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外汇镑美:繁华的新上海,枯竭的大上海(杂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3:04:57
 
 

  文/三盅 本文写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引言】:大上海,这个面积634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79<1>万人,常住人口1858万人(2007年统计公报)的国际化大都市,自改革开放以来,以海纳百川的姿态笑迎世人,投资、创业、返城、引进(技术、人才)、求学、交流、旅游、外来务工……熙熙攘攘,使得这座城市愈发显得繁荣而有生气,几十年来,我们见证了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高架在城市中穿梭,立体交叉式轨道交通更是令人倍感便捷,城市资源的极大丰富,带给我们每一个市民的,是生活在都市里的惬意和优越感,我们曾经为这些领先或部分领先国内的城市资源而倍感骄傲,甚至拿它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际大都市比肩对照,细细品味这中国的纽约、亚洲的巴黎,生活在这座城

  市的每个人都曾陶醉过,并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叹,“生活在上海,真好”……

  从民生角度看这30年,上海城市资源已严重枯竭。但是,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就是这样一座国内城市资源的姣姣者,在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年头,即将面临城市资源枯竭的严重危机,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笔者更不想语惊四座、哗众取宠,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严酷的现实……

  ●三盅记忆中的老上海

  了解上海历史的人应该知道,上海的土地面积在解放初期是多少?636平方公里!只不过是现在的1/10,58年之前,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这10个县的行政管辖都还归属江苏省,在三盅开始记事的时候,不仅听过这些县,有些甚至去过,那里可以说是什么也没有,没有高楼,没有象样的道路,更没有任何的娱乐场所,车辆也很稀少,有的只是工厂、耕地、村舍、集市,这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些地方便是父辈们口中的乡下了……而城市的概念,在当时,仅仅是现在市中心的那么几个区而已,有些老人喜欢说租界,三盅从来不那么说,因为三盅从小心中就有强烈的国耻心……

  小时候,妈妈踏脚踏车带我去上班,从家里踏到外滩,也就10分钟不到点,没有道路拥堵,更没有宝马撞人,很快乐,但吃中饭前要跟着妈妈的同事们一起唱《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便是一天中最令人郁闷的时刻了,爸爸工作在徐家汇的一个国家级科研所,那时的徐家汇感觉很远,而且很破,大人们轧三糊时,一不小心也是要将其纳入到“乡下”范畴里的,好在爸爸上下班都有单位的小车接送的(那时的汽油几佃一公升我是真不知道,但现在真的很想知道),我也跟着去过……

  这些地方我都去过,亲眼见过,每次回来,回到自家居住的弄堂里,都会倍感亲切,因为感觉一下子就闹猛了起来,心里面也莫名其妙地充实了很多,耳边听到的依旧是那熟悉的“棕浜修伐”,小朋友们依旧在狭窄的弄堂里穿梭打闹,公用炤头间里、各家门厅里、亭子间里,女人们依旧在油锅翻滚、柴米油盐,男人们依旧篤悠悠地老酒咪咪、蹄胖掇掇、螺丝嗦嗦……

  那时出门是有差头的,上海牌轿车,但如果不是赴宴或接送老人,拉差头是比较奢侈的,一般都是公共汽车、脚踏车,当然,还有人力或脚踏黄包车……我们小时候的活丅动半径并不大,有大点的孩子带着的情况下,往东顶多也就走到外滩边上,往西也就走到南京西路,外地也去过一些地方,主要是跟着父亲出差去的,感觉还不如上海周边的乡下(当然,不包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

  家里的娘姨是苏北人,吃住都在家里,吃饭从来不上台面,很自觉,也不太夹荤菜吃,睡觉就在狭小的楼梯间里,记忆中好象每月工佃10块不到,佣了很多年,40多岁的年纪回老家去的,据说家里有丈夫有儿子,上面老人要是不死,仍打算做下去的……回家的时候用一张大床单打了个大包袱,去16铺码头乘船去了……

  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前、文*革*末期的事情了,76年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了,我们小孩子也要准备进学堂读书了……

