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血石怎么调中文:属性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3:42:29

  属性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李泽健

 

    在哲学上,属性不是一个被人重视的概念,它不像物质、时间、空间等概念那样备受人们的关注。人们关心的只是属性的分类,比如,哪些是本质属性,哪些是非本质属性。在自然科学方面,人们也只是关注事物有哪些属性,而不关心属性本身究竟是什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对属性概念的认识没有什么太大的分歧。属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除了物质本身以外,其它的一切似乎都可以称作属性。对于一个肚量如此宽广的概念,人们是很难再对它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的了。

    事实上,属性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统一的定义,各种工具书上的定义也都不尽相同,即使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的版本也有不同的描述。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最常见的定义。

    1、属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物质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离的特性,又是事物某个方面质的表现。(新华字典)

    2、逻辑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指事物的性质和事物间的关系的统称. (《数学辞海》编辑委员会编.数学辞海·第一卷.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第644页.)

    3、属性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关系时表现出来的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

    5、事物或对象自身具有的、通过其存在和运行所呈现出来的一切规定性。(《系统科学大学讲稿》苗东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第72页)

    虽然各种定义都不大相同,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人们对属性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普遍上认为属性是质的表现,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与事物不可分离的特性。

    本身所固有的、不可分离的是什么意思?这无疑就是说事物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球之所以是圆的,那是因为它本来就是圆的,辣椒之所以是辣的,那是因为它本来就是辣的,红旗是红的,那是因为它本来就是红的。“本身固有”无疑也就是说事物自身就是那个样子的,与外界无关。那么,事物自身是不是与生俱来就固有一些属性呢?

    我认为,把属性描述为事物固有的性质是不妥的,因为它没有准确地反映出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也没有反映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事物不能说明自己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才能表现出自己是什么。事物是不能通过自身来说明自己是什么的,它只有通过运动通过作用才能证明自己是什么,没有其他事物的存在事物也就无从具有属性。

    事物不能说明自己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圆的还是方的,是白的还是黑的,是软的还是硬的。对事物自身而言,是不存在什么属性的,没有哪一种属性能够说得上是它自身固有的。

 

所有的属性都是事物间的关系

    属性是事物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东西,没有联系和作用,事物是不会表现出什么属性的。事物的属性必然依赖于其它事物的存在,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事物,那么它将是没有属性的,你也无法证明它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

    因为属性是在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东西,那么,它反映的必然也就是事物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而绝不会是其中某一事物单方面独有的性质。

    比如,物体的颜色反映的就是物体、光线、视觉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说红色就是红旗的固有属性。因为,当照射红旗的光线不是日光而是其它色光的时候,比如绿光,如果观察红旗的不是我们人类而是其它动物的时候,那么红旗就不再是红色的了。绝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认为动物眼中的红旗也是红色的。事实上,大多数动物眼中的世界和我们人类是不一样的,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3 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西班牙的斗牛场上,斗牛士用红色的斗篷向公牛挑战,人们原以为是红色激怒了它,其实是因为斗篷在公牛眼前不断摇晃,使它受到烦扰而发怨,如果换上别种颜色的斗篷,公牛也会出现同样的反应。

    既然属性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那么它也就必然依赖于彼此联系的各个事物,只要其中一方发生变化,那原来的关系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关系。当事物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时,事物的属性也必然会发生变化,没有哪一种属性可以说是固有的不变的。

    红旗的颜色其实就是一种不断变化着的东西,阳光下是鲜红的,阴天的时候是暗红的,到了月光下它就变成黑色的了。距离我们近的时候是鲜红的,距离远的时候是暗红的,足够远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一个小黑点。视力好的时候是一种红,视力不好的时候是另外一种红,在色盲眼中它可能就是绿色的。小时候,一个人晚上走山路,路过村外的一片坟地时,心里害怕极了,害怕在那惨淡的月光下,那坟地里会突然影影绰绰的走出许多鬼来。那个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人们的一种说法:鬼最害怕红色,只要看见红色它就跑了。我的心里一下子充满了希望,因为我穿的那个背心胸前有个大大的红太阳,于是我急忙去解衬衫,想赶快把红太阳露出来。天啊,当那个太阳露出来的时候,我顿时毛骨悚然,头发一下子全都竖了起来:那太阳不是红的,它变成黑的了!

