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革冰钦州市委书记:宁波人沈寿如何解释内家拳的14禁忌? 内家八桩14禁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11:23


沈寿/传授 王志远/整理 


黄百家《内家拳法》所记王征南口述的内家拳十四禁忌。即懒散、迟缓、歪斜、寒肩、老步、腆胸、直立、软腿、脱肘、戳拳、扭臀、曲腰、开门捉影、双手齐出。如果说“五字要诀”是内家拳的内核,则“十四禁忌”应是内家拳的外壳。两者都是实践的结晶,共同升华为 理论,成为内家拳的准则。八桩(拳)是内家系列的重要内容,它也遵循这一重要原则。 
内家十四禁忌不但对内家拳(狭义)、及广义的内家拳(太极、八卦、形意等)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其他拳种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因为古今拳术的渊源是一脉相承的。在继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虽然形成了分支浩繁的流派,创树了各自独有的风格和特点,但就武术的作用和技术规范,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早年沈寿老师对“十四禁忌”曾作过简明精辟的阐述,现详释如下,供武术 爱好者研究参考。 
1.懒散:意识分散,杂念丛生,精神萎靡不振,垂头丧气,心驰外物,行拳心猿意马之谓也。如此,首先违反了“敬”字诀。内家拳行拳站桩要求“心静、体柔、神庄、息匀、意远、劲整”。心境不能宁静虚无,则形体如何松柔圆活;形骸不能松柔圆活,则神韵安能庄穆定匀 ,则气息如何调和匀沉;气息不能调和匀沉,则意念如何虚远专致;则劲力如何整衡浑元。所以站桩行拳须全神贯注,心静胆定气息绵沉,神固韵匀。方可生神、凝神;而生气、聚气;而生精、固精。此自无而至有也。 
藏精之舍曰丹田,乃气海。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沉丹田,呼吸根蒂,久事养气,则精暖自尔蒸腾化气,欲称元气、真气、中气。天富大气,呼吸得天地之气,善用之,与内气合而鼓荡,为合体之气。此即炼精化气,气若车轮,如九曲珠,气遍全身,敛而入骨,贯顶为神,此为炼气化神。神安而定,心境平静,自然清轻上浮,渣滓沉降,久而明心见性,光明顿生, 性灵毕现,此谓炼神还虚,此是自有而至无也。 
自无而至有,即是由松入柔,积柔成刚,极其之,而为至刚。然此刚非硬也。自有而至无,即是刚复归于柔,运柔成韧,极其之,而为至柔。然此柔非软也。无中有,有中无,即阴中 有阳,阳中有阴。静中育动,动中寓静。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化刚 为柔,运柔成刚,刚复归柔,致成至刚至柔,刚柔相济,刚柔相推,从而生变化。化者愈化 ,以致变化无穷。自此,方始成就,致于化境,豁然贯通,阶及神明。 
由此可见,心境泰然,思想集中,全神贯注,是武功升华化境的不可缺少的充要条件,所以 
学艺者从学艺开始之日起就要认真注意和锻炼。 
就健身而言,气为血之帅,在人体气乃率血而行。气随心而行,随心静宁而顺畅。如思想散驰,则气滞结障,而致血瘀。故摄心入静,专心致志,可使气顺,气顺则血融;血融则血畅 ;气血顺畅,则血旺。极其至,筋脉和同,骨强髓盈,精神充沛,病安从来。试问,练武习 拳者,“机械生于内,名利扰于外,大马声色之事乱其神,富贵荣辱之念击其心,思想意念 时起波澜,心无片刻宁静,灵魂出窍,神无片刻安定,行拳走架,好比行尸走肉。”则内功 何以长?阳寿何以增?这也就是古今内家拳和养生家历来注重“势势存心揆用意”。视懒散为拳术首要之大忌之原因。 
 
2.迟缓:智慧不敏,感觉不灵,反应迟钝,动作滞涩之谓也。 
内家拳(桩)之运动,以虚灵为本。拳谚云:“心君泰然,百体灵动”,“神为主帅,身为躯使。”行拳站桩历来是心动形随,意发神传。心之一动,百骸无有不动。即所谓一动无有不 动,可见心意的灵动敏慧,是克服动作滞涩之根本。 
心不胡思,意不外驰,精不妄动,气不轻浮,神不乱游。心境虚静专致,神态安逸明清。内 则自然心意空灵清虚,明性立见,智慧顿开,百骸松和圆融,经络气血通畅。外则自然百体 无滞,动作轻捷快利,感觉灵敏。 