  ●现代化的大上海

  走出泛黄的记忆,不禁恍如隔世,如果从儿时的记忆到眼前的一切只是一场无梦的睡眠,那么一觉醒来睡眼惺忪的三盅一定会呆若木鸡,一切都不一样了,城市不一样了,生活方式不一样了,物质条件不一样了,连周围人的口音都有点不一样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了,上海已经焕然一新,如今出落成一个婷婷玉立、闺中待嫁的大姑娘了,但我们细心的话不难发现,大姑娘的心思多了,也变得多愁善感了,一会儿春心荡漾,一会儿低落惆怅,一会儿自信美丽,一会儿又自卑感伤……千般娇态,万种风情……

  我们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概括上海这30年来的沧桑巨变,更道不尽上海这30年发展史中的是非功过,从苏*振*华、彭*冲到徐*匡*迪、韩*正,上海市10任、9位父母官励精图治,最终为我们积累下了这份厚重的城市遗产……

  然而,现代化的上海面临的问题很多、很复杂,其中,尤以城市资源的逐渐枯竭为甚之又甚……

  ●人均资源日益匮乏

  今年的双年展,三盅是携爱人一起去的,到了那里傻了,美术馆周围半径500米内人山人海,排队的队伍绕了好几个圈,愣是找不到队伍的尾部,穿越队伍的时候,还被一个兴奋的小胖丫撞坏了相机,这实在让人感到郁闷,于是决定不进去了,穿过门前的小火车就匆匆离开了,散步到人民广丅场,又是人山人海,鸽子象征性地点缀着草坪,数量比人少多了……

  要说整个上海市区,公共设施齐全、有玩头、有吃头、有看头的地方,基本还是集中在这几个区,就算再加上现在的徐家汇、陆家嘴和五角场(其实五角场和莘庄这种地方都不能算),适合人类居住、活丅动的区域仍然只有三盅儿时对城区的记忆……而今天的人口是多少呢?大半个加拿大的人口数量都集中居住到了同一个城市里,难免让人感觉拥挤得令人窒息,城市资源虽然越来越丰富,分布范围也越来越广,但只要简单除以这样一个人口基数,一切资源就少得太可怜了,在上海,人均美术馆是多少座?人均医院是几家?人均高等院校是几所?人均书城又是多少?人均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呢?这样一问,大家都傻眼了,随着城市人口丅爆炸式的增长,实际上这么多年来,我们平摊到个人头上的人均资源不是越来越多了,而是越来越少了……少到再造10个徐家汇也难与三盅儿时的上海相提并论……而且,大部分对功能设施的要求,远不是若干类似徐家汇这样的集大成式的商业板块可以满足的……

  再联想到房地产,真正有着巨大的商业利用价值和增值空间的地块都集中在中心城区,这样的地越来越少了,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了,而发展城市建设之手,现在已经伸向了外围,那里有地,而且便宜,但问题是,越往外延伸,人口密度就越小,资源优势也就越分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政丅府目前考虑的是能否多建几个徐家汇,而且为了将各种资源顺利地输出到这些边沿区域,他们正在考虑多建轨道交通线路,当然,这的确是个办法,但我想说的是,如今徐家汇的繁荣,并非可以生硬复制的,它当年依托其地理位置及轨道交通的便捷,历经几十年才奠定了如今的商业价值,而且我们不难发现,它的地理位置依然没有脱离老城区的小圈圈,我们如何能够寄希望于短期内在城区外围迅速崛起第二个、第三个徐家汇?明智之举便是放弃大而全,有区别地走宜居功能化道路……

  有居住在浦东的朋友跟我说,浦东好,浦东比浦西好,大,视野宽广,楼新,路畅,有繁华的陆家嘴商圈,有诸多外资进驻……我说不好,我什么理由都不想说,就只说前两年的一件事,去浦东看朋友,某路288号,路不熟,差头过去的,到了287号,我说司机你别开过头了,就在这里停吧,这一停不要紧,只差一个号头,我足足走了三公里才看见288号门牌……在朋友家里吃饭,吃到一半香烟没有了,下楼买烟,又是一公里左右,找不到一家便利店,好在远远地看到了一家大超市,跑进去买了一包烟,排了20分钟的长队结帐,出来时已是满头大汗……这就是浦东,我跟朋友说,下次还是你来看我吧……