运动不是事物自身固有的性质,它是事物空间位置关系的体现。如果没有其它事物作参考,我们根本不能判断事物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形状不是物体固有的性质,它体现的是物体与周围空间的关系。水装进杯子以后,我们可以说它的形状是圆柱形的,但当这杯水的周围不再是杯子而是水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再说它是圆柱形的了。一般情况下,我们说一个物体是什么形状的,都是与周围空间相比较而言的,当一个物体周围的空间中充满了与它同质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就无法说它的形状到底是什么了,因为它已经与环境融为一体。女人的化妆和军事上的伪装是一样的道理,都是通过改变物体周围的空间环境而达到改变物体形状的目的。

    所有的属性都是这样的,都是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长的很美这是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是,如果你要认为美就是自己的固有属性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把你放到选美台上,你可能就是其中最丑的那一位。不要不服气,你觉得不如你美的人,在别人眼里可能要比你美上一百倍,要不然情人眼里怎么会出西施呢!

 

所有的属性都是与人的关系

    说所有的属性都是与人的关系,并不是要说没有人就没有世界,不是要说人类不存在了物质间的关系就不存在了。

    事物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那些与我们无关的关系我们是永远都不可能认识的。我们既不可能知道狗看到世界时的感受,也不可能体会大象吃到苹果时的滋味。作为认识主体,所有的属性都与我们自身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属性的形式是主观的。由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先天素质和不同的社会实践、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等,属性还具有主观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会有不同的反映。

    所有的属性都是人脑对物质关系的一种反映,这种反映既不是客观对象的一种完整的映射,也不是对客观对象之间关系的真实再现。它是经过我们的感官和大脑加工以后的东西,也就是说,属性反映的是事物与事物、事物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相信,事物本身就是我们所观察到的那个样子的,我们所观察到的一切也都是真实的,所以,我们也就认为事物的属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但是,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感觉、知觉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那些被我们认为是真实的东西,其实都是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以后,经过我们的感官加工,又经过神经细胞的无数次转换和传递,到达大脑以后,再经过大脑的加工,最终才成为我们所认识的东西。这种经过无数次转化和加工以后的认识,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客观对象自身固有的东西,而只是我们对转化后的一种关系的认识。我们本身可能就是个哈哈镜,事物的本来面貌已经被我们扭曲得不成样子了,如果我们还要说哪一种属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那显然是不恰当的。

    日常中,我们观察和体会到的所有物质现象,包括颜色、形状、大小、软、硬、酸、甜、苦、辣等等,都是我们的主观感受。我们不能说属性“辣”就是辣椒固有的, “辣”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它只是我们接收到的客观事物的一种“质”的信息,是这种“质”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我们的感官表现出“辣”的结果。同样是表现出“辣”的这种“质”,在与别的物质作用的时候它表现出来的可能是“不辣”。同样的信息、同样的作用对不同的事物来说“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紫外线能引起某些动物的视觉,动物学家发现,生活在热带丛林中的雌安乐蜥的眼底视网膜上,长有一对对紫外线十分敏感的感敏细胞,而在雄安乐蜥的颈部,长有一只喉囊,它能够反射紫外线。当它们求偶时,雄安乐蜥便拼命鼓起喉囊,将紫外线向四周反射出去。而雌安乐蜥眼底视网膜上的感敏细胞可以感受到雄安乐蜥用紫外线发来的“求偶信号”,并应邀赴约。但是同样的紫外线作用于人的眼睛,引起的可能不再会是情人们传递秋波时的那种温馨和幸福,而引起的可能是结膜炎、角膜炎。

    世上没有脱离了我们感觉的属性,那种脱离了我们感觉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纯粹客观的东西我们是不可能认识的。比如,物体的形状,它体现的是物体与周围空间事物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只有在转化为人的感官所能接受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信号以后,才能为人类所认识,没有感觉上的区别,我们是无法认识物体形状这一属性的。有人可能会说,没有人的感觉参与,物体的形状还依然存在,它还是原来的形状。形状是我们人类对物体存在的一种反映,别的事物对它的反映也许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样子,比如,雷达反映出来的就是一些光斑。

    说物质的颜色、气味等属性与我们的感官有关系还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如果要说物质的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属性也与我们的意识有关系,这似乎就不大容易让人接受了。事实上,所有的这些“点”“度”什么的都是人为的一种规定,是人们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的结果。比如,我们说物体的硬度是多少,就是与一种标准硬度进行比较的结果,而这种标准硬度又是人们根据认识的需要人为选择的一种物体。所有的物质间的关系,最后都必须要转化为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的信号,才能为我们所认识。