为求轻灵,上则须虚领顶劲,以击其纲领;下则须尾闾沉垂,以握掌舵向,坚其线路。即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顶劲虚领,则精神陡振,尾闾下垂,脊椎立即准直。人体之栋柱,厥唯脊椎,为全体之主宰也。脊椎自然准直,节节松沉,自上贯穿其下,“立如秤准”,则 自然周身轻灵,通体无涩了。否则上阻于肩肘,中滞于腰脊,下停于胯膝。心手无应。全体 失统,无所主宰。举措失当,自然机势顿失,受制于人了。 
如果说人之腰脊为一身之主宰,则腿脚为一身之根本。前进后退,左冲右突,动作的灵敏迟涩有否,除决定于腰外,很大程度决定于腿脚的功夫,所以《拳论》中有“有不得机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的论述。散乱者,手、眼、身、法、步无法协调,心、意、 精、气、神无以归一之谓也。以致行拳站桩气不能顺,意不能专,身不能松,心不能静,神 不能安,劲不能整。自然感觉也就不能灵敏,动作进退不能自如,身手不能虚实分明。则阻 滞无断,凸凹丛生。若发于腰,则上体呆滞,运转卡涩;若发于腿,则两腿迟重,进退无方 。或说:拳论中不是有“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之句吗?其实这不是 错误理解,就是片面理解了只言片句。须知还有,“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句,上 下两句起承转接,截然不可分割。此言主要意指意、气、劲三者之运行路线。我们不妨作如 是解:“始起发于脚,经于腿,及于腰,终形现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而手,总须完整一气 ,毋使有缺陷处,毋使有凸凹处。”完整者,无阻滞无断续之谓也。由脚而腿而腰而手,若 
有阻滞断续,有凸凹缺陷,则心、意、气、劲、神势必不能完整归一,从而造成“有始无终 ,有终无始,始乱终弃”的现象。以致心、意、神无以敛聚而致远;劲、力、气无由通达 而散乱。因而不能支配身体收放自如,举重若轻,不能把握机势,发劲处处落空。从而造 成拳谚所云:“迟缓失机势,处处受人制”的必然结果。 
所以内家拳家总是不厌其烦告诫力戒迟缓,要求习练者通体无滞,丝毫不着力,不要让丝毫 重滞、阻涩间断参与式间,更须绵绵不断,轻灵贯穿,则智慧生敏捷现矣。 
3、歪斜:上不领顶劲,中不守重心,下不把闾舵,头容不正,线路(脊椎)不坚,外不能三 合(即肩与髋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身体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前后左右失衡之谓也。凡内家拳术历来忌歪斜,讲究“立身须中正安舒”。中正者,不偏不倚之谓也,安舒者,自 然舒适,不紧张用力者是也,内家拳视“立身中正”为身法的第一要素,这是因为它是拳式 姿势之准则,是人体运动时下盘稳固的基本条件之一。清初王宗岳拳论有“立如秤准,活似车轮 ”句,可见立身平正是活似车轮的先决条件。行拳站桩如若头无虚领顶劲,左右倾侧;挺胸 僵立,上重下轻:两腿双重,虚实不明;耸肩扬肘,手法含糊;忽高忽低,萎膝老步;提腰 扭臀,转动不灵;东歪西斜,规矩尽失,也就无中正安舒可言了。 
从生理上讲,头悬身正是非常正确的姿势。这样可以保持颈椎、脊椎的自然垂直状态,也就 是俗说的“坚线路”。它可以使颈椎中的神经中枢——延髓及脊椎中的脊髓不受任何压逼。延髓中有四对脑神经,是管理呼吸、心膊等重要反射的中枢,故有“生命中枢”之称。脊髓 上连延髓,有颈、胸、腰、骶和尾神经。是周围神经与脑的通道。“立如秤准”,即不歪斜 。从而保持了这一通道“不受挤压,畅通无阻”,这样也就保证肢体运动“活如车轮”了, 尤其是腰胯的运动更是如此。 
拳学上有关“立身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清代武禹襄《十三势行功心解》说:“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又曰:“腰如纛”许宣平有“喉头永不抛”句。沈寿《常山蛇阵诀》说:“不偏一隅艺始高。”以上论述,皆言立身正中,忌歪斜。若腰不松,不正直,则造成臀部高耸,身体前 倾,有前倾势必有后仰,若尾闾失中,即尾骨不能对动向起到舵的作用,使动作在任何角度 ,任何方向上“身”,则神必不能贯顶,心力必不能由脊而发。发出的劲也决不可能均衡 完整、专注一方。历代先贤虽都没有读过物理学,人体运动生物力学。但拳术的实践告诉他 们,如果不符合“立身正中”这一客观真理,那末人体在拳术运动中就难以稳定,即使不倾 跌倒地,无无法克敌制胜。近代有人提出“斜中寓正”、“偏中求正”的理论,这是违反人 体运动生物力学的,是不可取的。这只能为对手顺势借力创造条件。这方面的实战教训难道还 不够多吗? 