  这种规划实际上是很无奈的选择,离中心城区越远,就愈发只有采取这种资源集中化的办法解决居民的生活供应,否则人气无法保证,资源分散所带来的浪费也是令施政者难以接受的,这实际上跟多年前乡下的集市贸易是同一个思路……多年以前我们说,看得见肯德基、麦当劳的地方,你就能看见商业的繁荣,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各种品牌的连锁加盟是遍地开花,别说肯德基、麦当劳了,辛巴克也是随处可见,只要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当然,人要多),只要是两条城市交通主干道的交叉处,就都成了这种连锁经营模式的覆盖目标,就连沪青平公路(老318国道,天,那可是国道)也成为了商家追逐的热点,为什么?因为现在很多上海人(泛指生活工作在上海的人)住到那里去了,是的,58年前的江苏,及若干年前的直辖县,当然,还有更离谱的,买房买到昆山也是听说过的,那边的开发商和业主似乎都挺会自我安慰,远离喧嚣的闹市,寻找宁静的空间,高速的交通作为保障,XX分钟可达市区……这哪是交通能解决的矛盾?如果未来有朝一日我们的磁悬浮、高铁已连接全国各地了,是不是全国人民都可以认为自己是上海人、北京人、深圳人了呢?

  还有,现在很多的楼盘都是只卖楼而没有配套的,我大前年也发表过一篇文章,是讲五一长假去松江的一个度假村的,途经很多新建小区,那些小区不夸张地说,远远望去就象是开长途路边看到的庄稼地,长宽高都差不多,名字不同罢了,当时没买GPS,结果就在这片“庄稼地”里迷了路,左绕右绕就是绕不出去,所经之处大同小异,无任何商业迹象,更看不见任何公共设施,后来回想起来也是感慨万分,谁家买了那里的房子,这往后可如何生活呀,这是轨道交通能解决的吗?何况那时还没有9号线,据说先期住进去的居民都是每二个小时一部班车拉进拉出的,帮你拉到莘庄就算是进城了,接下来你要自力更生去拼地铁1号线……

  所以,“上海概念”,在土地面积被扩大10倍、城市资源向外无限延伸的过程中被逐渐稀释了,中心城区的城市资源在人口达到过饱和状态后显得十分匮乏,外围,则更是配套跟不上,集市化生活供应远远满足不了居民的需求,城市资源陷于极度匮乏中……

  ●资源极度匮乏的状况下,竞争压力无处不在

  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竞争什么?资源,各种资源!而竞争的实质又是什么?有着公平游戏规则的相互间的资源掠夺!遗憾的是,在当今中国,现在的上海,这种看似公平的游戏规则尚无法保证游戏过程完全符合被广泛认同的社会道德价值观,掠夺变成了理所当然,人少的时候不明显、不激烈,人多的时候就难说了,有时竞争本身不杀人,而压力则足以杀死人,这是一种如同服用慢性毒药一般的死法,它可以使人从精神放松状态进入极度紧张状态,它会使原本的风平浪静变得危机四伏,它可以使人越来越焦虑,有时甚至会把人推到“生存还是死亡”的思考边缘,它可以使人从健康变成亚健康,再从亚健康状态推向灵魂灭亡、躯体灭亡……

  这绝不是骇人听闻,我们的周遭已经发生过,正在发生着,即将再发生……

  我有个女性的小朋友,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对她的情况了解并不全面,但几乎每次交流时,她都对上下班挤地铁这事显得格外忧虑,发展到后来,几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恐惧了,每天临睡前,满脑子都是第二天一大早又要面对的挤地铁的可怕场景,弄得自己睡眠非常不好,好几次都跟我说,她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快点赚够买车的钱,她再也无法忍受挤地铁了,当然,我对她的梦想表示了极大的鼓励,但回过头来思考,有这种想法的年轻人又何止她一人?现在车管所每天都要发出无数个新驾照,每天都有无数“女磨头(女司机,磨合期,头回上路)”在马路上闪亮登场,有些是手刹还没习惯,有些是倒车晕头转向,有些是起步凤凰三点头,有些是拐弯脚乱猛加油……本来就吃紧的城市道路资源,有了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便显得更加热闹非凡了……不知道当她真的开着自己的车上下班时,是不是又会有新的烦恼,反正我本人现在是公车、地铁绝对不乘,能步行就步行,不能步行拉差头,差头不合算了才开车,去陌生地方绝对是差头……

