观,达一百篇;篇篇条分缕析,令人眼亮心动,流连回味。

  细细品读国璋新撰的这本对联专着,更觉得他在对联修辞学上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虽不能说读完此书不会作联也会对,但至少在如何品好联赏佳对方面会有所提高。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魂宝,是汉语文学园地特有的奇葩。过去读到一些奇联佳对,常拍案叫绝,却不知为何能如此出神入化、妙趣横生?浏览这部书稿后才弄明白:大凡能广为流传的名联,皆因各类修辞运用得有炉火纯青之妙也!这几年来,新出的各式各样的对联书籍确实不少,但据我所知,像《联苑百花奇观》这样将古今佳联从修辞学上细分得这么多、细说得这样全的却少见。通过本书对对联的分类例证,我们可以明白和掌握普遍的修辞手法,学到尚没有涉猎的修辞方法,例如,过去就很少留意诸如混异、越递、断取、讳饰、闪避等辞格在对联上的奇妙作用。

  我个人偏爱重复用字而又恰到好处的对联,窃以为这种对联上口、易记,有一种节奏美,但殊不知重叠字的运用,竟然还有复字、叠词、联珠、呼应、析词、同异、回文等各种修辞方法,对此,书中一一娓娓道来,同时,还提炼分类出几十种修辞手法,展示了多种风格、多种品味的对联,这些,对于繁荣和丰富楹联创作,无疑将起到促进作用。

  比如,在评讲设问联的内容中,作者精选解读了13副对联,阐述了设问的种种手法,说明对联中的设问是明知故问,如用得恰当,能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作者还运用12副对联,概括出六种设问方式:发问——引起关注,探问——启发思考,诘问——巧答斗智,自问——表白心迹,责问——强化语气,喝问——警醒看客。这就为人们更好地欣赏和创作设问联,提供了实用性很强的诀窍和规律。

  《联苑百花奇观》评介各类对联辞格时,都精选若干佳联,讲述生动的妙对故事,层层深入地围绕一种修辞手法剖析,从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然后提升到理性高度来认知,因此,读来情趣盎然,感悟顿生。

  一副公认的佳联,不仅要讲求艺术性,而且应追求思想性;不仅要注意形式美,更应注重内涵美。只有立意高远,思想深邃,知识面广,有感而发,融会贯通哲学、文学、史学、美学、语言学等,才能触类旁通地灵活应用好丰富多彩的修辞学,才能创作出高品位的对联。本书中所选的联例,摒弃了纯粹文字游戏一类的联句,推崇能给人以启迪的高品位联作。对遴选的上千副佳联,经潘国璋潜心考究分类,剖析修辞奥秘,点评鉴赏特征,更显示出精当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讲到楹联学术研究,不可不提及清代著名楹联集大成者梁章鉅。书中收录了王叔兰贺梁章鉅七十寿联,连用六个比喻,生动地评价了梁章鉅著述的特色。梁章鉅系福建长乐人,在我的故乡浦城的南浦书院当了多年讲席。据考证,著名的《楹联续话》、《巧对录》,是1842年他68岁告病辞官、暂住浦城时编纂完成,为我国楹联学理论奠定了丰实的基础。

  也许正是这积淀深厚的文化热土的培育,潘国璋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回到闽北家乡,先后在宣传、广电、体育部门工作,一直对楹联情有独钟,业余时间几乎都花在对联的创作和研究上。他从1982年在《科学与文化》杂志上发表联话开始,连续5年在《福建日报》“生活窗”版和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参与征联评选活动;1984年,他成为中国楹联学会福建省5名首批会员之一;1989年,他又参与组建福建楹联学会,被推举为副会长连任至今。这些年来,他还陆续出版了《趣联·征联·诗联》、《精美对联》、《过半人生——潘国璋联集》。他的楹联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齐头并进,博取众长,发微致远,因而,才有这本《联苑百花奇观》奉献给钟爱对联的热心读者,交付给楹联事业蓬勃发展的当今时代。

                                         祝 文 善

                                     2005年新春时节于福州清竹斋

  (序作者为福建日报高级编辑、福建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

 

                      1.  妙人兒倪家少女

(析 字 联)

  对联,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而析字联,则是联苑的一朵奇葩。析字联是根据汉字结构的特点,通过分拆离合,巧妙地制成联语。它不仅要保持对联的对仗特色,还要受所析的字形结构的严格约束,因而制作的难度相当大。传说过去有个才貌超群的倪姓姑娘,曾以对联征婚,她出的上联为:
  人兒家少女
  结果,尽管慕名求婚的男子接踵而至,但一个个都在这道难题面前丧气而归。因为这是一副极为精巧的析字联,出句不仅切合姑娘的身份,而且句首的“妙”字拆开正是句末的“少女”二字,而“倪”字则由“人兒”二字组成,离合拼接,天衣无缝,要对出下联实属不易。

  
大家比较熟悉的析字联:
  窗,东二点、西三点;
  客,前七刀、后八刀。
  上联将“冻”字和“洒”字分别拆成“东二点”和“西三点”;下联则把“切”字和“分”字分别拆成“七刀”、“八刀”,与上联对得十分工整、巧妙。
  此外,诸如:
  分日月;
  各丘山。

  此木为山山
  因火成夕夕

  踏破桥三板石;
  分开路两重山。
  
也是过去人们所乐道的析字联。但这些析字联都有个共同的缺陷,即寓意平淡。纵然对仗工整,只能算精巧的文字游戏,并没有多少艺术价值。真正优秀的析字联,必须是对仗、析字、寓意三者兼美。古往今来,这类佳作为数并不很多,试举几例如下:

  清朝乾隆年间,直隶学政吴省钦主持乡试,公然贪赃受贿,录取不才。落第生员愤愤不平,其中一才子将“吴省钦”三字拆开,制成一妙联:
  少目焉能评文字;
  欠金岂可望功名。
  横批是:大欺
  对联张贴到考场门口后,引起全城轰动,弄得吴省钦声名狼藉。
  昔有潘、何两姓农户联姻,来客作贺联:
  方有
  便添
  上联将“潘”字分拆为“水、米、田”,下联将“何”字分拆为“人、口、丁”,饶有趣味。
  相传明朝才子杨溥,幼时家贫,县官要他父亲服劳役。因其父年老体弱,杨溥再三请求减免。县官出一上联要杨溥应对:
  四口同,内口皆归外口管;
  出句拆解“圖”字,意指在他的管辖范围,就得听他安排。杨溥稍加思索,对道:
  五人共,小人全仗大人遮。
  对句拆解“傘”字,表达了“请大老爷关照”的意思。县令听后,为少年杨溥的奇才所折服,便免了杨溥父亲的劳役。
  古代名士贾席珍为陈家颜所聘的私塾先生,两人逗笑属对。陈出句:
  贾席珍失去珠宝,方为西席
  贾对道:
  陈家颜割落面,才是东家
  这副对联,分拆“贾”、“陈”二人姓名,成为趣话。
  唐文宗年间,广东封州出了个神童莫宣卿,6岁即能吟诗作对。梁县令不信,有次路过莫家,便进去探个究竟。见到一个小孩,随口问道:“你是莫家小公子吗?”小孩答道:“是,大人。”由于回答较快,梁县令误听成“是大人”。心里不高兴,便想挫挫小孩的傲气,于是吟出一上联:
  廿日小孩岂称
  莫宣卿听出梁县令的出名弦外有音,是将自己的“莫”姓拆字为联,即针锋相对地答道:
  三两木头不成官。
  对句也把县令的“梁”姓拆解成联(“两”字的别体为“刀”)。梁县令见他如此聪明机智,连声称赞:“果然名不虚传!”后来,莫宣卿17岁便考中状元,时人誉为“岭南八才子”之一。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权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有人拆解“洪宪”二字,撰联讽之:
  帝非帝,王非王,丢人缺德;
  满不满,汉不汉,有共无和。
  上句解拆“宪”(繁体字为“憲”)字,说上有宝盖,却不是“帝”字,中间有王,却又非“王”字,底下是“德”字的一半,也不成“德”字,故斥之“丢人缺德”。下句射“洪”字:虽有三点水旁,却非“满”非“汉”,“洪”字右半边是“共”字,正好引申为“有共无和”。
  福州有家报纸则刊出《讨袁征联》,出句为:
  中拎出老还我
  这也是一则别出心裁的析字上联:从“”字中拎出“袁”,放入“或”,刚好成了“國”字。文义上表达了“要把窃国大盗袁世凯揪出来,还我共和国”的深刻意思。联语犀利,拆字新奇,一时广为流传,闹得连袁世凯都知道了。
  然而,这副上联却因其过于奇巧而一时竟无应对者。直到袁世凯临终时,才有人模仿老袁自白的口气对出下联:
  上不堪回望前
  “首”字从“道”字中离去,加进“余”字,刚好成了“途”字。此下联刻画了袁世凯处于穷途末路的凄凉心境,与上联的对仗、呼应都恰到好处。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搞得民不聊生,蒋管区教职员生活也困苦不堪。某教授愤而写出一联:
  欠食饮泉,白水何堪足饱;
  无才抚墨,黑土岂能充饥!
  这副对联,分拆“饮”、“泉”、“抚”、“墨”四字,构思新颖,文字泼辣,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是有力的控诉。

  说到这里,本文该结束了,但有的读者可能还在为“妙人兒倪家少女”尚无下联感到遗憾吧?说来也是一段佳话,如今这则难对终于有了下联。不过作出下联的并非文坛泰斗,而是大数学家华罗庚。
  1981年4月,华老到安徽合肥讲学,住在稻香楼宾馆。一天散步时,遇到宾馆女服务员小倪。华老兴致很高,脱口说了句“兒倪少女”。下联该怎么对呢?华老慧目一转,眼光落到中国科技大学派来照料他的张医生身上,顿时续出下联:
  长弓府高才。
  下联与上联对得自然贴切,情趣盎然,逗得在场的人都笑了。不经意间,数学大师攻下了一道联苑的“哥德巴赫猜想”难题!

 

2. 顾我则笑 问道于盲 (嵌字联)

报援朝胜利; 花贻抗美英雄。 这是在抗美援朝初期,周恩来总理为何香凝老人画的一幅牡丹喜鹊图所题的对联。这副对联把画图中的喜鹊(鹊)和牡丹(花)分嵌在联首,使之与抗美援朝的内容贴切而又自然地连接起来,准确地表达了何香凝老人作画的心意。象这种把特定字眼嵌入句中的对联,就叫做嵌字联。嵌字联是联苑百花园中又一枝奇葩。对联本以语言精炼、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见称,制作已属不易。而嵌字联要求在联中嵌入、嵌好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字眼,制作难度自然更大。不过嵌字联常因其精巧而别具雅趣,受到不少人的喜爱。从嵌字联的格式看,以嵌联首的居多,因为这样较为醒目;也有嵌联尾或嵌联中的,甚至有在联内多处分嵌的。 嵌联首的,如福建东山岛怀乡亭联: 怀抱顿开,且喜故人促膝; 乡山在望,何妨此地谈心。 嵌联尾的,如树山亭联: 坐看流水长亭树; 远望斜阳去路山。 嵌联中的,如四川新都县桂湖杨升庵纪念堂联:老桂离枝,六诏荒烟怆往事; 平湖潋滟,一泓秋水想伊人。 在联中多处分嵌的,如杭州西湖仙乐酒家联: 翘首仰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今我买醉湖山里,非仙也仙; 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诗风雪中,不乐亦乐。 上下联中,六处分嵌仙乐二字,谈古论今,借题发挥,反复渲染仙乐酒家的好处。在今天看来,还可以算得上是一副别致的酒店广告。当然,联中及时行乐之意并不足取,在此我们也不必苛求古人。从联律看,该联末字上平下仄,亦非正格。又如,1989年大连星海杯征联大赛一等奖联: 悬恒星,落陨星,俱为吉星福星,星罗棋布;辉宇宙,耀人寰,五星旗万代飘扬,江山不老; 内渤海,外黄海,直接东海南海,海阔天空;吐风云,纳日月,四海水千秋激荡,潮汐常新。 上下联中六处分嵌星海二字,自然流畅,颇有气势。 从嵌字联的使用范围来说,常见的有嵌地名、人名、书名、剧名等多种。 嵌地名的,如洞庭湖君山联,在联首嵌君山二字: 君妃二魄芳千古; 山竹清斑泪一人。 嵌人名的就更多了,饶有兴味的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1953年作的一联。那年,华老和一批科学家出国考察。途中,他们谈笑风生,兴致很高,华老即兴吟出一联: 三强韩赵魏; 联首嵌入了考察团团长、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的名字;同时,三强又是指战国时代的韩、赵、魏三个强国。出句一语双关,确实很妙。正当众人为下联犯难的时候,华老自己从容续从了下联: 九章勾股弦。 联首正好嵌入代表团另一名成员、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而九章又是指我国古代一本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这本名著共分九章,在第九章中记载有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弦定理。华老作的这副嵌字联,构思奇巧,当即获得众人击掌称赞。嵌书名的,

 

3. 大气磅礴兴大业

(复辞联)

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联是:上下五千年,繁荣盛世庆今日;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兴未来。作者为中国楹联学会办公室主任叶子彤先生。该联纳古涵今,颇有气魄,深受好评。殊不知,当时叶先生所撰的供备选的另一联同样立意甚佳,联为: 大联欢,大团圆,大景大观,泱泱大国,大气磅礴兴大业; 新境界,新局面,新时新政,滚滚新潮,新风浩荡颂新春。 上联连用七个字,突显中兴大业的景观,大气磅礴;下联连用七个字,颂扬新时新政的浩荡新风。该联语言酣畅,气势不凡。 像这种在联中多次间隔使用同一意义字(词)的修辞手法,称复辞。复辞联依联中重复的字(词)多少而异,可分为三种类型:复字、复词和多组字(词)复用。 复字如格言联: 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 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 联中复用字,深该阐明了做人的道理。 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80岁寿辰时,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送给他一副寿联: 测黄道赤道白道,深得此道,赞钰老步人间正道; 探行星彗星恒星,戴月披星,愿哲翁成百岁寿星。 该联以天文专业词汇入联,赞颂天文学家的杰出贡献,风趣感人。上联复用五个字,下联复用五个字,且将张钰哲的名字嵌入联中,全联顺畅自然,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1971年9月,林彪叛逃前夕,毛泽东看到周恩来的书面汇报材料后,提笔在一柄白色丝绸折扇上题写一联,让警卫员送周恩来(载1990年第4期《楚风》杂志),联云: 各求各志,各行各路; 离凡离圣,离因离果。 该联针对林彪集团所作所为,上联讲自我作孽,下联讲自食其果。联语沉稳含蓄,蕴惋惜、憎恶、无奈等复杂感情于一炉,体现了毛泽东胸有成竹、处变不惊的智者风度。联中运用复词的,如古时苏州李生挽未婚妻联: 尔何人,我何人,只因六礼相传,惹出今朝烦恼; 生不见,死不见,倘若三生有幸,愿偕来世姻缘。 由于封建包办婚姻,男女虽已订婚,但不到新婚之夜洞房里揭开盖头,是不能见面的。李生未婚妻突然去世,无缘相识,这样的挽联实难着笔。上联以尔何人,我何人起句,语意突兀;只因六礼相传,惹出今朝烦恼,解释却于情理之中。下联以生不见,死不见着墨,接着坦陈倘若三生有幸,愿偕来世姻缘,亦显一片痴情。 联中多组字(词)复用的,如四川乐山凌云寺山门联: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上联复用九个字、两个字,道出一个真谛:世上最大的智慧是认识自己的不足;下联复用九个字、两个字,蕴含一个哲理:世上万事万物、上下高低是客观存在的。悟此

 

4.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叠 字 联)

杭州西湖九溪十八涧有一副对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联中连用叠字,状写山光水色,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把九溪十八涧的胜景逼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不禁心弛神往。像这种把某个字叠用的对联称为叠字联。叠字联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上下联对应位置相同的字紧相连接叠用;二是所叠用的字的词性、意义均相同。 关于叠字,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顾炎武认为:诗用叠字最难……古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连用六叠字,亦极自然。下此即无人能继。顾炎武说诗用叠字最难,是实话,但他极力推崇青青河畔草句,说下此即无人能继,倒未免太绝对化了。在对联中,叠字的运用并不鲜见。叠字联依叠字使用数量情况不同可以分两字叠,多字叠、多组叠字和全联叠字等四种。 两字叠,如岳飞故乡河南汤阴县岳家庙联: 凛凛正气; 悠悠苍天。 上联赞颂岳飞正气凛然,永垂青史;下联痛惜其蒙冤屈死,苍天慨叹。凛凛悠悠两字的叠用,强化了褒扬英雄、痛斥奸佞的凝重感情。 董必武同志为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题写一联: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 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上联星星二字,准确描述了革命之火当时处于星星点点之际,也留给人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想象;下联殷殷则是仿拟雷声,象征革命力量的发展和声势。 多字叠,即联中运用两个以上叠字。如济南趵突泉联: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联中的多字叠用,给人以强烈的动感,把趵突泉刻画得十分传神。 又如何淡如撰写的赛龙舟联: 扒扒扒扒扒扒扒,扒到龙门三级浪; 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出仙姬七姐词。联中接连叠用七个,有力地渲染了赛龙舟的热烈气氛。 多组叠字,即联中有几组不同的叠字。如佚名悼师联: 迢迢伤远,碌碌伤忙,汤药疏尝无限恨; 谆谆善诲,循循善诱,衷心难忘启蒙师。 上联叠用迢迢碌碌,映衬了作者强烈的愧疚感;下联叠用谆谆循循,表达了对老师的深切感谢和怀念。 又如清.李调元结束充军伊犁,返 ersonName ProductID="家时应" w:st="on">家时应 ersonName>夫人对: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凉凉暑暑,严冬过后始逢春。 上下联各用了四组叠字来渲染充军别离的漫长岁月,衬托出黑夜尽头方见日严冬过后始逢春的欣喜。 全联叠字的也有不少佳作,如杭州西湖有两副著名的叠字联,其一为花神庙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其二是西湖天下景

 

5. 水从碧玉环中去

(比 喻 联)

明代翰林学士解缙自幼聪明好学,六七岁就能吟诗作对,有神童之称。曹尚书半信半疑,想考考他,命家人把解缙叫到府上相见。当解缙来到时,曹府却紧闭中门,只开边门接客。解缙当即提出抗议:“正门未开,非迎客之礼。”
  曹尚书说:“我出几联,你对得上便开中门迎接。”言罢,念出上联:
  
小犬无知嫌路窄;
  解缙对道:
 
 大鹏展翅恨天低。
  曹尚书又出一联: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解缙对道: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曹尚书见解缙对答如流,很是惊奇,即开中门迎接。解缙身穿绿衣,连蹦带跳进入中门。曹尚书见状,便挖苦他:
  
出水蛤蟆穿绿袄;
  解缙抬头一看,见尚书身着红袍,老态龙钟,便应道:
  
落汤螃蟹着红袍。
  曹尚书满脸尴尬,知道解缙不可小视,便请他入座。问道:“解学生,你父母以何营生?”
  解缙答道:
  
严父肩挑日月;
  慈母手转乾坤。
  原来,解缙家贫,父亲沿街卖水,早出晚归,日月映在水桶中,所以说“肩挑日月”;母亲在家推磨做豆腐为生,所以说是“手转乾坤。”
  曹尚书听罢,叹服解缙真是神童。
  
  从修辞的角度看,曹尚书和解缙的问答用的都是比喻。第一联,曹尚书把解缙比作“小犬”,而解缙的回答则自比“大鹏”。第二联,曹尚书把天比作“棋盘”,星比作“棋子”;解缙的对句则把地比作“琵琶”,路比作“弦”。第三联,曹尚书把解缙比作“比水蛤蟆”,解缙则把曹尚书比作“落汤螃蟹”。第四联,解缙把父亲挑水比作“肩挑日月”,把母亲磨豆腐比作“手转乾坤”。从以上例子可看出,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甲乙两类不同事物具有相似之处,用乙事物比甲事物。比喻联中,被比的事物称主体,作比的事物称喻体,联系主体与喻体的词称为比喻词,并由此构成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以“乙像甲”这种形式出现,对联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如”、“似”、“若”、“犹同”、“宛如”等。比如写景联:
  
莺入梅花,似火炼黄金数点;
  鹭栖荷叶,如盘堆白玉一团。
  又如清代大学士纪晓岚自题联:
  