《沈寿拳诀选》《四平诀》说:“心平则气正,眼平则意正,顶平则头正,肩平则身正。” 这就具体说明了,如何通过“心、眼、顶、肩”顺序,逐步调整做到不偏不倚,无歪斜的正 确姿式,使自己的重心永不偏离自身的“底盘”,但须知站桩行拳原备身法,身法种种,不 胜枚举。所以身法正中并非叫你昂首直立,生硬挺霸。所谓“不偏不倚”,实非完全是形 迹之谓,“乃神自然得中之谓也。”吴公藻曾言:“重心为体之枢纽,重心立,则开合灵活自如;重心不立,则开合失其关键。 ”“陈鑫言:“身法正者,身桩端正,无所偏倚,虚灵内合,故不怕他人推倒”。可见“立 身正中”是支撑八面,自立于不败之地的先决条件,这也就不难明白内家拳视“歪斜”为 大忌的原因了。 
4、寒肩:肘不能沉,肩不能松,肩胛紧锁,两肩高耸,状如立寒冬溯风之谓也。以致气血 不通,劲路不畅。造成上不能劲由脊发,贯劲于指梢;下不能虚胸盈腹,引气达丹田。寒肩 亦称“耸肩”,就象人在寒冬溯风中把肩耸起一样。 
内家拳有“松肩沉肘”的基本要求,或称“松肩垂肘”、“沉肩坠肘”、“垂肩沉肘”、沉肩曲肘”。总其所言,无非指肩关节须松沉,使锁骨平准而微下沉,肘关节始终保持适度 的弯曲和沉垂,从而达到“三垂”。即气垂、肩垂、肘垂。气垂则气降丹田,身稳如山;肩 垂则臂松劲活,肩摧肘前;肘垂则两膊自圆,能固两肋。这样才符合“劲以曲蓄而有余”的 技击原理。从技击角度看,肩若不能松垂,两肩耸起,则气血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 肘若不能曲坠,扬肘悬起,则劲力滞涩于肩肘,则守不能 
上护头面,中不能护胸腹,下不能护裆膝。即手起不了“两扇门”的作用。此外,双肩耸起 ,势必导致胸背腰脊的僵硬,使经络为之阻塞,同时压迫了颈动脉,使大脑失气血。头为六 阳之首,“百脉之宗”。十二经之中,六条阳经上行于头,而六条阴经亦通过“别道奇行” 汇合于头。寒肩的结果,使输送氧气和血液的颈动脉受阻迫,造成了大脑的缺氧少血,则使 大脑指挥失灵、智慧顿失;肩不能松沉,气血涌拥胸际,则上重下轻,脚跟浮起;气不能贴 背,真气不能自任督而行周天,遍体僵塞,则虚灵荡然无存,劲力顿失,变化全无。同时寒 肩亦使手臂伸缩转缠不能松柔圆活,也易被对手采用撅臂等手法使我受挫。从医疗保健角度 来看,耸肩扬肘,造成肺等内脏经常向上提着,如俗说的“提心吊胆”、“挈心挈肺”,使 之处于紧张状态。 
则在改善健康方面也就难获得预期的效果了。相反,如肩肘关节充分松沉圆活后,全部手 臂的伸缩缠绕,就若柳丝荡风、活泼而无滞机。从人体解剖学分析,肩关节是上肢极为重要 的环节,因为肩关节活动范围大,在肩部,有三角肌把肱骨、肩胛骨、锁骨连成一起;有背 阔肌把腰椎,肱骨连在一起;有胸大肌把肱骨、胸肋骨、锁骨连在一起,所以“沉肩垂肘” 就会引起连锁效应,使胸、背部松沉下来,从而使内脏放松,体内布满中和之气,五脏平和 舒适滋润,充满美意,达到这种平静宁和的境界,身体自会健康了。 
 
5、老步:两腿虚实不明,步法迟涩不灵,上下难以相随,前进后退无方,摺叠转换双重,举措张皇失措之谓也。 
内家八桩步法仅一种步型,即“二字马步”。内家拳练步十八法。前列步法,系原式所有,由博返约,实则仅五步而已。也就 是后来广义的内家拳称之为八法五步是也。 