  神经脆弱一点的,因为交通问题懒得出门而最终沦为宅男宅女的MS也是大有人在……这说的仅仅是交通资源方面,其他城市资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环保绿化、城市景观、建设用地……就连公共厕所,也是个问题……但有一个方面的资源是非常发达的,发达到了泛滥的地步,那就是电讯和网络……而这恰恰又是城市资源中最虚拟的一部分,为什么有条件做到如此发达?那是因为我们的电信部门敢于在我们的头顶架设无数时刻发射着超强电磁波的天线,一是天线架设做到全覆盖无盲区成本并不高,二是MS我们的无委会所执行的无线电频率与强度限制法规并没有把民众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而是以极大地满足通讯使用需要为宗旨,这是无线通讯问题,网络呢?更简单,现在在全市范围内几乎已经找不到无宽带接入的小区了,基本在前两年就已经做到了网络全覆盖,原因也同样是投入成本低、收益高,而且网络范围越大、分布越广,运营成本就越低……

  在低成本、高收益的驱动下,移动、联通这样的移动通讯公司大量发展其终端客户,催生了一大批认知度已经提升至“手机是生活必需品”的忠实用户,我们看到大街小巷人人手持移动电话,别管是否真的有需要,民众对手机的消费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的奢侈型、炫耀式消费行为进化为今天的必备消费行为,我们看到民工们在工地上腰里系着保险绳被吊在半空中时,耳朵边上还夹着部手机在大声讲话……

  再来说说土地资源,建设用地,内环内已经没有了,很少有开发商能够拿到,往外延伸,也是要按照时间顺序和距离中心的远近来计算成本,当然,象交通、配套这样的市政规划也是因素之一,另外,区域周边有无概念可炒也直接关系到这一区域未来的开发前景、销售前景和商业价值前景,这个不光是开发商在炒,一级市场中,政丅府卖地之初也在炒,进一步说,我们可以认为从土地交易到开发链,再到销售链,再到二手房置换,一、二、三级市场,从土地批出到在这块土地之上有了房子,再到房子里住进了人,再到房子里的主人变更了,来来往往,哪个环节、哪个链条上不在炒?所以,世上值得炒的资源,一定是稀缺资源,满世界都是、没人跟你争的资源是不值得炒的,比如空气……而如今,上海的土地资源也是越来越匮乏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土地租价水涨船高……

  另外,土地够不够用,看看每年新开盘都在什么位置就足够了,三盅向来不是地荒论者,但我依然想说,楼市供求这杆大天平上,质量最大的砝码永远是土地,但也是最滞后的砝码,有人建议向容积率要土地,这都是不了解城市规划和建设立项的人提的,你知道每多盖一层,相关问题就又多出来多少吗?道路、交通、绿化、小区配套、公共设施等人均资源占有率都是有承受极限的,为什么卫生间和厨房之间最起码还要留那么一个过道?物质生活水准不单纯是面积可以满足的,而是人均资源占有率……毕竟人不是沙丁鱼,只要能塞进罐头里就是成功……

  其实这些都只是讲到了城市的硬件资源,而竞争压力体现最明显的,应该还是在就业机会方面,这是一个城市非常重要的软件资源,也是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最为基本的谋生手段问题,这方面的问题就更多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外来务工人员问题,人才流动、人才引进问题,退休养老及其他社会福利、保障问题,自由职业者生存空间问题,小型创业团队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一大堆,错综复杂,好在我们有那项宽裕的资源--网络,在网上我们每天都看得到,也都能参与其中说长道短……所以,在所有的竞争压力中,最大的压力是就业压力,这是最基层的生存压力,而就业压力所反映出来的则是这座城市的淘汰机制……