浮沉宦海如鸥鸟;
  生死书丛似蠹鱼。
  上联以“鸥鸟”比自己的从政经历,下联以“蠹鱼”比自己的治学生涯,虽带几分自嘲,却十分生动。
  
暗喻则是以“甲是乙”的形式出现。其关联词有“是”、“为”、“作”、“乃”、“即”等。如桂林山水联:
  
水作青罗带;
  山为碧玉簪。
  又如明大臣刘伯温应明太祖朱元璋对:
  
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
  暗喻也可以省去“是、作”等关键词。比如清代学者钱大昕自勉联:
  
读书心细丝抽茧;
  炼句功深石补天。
  又如民间巧联:
  
菱角双尖,铁裹一团白玉;
  石榴独蒂,锦包万粒明珠。
  借喻则是以乙代甲。在联中,被比喻的事物不出现,而是把比喻事物借来,当作被比喻事物来说,如小凤仙挽蔡锷联: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上联把蔡锷比作周瑜。蔡锷是护国军统帅,为推翻袁世凯称帝复辟,高举义旗,死时仅35岁。周瑜是吴国力拒曹操的主战派,与孔明联手取得赤壁之战大捷,享年只有36岁。以周瑜喻蔡锷,十分得体。且周郎有“曲有误,周郎顾”之美谈,也暗喻蔡锷为小凤仙的知音。下联再将蔡锷比作初唐军事家李靖,自比慧眼识英雄、弃隋朝宰相杨素而私奔李靖的红拂女,亦很贴切。
  河北赵县赵州桥有一副题联:
  
水从碧玉环中去;
  人在苍龙背上行。
  上联以“碧玉环”喻桥洞,下联以“苍龙背”喻桥面。如果把它改成明喻,应当是“水从碧玉环似的桥洞中流去,人在苍龙背般的桥面上行走”,虽比喻依然,但显然太啰嗦了,失去了作品精炼的艺术美。
  有时联中为了强调某个事物,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本体,叫
博喻,又称连比。博喻能加强语气,增添气势。如清.王叔兰贺文学家、楹联家梁章钜七十寿联: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
  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语,富如诗集,略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下联连用六个比喻,高度评价了梁章钜著述的特色。
  撰联和写诗一样,需要形象思维。比喻是最富形象思维的文学语言,为语出惊人,性僻耽佳句大有人在。相传对联圣手方尔谦临终时,有几个作联成癖的子弟守护在旁,居然还在争论比喻句
水如碧玉山如黛”如何属对。方尔谦于弥留之际听到了,吃力地说:“对云想衣裳花想容’。言毕,阖然而逝。
  比喻在对联中是用得十分广泛的一种修辞格。它在述事说理、写景状物方面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对联运用比喻,可以使单调的事物形象化。明代顾鼎臣有副状景联:
 
 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
  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上联中以“线”喻“柳”,以“梭”喻“莺”,柳条如万千条垂线,莺如飞梭在其中穿行,描绘出一幅江南春色图;下联以“笺”喻“云彩”,以“字”喻“雁阵”,描绘出深秋的物候景象。几个精巧的比喻,便把春秋景物写活了。
  贵州黄果树瀑布观瀑亭有一联: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黄果树瀑布是闻名世间的景观。瀑布宽约30米,从高高的山崖跌落,水花飞溅,极其壮观。上联把瀑布比作不用弓弹花自散的棉絮,非常形象;下联把红霞比作无须梭织天生成的锦绣,也很生动。
  对联运用比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如格言联: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该联以“逆水行舟”喻“学”,以“平原走马”喻“心”,化抽象为具体警策之言,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老舍先生曾有联赠崔嵬:
  
贞如翠竹明如雪;
  静似苍松矫似龙。
  本来,“贞”、“明”、“静”、“矫”是抽象的品格性情,联中把它们分别比作“翠竹”、“雪”、“苍松”、“龙”,这样,抽象的品格性情就具体化了;对联受赠者的个性便以鲜明的事物形象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对联运用比喻,还可以使枯燥的说理生动化,如俗语联:
  
人心不足蛇吞象;
  世事到头螳捕蝉。
  该联摘自罗洪先诗。“蛇吞象”典出《山海经》“巴蛇吞象,三岁而出其骨”,比喻贪得无厌。“螳捕蝉”,典出《吴越春秋》:“太子友曰:蝉登高树,自以为安,不知螳螂超枝缘条而稷其形;螳螂翕心而进,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徘徊枝阴欲啄之。”比喻贪利不顾后患。这副对联用两个典故作比,说明了贪得无厌必生禍害的道理,可谓深入浅出,令人警醒。
  又如格言联:
  
浪费犹如水推沙,荡金如土;
  节约好比燕衔泥,积宝成山。
  该联以“水推沙”比喻“浪费”,以“燕衔泥”比喻“节约”,十分生动形象。那么,浪费的结果是“荡金如土”,节约的成效是“积宝成山”,也就很有说服力了。
  
对联运用比喻,宜注意三点:
  一是比喻须贴切。喻体和本体是两个不同但又有某些相似的事物,无共同点的两件事物间不能相互比喻。
  
二是比喻力求新颖,避免陈词滥调。有句老话说得好: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蠢才。在对联创作中应引以为鉴。
 
 三是比喻要讲究意境美。明代,苏州有个商人请唐伯虎为他的店铺写副春联。唐伯虎写道: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流。
  此联以“春意”喻“生意”,以“水源”喻“财源”,本来既生动又雅气,但商人并不满足,要求重写。唐伯虎眉头一皱,重写一联: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犹如冬日虱子,越捉越多。
  商人见了,这才满意而去。但“夏夜蚊虫”和“冬日虱子”本是令人生厌之物,毫无意境美可言。商人铜臭熏心,可谓物以类聚。

 

6.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双关联)

  清朝康熙五十年,曾出了一桩轰动一时的科场案:那年江南乡试,主考左必蕃、副主考赵晋私通关节,中试者多为苏州和扬州盐商子弟。众考生忿忿不平,聚千余人抬着财神到文庙示威,将科场匾额(贡)院二字改成(卖)完,两边贴上对联:   子龙一身是胆;   丘明两眼无珠。   赵子龙是三国名将,刘备夸他一身都是胆;左丘明曾著《左传》,相传他是盲人。联中采用双关手法,巧借二姓的历史名人典故,痛斥二主考贪赃枉法一身是胆,录取不才两眼无珠。后来,科场案闹大了,康熙皇帝只好亲自出面处理,将赵晋处斩,左必蕃革职。而这副出色的双关联却在民间流传开了,成了揭露封建科场丑剧的笑谈。  双关联是联苑中又一枝奇葩。所谓双关,就是用一个词语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式。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著名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中以,运用双关隐语把少女心中似有若无的恋情表达得如此婉约微妙,使后世多少人为之赞叹不已。对联是从律诗的对仗句演化出来的,向来有诗中之诗的美称。双关修辞在对联中的运用,往往使简练的联句如尺幅中峰峦迭起,令人反复揣摩,回味无穷。  常见的双关联有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谐音双关是利用同音或近音来造成双关效果。请看这样一副对联:   两船并进,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从字面上看是议论行船、奏乐,但仔细推敲,橹速帆快笛清箫和,分别谐音鲁肃(三国吴谋士)、樊哙(汉大将)、狄青(北宋大将)、萧何(汉大臣)。原来,上联暗寓文不如武(鲁肃不如樊哙),下联针锋相对反驳,认为武不如文(狄青难比萧何)。   曾主持纂修《永乐大典》的解缙,是明朝大才子。他为人刚直,常为文嘲弄权贵。一权贵老臣怀恨在心,拟就一联,找了个机会当众向解缙挑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解缙才思敏捷,应声对道: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弄得那位权贵老臣张口结舌,当众出丑。  明朝新科状元林大钦赴湖北主考,傍晚乘船渡汉水,船夫知其为主考官,有意为难,指着船尾的小孔出句:   孔子生于舟末;   出句既实指船尾的小孔,又谐音孔子生于周末。   林大钦苦思无对,正一筹莫展时,忽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他顿有所悟,得下联:   舞起自汉中。   对句既指闪电起自霄汉(天空)之中,光舞又指音光武。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刘秀于汉中起兵平乱后称帝,光武为其开国年号。林大钦随机应变,终于巧解了难题。   清光绪年间,四川资中富户廖

 

7. 乾坤浮一镜 日月跳双丸

(夸张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这是刻在泰山南天门两旁的一副对联。泰山是五岳之首,海拔1545米,山势险峻,景色壮观。南天门,又称三天门,在登泰山顶的十八盘尽处;九霄,天空极高处;三天,道教称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为三天,泛指天下世界。上联用极夸张的语言说南天门开辟了通向九霄的道路,向上走就可以游览三天的胜迹;下联是俯视泰山奇观,说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并不一定说泰山台阶真是一万级,俯视的山峰有一千座,只是言其极多,也属夸张语言。但登泰山赏对联,人们并不认为其言虚妄,反而觉得它道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真实感。这就是夸张在对联中的艺术魅力。   夸张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它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以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或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对联中运用夸张修辞,一种手法是故意夸大事实,如北宋大学士苏东坡题王文甫门联:   门大要容千骑入;   堂深不觉百男欢。   上联言王家门大得能容千骑驰入,下联言其堂深得有百男欢闹也不觉察,足显其富贵阔绰。当然事实并非如此,《墨庄漫录》记录此事时,也直言是公(苏东坡)戏书一联。   有一副对联这样描写济南趵突泉:   平地忽堆三尺雪;   四时长吼半空雷。   上联描写泉水涌出,水花四溅的景色;下联描写喷泉凌空,如雷震耳的声响。三尺雪是视觉的夸张,半空雷是听觉的夸张。   明代梁储,少年好学志高。有一日,其父带他到池塘洗浴,父出句:  晚浴池溏,摇动一天星斗;   梁储欣然对道:   早登台阁,挽回三代乾坤。   上联实地写景,下联抒情言志,都用了夸张手法。梁储人小志大,勤奋努力,后来果高中进士,官至大学士。  在日常生活中,酒是不少人的喜好之物,酒能成事,亦能败事,对酒的夸张描写常常体现在对联中。山西杏花村酒店有这样一副对联:   酒味冲天,飞鸟闻香化凤;   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   飞鸟闻香能化凤,游鱼得味可成龙,这酒简直比天庭的玉液琼浆还神奇。以这样夸张的语言赞美杏花村的汾酒,有几个凡夫俗子能不动心?  还有一副酒联是这样写的:   一醉千愁解;   三杯万事和。   该联十个字,把酒的功效夸张得如此之大!然而酒客宁信其有,不苛其无,也没有人指责酒店在做虚假广告。因为人们理解,夸张只是艺术语言,虽然它在现实生活中是不真实的,但在艺术中却是真实的,因为它给人以美丽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多滋多味的艺术品味。  夸张的另一种手法是夸大的反面——故意缩小事实。如北京颐和园涵远堂联:   西岭烟霞生袖底;   东州云海落樽前。   联中,烟霞和云海都被微缩。西岭烟霞生袖底是对极大事物空间的缩小;东州云海落樽前是对极远事物距离的缩小。   昆明西山达天洞有一副对联:   乾坤浮一镜; <

 

7. 齐大非偶 两小无猜

(转类联)

  抗战时期,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鑫陵女子文理学院和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都迁到成都华西后坝的华西协和大学上课。其时,著名病理学家 ersonName ProductID="侯宝璋" w:st="on">侯宝璋 ersonName>教授在齐鲁大学医学院任教。 ersonName ProductID="侯" w:st="on">侯 ersonName>教授精通我国古典文学,对于一些复杂的病理,常常能用一两句谚语或典故予以分析概括,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颇受学子称道。有一天, ersonName ProductID="侯" w:st="on">侯教授授课,临下课前突然兴来,出一上联请学生应对:  金男大,金女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齐大非偶;   全堂学生鼓掌叫好,但无人能对。这件事被《新民报》访得,在报上披露公开征对。不久,四川省农政所第一血清示范厂一位姓杨的会计对出下联:   市一小,市二小,一小在南,二小在北,两小无猜。   对句工稳自然,堪称合璧。该联精彩之处在于巧妙运用了转类修辞手法。上联中,本来金男大金女大齐大都是校名简称,字属名词,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齐大非偶中的字却作形容词用。同样,下联的字也由前面的市一小、市二小中的名词(作小学解)转为两小无猜中的形容词(作年幼解)。全联因而横生妙趣。   汉语从《马氏文通》以来,普遍将词分为九类,即: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如前面这副对联,把某一类词转化为别的一类词使用,这种修辞手法叫做转类,又叫转品。转类可以造成语意跌宕起落,使对联生动、活泼、风趣、增强表达效果。  转类联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同字拈连带用转类,另一种是本词直接转类。   同一字拈连带用转类的,例如: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下联出自《说苑.贵德》。上联中,前一个分别作衣服食物解,属名词;后一个则分别作给我衣穿供我食物吃解,属动词。同样,下联中,第二个也是由名词转作动词使用。由此可见,联中作为动词使用的第二个字都是由作为名词使用的第一个连带出来的,这就是同字拈连带用的转类。   解缙是明朝才子,年少就高中状元。有一日,他到郊外游玩,口渴难耐,便向草庐一位老者讨茶喝。老者得知他就是被称为神童的解状元,便出句求对:   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出句三个字,词类和意义都各不相同。第一个读作jiě”,意为解除,属动词;第二个,读作xiè”,是姓氏名词;第三个jiè”解元也是名词。一词三音三义,要对出下联实属不易。解缙一时语塞。后来在言谈中,他得知这位老者姓乐,原在朝廷乐府任职,灵机一动,便对出了下联:   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   老者一听,连声称妙。原来,对句中,字也有二音三义;第一个lè”,作欢乐解,属动词;第二个yuè”,是姓氏名词;第三个也读yuè”乐府也是名词。上下联同字转类对应,精巧之极。   戊戍变法失败后,刘光第等六君子遇难,亡命海外的康有为闻讯悲痛不已,作了一副挽联:   死得其所,光第真光第也!   <

 

8. 一代奇书镜花绿

(飞白联)

  乾隆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相传有一年他出游十三陵,看到陵道两旁依次而立的石人,便问身边的随从:这叫什么?随从中有个翰林答道:石人仲翁。乾隆眉头一皱,满脸不高兴。原来石人应叫翁仲。翁仲是古代秦国一位将军的名字,他身长一丈三尺,气宇轩昂,秦始皇命他出征匈奴,戍这有功。翁仲死后,铸铜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来人们就称铜像、石像为翁仲。其实,乾隆皇帝何尝不懂得石人称翁仲,只不过想考考别人罢了。不知那位翰林是学识不精,还是慌中出差,一开口竟答反了。乾隆嘿嘿一笑,挥笔成诗一首。  翁仲缘何作仲翁,十年窗下欠夫功。   从今不许为林翰,去到江南作判通。   这么一来,堂堂翰林学士一下子被赶出京城。乾隆揪住那个翰林把翁仲说颠倒的错误,故意将错就错,在诗中把功夫颠倒为夫功翰林颠倒为林翰通判颠倒为判通,不但以误攻误,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而且把那个翰林贬为不伦不类的判通,使他品尝了伴君如伴虎的滋味。而这个乾隆,在诗中采用飞白手法,也确实把他风流天子的才华漂亮地露了一手。   所谓飞白,从修辞技巧来说,就是明知其错故意仿效。运用飞白修辞的对联称为飞白联。飞白联多用于嘲讽取笑,历史上不乏此类趣事。   清代有个教书先生,教学生读《礼记》时,有个学生把《典礼》篇中的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错记成临财母苟得,临难母苟免。放学回家复习功课,自然照样错读。学生的父亲是秀才出身,听见儿子把字读成字,以为是先生不学无术,误人子弟。他把先生叫来,出一联要先生应对,声称如对不上就请他卷铺盖走人。其出句是:  《典礼》一篇无母狗;   先生听罢,应声答道:  《春秋》三传有公羊。   《春秋》三传是指孔子编修《春秋》,解释《春秋》的有《左氏》、《公羊》和《谷梁》等三传。以三传有公羊戏对一篇无母狗,可谓巧合天成。 ersonName ProductID="家长见" w:st="on">家长见 ersonName>先生确有真才实学,知道错怪了先生, ersonName ProductID="于是对" w:st="on">于是对 ersonName>先生优礼有加,放心让先生施教。   另有教书先生将琵琶错写成枇杷,将舴艋(小船)错写成蚱蜢,亦有人作联嘲之:   戏里出枇杷,吃乎?弹乎?原来是无声之乐;   河中现蚱蜢,蹦也!跳也!还同那不系之舟。   还有一位不学无术的教书先生,见学生作业中有蔡中郎文抄公等词,不禁皱眉,认为是学生粗心大意,写字颠倒。于是大笔一挥,将中郎改为郎中,将文抄公改为抄公文。家长见了哭笑不得,遂撰一联送给教书先生:   文抄公就业抄公文;   蔡中郎改行当郎中。   清末有一次科举考试,出了《昧昧我思之》这样一道题,用的是《尚书.泰誓》中的一句。有位考生粗枝大叶,将误作,把题目抄为:   妹妹我思之; <

 

9. 犬为家贫放胆眠

(衬托联)

  彭德怀元帅诞辰一百周年之际, ersonName ProductID="刘季子" w:st="on">刘季子 ersonName>先生撰联纪念:  金牌饮恨,属镂含冤,历史总无情,又演庐山千古恨;   逐客谏书,出师上表,文章诚有价,何如彭帅万言书。   联中用了四个历史名人的史实衬托彭德怀元帅。金牌饮恨说的爱国名将岳飞。他率军大败金军,本来可乘胜收复失地,但宋高宗、秦桧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回临安后,即被解除兵权,诬谋反下狱,后以莫须有罪名被杀害。属镂为剑名。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苦谏,赐属镂剑令其自杀,后吴国被越国所灭。上联以古代忠臣岳飞、伍子胥冤案作衬托,道出彭德怀元帅的蒙冤受害。下联以历史名篇李斯的《谏逐客书》、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作衬托,凸显彭德怀元帅为民请命的万言书的崇高价值。通过这样多角度的衬托对照,展现出了彭德怀元帅历史伟人的形象。  对联创作中,像这种对主题不作正面描写,而是借助其他事物从侧面或反面去显示出来的手法叫衬托修辞。运用这种手法写作的对联往往寓意含蓄,耐人寻味,主题突出,形象鲜明。   衬托分为正衬与反衬两种。   用具有相同特点的事物作陪衬,叫做正衬。如明末福州徐五自题宅联:   鼠因粮绝潜踪去;   犬为家贫放胆眠。   因为家中无粮,所以连老鼠也呆不下去;家贫如洗,盗贼自然不会光顾,狗也可以放心睡觉了。不直接说自己如何贫困,只说鼠犬如何,以鼠犬的行为有力地衬托出人的困境,构思巧妙。这是用相关的事物行为衬托主体的状态。  河北涿县张飞庙有这样一联:   使君乃天下英雄,谊同骨肉;   寿侯为人中神圣,美并勋名。   题张飞庙联却不去评论张飞,而是评论他的结义兄弟使君(刘备)和寿侯(关羽)。既然使君是天下英雄,那么与他谊同骨肉的人自然是条好汉;寿侯被人们视为人中神圣,那么他的结义兄弟肯定与之勋誉齐名。这样的衬托推理是令人信服的,因而最终达到对张飞褒扬的目的。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某地关帝庙联: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   友子龙,师卧龙,龙友龙师。   褒扬关公,但不直接说他的好话,只说齐备、张飞是他的兄弟,孔明、赵云是他的师友,关公难道会不值得称道?这是运用相关的人物来衬托主体,视角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乌江项王祠联也是采用衬托手法,写得十分出色。联为:   司马迁本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   杜师雄真豪士,临祠大哭,至今草木有余悲。   项羽为秦末农民义军领袖,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在楚汉之争中项羽败于刘邦,沦入四面楚歌的困境,后于安徽和县乌江边自刎身亡。史学家史马迁是汉朝臣子,本不该将汉高祖刘邦的冤家对头写入本纪,因按《史记》的体例,本记是用来记载帝王这种规格人物的事迹的。项羽未成帝王,不该在本记榜上有名。但司马迁居然以曲笔破例将项羽列入本记,足见这位古今公认的大史学家对项羽的首肯。杜师雄是宋代诗人,据传他到项王祠凭吊时曾大哭,认为天意不让项羽成就霸业是千古大不公。尽管历史上常常是成者王侯败者寇,但对于项羽这样的豪杰,人们并不以成败论英雄。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五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则直接以人杰鬼雄盛赞项羽。而乌江项王祠联则是以司马迁、杜师雄这两位名人的作为,衬托