论拳法,不能舍身法而言步法,亦不能离步法而言身法。拳经云:“有不得机势者,身便散 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所谓腰腿者,即指身法步法而言,所谓散乱者,即身僵腿涩,气 滞血淤、神驰意迷、力板劲散、失机失势之谓也。可见散乱之病,病源无非是身法和步法。 发生于身法,则上体呆滞,运用辄乖;发生于步法,则两腿虚实不明。从而造成步伐笨重, 行步滞涩不灵。这样势必导致腰腿各自为政,自行其是。造成周身不能节节贯串 ,内劲无以连贯完整,上下不能相随。自然也就进退失据、闪展失误、腾挪失灵、失机失势 了。俗说:“机势并得,服手服脚;机势皆失,绑手绑脚。”所以内家拳是不允许“老步迟 顿”的。 

6、腆胸:腆者,挺凸也。腆胸即为:过于矜持,努气挺胸,气涌胸际,神凝血滞,上重 下轻,根脚拔起之谓也。 
人体上身,全赖脊椎骨支柱,故脊椎骨在人身,犹如栋梁之于屋宇。平时人的脊椎骨成自然弯曲。为求轻灵,行拳站桩上虚领顶劲,以挈其纲领,下尾闾敛垂,以竖其线路。这是 因为百会虚顶与会阴敛垂,二点成一直线。上虚顶、下敛垂,即可使通体准直,符合“立身 中正安舒”之要求。如腆胸,则成三点之势,三点又不在一直线上,则成干涉之状。以致上 不能虚顶,则纲不能举;下不能敛垂,则目不能张。周身骨骼无法正直,筋肉不能顺遂,破 坏了立身中正,破坏了松静轻灵的充分必要条件,造成经络血脉凝淤于胸;气血浮涌结障于 胸;肌肉筋骨僵硬于胸;劲力阻断滞塞于胸。此外胸部紧张,又破坏了呼吸的自然深长,妨 碍血液回流心脏。考究全身则无一是处也。偶有动作,无不受掣肘。临敌对阵,必为人所 制。于健身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故腆胸为内家之一大害也。 

7、直立:僵直而立,全无戒备之谓也。 
行拳站桩,二脚外缘的联线范围以内的面积,就构成了人体的底盘。 
行拳站桩及竞技运动中,人体的重垂线如能保持在底盘范围内,那么人体就处于相对的稳定 状态。反之,如重垂线超出底盘,在没有依托的情况下,又无法依靠桩步、腾空、步随身换 等技术,使之重新纳入底盘,人体就会发生倾跌现象。 
在拳术运动中,拳家会通过坐腰落胯、圆裆敛臀等措施,也就通过蹲坐姿势,保持两脚齐整地踏实,端正身法,虚胸实腹,取得支撑八面、稳固厚重的“底盘”。一般来说直立的底 盘较小,重心较高,其稳定性较差。反之,两脚距离越大,其底盘越大,重心越低,稳定性 相对也较好。但是人是两足的灵物,不管你怎么大步站立,底盘总有窄的一面。而且步距愈 大,步随身换相对也较困难。于是,在实际的拳术及竞技运动中,既要把对方的重垂线击出 底盘,又要使自己的重心相对稳定,就成了拳术及竞技运动中的深邃学问了。 
我们试比较直立与最大步距之间的优缺点。 
直立状态:底盘小,重垂线易偏离底盘;重心高,相对稳定性差。但重心高,如跌仆,则倒 地所需时间长,如步法、身法灵活,则便于补救。但劲力难以起脚跟,失却根本。 
最大步距状态:底盘大,重垂线不易偏离底盘;重心低,相对稳定性较好。但步距大,步法迟涩不灵。重心低,如跌仆,则倒地所需时间短,加上步涩,难以补救。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拳家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在直立和最大步距状态下寻找、调整最适合自己的最佳步距,在取得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上,取得最大的灵活性。