  ●淘汰机制PK人性化

  一个城市,尤其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淘汰机制与人性化之间本无PK,但很多人更希望将人性化狭隘地理解为人之常情化,于是就有了PK……象上海这样的城市,如果单单来拼事业,进入门槛其实是不高的,一个行李箱、一张不低于5位数的银行卡,一份个人简历,一封推荐信,一张写有亲戚或老友住址、电话的纸头,就象老歌里唱的那样“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你立即可以杀往上海滩……交完几K租金,留下一个月的生活费,第二天你便可以外出谋职,从此驰骋职场,一发而不可收……如果你是来投资创业的,找个稍微舒服点的地方先安顿下来,一个月里与关系单位、关系人吃吃饭、谈谈意向,第二个月,方向感是一定会有的……

  但是,很多事情都是相类似的,进入门槛和退出门槛都很低的事物,你别指望过程中能产生很大的增值空间,就象三盅小时候家里的佣人,她可以小铺盖卷来,也可以小铺盖卷走,来去自如,行动潇洒,但所得却并不多……

  我们讲淘汰机制,实际上无论是对于本地人还是外地客,都会面对它,区别就在于门槛不同,本地人无所谓进入门槛,因为早在他们家族的上几辈人已经为他们跨过了这道门槛,而关键在于退出门槛,本地人的退出门槛是很高的,高到即便是在残酷的竞争与淘汰机制下他们最终成为了泥沙,那这些泥沙也只能永远淤积在上海滩上了,因为他们生长在这块土地上,他们的根在这里,无路可退……而你一旦了解到了这些,你自然就可以理解本地人对房产的高度重视是多么的理所应当,同时也理解了他们在房产领域所得到的回报实际上是多么的天经地义……如果还是无法理解,你还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在你的家乡,你的家族一共拥有多少房产?多少人际关系?如果再来一次上山下乡或支内支边,上海人到了你的家乡时又会是怎样一番境遇,和你们当地人在先天条件上是否可以相提并论?想到这里你就全明白了……如果先天优势是可以作为一笔遗产一代代传下去的话,那么上海人的遗产在上海,而你的遗产则在你的家乡,而同时令人遗憾的是,这项遗产跟现金完全不同,它无法异地移植……

  有很多知青、支内子女返城也同样遇到很多问题,以前单位同事家的孩子就是个例子,户口是解决了,但孩子出生在外地,书没好好读,个人能力也较弱,又不善与人交往,谈吐与为人处世都显得比较稚嫩,在上海闲了两年,最终不是办法,生存是第一位的,靠父母养一辈子也不现实,于是又回到了他父母当年插队的那个小城市……所以,正因有了这个不成文的淘汰潜规则,返城返城,最终返到哪里还真是个未知数啊,要想立足下来,没有本事肯定是不行的……

  很多“人才”来到上海,一年半载体验下来,就感觉到这是一个极度不公的社会,严重缺少人性化,似乎他们的所得实在太少了,而为上海所作出的贡献又实在太大了,我要说,这种不公几乎是不存在的,是人才,就有相应的待遇摆在你面前,谁也没本事克扣你半分,如果到你实在混不下去的那一天,却没有任何不动产或婚姻的牵袢,你依然可以小铺盖卷来,小铺盖卷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淘汰机制本身就是柔性的人才换血,指望它有多少人性化,那是不现实的,都市的面孔是妩媚的,它吸引着向往者来,都市的面孔同时又是冷酷的,它催促着失意者离开……

  ●人才置业越来越难

  如果你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如果你是为了事业或其他任何目的而来到上海这片土地上谋发展,姑且不加区分地称你为“人才”,而人才来到上海,是需要做长期的事业与生活规划的,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每一个披肝沥胆奋斗中的年轻人,其改善生存境遇的目标虽成不了什么终极目标,但却也是一个重要目标,至少是不可或缺的目标,那么,如何改善?拼事业、赚钱、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育子……很快的,一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虽然没干成几件,一个家庭从诞生到生生不息地传继下去,其经营过程倒也有声有色,你从中得到的是快乐与满足,无憾的人生其实也完全可以如此定义……

  但这一切都是要靠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去拼的,很多人花了好多年拼不到,最后徘徊在去与留的困惑边缘,但也有些人机遇来了且被其一把抓住,很短的时间里就实现了……其实,长期定居在上海,对于每一个外来人才来说最大的一道障碍就是购房置业……