 

10. 万国衣冠拜冕旒

(借 代 联)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14岁时被唐太宗选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为尼。高宗时复被召为昭仪,后立为皇后,参与朝政,号天后。她于唐载初元年(公元690年)登位,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武则天执政15年,有雄才大略,威令四方;她任用酷吏,屡兴大狱,诛杀重臣,又是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她家乡山西文水县有则天庙,庙联为: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万国衣冠拜冕旒。   此联是副集句联。上联出自白居易《长恨歌》: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杨贵妃作比,赞美武则天的容貌;下联出自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以各国使臣顶礼膜拜,烘托武则天的威仪。粉黛本是女子用的化妆品,联中代指嫔妃;衣冠本指士大夫的穿戴,联中代指外国使臣;冕旒本是天子的礼帽和礼帽前后的玉串,联中作为武则天的代称。   像这种不直接说出事物的名称,而用另一种与本体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式,称为借代。讲得通俗一点,借代就是换个称呼,换个说法。对联中运用借代,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力,把本体事物表达得显豁、生动。  借代,不外乎代物和代人两类。在实际运用中有多种形式变化。   借代联中,代物的有以部分代总体,以具体代抽象,以特殊代一般,以特征代主体等多种形式。如湖南岳阳大乔墓联:  高唱大江,谁把黄金铸铜雀;   方迁乔木,忍抛红豆打流莺。   联中,以大江借代苏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其首句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以部分代总体。   明.张居正应湖广巡抚顾之请赏菊。客中有人将菊折去,顾出句:   赏菊客来,两手劈残彭泽景;   张对道:  卖花人去,一肩挑尽洛阳春。   联中以彭泽景代菊(因晋.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名句),以洛阳春代花,则是以总体代部分。   昔有塾师李璧瑜自撰联云:   伤心夜雨打蕉窗,点半盏残灯替诸生改之乎者也;   回首秋风扫梧院,剩一支秃笔为举家谋柴米油盐。   联中以之乎者也作业,以柴米油盐生计,是以具体代抽象。   明代兵部尚书于谦年少勤学多才,相传他随父进城赶考,路上采了一朵花藏在袖子里,主考官见了,戏言道:   小童子暗藏春色;   于谦应声答道:   老大人明察秋毫。   春色本是春天万紫千红景色的抽象概括,仅是春色中的一种具体景象,以春色是以抽象代具体。   昔有佚名联:   伯乐常存,何无千里马?   青山不老,岂乏栋梁材!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人,擅长相马。联中以伯乐代善识贤才者,是以特殊代一般。   老舍先生为蒲松龄故居题联:

 

11. 有贤妻何至若是

(假 称 联)

  在杭州西湖岳坟前,有四个跪在地上的铁铸人像,其中两个就是害死岳飞的臭名昭著的秦桧夫妇。在这两个跪像颈上,挂着一副对联: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该联模仿秦桧夫妇相互报怨对骂的口吻,把这两个陷害忠良的罪人的丑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游人看后,在捧腹而笑之时,感到非常解恨。  像这种把要表达的内容借助有关对象口吻叙述出来的手法叫假称。   假称联大多借助当事人的自我表白来阐明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的是表达自嘲。例如某庙门联:   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主意?   庙遏烟云,堂列钟鼎,堪笑人供此泥木,空费了多少钱财!   庙内菩萨的这番自我剖析,对世人道出真相,既是自嘲,也是对信奉者的劝诫。   另外一副财神庙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有几分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做半点事,朝又拜,夕又拜,教我为难!   这位财神爷坦白得可爱,大有无功愧受禄之叹,这对于那些想不劳而获的善男信女来说,应当也会有所触动吧!  假称联有的是表达自叹。如南阳土地庙有一联:   噫,天下事,天下事!   咳,世间人,世间人!   这位土地公公唉声叹气,欲说还休,似有难言之隐。联中不尽之意,让读者去猜测罢了。  假称联还有的是表达自夸。如山东兖州盗跖庙有联:   得失乃古今亡羊,任他们为帝为皇,为王为霸,大踏步跳出簪缨范围,说甚么柳下圣兄留青史;   富贵亦英雄走马,像俺者不农不士,不工不商,小发财坐享早晚香火,也有那花间贤姐唱黄梅。   跖是传说中的春秋战国时的起义军领袖,封建时代一直蒙受千载骂名,被贬为盗跖。兖州盗跖庙联以跖的口气纵论历史,上联粪土王侯,气魄非凡;下联自诩英雄,不乏预柔情,读之发聋振聩。   假称联还有的是表达自咎。如下面这副嘲庸医联:  入吾门千差万错;   要我诊九死一生。   就是以自咎的口吻让庸医自亮其丑。   假称联还有的是表达自辩。某地道观供奉的财神爷可不是慈眉善目的样子,而是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的正一玄坛元帅(赵公元帅),其联为:   我岂爱财,骑虎不能下背;   人而求富,执鞭亦所甘心。   该联以财神爷自白口气为骑虎执鞭进行辩解。看来财神爷也有苦衷,当了财神爷身不由己,想不重富轻贫也不行!   河南许州八里桥关帝庙中一副对联也很有特色!   亦知吾故主尚存乎?从今日遍逐天涯,且休道万钟千驷;   曾许汝立功乃去耳!倘他日相逢歧路,岂肯忘樽酒绨袍?   曹操破徐州后,关羽在绝境中经张辽劝说,以降汉不降曹的名义,暂依曹操,并与曹操相约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

 

12. 听鸟说甚 问花笑谁

(设 问 联)

  有些对联,句中设问,或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或明知故问,或有意反问,或径直责问,往往都能切中主题,引人入胜。设问有提问和反问两类。为提醒下文而问的,称为提问;从反面提问以突出本意的,称为反问。无论是提问或反问,联语一般都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对联中采用提问有三种布局形式:上联提问,下联回答;上下联自问自答;上下联只问不答。上问下答式的,如酒店联:   刘伶借问谁家好?   李白还言此处佳。   上联借刘伶之口提问,下联假称李白直接作答。  又如顾复初题成都杜甫草堂联: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上联问龙蜷虎卧几诗客?虽未明答,但在作者心目中,杜甫这样的诗客是无与伦比的,故下联以月白风清一草堂予以呼应,实际上是对上联的提问给出了答案。   上下联均自问自答的对联,如旧时某酒店联:  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   看世情怎样?醒的少,醉的多。   上联问生意,下联看世情,都自问自答,该联比喻生动,语言诙谐,令人过目不忘。  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派人士刘德宜被逐出京城,寓居桂林,他题联龙隐洞以明志:  龙从何处飞来?看秀峰对峙,漓水前横,终当际会风云,破浪不当居此地;   隐是伊谁偕汝?喜傍依月牙,下临象鼻,莫使奔腾湖海,幽栖聊为寄闲身。   该联联首分嵌龙隐洞名。上联问龙从何处飞来?因龙本是神物,故只以看秀峰以峙,漓水前横虚答;下联设问隐是伊谁偕汝?则以喜傍依月牙,下临象鼻实答。(月牙洞、象鼻山均为桂林风景名胜)上下联的问答,一虚一实,互相映衬。然而作者借龙隐洞寄情,关键话语是上下联的后半句:终当际会风云,破浪不当居此地莫使奔腾湖海,幽栖聊为寄闲身。作者抱负不凡,以隐龙自比,现在暂时幽栖,今后终当际会风云,奔腾入海。  只问不答式的对联,是把问题给读者自己去思索、回味。如俞曲园题浙江临海县东湖联:  好山好水,出东郊不半里而至;   宜晴宜雨,比西湖第一楼如何?   联中,作者问东湖比西湖第一楼如何?不作回答,留待读者自己评判。其弦外之音是,东湖堪与西湖媲美。  又如山西介休县绵山介子推庙联:  主辱臣忧,当在外从亡,一饭已经肝胆碎;   功成身退,问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诸">诸 ersonName>君食禄,千秋留得姓名无?   介子推是春秋时晋国贵族,曾从晋文公流亡国外。文公回国后赏赐随从臣属,没有赏到他。介子推遂和母亲隐居绵上(今山西介休)山中。文公找寻不到,烧山

 

13. 每逢万寿祝疆无

(序 换 联)

  1945年8月,经过八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日,举国欢腾。湖南有位叫龙逸才的教书先生撰写了一副对联:  本日果然亡日本;   皇天竟不佑天皇。   联中,本日日本皇天天皇倒置运用,甚为奇巧,又很自然。全联表达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心情和对日本侵略者的藐视讽刺。此联一出即不胫而走,迅速流传海内外。   像这种为了表达需要,在联中把一个词(词组)的顺序故意调换,修辞中称为序换。  序换联有三种类型,它们的序换词组合结构各不相同。   这一种,紧靠着的两个字的位置在联中互相对调。如前联,,在联中各自互相对调位置,本日变为日本皇天变为天皇。   又如下面一联:   理想莫享醴;   前途弗图钱。   上联中,享醴由句首理想的谐音序换成,下联中,图钱则是句首前途的谐音序换倒置。   清代嘉庆年间流传着这么一个序换联话:有位翰林名赵光,他的女儿嫁给姓光的人;女儿先死,一年后,赵光去世。有人以此事出句:   赵光之女光赵氏,光赵氏死,赵光亦死;   句中,赵光光赵序换,当时无人能对。到了葬丧之日,吊唁客中有个叫琦成额的,早来早走;另一友人叫成琦,恰好是琦成额的邻居,他因有事不能前来,只命人送来奠仪。在场的一位赵光的门生,即以此事对出了下联:   成琦有邻琦成额,琦成额来,成琦不来。   事出巧合,联亦巧对。  第二种,间隔着的两个词(词组)的位置在联中互相对调。如石屏关帝庙联:   异姓胜同胞,笑他人同胞异姓;   三分归一统,恨当年一统三分。   上联是说三国时,魏、蜀、吴三国成鼎立之势。蜀国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他们虽是三姓却情同手足,胜似同胞;而魏国的曹丕、曹植是亲兄弟,却煮豆燃萁,虽是同胞,却如异姓。  下联三分归一统指魏、蜀、吴最终三国归晋,成了一统天下;一统三分是指东汉末年,汉室衰败,一统天下分成了魏、蜀、吴三国。   联中,异姓同胞三分一统两组词分别进行序换,在联中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第三种,联中一个词组的组成成分以不同组合方式进行位置调换。例如:   过苦年,苦年过,过年苦,苦过年,年来年去今变古;   读好书,好书读,读书好,好读书,书田书舍子而孙。   这副对联为清代联家钟耘舫所题。上下联前四句分别由过苦年

 

14. 常德德山山有德

(联 珠 联)

  联珠联这个名字,对于相当一部分楹联爱好者来说,可能还有点陌生吧?其实,在联苑百花园中,人们并不难见到她的绰约身影。   先从一个故事说起。过去有个州官,一贯贪赃枉法,不知残害了多少百姓,告老还乡后,于六十寿辰宴请宾朋,一乡绅出句致贺:  寿比南山松,松不老,老来坐享皇天荣华富贵,贵客满庭,庭前芝兰八百,百龄再仰仙翁润泽;   从宾客无人能对。州官命人把上联挂在大门口征对。当地一穷秀才见了,为之续出下联:  福如东海水,水长流,流去尽是黎民血泪忧怨,怨声载道,道旁冤魂三千,千刀当剐老贼心肝。   下联与上联针锋相对,对贪官酷吏揭得深刻,骂得解恨。百姓见了,无不怕手称快。这副对联就是我们所说的联珠联。   联珠联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上下联为复句;   二是复句内,前面分句句尾的字(词)正好是后面分句的句头,上递下接,依次蝉联,好像一串珠子。修辞学上把这种修辞方式叫联珠,又名顶针。   联珠联的语句递拉紧凑,生动畅达,富有情趣。按照联珠字使用的位置,可以分为两类:句中联珠和句间联珠。  句中联珠,如长沙白沙井联: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均为句中联珠。   句间联珠,如北宋黄庭坚儿时与舅父对句:   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   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   又如清代讽刺联: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泥干水尽;   朝廷刮州府,州府刮县,县刮民,民穷国危。   上下联各分句间均运用了联珠词连接。   从联珠联表达内容的方式来看,大致可分为四种:   第一种,后面分句是前面分句的注释补充。例如,弥勒佛殿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联中容天下难容之事笑世间可笑之人分别补充说明了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内容,从而使联意更加完整。   又如题西电东送工程联:   水火亦多情,情贯西东输灿烂;   乾坤同有喜,喜知家国庆繁荣。   联中情贯西东输灿烂喜知家国庆繁荣分别是水火亦多情乾坤同有喜的注释补充。   第二种,后面的分句为前面的分句作概括说明。如明代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

 

15.领导四化需四化领导

(回 文 联)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一首《题金山寺》诗: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蔼蔼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这首诗颇有些名气,倒不是因为它以素描手法绘出一幅金山寺风景画,而是这首诗可以倒读。倒读如下: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晚霞红蔼蔼,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倒读同样是首好诗,而且平仄、押韵、对仗都合格律。这往往令初见者啧啧称奇。有回文诗,自然有回文对。《诗苑.类格》载:唐上官仪说诗有八对,其七曰回文对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陈望道">陈望道 ersonName>教授在《修辞学发凡》中说:回文,过去也常写作文,是讲究词序有环往复之趣的一种措辞法。”“后人有人好奇,定要做到词序完全可以不拘,无论顺读,倒读,都可成文,这便成了一种稀奇的文体。这种稀奇的文体,总名叫做回文体。   从回文联的结构特点看,可以分为三类;全句回文、分句回文和句中部分词(字)回文。  全句回文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无论顺读、倒读,联句内容相同。例如《诗词集刊》1986年征联:   客留居黎巴嫩巴黎居留客;   人得过海珠桥珠海过得人。   又如:1983年《旅伴》杂志登载的一联:   佛山香贡香山佛;   星岛港迎港岛星。   应对者称,他是从报载香港电影明星往新加坡,新之红灯码头欢迎者极众得灵感而作。   又如黄维善曾撰一嵌名联:   朗伊访问访伊朗;   康海游行游海康。   上联朗伊是新西兰总理,伊朗是国名。下联康海是我国明代文学家、戏曲家,海康是广东省县名。   第二种,倒读与顺读表达的内容相近。例如施子江题浙江缙云县仙都片云亭联:  观奇得上弯弯路;   画彩当来片片云。   倒读为:   云片片来当彩画;   路弯弯上得奇观。   倒读时,联句内容与顺读相近,虽然稀奇,毕竟单调。  于是人们进一步巧思出奇,撰出倒读与顺读所表达内容完全不同的回文联——这就是全句回文联的第三种。例如:   学勤尤知少;   书读不怕多。   倒读为:   少知尤勤学;   多怕不读书。   顺读表达的是:学然后知不足,书读得越多越好;倒读强调的是:知识少应勤学,最怕不肯读书。两联意义不同,显然增加了阅读的趣味和容量。  1983年《解放日报》的《读书》征联佳对为:   志同求书读,读书求同志;

 

 

16.脾好医 气好医 脾气不好医

(析 词 联)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鲁迅">  鲁迅 ersonName>先生在《言论自由的界限》一文中,评议《红楼梦》中一个小人物焦大的言论自由时,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焦大以奴才的身份,仗着酒醉,从主子骂起,直到别的一切奴才,说只有两个石猴子干净。结果怎样呢?结果是主子深恶,奴才痛绝,给他塞了一嘴马粪。   深恶痛绝本来是成语,在文中却分拆开使用。说主子深恶,奴才痛绝,比起说主子深恶痛绝,奴才也深恶痛绝要简洁活泼得多了。进一步咀嚼体会,深恶痛绝分拆使用还有另一层含义:主子深恶其人,奴才可要痛绝了——可不是,焦大被塞了一嘴马粪,岂不痛绝?  语言大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师茅盾">师茅盾 ersonName>先生有一段评议也十分出色:  小市民痛恨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于是武侠小说或影片中也得攻击贪污土劣,但同时却也抬出了清官廉吏,有土而不豪,是绅而不劣,作为对照,替统治阶级辩护。   文中把土豪劣绅分拆为,创造出与原成语意义完全相反的新语:有土而不豪,是绅而不劣,为清官廉吏作了明快的注脚,语言风趣新颖,优雅别致。   像这样由于表达的需要,故意把多音词或成语拆开使用,或把几个独立的词合成一个新词使用,修辞上叫做析词。  对联中运用析词大致有拆词、合词、离合词等三种形式。   拆词是联句中把一个词拆成几个词分开来使用。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赖伦聪">赖伦聪先生改写的民间趣联:   船装油漆桶,油七桶,漆八桶;   马运药酒瓶,药九瓶,酒十瓶。   上联把油漆桶拆解成油七桶、漆八桶,下联把药酒瓶拆解成药九瓶,酒十瓶。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专权误国。有人撰联讽之:  仁寿殿慈禧弄权,非人是兽;   玉澜堂太后囚帝,纵欲贪婪。   上联拆解仁寿仁(人)寿(兽),下联拆解玉澜玉(欲)澜(婪),运用谐音字组合成句,痛斥慈禧非人是兽纵欲贪婪,构思巧妙,骂得痛快。   1989年,《羊城晚报》曾出句征对:  万家乐用万家乐,万家都乐;   万家乐是广东石油气用具发展公司的品牌,出句分拆万家乐万家”——都乐都乐是广西柳州地名,应对不易,以至数年内未有满意的下联。后来陈怀先生对以:  九州同吟九州同,九州大同。   对句取意陆游《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立意高远,表达流畅,且大同亦是山西地名,可称佳对。   刘一平先生撰有一联,是拆解成语的:  通革新情志,

 

17. 夺我红颜天好色

(拟 人 联)

  有一年,明代英宗皇帝召见神童李东阳、程敏政,碰巧外省进贡螃蟹到京。英宗有心考一考这两名神童,便指着螃蟹出句:   螃蟹浑身甲胄;   句中将螃蟹比拟作身着甲胄的武士。程敏政抢得先机,对道:   凤凰遍体文章。   凤凰是传说中的鸟中之王,羽毛艳丽。程在对句中以凤凰自比,自诩文章出众。李东阳接着对道:  蜘蛛满腹经纶。   对句一语双关,表明自己有治国之才,立意显然胜出一筹。英宗见两位神童都出口成章,胸怀大志,十分高兴。后来程敏政成了翰林学士,果然是遍体文章;而李东阳官至吏部尚书,也成了经纶治国的重臣。   以上问答应对中,螃蟹、凤凰、蜘蛛都被赋予人的活动特征。像这样把没有思想感情的事物当作人来描写,叫做拟人。对联中运用拟人手法,不仅可以使所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事物的感情。  事物拟人入联的题材很广。有生命的动植物都可以拟人,如:   母鸭无鞋空洗脚;   公鸡有髻不梳头。   这是林则徐童年与客人的属对。联中母鸭空洗脚,公鸡不梳头,是把动物拟人。   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见一池荷花含苞待放,即兴吟道:  池中莲苞攥红拳,打谁?   大学士纪晓岚待立在旁,即以池边剑麻为题应对:   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   联中,莲苞竟会攥拳打人,麻叶亦能伸掌要物,多有趣!这是将植物拟人。  另有一副题咏荷藕的对联也很出色:   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   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把荷藕写成能通晓天文地理的人物,更是身手不凡!  不仅有生命的事物可以拟人,无生命的事物也可以拟人入联。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少年聪慧,塾师出联要他应对,出句为:   塔顶葫芦,尖捏拳头捶白日;   冯梦龙抬头一望,远处是城墙,顿时悟出下联:  城头箭垛,倒生牙齿咬青天。   出句把塔顶的葫芦比拟作尖捏的拳头欲捶白日,对句则把城头的箭垛比拟作倒生的牙齿想咬青天,这些无生命的物都化成活生生人体的一部分。  郑板桥曾题写过一副春联: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风居然敢放胆梳柳,夜雨会瞒人润花,它们都成了有知有觉的精灵,生机盎然的春天就这样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了。  另一副古联则把青山绿水人格化了: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水会皱面,山有白头,这种拟人手法将山水写活了。   又如:   雪积观音,日出化身归南海;   云成罗汉,风吹漫步到西天。   由雪人形似观音,联想到日出后她化

 

18. 斑鸠无礼 老僧头上叫姑姑

(摹 声 联)