以确保稳定与灵活的 统一。取得支撑八面、稳如泰山的“底盘”。经过大量的实践,拳家们在调整、选取最佳的 步距后,再采用“四、六步”或“三、七步”,较符合上述的原则。而直立步,尤其是僵 直而立,全无戒备的状态则为最差状态。拳谚说: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所以内家拳 力戒直立。 
8.软步:软裆萎膝,叠步“过劲”,足膝偏撇,掀脚拔跟之谓也。 
裆部即会阴部,站行拳裆要圆而虚,要裹裆、吊裆,不可夹裆(尖裆)、平裆。它的原理与 拱型桥洞建筑是相似的,这是因为拱型的抗压承重能力大于尖形及水平形。两胯根撑开,两 膝呈微向里扣之意,裆自然能圆。会阴处虚虚上提,不使其有下荡之意,裆自然能虚。裆的 虚圆,使胯骨的骨节撑开;胯骨节周围的韧带极紧,必须撑开撑圆至足,以增加其伸缩旋转 的灵活性和扩大其活动的幅度,使下盘轻灵而旋转无滞,并加强腿部的弹性和弓劲。而软裆 ,即表现在仆步、弓步、马步等步法时,裆部全部下落,软弱无力地贴近地面,似同瘫痪。 这样不但起身费劲,遇到对方进逼,就会瘫到地上去。 
所谓萎膝,也叫“软腿”,主要表现在弓箭步时,后腿膝部向下弯曲。所谓“弓箭步”,顾 名思义,是“前腿如弓,后腿如箭”的意思。技术要求为前腿弓,后腿蹬,因而也称之为 “弓蹬步”。其后腿膝关节必须保持一定的松沉度,不可蹬得僵直,做到自然地 直而不僵,符合“劲以曲蓄而有余”。但如相反地走向另一个极端,使后腿向下曲而不直, 就成软腿萎膝了。拳诀说:“劲起脚,发于腿。”作为进攻性的弓箭步,如果出现软腿萎膝 现象,下盘出现支撑与后蹬无力,出击也就无劲可言了。犯此毛病的拳家,大都是误解了古典拳经中“曲中求直”之意。所谓“曲中求直”其原意是 “曲以蓄劲,直以发放”。是就劲力的蓄发方式而言的,根本不是叫人做“软腿萎膝”的弓 箭步。但有时为了突出下沉的气势,也有使前腿弓至胫骨竖直为度,后腿微微开膝,膝尖微 转向外侧。这时,后腿的膝部虽有微小的弯曲,但因这微小的弯曲是撑开的,而不是向下弯 曲软垂的,它导致裆部的拱度和弓劲增大,自然不属于软腿萎膝之例。 
所谓叠步,顾名思义,是步子重叠的意思。表现在弓箭步或虚步时,前后两脚其横间隔过窄,使前后两脚踏在同一直线上,“叠步”两脚前后相叠,造成底盘过窄过小,重心就会不稳 。“自立不稳,如何发人?”遇敌袭击我之侧翼,就不免有倾跌之虞。 “过劲”表现为弓箭步前腿膝尖的垂直线超过脚尖,使身体重心过于偏前,易为人引进落空 而跌扑。 
所谓足膝偏撇,就是足尖的方向和膝尖的方向不一致,从而造成扭曲。以致使起于脚的劲,滞涩于膝间,无法经由腿,而腰、而脊,形于手指。劲力无法贯穿顺达,下盘亦不稳固。临 敌对阵无有不败之理。掀脚拔根,表现在各种步法的定式时脚掌的掌心不能含空,全掌贴住踏实地面,造成部分掌 缘翘起,离开地面,甚至拔起脚跟。以致不能利用地球这一最大的质量M,守不能将敌方的 劲力通过地面化解于无踪;攻不能劲起脚跟,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发挥最大的威力。攻守无当,失机失势。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软步”是属于下盘系列的问题,而下盘是平衡和支撑全身的根基,基 础不扎实,不灵活,就好比空中楼阁。拳谚说:“自立不稳,如何发人;下盘不灵,何来虚 灵?”是故内家拳视软步为大忌。 