  现在的房子,随随便便就是二三百万一套,最苦的恐怕就是80-85年出生的年轻人,也就是刚从学校里出来一直到工作了几年,将近而立之年,谈婚论嫁已迫在眉睫的这一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有压力是正常的,他们大多事业上尚未取得非常大的进展,却要马上面对置业这一重大课题,其实三盅也是这个年龄段过来的人,很能理解,28岁是个槛,我很多后来相继走上创业之路的朋友,基本上都是在这个年龄上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蜕变,思考过很多问题,罗列过大量的方向与决策,其过程是比较痛苦的,但一旦决定后,只要义无反顾,几乎看不到失败者……

  也有那么一个28岁的朋友,几年前俱乐部里认识的,很谦虚,总感觉从比自己年龄大的朋友身上可以学习到什么或借鉴点什么,但和他的交流应该说倾听多于建议,他很优秀,感觉要比我28岁时优秀,对于这样的年轻人,与其在他面前指手画脚,还不如多听听他的故事,也许对自己也有启发……他目前就面临着婚姻与置业两大课题,刚毕业时月收入只有3K多点,第二年6K多,第三年税前1.5W,第四年、第五年税前2.7W……我问他,这几年有没有存下一些,他说有,35万上下……不过他又告诉我,他父母还有一套小的,好象只有60多平的房子,女方家长不同意,开出来的底限价是100平以上的新房,无贷款,地段底限是外环以内,装修、家具、家电女方出……他们公司是做电信设备的,我给他出了个主意,利用他在华为海外部任职的同学,看看东南亚那边有没有产品需求,然后挂靠一家IT公司自己做几单生意,两个月后,他打来了电话,说是做成了一笔,赚了20多万退税,但在深圳一家他同学的朋友开的公司的帐上,放出话来不给了,摆明了跳他是跳定了……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有上海人,也有新上海人,人才们是否能熬过这个槛最终留在上海永远定居下去,实际上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的,有的人推迟了谈婚论嫁时间,有人延长了积累个人财富的周期,有人干脆担起更大的风险选择了自己创业……这样的人认识一个,三年前他应该是30岁,有一天终于想通了,不帮人打工了,离开最后一家公司的时候年薪是20W,他选择了做软件行业,开始的时候还找到我合伙,但我跟他讲了很多当年自己涉足软件行业时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但很显然,他有他自己对行业的理解和眼光,并且信心满满,我不入伙他自己也决定要尝试一下,三年了,第一年就养了一支很贵的技术团队却找不到象样的项目,第二年找到了一些小项目来做,象船务方面的电子定舱,又象一两家大集团公司的内部OA,后来又接到了一些电子商务方面的订单,而今年,他告诉我,他已经为两家大公司量身定制了ERP系统,据说数据仓库用的是Oracle,晕,ERP?我问他现在开发团队什么规模,他说你别管,计划书写得好,有人信有钱赚就可以了,另外还告诉我,这几个大项目可以养他公司5年以上,我又问他,自己开展业务以来,一共赚多少了啦,他自豪地告诉我,第一年亏了30几万,挺过来了,第二年只赚了10几万,第三年到目前赚了560多万……他目前已有两个合伙人,如果没有的话,说不定要跟他负荆请罪强烈要求入伙也说不定……

  现在上海本地居民中,走在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不起眼的来问一问,家庭或个人资产八九百万的真的不在少数,两三套一般化的房子,手里再握着一二百万现金……以前好象一听说千万富翁感觉多少有点牛B,而现在呢,所有资产加一加,你发现自己其实也不会差太远……而在这种不动产定价下,打工族的一二十万年薪怎么买房?确实难!而且,以后会越来越难,因为淘汰机制才刚刚开始产生作用……

  拥挤不堪的街道,逐渐枯竭的资源,被危机感笼罩的城市,空气中弥漫着不安、躁动的情绪,现代化的上海又显示出它灰暗的一面,这是光鲜亮丽的外表下真实的上海,一座人人向往、人人陶醉、人人疲倦、人人亚健康的城市……

  其实推及全国,各大城市的情况都是雷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