  摹声联,顾名思义,是摹拟声音的对联。有的摹声联摹拟的是物的声响,例如:  马过木桥蹄打鼓,咚咚咚咚;   鸡啄铜盘嘴敲锣,哐哐哐哐。   上联摹拟马蹄踏木桥的声音,下联摹拟鸡啄铜盘的声音。   又如:  扬子江内吹唢呐,哪里,哪里;   老道士前摇响铃,不当,不当。   上联摹拟唢呐声,下联摹拟摇铃声。  又如:  元宵良夜,呛咚咚,呛咚咚,万人聚观四梦记;   端午佳节,哗啦啦,哗啦啦,百龙竞度二仙桥。   相传该联为明末江西临川才子罗万藻乘舟时与渔家女属对。渔家女出句中,呛咚咚……”摹拟元宵夜锣鼓喧天的声响。四梦记指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所作的《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此四记合称临川四梦。罗万藻的对句中哗啦啦……”则是摹拟龙舟竞渡、挥桨划水的声响。   过去,有家酒楼开业,门口挂出一方形大红灯,四面各书一字。酒店老板出了上联征对:   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声言有佳对者,可免费招待一桌酒席。从早到晚,都无人获奖。有个秀才赴省城参加考试,路过酒楼,一时也无对。他想,连民间一副联都对不出,还去取什么功名?便留在店中苦思冥想。时到三更,听得更夫打锣,忽有所悟,对出了下联:  三更鼓,两面锣,汤汤汤汤。   字摹拟锣声很准确,且以,对仗工稳。老板闻讯,十分欣喜,披衣起床,与秀才畅饮尽欢,又送了一笔盘缠给秀才上路。   有的摹声联摹拟的是动物叫声。例如: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咩,咩;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哞,哞,哞。   人们读到联后几个摹声字,便如同听到牛羊欢快的叫声。  又如,有副联摹的是母鸡和小鸟的叫声:   母鸡下蛋,谷多,谷多,只生一个;   小鸟唱歌,酒醉,酒醉,多饮几杯。   上联中谷多,谷多摹拟母鸡下蛋后的叫声,下联中酒醉,酒醉摹拟小鸟的叫声。有人故意谐音读成酒鬼,酒鬼,大概这是酒客们的戏谑之作吧!   有的摹声联摹拟人说话的口气,如有一副讽刺联:   著,著,著,主子洪福;   是,是,是,皇上圣明。   三个字,三个字,摹写了地方官员见到上司和皇上的应诺声,勾画出他们对上恭顺邀宠的丑态。  还有一位知府老爷骄下谀上,有人送给他这样一副对联:   见州官则吐气,见藩臬则低眉,见督抚大人茶话须臾,只解的说几个是,是,是  有差役为爪牙,有书吏为羽翼,有地方绅士袖金贿赠,不觉得笑一声呵,呵,呵  这位知府大人见

 

19. 鸡冠花下鸡观

(混 异 联)

  民国三十七年,有人应厦门某报征联撰句:  官舞弊,民饿毙,粪土法币,一言以蔽之,曰:政弊;   上储廒,下哀嗷,寇贼桀骜,四海何遨乎?噫,难熬!   此联对国民党的腐败统治痛加抨击。该联的语言特点是:上联,五字是异义同音;下联,五字也是异义同音(近音),通过组词造成强烈的讽刺效果。   像这样故意把异义同(近)音字混在一起使用的对联称为混异联。   混异联因为有同(近音)字放置一起,往往听起来难分,看起来明白。有的混异联就抓住这个特点特作解释:  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义各别;   云间雁,檐前燕,篱边,物类相同。   对于此联,光听也未必明白,只有阅见文字才清楚,这就给人一种巧合的趣味。  有些混异联则是借题发挥,从原词语的同音词衍生新义,使联文变化生奇。据《解人颐》载,前朝名士张灵和唐解元畅饮终日,唐解元醉倒在地,口占上联:   贾岛醉来非假倒;   张灵也醉了,视酒如水,捧大杯一饮而尽,倚在桌上,迷迷糊糊地对道:   刘伶饮尽不留零。   贾岛是唐诗人,推敲的典故就出自其诗僧敲月下门;刘伶为西晋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闻名。唐、张分别以贾岛、刘伶自比,从贾岛、刘伶的名字中引申出醉来非假倒,饮尽不留零,诙谐风趣。   又如下联: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叶能如荷叶圆。   相传这联是苏东坡与佛印和尚应对联。无山巫山谐音,何叶荷叶同音。这联是倒过去从巫山荷叶两名词引申生义,形成混异趣联。   近有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陈华峰">陈华峰 ersonName>先生应江西《联友》报征对得联:   佛手果旁佛守果;   鸡冠花下鸡观花。   联中佛手佛守鸡冠鸡观混异,亦饶有趣味。   有些混异联则刻意把同音字混用于联中,以造成联文扑朔迷离的感觉。如:   鸡蛋无盐真淡蛋;   猪肠未切好长肠。   联中淡蛋长肠混异,亦有巧趣。   对联中混异修辞用得好,除了增加其趣味性外,也可以成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   解放前,在国民党统治下,苛捐杂税盘剥,搞得民不聊生。当政者还要人喊民国万岁,以粉饰天下太平。四川名士刘师

 

20. 海口腾飞 非夸海口

(换 义 联)

  相传过去太平府知府秉夜查盗,遇见一难民流落街头露宿。知府诘问其籍贯,难民答道:常熟。知府出言讽道:  常熟,常熟,年年逃荒要饭,何称常熟?   难民得知诘问他的是太平知府,便反唇相讥:   太平,太平,夜夜查盗巡更,怎叫太平?   知府一时语塞,只好拂袖而去。知府和难民的对话构成一副对联。出句中,前两个常熟指常熟县,是地名,句末的常熟意指农作物常熟;对句中,前两个太平指太平府,句末的太平指安宁、平安。   像这种利用词语的多义性,在一定的上下文里,将原来表示甲义的词语换过来表示乙义,并使这两种意义建立起某种联系,这样的修辞方法,叫做换义。   对联中运用换义手法,可使语义跳跃变化,萌生新意,增加联趣。例如:   蝴蝶花上驻蝴蝶,蝴蝶恋蝴蝶;   红梅阁旁栽红梅,红梅伴红梅。   上联中,蝴蝶重复四次,第一个和第四个蝴蝶指蝴蝶花,第二个和第三个蝴蝶指昆虫蝴蝶;下联也是一样,第一个和第四个红梅指红梅阁,第二个和第三个红梅指红梅树。这副写景联,蝴蝶红梅在联中同名换义,造成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令人眼花缭乱。   又如下联:   端午门售端午粽;   上元县点上元灯。   上联前一端午是地名,后一端午是节气名;下联前一上元是地名,即今江苏省江宁县,后一上元是节气名。   川北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副讽刺军阀联:   好了他田家,苦了我田家,说声派捐税,田总派,甲长派,胡派鬼派,指名官派,估到乱派,硬起心肠由你派;   因为要广土,所以要广土,就是收银钱,场上收,乡下收,明收暗收,不怕人收,只怨天收,谨防尸骨无人收。   四川军阀田颂尧统治川北期间,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同时又大肆占用民田种植鸦片,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上联前一个田家指田颂尧,后一个田家指农民;下联前一个广土指鸦片,后一个广土指广大的土地。该联有力地揭露了反动军阀的腐败统治,联末以谨防尸骨无人收向田颂尧之流发出严正警告。   当代联家 ersonName ProductID="刘一平" w:st="on">刘一平 ersonName>先生与 ersonName ProductID="陈华峰" w:st="on">陈华峰 ersonName>先生的一副换义属对也很有新意,联为:   海口腾飞,非夸海口;   常州奋起,岂是常州!   联中前后两个海口、两个常州,均同词不同义,读之语意新鲜,振奋人心。

 

21. 士为知己,卿本佳人

(隐 字 联)

  20世纪50年代,香港影星莫愁去世,诗人易君左送上一副挽联:  与尔同消万古;   问君能有几多。   上联出自李白《将进酒》诗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下联出自南唐后主李煜词《虞美人》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明眼人一看,上下联都有意将原诗最末一字(莫愁的名字)隐去,可谓影星陨落,不堪言愁,以此委婉表达对莫愁的深情悼念,十分感人。  像这种故意将句中某些字略去,从而隐藏他意的对联,称为隐字联。   过去,文友交往之中,留下不少隐字联趣话。明代一寒士,有远道好友来访,问及家境,寒士答道:  人不风流只为;   寒士反问好友为何姗姗来迟,友人答道:   马行无力皆因。   彼此会意,皆抚掌大笑,原来,两人对答恰成一联,上联末隐字,下联末隐字。   有秀才送酒一坛祝寿。主人开坛饮之,并无酒味,纳闷之余,细看酒坛外书有一联:  醉翁之意不在;   君子之交淡如。   原来这是一副隐字联,上联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隐去字;下联出自《庄子.山水》君子之交淡如水,隐去字。主人心明其意,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分外敬重这位秀才。   北宋宰相吕蒙正,早年家贫。有年除夕,他书写了一副对联贴于大门上: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路过这里的一位员外见了对联后说道,此贫家必出才子,于是给予接济。原来,他看出这联所隐的字义是缺衣(一)少食(十)无东西。   《聊斋志异》中也记述了与之相似的一副联: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上联隐去一个,意喻忘八,谐言王八;下联隐去一个字,意喻无耻。联语将嘲讽对象骂为王八无耻之徒。后有人借用此联,讽刺窃国大盗袁世凯。   隐字联可用于不同场合。有的隐字联用于庆贺,旧时某书生童试、乡试连捷,友人送来一联相贺,联为:  端午以前,犹是夫人自称曰;   重阳而后, ersonName ProductID="居然" w:st="on">居然 ersonName>君子不以言。   原来这年童试题目为夫人自称曰小童,乡试题为君子不以言举人。上联将童试试题隐去不童二字,下联将乡试试题隐去举人二字。其寓意为:端午前犹是童生,重阳后已是举人。庆贺之意,自在其中。由于童试、乡试正好有如此巧合的试题,才成就了这么一副隐字贺联。  有的隐字联,借所隐的字荡浊扬清,发挥独特的嘲讽作用。明末,被称为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钱谦益,曾官至礼部侍郎,后被革职。清军入关后,变节降清,复任清朝礼部右侍郎,后又被罢免。他晚年自号逸民,在居所挂一逸老堂横匾,并在自己的手杖上刻字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易》中句)把自己的变节行为和沉浮喻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手杖。人们痛恨其无耻,有正直之士在他横匾两侧加上了一副对联:   逸居无教则近;

 

22. 大学生开小店无锡有路

(对 反 联)

  把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放在一起,使之产生一种矛盾统一的趣味,就叫对反。  据福建《霞浦县志》载:唐乾符年间霞浦人陈蓬驾舟从海上来,在霞浦崎寒居题了一副门联:  石头磊落高低结;   竹户玲珑左右开。   联中高低左右便是对反。   正因为对反有强烈的对比效果,有些对联就特意嵌用多组反义词以造成趣对。民间就流传着这样的对反联:   开大山,砌小石,修拱桥,铺平路,通南通北;   破长竹,划短篾,挽圆圈,箍扁桶,装东装西。   联中用了大小拱平南北长短圆扁东西六对反义词。   又如:   大小姐提圆扁篓,掰青白菜;   高矮子拿长短棍,赶黑黄牛。   联中也含大小圆扁青白高矮长短黑黄六对反义词。   再如:   磨大口小齿轮轮,吞粗吐细;   秤直钩弯星朗朗,知重识轻。   联中大小粗细直弯重轻也都是反义词。   有的对反联还蕴含一定的哲理,如:   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杖量地面,地长杖短,短量长。   轻可载重,短能量长,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这不是可以给人启迪吗?  又如:   锅漏干,船漏满;   灯吹灭,炉吹燃。   久漏必干是常理,但有特例,船却是越漏越满;同样,灯火一吹就灭,但也有特例,炉火是越吹越燃。这些生活中的矛盾事例,人们本不在意,但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就产生超常的趣味。从的不同结果中,不是可以领悟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吗?   再如:  须后眉先,后生 ersonName ProductID="却比" w:st="on">却比 ersonName>先生长,先来居后;   齿刚唇柔,刚者不如柔者久,柔可克刚。   该联从人的器官生长变化的特点分析了的辩证关系,引申出柔可克刚先来居后的道理。   对反不仅用于不同事物的对比,特定情况下,同一事物也会形成有趣的对反,相传,乾隆皇帝朝圣泰山,行至十八盘处,见山石嶙峋,却又呈破碎状,脱口吟出上联:  泰山石稀烂挺硬;   一时对不出下联。回京路过黄河,随行的大学士纪晓岚从翻滚的黄河水得到启发,对出下联:  黄河水翻

 

23. 讨 小 老 嫂 恼

(叠 韵 联)

所谓叠韵联,就是一副对联中,有两个以上相邻字的音韵相同。叠韵联读起来音调铿锵,往往给人以明快的节奏感。 叠韵联起源于叠韵诗。据《谈薮》中记载:梁武帝时常作五字叠韵诗。有一次他作诗曰:后牖有榴柳。命朝士仿之。刘孝绰对答:梁王长康强。这里,梁武帝的诗和刘孝绰的答便可构成一副叠韵联: 后牖有榴柳; 梁王长康强。 叠韵联依联中叠韵的分布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上下联有一组叠韵词相对。 这种类型最常见,也最具实用性。如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挽刘统勋联: 岱色苍茫众山小; 天容惨淡大星沉。 苍茫惨淡为叠韵词。 又如昆山马鞍山亭联: 有情碧嶂团绕; 得意孤亭缥缈间。 缥缈为叠韵词。 又如北京颐和园养云轩联: 天外是银河,烟波宛转; 云中开翠幄,香雨霏微。 宛转霏微成叠韵词。 又如罗庸挽 ersonName ProductID="鲁迅" w:st="on">鲁迅 ersonName>先生联: 荷戟独彷徨,岂有芳馨遗远者; 大圜犹酩酊,如磐风雨压重楼。 联中,彷徨酩酊为叠韵词。 (二)联中有多组叠韵词相对。 相传唐伯虎与好友祝枝山出城游玩,到一村前,见一妇女扫柴,呼小叔捆扎起来。唐伯虎出句: 嫂扫乱柴呼叔束; 祝枝山对道: 姨移破桶叫姑箍。 这副对联中,嫂扫叔束姨移姑箍都是叠韵词,它们构成嫂扫――姨移叔束――姑箍两组叠韵词对。 又如: 移椅倚桐同赏月; 点登阁各攻书。 联中也有两组叠韵词对:椅倚――桐同――阁各。且椅倚二字都含字,桐同二字都含字,二字都含字,阁各二字都含字,字字关联紧扣,堪称巧对。

 

24. 钢铁铸锤镰 开天辟地

(同 旁 联)

  钢铁铸锤镰,开天辟地;   江河滋港澳,系脉关情。   这副对联是199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时,全国楹联界联合大征联的佳作。出句中的钢铁铸锤镰,意指党旗中的铁锤和镰刀,五字全是字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意志如钢;对句中的江河滋港澳,五字全是旁,表现了祖国对港澳同胞的深切关爱,柔情似水。该联刚柔相济,情深意浓,至为感人。  像这种运用汉字形体的特点,制作相同部首、偏旁的对联,称为同旁联,又称联边对。撰写同旁联颇为不易,它既要考虑同旁汉字在联中排列的视觉美观,又不得以辞害意,勉强拼凑,故高手方能偶得佳作。   依照偏旁字组成结构的不同情况,同旁对可分横同、全同、竖同等三类。  第一类,上下联各用一种偏旁,称为横同,如上述的庆祝建党70周年联即为此类。   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个传说: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并占领了北京,腐败的清政府屈膝求和;联军提出《议和大纲》,迫使清政府全盘接受。在谈判中,有个自称中国通的日本人出句要清朝代表应对: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出句中,琴瑟琵琶四字各有两个字,八都在字的上部,故曰王王在上,意指八国联军可在中国称王称霸,傲视中方的气焰十分嚣张。清廷官员惊得张口结舌,吱声不得。这时,一位随员拍案而起,厉声应道: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对句中,魑魅魍魉四字均为字偏旁,合称四小鬼。四都在各字左边,故曰鬼鬼犯边。痛斥八国联军是犯边侵略的小鬼。对句针锋相对,给挑衅者以有力的回击。   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济公和尚撰联退婚的故事。传说济公是罗汉转生,是民间最享盛誉的活佛。济公幼聘表妹李翠莲为室。表妹父母双亡,依舅居住。年及笄,迟迟不见济公来迎娶。表妹怨忿之余,作一上联悬金求对: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出句十一个字全是宝盖头,无人能对。临近年终,忽有人送来下联:  迷途遥远,退还莲返逍遥。   对句十一个字全是走之边组成。家人传言道,对下联的是个化缘和尚,人称其济公。翠莲回到闺房,手捧对联,反复思忖,终于悟出禅机,遂削发为尼,皈依三宝。  西安市曾举办爱国储蓄征联活动,有一副获奖联为:  出句:涓涓溪流汇江海;   对句:丝丝细纱织绫绸。   出句各字均为偏旁,对句各字均为偏旁,该联以涓流汇江海细纱织绫绸喻节约储蓄,紧扣征联主题。   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副对联:  水泽源流江河湖海;(青海)   

 

25. 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

(歇 后 联)

  1938年,日伪在南京成立维新政府,汉奸梁鸿志和吴用威分别出任伪政府院长和秘书长。他们的无耻行为激怒了民众,画家吴湖帆制作了一联:  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   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   孟光和梁鸿是历史上著名的模范夫妻,《后汉书》记载了他俩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故事。宋江是梁山首领;吴用绰号智多星,是宋江的军师。宋江吃败仗,水浒战事中或许有之;而孟光轧姘头,则纯属虚构。此联贬损孟光和宋江,并非有意跟这两位名人过不去,而是指桑骂槐,矛头直指名字比梁鸿、吴用多一字的梁鸿志、吴用威。作者借古讽今,痛哭汉奸,为民众一吐心头之愤。不过,只得暂时委屈几位历史名人了。  像上面这种运用歇后语来表达主题的对联,称为歇后联。歇后语由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暂一时,人们也可以猜想领会出它的本意,所以称之为歇后语。  作为一种语言形式,歇后语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具雏形。如《战国策.楚策四》就有: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最早的歇后语。但直到唐代,才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旧唐书.郑綮列传》中有郑王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的记载。一般来说,两条能构成对仗关系的歇后语则组成了歇后联。至于歇后联最早出现于何时,尚未见有人考证,但从联例看,早在宋代已有歇后联了。  歇后联可分为喻意歇后和谐音歇后。   联中,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一个比喻,后半部分对前半部分进行解释说明,这是喻意歇后。例如:  强盗画喜容——贼形难看;   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粪缸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烂树上的木耳——不听不闻。   猫咬尿泡——空欢喜;   狗颠屁股——献殷勤。   老寿星吃砒霜——活厌了;   阎罗王开饭店——鬼才来。   有些喻意歇后联,歇后语后半部的喻意仅仅是字面意义,其真正含义是字面引申出的转义。例如:  木鱼口内含珠——吞不进,吐不出;   纸鹞肚间系线——放得出,收得来。   上联木鱼口内含珠,歇后释义是吞不进,吐不出,转义是人们原来划算好到手的利益受阻隔,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下联则是从纸鹞系线的放得出,收得来,转义为工作运筹自如,调控能力强。  又如下联:  明月照纱窗——有规有矩;   长竿垂短钓——能屈能伸。   明月是圆的,窗是方的,故上联歇后有规有矩,转义为办事有规矩;下联中,竿长钓短,伸缩方便,故歇后能屈能伸,转义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方显才能。   又如下联:  麦秆儿吹火——小气;   被面子洗脸——大方。   用麦秆儿吹火,吹出的气量肯定小,故上联歇后小气,转义为气量小,吝啬;用被面洗脸,当然被面显得

 

26. 三月风来 中国园林成翠苑

(串 组 联)