9.脱肘:肘部悬扬,犹如肘关节脱臼之谓也。 
脱肘也称为“悬肘”、“扬肘”、“寒肘”、“抬肘”或“举肘”。拳谚有“肘不贴肋”、 “肘不离肋”两句很辩证的话。“肘不贴肋”,就是使腋窝保持低度悬空,保证肘部有足够 的回旋余地。“肘不离肋”,就是在保证肘有回旋活动余地的情况下,肘尽量靠近, 不离开肋部,便于保护两肋、两腰要害部位。以免肘部扬起,造成举高腋空,“侧门”(两 胁为侧门)大开。侧门空虚,易为敌所乘。此外,肘部举扬,肩、肘、腕等关节自然就难以 松沉,造成气血阻塞,劲力滞涩,两臂无劲,劲不能由脊发,亦不能贯于手指,攻不能放人 致远,近乎外家之断劲矣。所以古今内家拳无不力克脱肘恶习的。 

10.戳拳:腕骨不正,握拳不直,形如印戳,拳与前臂不在同一直线上,犹是脱榫的锤子之 谓也。 
内家拳的拳形为四平拳,即拳的四维均须平整。握拳的形式为:以中指领先,四指并拢蜷曲,指尖微微触贴掌心。然后将拇指轻轻盖压于中指中节,形成四平拳。因内家拳乃柔中寓刚 之术,不以刚硬为能,所以握拳亦不宜紧实。外形似紧非紧,内则大松,以松柔为好。但虽 为松握,须有团聚之意,使之有分之不开,击之不散的作用。握拳时,拳背须与前臂齐平, 腕骨正直,腕背自然伸直,不可歪曲,不可内拗或外突,形成戳拳。若用戳拳猛击敌人,遇 到阻力,首先会使自己的腕关节扭断或扭伤。而击人的力量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戳拳只有形 式上的“美观”,是没有任何技击价值的。古今内家拳术好手是决不会有这种中看不中用的 戳拳习惯的。 

11.扭臀: 
扭臀亦叫“晃臀”、“摆臀”、“摇臀”、“游臀”。是尾闾不正、臀部外突;或臀部时而 前顺,时而后蹶;或扭来扭去,如“游鱼摆尾”之谓也。 
臀的生理构造是外突的,外突的臀部,在行拳过程中,容易引起臀部的扭摆和晃动,或时而 前顺,或时而后蹶,或扭来扭去。这样常常不是造成了“点头哈腰”,前俯后仰,破坏了“ 立身正中”,就是“游鱼摆尾”,破坏了“尾闾正中”,丧失了舵的作用。致使发劲无定向 ,放劲失平衡,劲不能“专注一方”。所以内家拳家提出“敛臀”或叫“护臀”的技术规范。 要求站桩行拳者注意不要蹶起臀部,要向里微微收进,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的肌肉,轻轻 使臀肌向外下方舒展,然后再轻轻向里、向前收敛团聚,就象用臀把骨盆裹护起来,把小 腹承扬长避托起来那样,这样配合虚领顶劲、松腰落胯、圆裆,就能使尾骶的舵向作用相对 稳定,从而保证“尾闾正中”、“立身正中”。有助于增强脊柱的灵活性和背脊的弹性,同 时敛臀也相对降低了身体的重心,有利于动作的平衡和蓄、引、拿、化、发劲的稳健,有助 
于“力由脊发”,发劲浑整,专注一方。 

12.曲腰:“点头哈腰”,中轴扭曲之谓也。 
拳谚曰:“点头哈腰,武艺不高。”或称“低头猫腰,传授不高。”形象地描述了曲腰并指 出了它的弊病。 
“腰为一身之主宰”,是人上下体转动的关键,对协调全身动作,调整重心、平衡身躯、输 送劲力,都起主导作用。 
内家拳对腰的要求是松而沉著,直而不僵。“松而沉著”,使下盘稳固有力而不失轻灵; “直而不僵”,使中轴旋转稳定灵活而不失沉著。这样方能做到支撑八面而稳固厚重,八面 转换而轻灵圆活。 