    事实上,魔术、电影特效等都是通过改变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了事物的属性。比如,改变人的视角就能让我们获得对事物完全不同的认识,电影里经常采用的航拍、俯拍、仰拍、慢镜头等等都能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如果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得见电子的话,那么,我们眼前的世界将完全是另外一番样子的,我们脚下的大理石地板将不再是光滑的平面了,它将会变成波涛汹涌的电子海洋。

 

属性无穷多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事物的属性是无穷多的,我们不可能穷尽一个事物的所有属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为什么我们连一小片树叶的属性都不能穷尽呢?原因就在于,属性就是事物之间关系的体现,世界上的事物是无穷多的,事物间的关系也是无穷多的,所以事物的属性也就是无穷多的。如,同一种颜色,不同的动物看到的可能就是不同的结果,同一种颜色在不同光线照射下,或者在同一种光线以不同强度照射下颜色都会不相同。同一物体,我们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距离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地面上我们看到的地球是高山、平原或者大海,在月亮上看到的地球是个大圆盘,在遥远的太空我们看到的地球可能只是个小星星,这是因为物体的形状是由物体、空间以及我们的感觉三者共同作用表现出来的结果。

 

属性的定义

   

    属性是一事物和它事物发生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切规定性,是事物存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脑对事物关系的一种反映。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属性这个概念:

1、  属性反映的必然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人之间,最少三方面的关系。其中任意两者之间的关系都不能成为我们所认识的属性。比如,物体的硬度,如果我们只能接触到一个物体,那么我们是不会形成硬度这一概念的,没有比较就没有认识。

2、  属性的形式和表现都是主观的,它不同于客观原型。属性必须要能转化为人脑所能接受的感觉信号,转化为脑细胞之间的物质运动,不能转化为感觉信号的物质关系不能为人类所认识。

3、  属性的对象和内容是客观的,属性与客观真实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关系。

4、  认识到属性是人脑对事物的反映,那么就能认识到,这些属性都是经过转化而来的,它不是事物自身固有的东西。它既可以转化为人脑所能认识的形式,也能转化为其它事物所表现的不同形式。比如对光线的反映,不同颜色的光可以转化为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动作,还可以转化为气球的大小。

5、   “人脑对事物关系的反映”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属性最终必然体现在脑细胞之间的物质运动和联系上。另外还因为,感觉信号到达人脑后,人所认识的不只是感觉信号在头脑中的表现,而是人们把这种表现与大脑原有的经验、认识等进行综合以后的反映。

 

定义属性的目的和意义

    把属性解释为事物固有的性质不仅没有准确地反映出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没有反映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同时还很对人们的思维产生束缚作用,是人们产生思维定势的一个主要原因。这样的定义也不利于面向计算机的知识表示,不利于创新活动中计算机对知识的利用。

    理解属性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克服思维定势,从而更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比如,如果我们认为红色是红旗的固有属性的话,那么在创造活动中,我们就很难想到通过改变光线或者眼睛结构的方式来改变红旗的颜色。

    定义属性的目的在于:1、在人工智能进行知识表示时,我们不仅要描述物质的属性,同时还要描述与其相联系的其它物质及其作用。2、在发明创造活动中,帮助我们全方位思考改变事物属性的方法。比如,怎样才能让盲人看见东西,传统上我们总是考虑盲人的眼睛问题,考虑只有眼睛复明才能看见东西,这样思考问题思路是很有限的,事实上,眼睛只是个接收器,它的主要作用是把信息变成视神经纤维的冲动,神经冲动经过视神经纤维传入大脑的视觉中枢后才引起视觉,既然大脑最终感受到的只是一种神经冲动,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采用其他技术手段来产生同样的神经冲动,只要能引起同样的神经冲动盲人就可以“看见”东西了。另外,从本质上来讲,人们所谓的看见也只是一种“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一种信息而不是真实的事物,盲人还具有听觉、嗅觉、味觉等其它感觉,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把光信号变为声信号或者其它感觉信号,让盲人能听见物体的大小、形状,或者能让他摸到和尝到物体的颜色等等。可以想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盲人也能够感受到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了。

 

主要参考资料:

《基础心理学》张述祖沈德立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8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