  三月风来,中国园林成翠苑;   百年潮涌,东方经济赛花城。   乍看起来,这是一副春联。上联描绘了新春园林的美景,下联赞颂了改革开放的新貌。仔细琢磨,这副对联中包含了六种刊物名,即《三月风》、《中国园林》、《翠苑》、《百年潮》、《东方经济》、《花城》。这些刊物名,经过匠心组合成联,在人们面前展现出当今中国之春生机蓬勃的景象。  像这种把本来没有联系的几个事物的名称,按对联的创作规律性组合成联,叫做串组联。   串组联可以由纯粹的物名(人名)组成。物名(人名)之间不添加任何词语,例如:  田汉田间张望关山月;   林农林里远征流沙河。   该联由八位人名串组而成。张望、关山月是画家,其余六位为文学家、编辑、诗人。   不少串组联,为了使对联语意表达得完整准确,常常在所串组的物名中间加入适当的词语作连接,如1986年《福建日报》新春征联获奖联:  五羊琼海琼山,花县广丰迎凤庆;(对句)   八闽永春永泰,福州长乐似仙游。(出句)   联中,八闽是福建别称,五羊是广州别称。上联串组五个地名,长乐仙游之间以字连接;下联也串组五个地名,广丰凤庆之间以字连接。   串组联取材广泛,有人名、地名、花名、药名、书名等等。如:  云中鹤雪峰啸天高歌;   塞上客沙漠愀心悄吟。   联中串组了八位作家名字:云中鹤是徐志摩的笔名,雪峰即冯雪峰,啸天是杨虎的笔名,高歌 ersonName ProductID="高" w:st="on">高 ersonName>君珈的笔名;塞上客是张希贤的笔名,沙漠是艾芜的笔名,愀心是何其芳的笔名,悄吟是张乃莹的笔名。   又如:  海晏河清,甘棠嘉荫禹甸;   政和民乐,隆德光泽尧城。   联中串组了十个地名:海晏是广东地名,河清是四川地名,甘棠是湖南地名,嘉荫是黑龙江地名,禹甸是河南地名;政和光泽均是福建地名,民乐隆德均是甘肃地名,尧城是河北地名。   又如清代广州按察使许宾衢作乞巧节联:  帝女合欢,水仙含笑;   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联中串组了八个花名。该联妙在合欢含笑迎辇凌霄既是花名,又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全联描写了一个迎亲、欢乐的场景。   又如药名联:  一阵乳香知母至;   半窗故纸防风来。   联中串组四味中药名:乳香、知母、故纸、防风。   

 

27. 米寿茶寿松柏寿

(列 品 联)

  四爱诗文书画;   一生苦辣酸甜。   这是 ersonName ProductID="马萧萧" w:st="on">马萧萧 ersonName>先生题写的一副自嘲联。 ersonName ProductID="马萧萧" w:st="on">马萧萧 ersonName>先生是中国联坛宿老,曾任中国楹联学会会长,现为学会名誉会长。马老多才多艺,诗文书画俱精,上联四爱诗文书画表达了他的爱好;下联一生苦辣酸甜则是他人生经历的写照。  这副对联的艺术特色是,上联诗文书画四物与下联苦辣酸甜四味形成工对,琅琅上口,富有感染力。 如同这副对联,用连续排列的手法,列举出三个以上相关的事物,这种修辞称作列品。  列品联中所列出的可以是相同种类的事物。例如我国著名教育 ersonName ProductID="家陶行知" w:st="on">家陶行知先生为上海育才学校题联:  和马牛羊鸡犬豕交朋友;   对稻梁菽麦黍稷下功夫。   上联列举了六种禽畜,下联列举了六种粮食作物,表达了陶行知先生对学生深入实际求得真知的殷切期望。  列品所列的事物,可以是若干单一的词,也可以是若干词组。例如四川省资中县城隍庙旧时有副对联:  哪里有油锅、刀山、苦海、血河,名为锁,利为枷,长戚戚无非地狱;   到处皆桃源、莲岛、福田、仙镜,鸢自飞,鱼自跃,活泼泼自是天堂。   上联中的油锅、刀山、苦海、血河,下联中的桃源、莲岛、福田、仙镜属列品,所列事物均是复合名词。在联中,它们以强烈的对比,表现了地狱天堂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   又如林崇增先生题浙江温岭东辉阁联:  百十里风光到眼,山水俱清嘉。诚看他长屿洞天、方岩烟雨、丹峰秋月、银海渔帆,胜地足流连,登高阁,太平气象,正双凤和鸡、五龙捧日。   一千年史册流芳,人才喜辈出。尤想见石屏诗笔、谢铎文章、资道谏书、东瀛勋业,遗风应有继,放远眸,美好家园,真三精焕映、万众迎春。   温岭市是浙江东南部的旅游城市。新建的东辉阁为仿古五层建筑,雄伟壮丽。落成之日,曾向全国征联,这副联为获奖佳作。上联写温岭的风景名胜,下联写温岭的历史人物,颇有特色。联中长屿洞天、方岩烟雨、丹峰秋月、银海渔帆石屏诗笔、谢铎文章、资道谏书、东瀛勋业均由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构成列品修辞。   有的长联中,可以有几组列品,如湖南岳阳长安桥戏台联:  须一挂,包几装,共道是刘、亮、关、张,三国中想无此红脸,黑脸、白脸;   帝不真,王皆假,纵做像禹、汤、文、武,高台上成什么夏朝、商朝、周朝。   上下联中各有两组列品。   列品联所列举的事物,本身有内在规律的,应按其规律顺序列出。例如,浙江莫干山新建了十二生肖公园,入口处刻有一联: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

 

28. 字史酒医诗 诸圣流芳

(分 总 联)

  天上七色,赤橙黄绿青蓝紫;   人间一曲,西拉梭发米来多。   这是1963年全国美协晚会上的一副征联佳对。上联为晚会出句,下联对句作者为著名联家、书画家、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马萧萧。该联特色是:上联先以天上七色总述,后列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大千世界都由七彩组成,暗合美术家协会晚会这一主题;下联则以人间一曲总述,后列出西拉梭发米来多七音。以七音对七色,亦属巧思。  从修辞手法来说,像这副对联述说某些事物时既有分述,又有总述,就叫分总。运用分总法,可以起到提纲挈领、层次分明的作用。  依文句安排方式不同,分总联有先总后分和先分后总两种形式。前联采用的是先总后分。再看下面一联: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该联为李啸村赠郑板桥联。郑板桥为清乾隆进士,著名书画家、诗人,其诗书画雄冠一时,故上联赞之三绝诗书画。郑曾任山东范县(今属河南)、潍县知县,他清廉刚直,因请赈忤大吏,愤然辞官归家,以卖画为生。晋朝的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彭泽令,回乡时写了《归去来辞》。郑板桥亦大有陶渊明遗风,故下联以一官归去来誉之。该联也是先总后分,用典贴切,遣词工巧,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章太炎是晚清著名学者、民主革命家,善撰楹联,出手多为佳作。他有次访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时,以康有为之号更生出上联:  今古三更生:中垒、北江、南海;   中垒指西汉学者刘向,曾为中垒校尉,屡次下狱未死自号更生;江北指清初洪亮吉,字北江,曾谪戍伊犁,赦还后改号更生居士;南海指康有为,广东南海人,因戊戍变法失败逃亡日本,亦自号更生。出句用分总手法,三更生恰巧嵌中、北、南三个方位词和垒、江、海三个地理名词。联句嵌藏这许多机关,应对十分不易。梁启超苦思未能应对,章太炎也坦言只能出不能对。十余年后,章太炎的弟子钱玄同与名士符鼎升闲谈中提及此联,符即对出:  世间一长物:孔兄、墨哥、佛郎。   长物即多余之物,这里指钱财,古代高洁名士以钱财为身外之物。孔史、墨哥、佛郎均为货币名称;我国旧时铜钱外圆内方,人称孔方兄,联中简称孔兄墨哥指墨西哥银币;佛郎,即法郎,法国、比利时等国货币名。而(儒家)、墨(谐音默,指伊斯兰教)、(佛教)均为教派名词,均为亲属称谓。对句亦是采用分总手法,与出句对得天衣无缝。  分总联的另一形式是先分后总。如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一副对联:  红黄蓝白黑,五珍献瑞;(宁夏)   字史酒医诗,诸圣流芳。(陕西)   上联红黄蓝白黑列出宁夏的五种名产为枸杞子,为甘草药,为贺兰石,为滩羊皮,为发菜,接着以五珍献瑞总述。下联字史酒医诗举出陕西五位历史名人:字圣仓颉,史圣司马迁,酒圣杜康,医圣孙思邈。诗圣杜甫,接着以诸圣流芳总述。该联以五圣五珍,高度概括了陕、宁两地的人文、物产特色,读之耐人寻味。   再如浙江余杭旧时某人家厅堂有联:  无狂放气,无道学气,无名士风流气,方称儒者;   有诵读声,有纺织声,有小儿啼哭声,才算人家。   上联阐述了儒者必备的道德气度,下联勾画出一幅小康人家的生活景象,这就是儒家心仪的耕读自乐的升平世

 

29. 从来佳茗似佳人

(同 异 联)

  从联苑百花园中,我们采撷到这样一束小花:  (一)杭州藕香居联:  欲把西湖比西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二)刘昌俊题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联:  视富贵如浮云,飘然去国犹恋国;   挟奔流到大海,遽尔停杯再举杯。   (三)格言联:   日亲日近,日蔬日远;   自轻自贱,自重自尊。   这几副对联有个共同特点,即每副联中都有两对以上同中有异的词组。如联(一)的西湖——西子佳茗——佳人;联(二)的去国——恋国停杯——举杯;联(三)的日亲——日近——日蔬——日远自轻——自贱——自重——自尊。像这种把字数的相等、字面同中有异的词或词组放在一个语言环境中互相对照的修辞手法,叫做同异。同异修辞的使用,既可以使联语顺口易记,又可以形成意义上的联想或对比,使对联生动风趣。  从同异词的结构看,有前同后异和前异后同两类。联(一)和联(三)中的同异词是前同后异,即词中前一个词素相同,后一个词素相异;联(二)中的同异词是前异后同,即词中前一个词素相异,后一个词素相同。  同异联中,上下联至少各有一对同异词,如联(一)和联(二)即属于此种情况。也有的同异联,含多个同异词,如联(三),上下联就各有4个同异词。  同异联中,还可以多组同异词并用。如旧时戏台联:  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场便见;   有时欢天喜地,有时哭天唤地,转眼皆空。   上联中,君子才子小人佳人同异,下联中欢天哭天喜地唤地同异,语言活泼流畅,对比鲜明,为联末的登场便见转眼皆空作了生动的铺垫。  还有的同异联,前同后异和前异后同并用,如明代抗清忠臣金正希所撰的格言联:  读律书惧刑,读战书惧兵,读儒书刑兵不惧;   耕尧田忧水,耕汤田忧旱,耕心田水旱无忧。   联中律书——战书——儒书尧田——汤田——心田俱是前异后同,惧刑——惧后忧水——忧旱则是前同后异。联中这种有规律的同异变换,不仅是这些同异词字面字义的变化,更主要的是生动地阐述了读律书战书儒书这些类别不同的,以及耕尧田汤田心田这些类别不同的,对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   同异修辞在对联中的运用,丰富了对联的语言艺术,其表现手法和作用大致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以为联系,以为联想。如联(一)的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是集句联,上下联分别集自苏式两首诗。西湖佳茗是物,西子佳人是人,本来两者相去甚远,然而他们之间异中有同:从西湖联想到西子,是因为她们有共同特点——美;从佳茗联想到佳人,是因为她们有相同之处——佳。采用同异手法把她们置于一联,形成形象的比喻,便把西湖和西湖茶写活了,该联也成了千古名联。  又如清.杨慎对塾师联:   竹影徐摇,心影误疑云影过;   杨花

 

30. 山海关虎啸龙吟

(接 应 联)

  读过《西游记》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印象,小说中出现一处景致,出场一个人物,发生一场打斗,常常来段有词赋为证,或者来句但见那,接下来是一段骈文描写。这种词赋骈文的开头又往往是前后呼应的句式。例如: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高渊。(《西游记》第一回)   怒气纷纷,狂风滚滚。怒气纷纷,太保冲冠多膂力;狂风滚滚,斑彪逞势喷红尘。(《西游记》第十三回)   像这样的文章中,后面的文字与前面的文字有种呼应的关系,叫接应。接应分明接和暗接两种形式。  明接是后句将前句中的词或词组直接录出,并加以引申、展开。前面所举的《西游记》中的两例便是明接,且是以词组明接。  用词组明接,虽然能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但语言累赘,形式呆板,对联一般不采用。为了使语言精炼简洁,对联中的明接只限用词(字)进行。如四川青城山联:  栽竹栽松,竹隐凤凰松隐鹤;   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龙。   青城山位于四川灌县城西南,因峰峦被碧树层层环绕,犹如绿色城郭,故名青城山。该联的上联用二字前后接应,下联以二字前后接应。   又如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唐意诚">唐意诚 ersonName>先生题冷水江一洞天联:  天外有天,一线天开奇画卷;   洞中有洞,数重洞辟妙乾坤。   上下联分别用前后接应。既然是明接,联中必有重复的字,所以这类接应联也是复字联。但复字联不一定是接应联,因为复字联不要求前句和后句有相互接应的关系。   对联也可以用联珠手法表达接应关系。例如古联: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联中走马灯,灯走马飞虎旗,旗飞虎为联珠修辞,上下句便是以联珠手法接应。   又如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周水江">周水江 ersonName>先生题月田镇联:  月照琼楼,楼衔楚地千秋月;   田依碧水,水润湘江万顷田。   上联中月照琼楼,楼衔楚地……”是联珠修辞,同时,以字搭桥,又使前后句形成接应关系。并且,联末的与联首的也是接应。同样,下联中的田依碧水,水润湘江……”是联珠,联中前后两个形成接应。通过这种修辞,勾画出水月镇的秀丽景色。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郭沫若">郭沫若先生1963年为昆明市黑龙潭玉泉题写一联:  龙潭倒影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   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   上联着意写山。十三

31. 吕洞宾馆 姜子牙医

(两 兼 联)

  宋代有位姓叶的教书先生,一日闲步庭院,见鸡冠花虽未开放,但长得茂盛可爱,随口吟道:  鸡冠花未放;   刚巧有友人来访,便戏续下联:   狗尾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叶">叶 ersonName>先生。   对句巧藏玄机,使该联有两种解读:  其一:   鸡冠花——未放;   狗尾叶——先生。   其二:   鸡冠——花未放;   狗尾——叶生生。   联中字既与鸡冠组成名词鸡冠花,又与未放形成花未放的主谓结构;同样字也在狗尾叶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叶">叶 ersonName>先生中兼用。这位友人的巧思妙对,显然是拿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叶">叶先生来开涮。联中,像这样的字,既可属前词,又可同后面的字组词使用,这种修辞称两兼。运用两兼修辞的对联称两兼联。   两兼联都有两种不同的解读,奇趣往往从中而来。请看这样一副对联:  士农工商角徵羽;   寒热温凉恭俭让。   联中,工商温凉为双兼词。上联前四字士农工商,古称四民;后五字宫(工)商角徵羽古称五音。下联寒热温凉是中药四味;温良(凉)恭俭让是旧时推崇的美德。本来,士农工商宫商角徵羽寒热温凉温良恭俭让,风马牛不相及,但经两兼词搭桥,却连接在一个联句中了。不过,该联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上下联的前后部分内容相去甚远,虽有两兼词搭桥,但焊接痕迹太明显。何况,不少人对两兼修辞很陌生,乍看起来,寒热温凉恭俭让简直不知所云。因而像这样的两兼联,只能算是文字游戏而已。   有没有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完美的两兼联呢?有!请看下面一联:  李东阳气暖;   柳下惠风和。   联中为双兼词。该联有两种读法,意义各不相同。两兼词用在前面,则破读为:   李东阳——气暖;   柳下惠——风和。   李东阳为明代天顺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气暖,意指他性情温和。柳下惠为春秋时期鲁国大夫。相传他有次夜宿城门,遇一无家女子,恐其受冻,便和衣将她抱在怀里过了一夜,而没有越轨行为,因而得一个坐怀不乱的好名声。其品格高尚,令人如坐春风,故联中誉为风和。   如果两兼词用于后面,该联则破读为:   李东——阳气暖;   柳下——惠风和。   其联意是:李树东边阳气温暖,柳树下面惠风柔和,与前一种破读的意义完全不同。然而,不论那种破读,上下联对仗都极为工整,而且,上下联全句李东阳气暖,柳下惠风和也很顺畅。可以说,两兼词在该联中嵌用得浑然天成。   过去某地街上有宾馆名吕洞,另有一牙医诊所,医师名姜子。

 

32. 青山有幸 白铁无辜

(对 比 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是杭州西湖岳坟的一副名联,作者为清代松江(今上海)徐氏女。  岳飞是中国人民世代景仰的英雄,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权奸秦桧谋害而死。岳飞被害后,葬于西湖畔。在岳飞墓前,后人铸了秦桧等四个害死岳飞的奸佞的铁像,面墓而跪。该联用拟人手法讲青山因埋葬英雄的忠骨而感到荣幸,白铁却由于被用来铸造秦桧等佞臣的跪像而蒙受无辜,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憎爱感情。  所谓对比,就是故意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简而言之,对比就是一种正反相比的修辞法。对联中运用对比,能把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等对立的事物鲜明地提示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在具体运用中,对比联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物相反的两个方面对比和两个相反的事物对比。  用一件事物相反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即对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加以揭示,一并叙述、议论。例如清代翁方纲题北京陶然亭联: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倚深堂有月来。   陶然亭在北京右安门内,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初名江亭,后取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更等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意,改名陶然亭。联中描述了该地烟笼古寺树倚深堂的景象,以无人到有月来作对比,渲染了此处静谧清幽的特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当代著名的史学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家范文澜">家范文澜 ersonName>先生曾自题中堂联: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联中形成对比,共同说明了一个治学道理:做学问要耐得寂寞,坚持不懈;写文章要言之有物,不说空话。该联体现了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范文澜">范文澜 ersonName>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也有的对比联,是将两个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这种对比是把一正一反的事物一并叙述、评议。例如清末女革命家秋瑾题浙江天姥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山动石">山动石夫人庙联:  知斯巾帼女儿,有志复仇能动石;   多少须眉男子,无人倡议敢排金。   相传南宋年间金兵南侵时,打到天姥山下,庙中女神显灵,驱动石头,打退了金兵。秋瑾游天姥山时,题写了这副对联。联中把动石夫人的抗金事迹与须眉男子不敢排金御敌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抗金英雄的崇敬,对屈膝懦弱者的鄙视。该联深一层的意义是借古喻今,抒发奋起推翻满清统治的壮志。  民国时程道周医师自题门联:  但愿人皆健;   何妨我独贫。   作为医师,但愿人人健康无病,即使没有生意独自贫穷也心甘,实在难能可贵。联中人皆健我独贫形成对比,体现了这位医师高尚的医德。   清代四川蓬溪县令泮先珍曾在县衙悬挂一联:  扪心自惭兴利少;   

 

33. 夺铜牌 夺银牌 夺金牌

(层 递 联)

  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官到翰林院编修,晚年专心著述讲学。其孙俞阶青科举连年高中。俞樾自题一联:  叹老夫半世辛勤,藏书万卷,读书千卷,著书百卷;   看小孙连番侥幸,县试第一,乡试第二,会试第三。   上联回顾自己一生的治学成就,下联列举孙儿科举所获功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该联组句的艺术特色是:以六个数字高度概括了祖孙的业绩,藏书万卷,读书千卷,著书百卷中的数字逐句递减,县试第一,乡试第二,会试第三中的数字逐句递增。像这种把所要叙述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层层推进的修辞方法,叫层递。  与前面这联异曲同工的是清代戴衢亭的一联:  三十年前,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无名,人眼不开天眼见;   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   戴衢亭年轻时勤奋好学,颇有才华,他参加县考十几次,由于县官不识才,到三十多岁连个秀才也没捞到。有个朋友同情他,为他买了个秀才,他才得以取得乡试资格。此后的80天里,他由乡试到京试再到殿试,连中三元。衣锦还乡,无限感慨。联中县考、府考、道考乡试、京试、殿试形成层递,三十年前八十日里的景象形成对比。   某地十佛寺有一题联:   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仙桥。   上联数字万、千、百、十从大到小排列,下联数字一、二、三、四则由小到大排列,嵌数层递,属民间趣对。   袁世凯篡政后,对革命党人残酷镇压,采取特务手段杀害了宋教仁等人,袁世凯却移罪于他人。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章太炎">章太炎 ersonName>先生愤而撰联: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杀宋教仁;   你说是洪述祖,他说是赵秉钧,我说是袁世凯。   上联嵌三位被迫害的革命党人名字,前年、去年、今年的时间层递,说明反动派对革命党人的镇压变本加厉。下联嵌三个反动头目的名字,身份职务逐句递进,最后直指袁世凯,有力地揭露了暗害革命党人的幕后策划者,正是窃国大盗袁世凯。  现代教育家、文学家陶行知早年为晓庄师范题有一联:  认清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好教育;   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是真文明。   从认清问题到研究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进程阶段;从发明工具到制造工具,再到运用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阶段。该联用层递手法简述了好教育真文明的真谛,给师范的师生们以深刻的启迪。   1983年新春,中央电视台举办征联活动,获奖联为:  夺铜牌、夺银牌、夺金牌,冲出亚洲争宝座;   搏全运、搏亚运、搏奥运,走向世界逞雄姿。   上联夺铜牌、夺银牌、夺金牌是战绩的递进,下联搏全运、搏亚运、搏奥运是比赛层次的递进,通过层递,为冲出亚洲争宝座走向世界逞雄姿作了有力的铺垫。

 

34. 铜山县 山阳县 阳湖县

(越 递 联)

  越递联的上下联由多个分句构成。在这种对联中,从第二个分句开始,每个分句的头一字与上一分句中间某字相同。由于这种连接是超过了上一分句末的字,故称为越递。  越递联极为罕见,比较有名的是清代一副佚名联:  铜山县,山阳县,阳湖县,湖南从九,做过四五年知县;   铁宝臣,宝瑞臣,瑞鼎臣,鼎足而三,皆是一二品大员。   上联言湖南翁延年,字从九,历任湖南铜山、山阳、阳湖知县。在联中隔一字承递。翁延年任期四五年,又合前分句从九之数,可谓巧合之极。下联的铁宝(保)宝瑞瑞鼎是清朝三位大臣(其中的谐音),在联中也是越递连接,且末句一二品大员一二之和恰为上句鼎足而三之数,也是巧不可及。全联如流水行云,连接自然,毫无斧凿之迹,令人叹为观止。  但是,后来有人挑出了纰漏:翁延年仅任过铜山、阳湖县令,并未出任山阳县令。其山阳县句属撰联者虚构。此说为江西总督瑞午得知,不禁叹道:余昔督西江时,恨未使翁延年令山阳县数日!