此外,腰部的“松而沉著,直而不僵”避免了脊椎的生硬挺霸,使脊椎有正常的自然“弯 曲”,形成了俗说的“身弓”,增加了脊柱的弹性,缓解了行拳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既起 到了护脑的作用,又稳定了重心,平衡了身躯。这样才能使“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 其实,“曲腰”本身就属于“歪斜”的范畴。这里的内容可视作对“歪斜”的进一步说明。 而内家拳术把“曲腰”单独视作一大忌,可见对它的重视了。 

13.开门捉影:撒开两臂,“正门”大开;探头探脑,如捕风捉影之谓也。 
胸腹为“正门”,也称“大门”、“红门”或“洪门”。人之五脏六腑皆位于胸腔和腹腔, 不能有丝毫疏忽,受到伤害。在竞技运动中,除运用身法的闪展腾挪来避免受到袭击外 ,更重要的是依靠四肢来护卫。尤其是依靠两臂来护卫。拳谚说:“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 人。”其中说的是两臂的防守作用,上护头面;中护光、心窝、胃脘、肋腋与腰侧;下护小 腹、裆部。如果撒开两臂,无疑将胸腹要害暴露于敌。这是十分危险的,轻则受伤,重则致 命。所以内家拳学从健身、技击的要求出发,提出了“沉肩垂肘”、“肘不贴肋”、“肘不 离肋”、“两膊相系不离中线”。“三尖相对守中央”的技术规范。所谓“中线”即是以头 顶百会至尾骨为一线。所谓“中央”即以鼻与脐为界,两手运作各紧紧护住自己的半个身, 
即左手护住左半身,右手护住右半身,在圆转过程中,两手的运行路线在“中线”、“中央” 处稍稍重叠。沈寿拳诀说:两手乱环不离中,当中一击手尾动,攻我身躯首尾保。 关于头,上文已有提及。头为“百脉之宗”,六阳之首”。十二经络中,六条阳经上行于头 ,而门条阴经则通过各种“别道奇行”汇合于头。头为全身之纲领,纲举目张。总之,心、 意、精、气、神;手、眼、身、法、步。无不与俗称“六斤四两”的头有关,都需要从“头” 做起。若“探头探脑”,一则形象不美;二则“首脑”暴露于敌,易为敌所乘;三则破坏了 立身中正,更易产生由“探头探脑”所引起的连锁问题。所以探头探脑,“关门捉影”是必 须认真克服的。 

14.双手齐出:即用“二双拳头打人”,一发无余,不作后顾之虑之谓也。 
“双手齐出”并不是绝对地简单地反对用二双拳头打人,更不 是反对双按、双冲、双推等拳法。而是反对“两膊不相系,首尾(两手)不呼应”,上下不 协调、不相亲、不相随。这是因为首尾无呼应,则首尾无法互保,防守出现漏洞,攻击必现 破绽;上下不相随,则手到步不到,形如斜塔,就不免有自行倾跌之虞,更谈不上临阵对敌 了;或步到手不到,错失良机,为敌所乘。 
双手齐出的另一种表现为:两臂挺直,出手过远。须知内家拳站桩行拳须周身内外三合,表 现在外三合,即名关节左右合住,上下对齐,两手、两足等对称合住,手与足、肘与膝、肩 与胯合住。开则俱开,开中有合;合则俱合,合中有开。这样就要求两臂不能挺直,出手太远 ,做到“劲以曲蓄而有余”。避免重心前移,被人乘势借力牵动,因失重心而跌扑。也避免 被人乘机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