 

35. 好学近智 力行近仁 知耻近勇

(排 比 联)

  岳阳楼位于湖南洞庭湖畔,是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楼上有副名联,为清代著名联家何绍基所题。联文为: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奇文两字关情,滕太守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诸">诸 ersonName>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上联写史,一气排出与岳阳楼相关的四位历史名人:五言绝唱指杜甫的《登岳阳楼》诗;两字关情指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乐二字;滕子京是与范仲淹同科进士,守巴陵郡时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重修岳阳楼;吕纯阳即仙人吕洞宾,传说他曾醉于岳阳楼。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则进一步点明这四人的身份。最后落笔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把思古之幽情推向高潮。  下联写地,也一连列出岳阳楼四方的景物,潴者,流者,峙者,镇者,则是用简洁的话语概括了这四方胜景的特点,最后以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结尾,作者在这里并未作答,留不尽之意于联外。  从修辞上讲,该联运用排比手法十分出色。所谓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连贯的一组语句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的一种修辞手法。  排比在对联中经常用到。写景运用排比,则构图鲜明,层次分明。如浙江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联:  宝坊阅千载常新,桂阁喜重开,依旧前台花发,清夜钟闻,东涧水流,南山云起;   胜景数西湖第一,林泉称极美,试看驼岘风高,鹫峰石峙,龙泓月印,猿洞苔斑。   灵隐寺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大雄宝殿高十余丈,极其雄伟。该联虽是为宝殿而题,但并未局限于写宝殿,而是落笔写宝殿所处的环境。上联四句排比前台花发,清夜钟闻,东涧水流,南山云起,随着视点的移动,景观纷至沓来。下联进一步扩大视野,放眼胜景数第一的西湖,看驼岘风高,鹫峰石峙,龙泓月印,猿洞苔斑。一连串的排比描写,让读者饱览了西湖无比秀丽的山光水色。   对联运用排比叙事,则脉络清晰,井然有序。如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刘庆华">刘庆华 ersonName>先生为曹操题联:  杀吕奢,借王,出奇兵,布疑冢,攻城善用臣谋,小名为瞒,人言尔诈;   礼关羽,赎文姬,歌赤壁,煮青梅,让县自明本志,大字称德,或见其真。   上下联各用四句排比句,叙述了曹操所做的八桩事,条理清晰地刻画了他既奸诈又率真的复杂性格。   对联中如运用排比抒情,则节奏和谐,感情洋溢。如叶圣陶、郭绍虞挽李公朴、闻一多联:  生命何足重,妻子何足恋,刀锯何足畏,所争者真民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上下联各连用三段排比,以激越奔放的语言抒发了对李公朴、闻一多献身民主事业的沉痛悼念之情。  对联中如运用排比说理,则语意畅达,条理分明。如格言联:   好学近智,力行近仁,知耻近勇;   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   

 

36. 工友缅其功 农友缅其德

(互 文 联)

  花木兰是古代巾帼英雄。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在《乐府诗集.木兰辞》中有生动的描述:花木兰征战十二年归来,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诗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实际意思是:对着窗户和镜子梳理头发,修饰面容。唐代诗人王昌龄著名的《出塞》诗首句是秦时明月汉时关虽在字面上分属,而意义上是合指的。应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如以上两例,两个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相互拼合,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也就是说,上文省略了在下文出现的词,下文里省略了在上文出现的词,参互成文,合而见义,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互文。  互文修辞在诗歌中不时可以见到。除上述两例外,毛泽东《送瘟神》诗中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也是互文修辞,其实际意思是千村万户都是薜荔人遗矢、萧疏鬼唱歌。  互文修辞也用于对联。联中运用互文手法,能使语言明快,结构工整,声韵和谐,节奏优美。像《木兰辞》中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已可称得是一副对联,只是平仄没有后世的对联标准严格,至于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则是七律诗中标准的颔联。杭州西湖平湖秋月有这么一副对联:  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   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其组句技巧也是互文。两句话只有互相掺和才能全面理解,如果说,上联理解为夏日冬日都是清风日照稍嫌勉强的话(因为冬天的风不好称为清风),那下联理解为前后山都是皓皓明月和层叠的山峰则是无隙可击的。   再看下面一联:  汗水浇开桃李芯;   心血育出栋梁才。   从字面上看,教育学生只须出力流汗,育出栋梁材则要耗费心血,实际上这两句话是互文修辞,其本意是:要使桃李芬芳,把幼苗培育成栋梁之材,教师是要洒汗水、费心血,付出艰苦劳动的。   周恩来总理逝世后,有一副挽联是这样写的:  生为国家,死为人民,耿耿忠心昭日月;   功同山岳,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   这也是副互文联。上联中生为国家,死为人民,不能拘泥于字面,片面理解为生为国家,死为人民,而应该理解为生死都是为国、为民。同样,下联的功同山岳,德同湖海,也应该理解为功德都同山岳一样高,都同湖海一样大。   1998年,湖南宁乡县政协为纪念刘少奇百年诞辰举办征联活动,胡静怡先生撰写的一联获一等奖。联为:  杭州三字狱,汴州六字冤,冤狱古今同,万里寒云催泪雨;   工友缅其功,农友缅其德,德功天地永,百年冥诞献心香。   联中工友缅其功,农友缅其德也是互文修辞,应作工友农友都缅其功德理解。

 

37. 死葬黄花骨亦香

(节 缩 联)

  生经白刃头方贵;   死葬黄花骨亦香。   这是一副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联,作者佚名。1911年4月17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发动了广州起义,血战一昼夜,起义失败。起义领导人黄兴受伤,百余人牺牲,后收殓七十二人遗体葬于黄花岗。  这副对联,写得悲壮感人,讴歌了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表达了后人对烈士们的崇高敬意。从艺术角度看,这副对联对仗极工。黄花,指黄花岗,与白刃对,十分工稳。把黄花岗缩写为黄花,运用的是节缩修辞法。  节缩,即将较长的词语或句子删节压缩。对联采用节缩修辞,一则可以使联句简炼,二则可以满足对仗的需要。如前联,若不将黄花岗节缩,下联写成死葬黄花岗骨亦香,则不仅与上联不成对仗,而且多一字,写得太实,韵味、意境全无,便成画蛇添足之作了。   节缩分缩词和缩语两类。对联缩词的,如于右任挽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杨虎城">杨虎城 ersonName>夫人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罗培兰">罗培兰 ersonName>女士联: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杨虎">杨虎夫人,应习战马;   为革命女子,等死沙场。   联中,将杨虎城节缩成杨虎,是节缩人名。   汤祥瑞烈士就义前曾题联明志:  嫉恶如仇,几根傲骨横天下;   舍生取义,一颗头颅落状元。   汤祥瑞烈士是湖南浏阳县人,1927年马日事变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次年春被杀害于状元洲。就义前,汤祥瑞书此联明志。联中,状元状元洲的节缩。这是节缩地名。   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两副对联也用了节缩修辞:   南海风清,讲过春天故事;(广东)   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广西)   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内蒙古)   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黑龙江)   第一联中,将刘三姐节缩为三姐;第二联中,将黑龙江节缩为龙江。分别是节缩人名和地名。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描写秀秀饮酒,用了这样一联:   三杯竹叶穿心过;   两朵桃花上脸来。   竹叶竹叶青酒的节缩。这是节缩物名。   有些专用名词也可以节缩。如1983年全国迎春征联的一副获奖联:  亚运会捷报频传,奋战夺魁,中华健儿好身手;   世杯赛佳音迭至,强攻克敌,体坛新秀锐锋芒。   联中,亚运会亚洲运动会的节缩;世杯赛世界杯赛的节缩。   国庆45周年之际,中国楹联学会、河南焦作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举办了富强杯全国征联大赛。陈自如的一联获金奖。联为:  大典震人寰,时代强音犹悦耳;

38. 西至乌鲁木齐

(断 取 联)

  说话和写文章,有时使用一个词语,只取这个词语中的一字、一词或一部分的意义,通过连接上下文来表达意思,这个词语的其他部分,只起搭配作用,并不表义。这种修辞,称为断取。毛泽东著作中就多处运用了断取修辞,例如《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指出:只有统一战线的策略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关门主义的策略则是孤家寡人的策略。再如《青年团的工作要顾青年的特点》一文中举例说:三国时代,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   孤家寡人原是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古代">古代 ersonName>君王自己的谦称。但前例的孤家寡人的策略却不作君王的策略解,文中只取之意,意指孤立寡助,脱离群众;两字的意义舍去不用。后例中的共青团员,只取周瑜是个青年之意,团员两字意义舍去。  像这样的断取,日常用语中也可碰到。例如,说一个人逃跑,用逃之夭夭。本来,古代的桃之夭夭是形容桃花艳丽,后转用的音为逃之夭夭则只取的意义,之夭夭成了附加部分。又如五爪金龙,常用来形容五指,并不包含金龙的意义。   对联偶尔也用断取修辞。如清.王运题南京莫愁湖联:  莫轻他北地燕支,看画舫初来,江南儿女生颜色;   尽消受六朝金粉,只青山无恙,春时桃李又芳菲。   莫愁女相传是南齐时洛阳的美女,远嫁南京卢家,联中儿女一词则只断取义,义舍去不用。说江南儿女生颜色,比说江南女生颜色顺口,且与下联的春时桃李又芳菲形成工整的对仗。   杨度曾撰联挽黄兴:  公谊不妨私,曾经政见分驰,肝胆至今推挚友;   一身能敌万,可惜霸才无命,死生自古困英雄。   杨度早年鼓吹君主立宪,与严复等组织筹安会,策划恢复帝制。晚年倾向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与革命党人黄兴是同龄人,先后留学日本,并在一起创办报纸。后政见分歧,但私交甚笃。黄兴病逝后,杨度撰了这副挽联,上联坦陈他和黄兴虽政见分驰,但又是肝胆相照的挚友;下联高度评价黄兴的军事才能,并为英雄有才无命、英年早逝惋惜不已。死生自古困英雄句,联中只取义,字也是为联句顺畅和对仗需要而搭车使用的。   某地理发店曾贴有一副对联:  头顶现圆光,南无阿弥陀佛;   边陲经剪伐,西至乌鲁木齐。   上联头顶现圆光,指理发成光头者,好比阿弥陀佛顶上一环灵光;下联边陲经剪伐指不理光头者,也总要把头发边沿修剪整齐,乌鲁木齐只取字义,说西至乌鲁木齐是句俏皮话,恰能与南无阿弥陀佛对仗。   由此看来,对联运用断取修辞法,总是借助于前后一定的语言环境,所以看似朦胧,思则清晰。一般情况,语言完整才是美,但在特定环境中,语言残缺也能形成语言艺术的缺陷美

 

39. 轻点 轻点 莫惊了天上人

(反 复 联)

  每当国歌奏响的时候,爱国之情就会在我们心中激荡。尤其是奏到国歌的最后一节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时,随着一声比一声高亢的旋律,感情的波澜达到高潮。像国歌中的起来,起来,起来这样重复使用同一语句的手法,修辞学上叫做反复。运用反复手法能使文章产生节奏感,增添旋律美,强化思想感情。  对联作为一种精炼的文体,一般来说,是尽量不用重复语言的。然而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对联中运用反复修辞,多用以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吴芝瑛撰了一联:  挺起,挺起,四亿病夫快挺起!   醒来,醒来,百年睡狮猛醒来!   联中挺起,挺起醒来,醒来的反复,表达的是发自肺腑的呼喊。   1920年5月23日,周作人在北京女师大追悼刘和珍等殉难青年大会上作一挽联:  赤化,赤化,有些学者名流和新闻记者还在那里诬陷;   白死,白死,所谓革命政府与帝国主义原是一样东西。   挽联控诉了段祺瑞政府杀害革命青年的罪行,抨击了一些文痞帮凶的丑恶面目。联中赤化,赤化白死,白死的反复,表达了强烈的愤怒。   爱国人士杨杏佛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次年6 月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友人送挽联悼之,联云:  不可说!不可说!   如之何?如之何?   作者的愤慨和沉痛之情,溢于言表。   文人多牢骚。旧时有一位自惭所学无成的秀才写了一副自挽联:  休来,休来,哪知为人这般苦;   完了,完了,自惭所学竟无成。   联中休来,休来完了,完了的反复,倾吐的是心底的哀叹。   朝阳市戒烟协会成立时,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张秉臣">张秉臣 ersonName>先生题赠一联:  吐雾招灾,损人损己,灾非小矣,当戒,当戒!   吸烟贻害,伤肺伤身,害莫大焉,勿抽,勿抽!   联中当戒,当戒勿抽,勿抽的反复,表达的是诚恳的劝告。   有的对联运用反复修辞是为了增强语言节奏感,如大连庄河仙人洞联:   仙乘黄鹤去,知否,知否?   客伴春风来,乐哉,乐哉!   知否,知否乐哉,乐哉的反复,既增强了节奏感,又渲染了仙人洞超然的韵味。   对联运用反复修辞还可以用来摹声,如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羊春秋">羊春秋 ersonName>先生题衡山南天门酒楼联:

 

40. 万里长城筑怨

(拈 连 联)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这是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题写在山海关孟姜女庙的一副名联。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中国世代相传,妇孺皆知。该联用对比的手法,抨击了秦始皇的暴政,歌颂了孟姜女的坚贞。筑怨一词在联中用得很奇妙:遍查辞海,只有筑城筑路筑室积怨埋怨结怨之说,并未有筑怨之词。但从该联的历史背景可知,秦始皇修筑长城,劳民伤财,民怨沸腾,所以该联抨击其筑长城是在筑怨筑怨是由筑城一词拈连过来的。 拈连是一种修辞手法。文章中,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把本来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拈来用到乙事物上,这种修辞就叫拈连。文天祥题孟姜女联中,如果将筑怨一词孤立地看,似乎匪夷所思,但是,将它与秦始皇筑长城联系起来看,搭配则合情合理,甚为精彩。 对联采用拈连手法,可以使语意产生跳跃而又前后呼应,使语言出新而又生动自然。 相传朱元璋一日见谋臣刘拍温以书为枕,一时兴至,吟道:  枕耽典籍,与许多贤圣并头;   刘伯温急切间难以应对,忽看到圣上手持的纸扇画着山水图,触动灵感,便对道:  扇画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   两人的属对构成一副拈连联。出句中,典籍是古代圣贤所著,故拈连出与许多贤圣并头;对句中,扇上画有山水,转喻江山,故拈连出有一统乾坤在手。  蒲松龄著的《聊斋志异》中,记有高山和细柳娘的属对:  细柳何细哉?眉细、腰细、凌波细,且喜心思更细;   高郎诚高矣!品高、志高、文字高,但愿寿数尤高。   联中,由细柳拈连出眉细、腰细,凌波细(指女子之足),再由眉细、腰细,凌波细拈连出心思更细;由高郎拈连出品高、志高、文字高,再由品高、志高、文字高拈连出寿数尤高。层层拈连,趣味丛生。  旧时,某地流传一副讽吸食鸦片联:  竹枪一支,杀死英雄不见血;   明灯半盏,烧毁田宅并无灰。   上联的竹枪指吸食鸦片的烟枪,由竹枪拈连出真枪,再由真枪拈连出杀死英雄;下联的明灯指吸食鸦片的鸦片灯,由拈连出,再由拈连出烧毁田宅。联中将真枪都略去,使联语精练简洁,但拈连的脉络依然清晰可见。  新时代中,有些新创作的拈连联很有教育意义,例如:  丢一个饭团,抛却了父母苦心经营的旨意;   蓄几分钱币,积攒起前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显然,抛却……旨意是由拈连来的,积攒……精神是由拈连来的。运用拈连修辞说理,比直接写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更为生动形象,更有说服力。

 

41. 喜妃子能谗学士

(反 语 联)

  听话听反话;   不会当傻瓜。   这是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赵朴初">赵朴初 ersonName>先生《反听曲》中的名句。  反话,修辞学上称反语,即运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正话反说。为了更好地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对联有时也运用反语,理解反语需要逆向思维。  反语的运用,改变了平铺直叙的语言表达方式,也促成了思维定势的改变。因而,反语联中往往有突兀其来的精彩妙句。  长江边的马鞍山有个采石矶,相传诗人李白当年在这里饭酒赏月,喝得酩酊大醉,看到水中的月影,便跳进江中捞月,不幸淹死。后人在这里建了一座太白楼,楼上有一联:  荐汾阳再造唐家,并无尺土酬功,只落得采石青山,供当时神仙笑傲;   喜妃子能谗学士,不是七言招怨,怎脱去名缰利锁,让先生诗酒逍遥。   上联荐汾阳再造唐家,点出李白荐郭子仪(字汾阳)的功绩:有一年,李白在长安街头看到郭子仪被绑赴刑场,便出面相救,并把他推荐给朝廷。后来,郭子仪为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再造唐家之功。而荐贤者李白并无尺土酬功,最后流落江南,死在采石矶。  下联讲李白才高招怨的故事。唐玄宗与杨贵妃有一天在御花园赏花,游兴甚浓,命李白填词助兴。时为翰林的李白奉命作七言《清平调》三章,脍炙人口的云想衣裳花想容就是其中一句,至今仍万口传诵。当时唐玄宗和杨贵妃听了也都满心欢喜。而高力士却进谗言,说歌词中可怜飞燕倚新妆是把杨贵妃比作赵飞燕(汉成帝皇后,后被平帝废为庶人,自杀身死)。因而杨贵妃便嫉恨李白,在玄宗面前谗言陷害李白,设法把他逐出京城。对李白来讲,这本来是桩不幸的事,而联中却说喜妃子能谗学士,岂不奇怪?接下来几句笔锋一转,道出缘由:如果李白不被谗言所害,就不会脱去名缰利锁,去诗酒逍遥,成为一代诗仙。谗言李白反使李白成名,这是杨贵妃始料不及的。联中一个字的运用,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既纵情赞颂了李白的风采与成就,也是对杨贵妃愚蠢忌才的绝妙讽刺。  明末清初的金之俊(字岂凡),在官场上是个不倒翁:他先为明兵部右侍郎;李自成攻占北京,他降义军所建的大顺政权;清军入关后,他又降清任大学士。此公在政治上见风使舵,家教又极为放纵,子孙、仆人横行乡里。有人撰联讽之:  从明、从顺、从清,三朝之俊杰;   纵子、纵孙、纵仆,一代岂凡人。   联中巧嵌此公之名之俊与字岂凡三朝之俊杰一代岂凡人似乎是赞语,实为反语:意指他从明、从顺、从清,是见风使舵,毫无气节;纵子、纵孙、纵仆,非凡人的为。也可以说,做这样的事,不是人!   反语最能表达憎爱分明的强烈感情,因而反语联常用于嘲讽,并且,嘲讽大多针对敌人和丑恶的社会现象,如上述的各联即是。也有的对联,是嘲讽友人或自嘲。这种对联中的反语往往以恢谐、幽默的调侃为主调。试看以下几例:  孙髯翁是著名的昆明大观楼长联的作者,他才学非凡,但功名无成,一生坎坷穷困。临终时撰联自挽:  这回来得忙,名心利心,毕竟糊涂到底;   此番去甚好,诗债酒债,何曾亏负着谁?   自古才大难为用,况髯翁一身傲骨,在封建王朝落泊流离是很自然的事。联中这回来得忙此番去甚好是反语。幽默之中尽显沉痛之情。   民国时期,湖北大冶的盲人联家詹新民代人撰写了一副挽妻联:   算来半世夫妻,吃

 

42. 鼠无大小皆称老

(曲 解 联)

  清乾隆年间,河间才子纪晓岚以博古通今、能言善辩著称一时。有一天,纪晓岚和同僚在殿侧等待上朝,见皇上迟迟未到,便戏对同僚说:老头子胡姗姗来迟?语音未落,乾隆皇帝已走到面前,这句玩笑话被他听到了。乾隆十分生气,对纪晓岚喝道:你何故叫我老头子?有说则生,无说则死!众人都为纪晓岚捏一把汗。纪晓岚从容奏道:皇上称万岁,岂不是老?皇帝居兆民之上,岂不是头?皇帝便是天子,所以称子。几句话把乾隆帝说得回嗔作喜,于是赦纪晓岚无罪,且赐誉为淳于髡后身。纪晓岚凭急智巧辩,不但免了一场杀身大祸,反而得到皇帝的夸奖。看来乾隆帝也是一个爱听拍马屁话的俗子凡夫,不过,纪晓岚的过人才智也确实名不虚传。  像这样,对某些词语有意地进行歪曲解释,赋予一个原不曾有的新义,以满足特定的需要,修辞学上称为曲解。   曲解也是对联常用的修辞手法。前面这个故事,另有一说:纪晓岚朝房待漏,语同僚曰:老头子胡姗姗来迟?语未竟而乾隆至矣,厉声问:“‘老头两字何解?晓岚从容答曰:  万寿无疆堪谓老;   顶天立地可称头。   乾隆方回嗔转喜。这是对联版的老头新解,用的也是曲解法。  对联中运用曲解,造成幽默诙谐的语言,或增加轻松愉快的气氛,或起到辛辣嘲讽的作用。  旧时有一位书生连年应考,每次都是名落孙山,一直到70岁还去应童子试,有人作联讽之:  行年七秩尚称童,可谓寿考;   到老五经犹未熟,不愧书生。   七秩即70岁;寿考是长寿的意思;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为封建科举必读教材。此位仁兄到70岁还参加童子试,可谓是寿星了;读书读到老,五经还未读熟,真不愧是书生。联中把童(子试)书生曲解,对终生沉湎科举的书呆子讽刺十分尖锐,令人过目不忘。   清朝巡抚乌尔恭额有次到书院,正碰到诸生用膳。他见诸生急食,皱眉道:好一群老鼠! 巡视一周,忽见有张纸压在桌子上,拿起一看,纸上写着一联:  鼠无大小皆称老;   龟有雌雄总姓乌。   本来,人们把鼠叫老鼠,就像称呼老虎一样,并不表示其年龄长幼,更无尊崇之意;同样,龟的种类很多,有玳瑁、金龟、花龟、水龟、象龟等,颜色外形都有差别,人们习惯上都把它们叫乌龟,也未必特指其颜色。该联曲解,在抬高老鼠身份的同时,影射乌尔恭额,把巡抚大人戏谑一番,让他归到乌龟类去了。  与这副对联相似的还有两联,都以曲解成趣,附录如下:  鼠无大小皆称老;   猫有雌雄总呼儿。   鼠无大小皆称老;   鹦有雌雄总叫哥。   生活中有些常见的事物或现象,一经曲解,便成趣谈。燕子矶永济寺观音大士殿有副趣联:  音亦可观,方信聪明无二用;   佛何称士,方知儒释有同源。   上联中,观音本是菩萨名,但联作者曲解观音,望文生义,以音亦可观,从而推导出聪(耳)明(眼)无二用的结果。下联中,作者故意把观音大士与儒家的混为一谈,得出儒释有同源的结论。  至于观音何以称为大夫?据佛教经典记载,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皆在阿弥陀佛左右,观音居左,势至居右。他们是阿弥陀佛左右的侍者,合称弥陀之二胁士。阿弥陀佛本名为观自

 

43. 这买卖稀奇 那东西古怪

(讳 饰 联)

  讳饰古来有之。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载:当时有个叫田登的做州官,要百姓避讳他的名字。因同音,老百姓点灯只能说点火。元宵节放灯时,州府出布告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当时有人撰联讽之:  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   这大概是第一个用对联形式对荒唐的讳饰予以嘲讽吧。  所谓讳饰,就是说话时遇到犯忌触讳的事物,不直说这事物,而用旁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的一种修辞手法。  按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厕所似乎是不雅之地,人们向来忌讳直言之。古人以更衣如厕,今之宾馆内将厕所改称卫生间,后来,卫生间叫多了,似也觉不雅,进而饰称洗手间。对厕所,人们向来不屑于题联,但也有人想闯闯这禁区,可也得有所避讳,故而出现一些不直言厕所的厕所联。例如:  在坑满坑,在谷满谷;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有友人曾要我猜该联题写的是何物。我说,上联大概是说物产丰收,下联是讲民风淳朴吧:友人听了哈哈大笑,说,这是题旧式挖地为坑的厕所联。我惊愕之余,仔细一想,也不禁被逗笑了。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来描写厕所,虽然出科意料,却十分形象生动。  以厕为题,写得最出色的当属明末魏善伯的一联:  成文自古称三上;   作赋于今过十年。   三上典出欧阳修的《归田录》: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属思尔。作者引此典入联,可谓典雅大方。下联典出西晋文学家左思的治学故事。左思苦读构思十年,作《三都赋》,内云:其间门庭藩溷(厕所)皆著纸笔,偶得一句,即使疏入。既成,豪贵之家竟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下联以此典入联,亦显文雅庄重。全联用典,皆与厕所有关,但又巧妙讳避字,足见作者才思。   字在许多场合也是讳提的,即使是丧葬,挽联往往也对加以讳饰。如某氏挽翁联:  寿终德泽在;   身去音容存。   联中以寿终身去。   又如某先生挽妻联:  宝瑟无声弦柱绝;   瑶台有月镜奁空。   旧时多用琴瑟和鸣四字比喻夫妻感情和谐。镜奁是女眷日用品。该联以宝瑟无声镜奁空暗喻亡妻,并寄托哀思。   民国初年广东大埔县名医邓窗珊自挽联:  这番与世长辞,穷鬼病魔,无须追逐来泉下;   此日乘风归去,春花秋月,只当漂泊在异乡。   此老对生老病死的态度豁达开通,然而联中仍以与世长辞乘风归去饰言字。   又如缪宅生挽宋教仁联:  衡岳泣灵鬼;   中原落大星。   联中以泣灵鬼落大星,痛悼宋教仁遇害身亡。挽联中讳饰最出色的当数这副挽钓叟联:  石洞访神仙,桃花流水杳然去;   烟波寻钓叟,斜风细雨不须归。   上联桃花流水杳然去集自李白诗句,下联斜风细雨不须归集自张志和《渔歌子》词

 

 

44. 伊尹从来只一人

(闪 避 联)

  杭州灵隐寺前有座山,海拔168米,,古木参天,岩石突兀。东晋咸和初(约公元326年),印度高僧慧理登此山,说此天竺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此山因此得名飞来峰。峰前有灵隐涧,涧水清澈可爱。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为涧间的冷泉亭题写一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这两个问题问得好生奇怪,恐怕没人能回答得了。但此问诱得游客逸思遐想,也引来不少应答妙联。  清代名臣左宗棠题联道:  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   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   学者俞曲园答道: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石冶棠题曰:  泉自冷时冷起;   峰从飞处飞来。   这三联都各具巧思,意味隽永。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本是无头之案。左宗棠答以泉自源头冷起,峰从天外飞来,前句出自实情,后句出自传说,算是实答。俞曲园和石冶棠的回答却是闪烁其词,虚无缥缈了。然而古今游客读到这样的巧思妙答,都会陡然生趣,游兴大增。  如同上例,利用含义宽泛的概念或精确性不够的语言,故意把话说得不明白、不具体,以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这种修辞手法称为闪避。  在某些特定的场景,对联运用闪避手法,可以大大增加联趣,冷泉亭几联即是如此。  广东潮州市西湖步月亭联亦有异曲同式之妙。联为:  伴云何处住?得住且住;   问月几时圆?风圆便圆。   上下联前部设问,后部作答,但得住且住见圆便圆并无定数,似答非答,用的也是闪避手法,表现了一种融入大自然的超然情趣。   闪避手法的另一种形式是故意不作正面回答,而是转个弯,换个角度来回答。  相传乾隆皇帝出游江南遇一少年。乾隆见他聪明可爱,问及姓名,得知是阮元。乾隆感到很有趣,便出句戏问:  阮元何故无双耳?   阮元二字只一偏旁,何来双耳?乾隆帝这个问题问得够刁钻。阮元并不迟疑,大声答道:  伊尹从来只一人!   伊尹是商代的贤相,恰巧伊尹二字只有一个单旁。以伊尹阮元可谓天造地设。阮元避开了正面回答的难题,另辟蹊径作了妙答。伊尹从来只一人可有两种理解,其一是指像伊尹这样的贤相,古来只有他一个;其二是潜台词表示,像伊尹这样贤相的姓名都可以只有一个单人旁,那我阮元的姓名为什么不能无双耳呢?这也就曲折地回答了乾隆皇帝的诘问。如此妙答,足显少年阮元的才气过人。  明代大学士杨一清,年少有才华,一次与国公、尚书同席。国公、尚书各赐酒一杯。杨双手接过,尚书出句问道:  手执两杯文武酒,饮文乎?饮武乎?   意思是说,你手端着文臣(尚书)和武将(国公)所赐的两杯酒,你是喝文臣赐的酒,还是喝武将赐的酒呢?这显然也是个难题。杨一清却冷静地对以下联:  胸藏万卷圣贤书,希圣也,希贤也!   其意是,我胸

 

45. 读书破万卷 落笔超群英

(集 句 联)

自古为文必己出。”因袭旧句,向来是对联创作之大忌。但事情偏偏也有例外,有一类对联就是专门以摘用前人现成诗文见称的,它就是集句联。如清代学者朱彝为山西太原晋词唐碑题了一副颇有名气的对联: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上联出自杜甫《偶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下联出自杜甫《重经昭陵》“风尘三尽剑,社稷一戎衣。
  清代纪晓岚曾集诗句嘲讽庸医:

  新鬼烦冤旧鬼哭;
  他生未卜此生休。
  上联出自杜甫《兵车行》,下联出自李商隐《马嵬》。此联亦庄亦谐,讽刺庸医可谓入木三分。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所谓集句联,就是将他人不同篇目的诗文摘出,组合成一副对联。
  集句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代,形成了完备的诗歌格律。唐后,五代出现了对联。到了宋代,一些文人学士则时兴集前人诗句为联,至石曼卿而大著。石曼卿曾集唐诗为联赠友: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长圆。
  宋代名相、文学家王安石也好集句,《竹坡诗话》记载了一个王安石集句的故事:王安石集白居易《琵琶行》句“江州司马青衫湿”,下联久思未得。一日,问蔡天启,蔡答道:“何不对‘梨园弟子白发新’?”(白居易《长恨歌》)王安石听了十分满意。可见,在北宋,集句联已成为文人吟咏赠酬的一桩乐事了。
  集句联取材范围很广,以集诗、词为多,也可以集文,甚至集碑贴字。集诗为联的,如集杜甫、李白诗句成联:
  读书破万卷;
  落笔趣群英。
  杜诗原句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来不是对偶句。而李白“落笔超群英”恰与“读书破万卷”成一佳对。
  又如1985年全国迎春征联“长城主题”一等奖联:
  水木荣清晖,柳外东风花外雨;
  江山留胜迹,秦时明月汉时关。
  上联集自唐.李白《春日独酌》和元.虞集《答钱虞之》,下联集自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和王昌龄《出塞》,紧扣“迎春”和“长城”主题,生动贴切。
  集词为联的,如:
  春欲暮,思欲穷,应笑我早生华发;
  语已多,情未了,问何人会解连环。
  上联集自温庭筠《更漏子》和苏轼《念奴妖.赤壁怀古》,下联集自牛希济《生查子》和辛弃疾《汉宫秋.立春》。
  集文为联的也很常见,如杭州西湖月老祠联: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
  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上联出自王实甫《西厢记》,下联出自高则诚《琵琶记》。
  清代以后,一些学者辑录集句联成书,如程柏堂编《宋词集联》,甲戍年间由镇江江南印书馆印行,于右任先生为之题名,收录宋词集句联数百副。近二十几年来,国内出的联书也多有收录集句联。谷向阳先生等编撰的《中国唐诗联集成》,收录了唐诗联五千余副,可谓洋洋大观。
  从集句联的类型看,大致可分为三类:全集句、半集句、改字集句。
  全集句是全联完整摘用前人诗文,如本文第一段引用的两联即是。
  半集句是一副联中,部分句子摘用前人诗文。如董必武题成都武侯祠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上联摘自杜甫诗《蜀相》,下联为自撰。
  改字集句是对所集原句略加改动,集合成联。如南京莫愁湖胜棋楼联:
  人言可信,我始欲愁,仔细思量,风吹皱一池春水;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如何结果,浪淘尽千古英雄。
  上联“风吹皱一池春水”摘自冯延巳词《谒金门》,下联“浪淘尽千古英雄”是苏轼词“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化用。
  成都杜甫草堂有一副明代何宇度的集句联:
  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
  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
  上下联后半句由杜甫诗《宾至》“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各改一字,反其愿意而成。
  清代大学者纪晓岚是集句联的高手,他的另一副讽庸医联独树一帜:
  不明才主弃;
  多故病人疏。
  原句出自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本是作者自嘲之语。纪晓岚巧妙移动二字,“才”又谐音作“财”,成为“不明才主弃,多故病人疏”,借以讽刺不学无术的庸医。这样的“偷梁换柱”术,真令人拍案叫绝。
  集句联是集前人诗文句子而成的,但如果据此以为撰集句联可以不费功夫,坐享其成,那就大错了。前人诗文浩如烟海,一副好的集句联,往往需从相去甚远的作品中撷取恰当的词句,按楹联格律要求巧妙组装,方能成就。若无广博的诗文功底和高超的移花接木之术,是绝难挥洒自如的。1983年,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第二届迎春征联活动,其中第五联就是用集句征句。出句是:
  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出句表达了“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每逢佳节,格外思念祖国的亲人”之意。评委们从众多来稿中选出的获奖佳对是:
  愿得此身长报国;
  这是唐.戴叔伦《塞上曲之二》里的一句。以此应对,表达了海外炎黄子孙炽热的爱国情怀。这副集句联无论从立意还是格律来讲,可谓浑然天成,是妙手剪裁的再创作。
  深一层分析,集句联不仅仅是前人诗句的有机组合,它在运用上还有其独特的功能。
  其一,集句联借他人诗中言,传我心中事,既可含蓄地表白,亦可激越地抒情。1982年的《团结报》曾刊载平伯先生介绍的一副集句联,说的是民国年间,大学者王壬秋在逆旅中结识了一位村女,惊为奇艳,畅谈竟日。翌年再往该旅馆,惊悉村女已逝世。当夜不能成寐,翌日临葬处凭吊,集句成一联:
  竟夕起相思,秋草独寻人去后;
  他乡复行役,云山况是客中过。
  上联出自张九龄《望月怀远》和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下联出自杜甫《别房太尉墓》和李颀《送魏万之京》。该联语淡意悲,深情不露,既表达了痛惜之情,又不失自己身份。用这样的集句联寄托哀思,远胜过直抒情怀的悼念。有人评其“词气苍劲,才雄情深,含蓄有力”。
  民国时期四川名士刘师亮曾作贺婚联赠友人金了如:
  子兮子兮,今夕何夕?
  如此如此,君知我知。
  联首分嵌金子如名字。上联出自《诗经.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道出新婚夫妇欢愉心情;下联取小说中常用语和后汉扬震拒人馈金时的话语,戏谑调笑而不俗亵,言词含糊而意味深浓,非撰联高手不能为。
  清代名将左宗棠为新疆昭忠祠题联:
  日暮乡关何处是;
  古来征战几人回。
  上联集自唐代崔颢的《黄鹤楼》,下联集自唐代王翰的《凉州词》。全联贯穿悲壮之情。近代诗联家吴恭亨评之“一寻常语耳,信手拈来,即若气象万千”。
  清人郭学显饱读诗书,因不满清朝统治,成为江洋大盗。他于船舱自题联: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人之患,束带立于朝。
  上联出于《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是,孔子说:“我的主张行不通,就乘小筏子去海上飘流。”而该联却巧借此语,予以别解:“因为天下正道不行,所以我乘船下海为盗。
  下联“人之患”出自《孟子.离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束带立于朝”出自《论语.公冶长》:“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联中别解为“百姓的祸患,正是那些束带恭立于朝廷的官员”。

  郭学显真不愧为饱学之士,身为江洋大盗,还能从孔孟老祖宗的典籍中找到处辩之词,言之凿凿,理直气壮。并且以孔孟之言,直刺腐败的清廷高官。全联寓谐于庄,富有巧趣。
  其二,集句联引用有关当事人的诗文,能鲜明地表达纪念意义。如江苏扬州平山堂联: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上联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欧阳修《醉翁亭记》,下联出自王禹偁《黄岗竹楼记》和苏轼《放鹤亭记》。这四人都先后在扬州为官,欧阳修还是修建平山堂的主持者。撷取有关当事人的诗句成联,以描绘平山堂胜景,既典雅生动,又能使人联想四位作者在扬州的历史,是对这四位名人的最好纪念。
  鲁迅先生逝世后,厦门大学教授罗庸集鲁迅诗句为挽联:
  荷戟独彷徨,岂惜芳馨遗远者;
  大寰犹酩酊,如磐夜气压重楼。
  这一联分别出自鲁迅先生的《题彷徨》、《O.E.君携兰归国》、《哀范爱农》和《悼丁君》,摘用鲁迅先生的诗句成联,展现他在黑暗社会里战斗不息的精神,以此来悼念先生,更具艺术感染力量。
  其三,集取名人名句成联,能产生独特的“名人效应”。如有人集唐诗题湖南益阳桃江亭,联为:
  桃花尽日随流水;
  江月何年初照人。
  上联出自唐.张旭诗《桃花溪》,下联取于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桃江”二字分嵌上下联首,仿佛张旭、张若虚两位大诗人的诗句专为桃江亭预拟,简直妙不可言。
  1985年,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美国喜瑞都市华裔议员、医学博士、业余歌唱家黄锦波登台演唱《龙的传人》等歌曲,受到观众热烈欢迎。次年8月,黄先生再次来华,赵朴初先生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他,并题联相赠:
  此曲只应天上有;
  龙种自与常人殊。
  上联集自杜甫《赠花卿》:“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下联集自杜甫《哀王孙》:“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该联盛赞黄锦波先生歌声之美和炎黄子孙之才,极为生动得体。
  旧时,有人集唐诗为酒楼题联:
  劝君更进一杯酒;
  与你同消万古愁。
  不但使酒楼增添几分文采,而且借助名人之口,道出一番劝酒词,分明又是一幅出色的广告。
  《羊城晚报》曾载,长沙老人大学开学第一天的书法课上,一位小学生书集句联赠送老人们:
  春风又绿江南岸;
  老夫聊发少年狂。
  上下联分别摘自王安石《泊船瓜洲》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名句,使老人们读了激动不已。这种名人名言效应,是其他形式的赠联所难以达到的。

 

46. 局中局外结同心

(歧 义 联)

  有一年,乾隆皇帝南巡游园,与群臣在湖畔用早点,见桌上摆有油炸豆、五香豆两碟,他灵机一动,出句道:
  两碟豆;
  命翰林学士纪晓岚应对。纪不假思索,对道:
  一瓯油。
  乾隆笑道:“错了!”侧身指向花间的蝴蝶说,朕所言乃是:
  花间两蝶斗;
  纪晓岚环顾湖面,看见一只水鸟在戏水,顿有所思,便答道,臣所对乃是:
  水上一鸥游。
  乾隆听了乐不可支,连声夸奖纪晓岚对得好。
  “两碟豆”与“两蝶斗”读音相同,意义却完全两样,很容易产生歧义。
  像这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意识地使语义模棱两可,用以达到特殊的语言效果,修辞上称歧义。歧义联有谐音歧义、语义歧义、断句歧义等多种。上述乾隆皇帝与纪晓岚的属对,当为谐音歧义。
  汉字的一字多义也能产生歧义。如古时一副题厕联:
  到此方无中饱患;
  何人不为急公来。
  从字面理解,该联是说,来到厕所才没有腹中胀饱之患,何人不是为解拉撒之“急”而来呢?但仔细分析,“中饱”和“急公”又分别是“中饱私囊”和“急公好义”的缩写。这样,该联又寓一层深意:莫谓厕所是肮脏之地,只有到这里,才可免受“中饱私囊”之患;人们来这里,才有“急公好义”之举。这岂不是对社会腐败、邪气盛行的绝妙讽刺!
  古文一般不打标点,全凭自己理解破读。有的对联,在不同位置断句意义不同。断句可产生歧义。请看下面一联:
  此屋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该联相传为明朝才子祝枝山所撰。如在中间断句:
  此屋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意思是正面的。如靠前断句,则读成:
  此屋,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显然是相反的含义了。
  祝枝山还写过另一副歧义联: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相传一个横行乡里的财主请祝枝山写春联,祝枝山给他写了上面这联。这副联如果在第五字断句,联意为: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这显然是好联。待财主把这联贴上大门,乡里百姓都读作: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祝枝山显然暗藏机关,为财主设计了一副歧义联,让他在乡民面前出了丑。
  相传明代文学家徐文长也曾为某庸医题一联:
  这位医生好,看病,祛病,不害民;
  此店药物多,利人,益人,少肥己。
  此联若改变断句,即成为一副嘲庸医联:
  这位医生好,看病去病不?害民!
  此店药物多,利人益人少,肥己!
  这样一来,实意与原联完全相反。据说此联气得那个庸医七窍生烟。
  民国时期,乡镇设公局,负责治安管理。但不少公局却是警匪同流,鱼肉百姓。广西贵县桥圩公局贴有一联:
  公是公非行正道;
  局中局外结同心。
  该联原意是:“公是公非,行正道;局中局外,结同心。”有人悄悄在上下联中加个逗点,断句为:
  公是公,非行正道;
  局中局,外结同心。
  两个逗点,新的破读,一下揭穿了“公局”的真相。
  还有一种对联,是利用书写效果造成歧义。相传广东郁南程江令就用此手法戏弄过当地县令。程江令得知县令要途经本乡,于是在路口醒目处贴上一联。县令到来时老远就见路口斗大几字:
  震雷霆怒;
  操生杀权。
  县令以为这里定有显贵,慌忙下轿步行。及到近前,见联后还有二行蝇头小字,全联为:
  震雷霆怒,骂学生数句;
  操生杀权,钉虱几只。
  县令知道被人戏弄了,气得暴跳如雷。
  然而也有的对联,撰者本无异心,读者却有歧义。章太炎有个弟子名黄侃,精音韵训诂之学。他学有成就,但慎于著述。章太炎曾以“人轻著书,妄也;子重著书,吝也。妄不智,吝不仁”,勉其著书。黄侃则辞之以“吾年五十,当著纸笔”。黄侃50岁生日时,章太炎想起此事,撰写一联勉励黄侃:
  韦编三绝今知命;
  黄卷初裁好著书。
  “韦编三绝”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是孔子反复研读易经,以至把编联竹简的熟牛皮条都弄断了三次。孔子还说过“五十而知天命”的话,故后人称50岁为“知天命”。上联是对黄侃勤苦治学精神的赞誉,并祝贺他50岁生日。下联则勉励他实践自己的诺言,抓紧著书。
  黄侃收到此联,十分高兴,欣然将联悬挂室内。然而有好事者细察联中嵌有“黄绝命书”四字,以为不祥。黄侃当然知道恩师章太炎是一番好意,断无异心,但被人歧义解说,也不由得将信将疑,即将此联撤去。说来也巧,不久黄侃咯血去世,时人多以此为“联”。这当然纯属巧合,但章太炎在寿联中使用了忌字,毕竟贻人以口实。

 

水从碧玉环中去
(比喻联)

  明代翰林学士解缙自幼聪明好学,六七岁就能吟诗作对,有神童之称。曹尚书半信半疑,想考考他,命家人把解缙叫到府上相见。当解缙来到时,曹府却紧闭中门,只开边门接客。解缙当 ...

 

47. 酷爱羲之迹 狂吟白也诗
(虚 词 联)
“之乎者也矣焉哉”,是七个最常见的文言虚词。旧式的对联,运用这类虚词颇见工巧。连江县青芝寺有副著名的集句对,全联十四个字,虚词占了六个,之乎者也都用上了:

翁之乐者山林也;

客亦知夫水月乎。

曾主持纂修《永乐大典》的解缙,是明朝一大才子。相传他九岁时,县令张仕考他文章。解缙提笔写了“之乎者也矣焉哉”,张仕看了直摇头,待解缙写下了第二句“安排七字做秀才”,张仕不禁拍案称妙,立即封小解缙为秀才,免费送官办学堂读书。此话虽是传说,但这十四个道破了作八股文考秀才的奥秘,倒是照见封建科举制度的一面镜子。

“之乎者也”用得好可以考功名做官,但也有因“之乎者也”倒了官运的。宋人洪平斋新考中进士,便上书史卫王批评政事:“昔之宰相,端委庙堂,进退百官;今之宰相,招权纳贿,倚势作威而已。”因而获罪当朝权贵,十年不给他升迁。洪平斋愤而作联: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已十年闲。

上联“之乎”借代“学问”,下联“而已”显然是指他批评政要那件事了。
对联中,虚字如果运用得当,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世间寺庙、观音菩萨殿书写的都是颂祝或祈求的联语,某地独有人写出这样一联:

音可观乎?

士何大也!

撰联者别出心裁,居然责疑“观音大士”的法号,“戏说”神灵。虚词“乎”、“也”二字,一表疑问,一作感叹,起到了只字传神的妙用。

又如,过去流传的一副酒店联:

入座三杯醉者也;

出门一拱歪之乎。

对酒客醉态的描述十分生动形象,“之乎者也”用在联末起了重要的气氛渲染作用。试想,如果去掉这四个虚词,该联就显得索然寡味。

清代学者王士禛少时聪颖过人。有一次祖父出句考他:

酷爱羲之迹;

士禛对道:

狂吟白也诗。

对句出自杜甫赠李白诗句“白也诗无敌”,以“白也诗”对“羲之迹”,确属妙手剪裁。“之”字在联中和“羲”字构成王羲之的名字,属名词,但采用借对手法,“也”字与“之”字又成工整的虚词对。祖父听罢,不禁大为赞尝。

清.刘凤诰曾为义冢题一联:

掩之诚是也;

逝者如斯夫。

上联出自《孟子.滕文公》,是孟子与徐子关于丧葬的议论,联中借它来说明,将那些无主的死尸收殓起来掩埋掉是正确的。下联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原意是惜时的感叹,联中将“逝者”意义转换为“逝世的人”,表明应当把(无主的)“逝者”都同样地掩埋起来。该联仅10字,除联首的“掩”、“逝”二字为实词外,其余均为虚词。一副集句联,众多虚词组合,对仗工稳,平仄协调,尤其是寓意鲜明生动,实属难得。

《坚瓠首集》记载着一个故事。明朝御史毛伯温宴客,一个承差不慎把酒倒得太满了,使他难以举杯敬酒。毛伯温当即责备:

承差差矣乎;

意思是说,你这个承差干得太差劲了!席间一时气氛僵住了。这时,客人中一位姓任的副使马上接上话对道:

副使使之也。

意思是说,是我副使指使他这样干的。一句巧妙的对答,逗得客人都大笑起来。自然,席间气氛也就化干戈为玉帛了。

明朝大臣洪承畴,曾悬联于府门,联文是:

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明亡,洪承畴降清成了新贵。有人痛恨其厚颜,在上下联末分别添上“矣”、“乎”二字,成了: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二字一加,联意全变,把无耻的自诩化为辛辣的嘲讽。这里,“矣”、“乎”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虚词不“虚”矣!



“五四”运动后,提倡白话文,“之乎者也”开始淡出文坛,然而也有些人不以为然,主张用白话写诗的现代诗人刘太白就收到朋友这样的一副对联:

文言难免之乎者也;

白话不过的吗了呢。

此联虽是调侃之作,但也反映了“五四”时代文言向白话转变的史迹。

当然,对“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也不应一概否定,就是在现代,“之乎者也”在对联中照样能派上用场。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就曾书赠矍秋白一联: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此联是清人何溱集王羲之《兰亭序》字写成。30年代初,瞿秋白与鲁迅先生在上海共同领导新文化运动,结下深厚的友谊。鲁迅先生书赠瞿秋白的这副对联,虽是集古人的成句,但恰如其分地“代表了两人的共同心愿”(周建人语),该联的虚词“矣”、“之”用得非常恰当,读后令人仿佛听到鲁迅先生由衷的喟叹。

著名剧作家老舍先生有副赠友联也写得很出色:

努力如是之者;

成功其庶几乎。

这副对联是题赠《龙须沟》剧中程疯子的扮演者于是之的。联中嵌“是之”名字。而“之者”又作语气助词。下联“庶几”,意为可能。全联意思为“像(于是之)这样刻苦努力的人,一定会有成功的希望”。虚词“之、者、乎”了无痕迹地融入联中,十分精彩。

 

48. 农民领袖 和尚袈裟
(借 对)
阅读对联,有时候你可能感到困惑:有的对联明明对仗不工,书上却称赞它是巧对。就拿下面三副对联来说吧:

(一)客舍联:

晚先投宿;

鸡鸣早看天。

(二)眼镜店联:

好句不妨灯下

高龄可辨雾中花。

(三)周瑜墓联:

春南国乔初嫁;

赤壁东风亮助威。

联(一)中,未晚怎么能与鸡鸣对?联(二)中,灯下草是在灯下草书的意思,又怎么可与雾中花对?联(三)中,青春赤壁似乎也非工对。

你的因惑不无道理。因为按照常规,这几副联都可以挑出对仗上的毛病。然而,对联有一种特殊的对仗——借对。所谓借对,就是利用某些汉字有一字多音或一字多义的特点,在对联中用某词语甲音(义)的同时,又借它的乙音(义)来与另一词语对仗。
借对,在传统诗词中是常见的。如刘长卿《重别薛六》中的寄身且喜州近,顾影无知白发何,因同音,便借用谐音相对。又如杜甫《曲江》中有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在诗中本意是平常的意思,那怎么能与十”对仗呢?缘由在于假借了寻常的另一个字义:古代为八尺,两寻为;而寻常十”对仗,便可以看成数词对数词了。

明白了什么是借对,就不难理解本文开头列举的三副对联的对仗了。例(一)中,因属羊,借此义便能对;联(二)中,借字的草本植物之义,灯下草便与雾中花成为工对;联(三)中,借字颜色词义,青春赤壁自然无可非议。这三副联都是巧用了借对手法而成佳对,故称其为巧联。



借对,主要有借音、借义、借名等三类。

借音对是借用某字的同音字来跟它相对的字形成对仗。例如: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蟠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一草堂。

联中月白风清属句中自对,是借字的同音字对仗。

又如新婚常用联:

喜有良辰迎淑女;

愧无美宴嘉宾。

作为宽对,本来良辰对美味已能成立。而同音,又都是十二地支之一,这样,美味良辰便成了工对。



借对的第二种类型是借义对。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对此有这样的阐述:有时候,字在句中的意义对起来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个意义却和平行句中相当的字成为颇工或极工的对仗。这种对仗便叫借义工对。如胡静怡先生题金鸡公园桃花洞联:

足下何之?桃花万树红迷径;

眼前便是,渔父千年问津。

足下为称谓词,眼前却非称谓,本不能相对,但为人体部位,为方位词,借此义恰可与眼前对;在联中本意为枉自,但另一义为颜色,与又成工对。

又如佚名自挽联:

百岁一刹那,把等闲富贵功名,付之云散;

再来成隔世,似这样夫妻儿女,切莫雷同

雷同本意是指相似,借字的雷电之义与上联对;借之义与上联的对。

借义对由于一个词在联意和对仗意义中的不同变换,形成对联中的跌宕奇趣。

如刘人寿先生题石门李自成纪念馆联:

农民领袖,问鼎神京,顾社稷安危,欲复汉家全大局;

和尚袈裟,偃旗禅院,证英雄归宿,试将文物认前朝。

领袖在联中为称谓语,与袈裟本不相对,便借用领袖作为衣服的之义,便与袈裟成为工对。谙知借对的妙谛,读到该联的和尚袈裟对以农民领袖时,不禁会惊叹作者风趣的神来之笔。

借义对中,一般情况是联中用某词甲义,而用该词的乙义以求对仗,以上各联均属这种情况。但也有手法相反的,即某个字(词)在联中已是工对,但按对仗的字义,全句却无法理解,必须借用该字(词)的另一种字义,才能读懂全联。如旧时常用的题焚纸炉联:

能知付者;

便是识丁人。

联中,已是工对。但按甲、乙、丙、丁的序词意义去解读付丙者,便莫名其妙了。原来,古人以天干配五行,属火,付丙,便是投到火里烧掉的意思,意在劝谕人们敬惜字纸,废纸不要乱扔,应当投入焚纸炉。



有的借对兼用借音和借义两种手法,趣味更多。笔者于20048月赴雅典观摩奥运会,曾作五律一首,颈联为:

老外新称

方舟古渡头。

联中就用了借音和借义两种手法。上联的字,借同音字与下联的成对,这是借音;下联渡头本意是渡口又是人体的部位,借此义与(胃)成对,这是借义。此外,本是方位词,联中作外国人解。按中国现今流行的戏称,叫外国人为老外,就如同称呼老张、老李一样。显然,以的另一种含义(外国人)来对,也是借义对。



借对的第三种类型是借名对,即借用人名、物名、地名的含义与对应位置的词语对仗。

如大邑鹤鸣山迎仙阁联:

道心惟微,访道陵问道;

仙缘不薄,造仙阁迎仙。

张道陵为汉张良八世孙,创道教,联中借张道陵之名以对仙阁

又如四川涪陵碧云寺联:

看碧云寺新霁初开,一笑昂头,出寺钟声破空去;

黄山谷旧游何处,几回搔首,隔江岚翠扑面来。

北宋诗人黄庭坚号山谷,联中借其号黄山谷以对碧云寺

20
世纪60年代,有一副赞颂社会主义新风的对联:

齐放百花,锦绣江山添秀丽

高歌一曲,英雄儿女学雷锋。

联中秀丽本作清秀美丽解。而秀丽又是女英雄向秀丽的名字,向秀丽于20世纪50年代抢救国家财物,救火而牺牲。联中并未展述秀丽其人其事,只是借用其名字与下联的雷锋对仗。

又如杜甫诗句联:

竹叶于今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

竹叶指竹叶青酒。杜甫晚年穷病缠身,说自己已与酒无缘。联中借酒名竹叶的语义与菊花相对。

1997
年春节,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书画家林凡先生在美国举办春节书画展,展室中有他一副自撰联:

一夜春风新世界;

万家灯火旧金山

旧金山是美国城市名,联中借旧金山的字面意义与新世界相对,颇有新意。该联荣获中美文化交流特别奖。

江苏无锡鼋头渚登澜堂有副佚名联:

山横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

雨卷珠帘,云飞画栋,此间风月胜都。

下联地名洪都字借它的同音字,与上联的绿字构成工对。



本书《双关联》述及双关时分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类。而借对也分借音和借义两种。那么,借对与双关对有什么区别呢?

其一,从内容上看,双关联中所用的双关词,不但本身具有语音或语义的别解,而且该词所在的句子也清晰地表达了双关内容;而借对中有关字(词)本身具有别解,全句不具备双关的特点。这是借对与双关对的最大区别。 例如金圣叹临刑前与儿子的对话联: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莲子梨儿不但词本身谐音双关,而且从全句看,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是写实,谐音别解为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这是典型的谐音双关对。

本篇联例喜有良辰迎淑女,愧无美味迎嘉宾中,谐音,下联仅借用同音与相对,句中并不具备双关寓意。

其二,从形式上看,双关一般是在上下联中同时出现,而借对往往只在上联或下联中单独出现。

 

49.  列为无产者 宁不革命乎

(流 水 对)

  列为无产者;
  宁不革命乎?
  这是邓小平在抗日战争时期送给八路军战士的一副对联。联首分嵌革命导师列宁的名字;上下联连贯紧凑,一气呵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深刻的革命道理。这副对联就是流水对。

  流水对,又称串对。这类对联是将一个内容分成上下联来表达的一种对仗模式。上下联紧相衔接,如流水一泻而下。清代诗人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自序》中简述流水对的特点是“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周振甫在《诗词例话》中认为“流水对既有均齐之美,又自然而不呆板,意思连串而不损害内容,所以是很好的对偶”。从现代汉语语法来分析,流水对的上下联构成复句关系。依照上下联连接关系不同,流水对大致有以下几种组合:
  第一种,承接关系,表达上下联连贯的行为动作。如格言联:
  三思方举步;
  百折不回头。
  又如酒店联:
  酿成春夏秋冬酒;
  醉倒东西南北人。

  第二种,递进关系,表达上下联行为进程的递进。如理发店联:
  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使春风满面生。
  又如,讽清王朝联:
  未离乳臭先排汗;
  将到长毛又剪清。
  表面看,上下联以递进的语句讲述一个小孩在吃奶的时候出汗,后来头发长了就剪掉,似乎平淡如水。实际上,上联中“未离浮臭”是影射仅3岁就当了宣统皇帝的溥仪。“排汗”谐音“排汉”,意指清王朝排挤汉人。“长毛”是清朝对太平军的称呼。下联暗寓反清力量必将剪除清朝统治者。这副刊登在1909年《中国日报》上的征联,出句为革命党人朱执信所撰,应对者是港人刘一伟。

  第三种,假设关系,表达上下联间假设和推论结果的关系。例如著名书法家启功撰写的一联: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又如眼镜行联:
  若使胸中存灼见;
  自将眼底辨秋毫。

  第四种,因果关系,表达上下联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例如格言联: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上联为因,下联为果。
  又如咏扇联:
  不教暴日盈头照;
  为有仁风拂面来。
  联中因果倒装,上联为果,下联为因。

  第五种,转折关系,表达上下联相反或相对的关系。例如理发店联: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项上功夫。
  又如《红楼梦》联:
  纵有千层铁门槛;
  终须一个土馒头。
  “铁门槛”比喻人生寿数大限,“土馒头”比喻坟墓。意指权贵豪门纵然敛财千金,也难免终归泥土。通过流水对转折,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第六种,选择关系,表达对联中所列不同事物的选择取舍。例如灯具店联:
  不愁夕阳去;
  还有夜珠来。
  又如,旧时上海跑马厅联:
  哪有心思看跑马;
  正应筹策补亡羊。
  该联说的是“五四”运动期间,面对列强欺凌,达官显贵寻欢作乐依然。有人在上海跑马厅贴出这副对联,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第七种,条件关系,表达上下联间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如题自来水厂联:
  但得穷源溯流法;
  所居廉泉让水间。
  “廉泉让水”出自《南史.胡谐之传》。南朝宋时,梁州范柏年谒见明帝。明帝说到广州的贪泉,问柏年:“卿州复有此水否?”柏年回答说:“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臣所居廉让之间。”后人便以此代称风土醇美。本联活用典故,意思是说,只要得到穷源溯流的办法生产自来水,人们都可以享受到居住在廉泉让水间的理想生活。

  第八种,目的关系,表达上下联行为与目的的关系。例如长沙岳麓山联:
  直登云麓三千丈;
  来看长沙百万家。
  又如太平天国石达开题联: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夷狄”指清统治者。上联是行为,下联“还我河山”是目的。

  第九种,问答关系,表达上下联设问应答的关系。如题杭州西湖天竺寺白衣观音联:
  问大士缘何倒坐?
  恨凡夫不肯回头。
  该寺观音大士一反常态,倒坐莲花坛上。上联游人发出疑问,下联以大士口吻回答,风趣幽默。
  李棣华题广州越秀山镇海楼联:
  几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载,故侯安在?只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上联设问“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下联回答:“只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作者实以“目空今古”的英雄自许,发思古之幽情,一吐胸中闷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