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金诺哪里有专柜:“双轨制”不是顶层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5:14:00

“双轨制”不是顶层设计?

1月12日,人民日报记者《对话胡晓义:社保如何更给力》一文被各大网站广为转载。该文通过对话形式,解答了有关养老保险全面覆盖、缩小群体间不合理差距、以及“空账”等问题,应该是中央部门对养老保险政策作出的一次较全面的诠释和梳理。

《对话》中有关“全民养老”、“八连调”和随经济发展逐步增加新农保、城居保的待遇水平等内容是很得人心的,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在有关“双轨制”问题上,记者有反复的提问,胡晓义副部长也有耐心的解答。然而,副部长的解答并不能令人很满意。众所周知,人们诟病已久的退休金“双轨制”是有特定含义的,它特指企业退休人员和公务员的退休金的来源、发放渠道、实际水平的不一致,造成个人缴纳和不缴纳保险金的差别、同处在养老阶段的人所实际领取养老金数额的较大差别。这个问题是现阶段社会不公现象的重要表现之一,它使得社会矛盾被人为复杂化,降低了公务员乃至人民政府的信誉,是与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相违背的。

副部长的谈话对这个特殊概念有顾左右而言他之嫌,有几处还真不能让人立即深刻领会,也有必要“对话”副部长。如记者说到,近几年,不同群体在养老、医疗等方面享有制度的不同以及最终待遇的差别,引起广泛关注。许多人认为,社会保障本身应促进公平,而现在不同程度存在的“双轨制”则扩大了不公。对此,副部长说:“社会保障属于上升无止境的刚性需求。当制度安排严重缺失时,有一份基本保障是最突出的需求;当制度逐步健全后,提高待遇水平的需求会强烈起来,自然会出现群体间相互攀比现象。”再如,记者问到,“大家还是觉得步伐慢了点,为什么不能尽快‘并轨’呢?”回答是:“为什么不一下子统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稳步向前推进。养老保险是管几代人的长远制度安排,又涉及复杂的历史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精心搞好全面、稳定、深思熟虑的顶层设计。否则,仓促上阵,难免朝令夕改,可能造成新的历史遗留问题。”

 “当制度逐步健全后,提高待遇水平的需求会强烈起来,自然会出现群体间相互攀比现象。” 这里首先有一个逻辑错误:在没有“制度”时,职工和干部的退休费差不多,而“制度”健全后,反而出现了工人向公务员“攀比”现象,那是不是说“制度”的建立就有问题?其次,将那些为社会公平公正奔走呼号、为“双轨制”抱不平的行为视作“攀比”,这本身是不是一种正义?

如果从1996年算起,双轨制已经实行16年了。再加上此前的“特困”,许多大型国企常年不发退休费,这近20年时间岂止是朝朝暮暮?一代曾经被祖国“光荣”过的工人阶级,从一穷二白开始,到国家的繁荣昌盛,他们最后“享受”了特困和双轨制20年,还能有几个20年耐心等待“全面、稳定、深思熟虑的顶层设计”?

那一场轰轰烈烈的国企改革,本身是经过许多精英们“顶层设计”的。就是这个“顶层设计”,才设计出了“双轨制”。在“双轨制”下,许多老者已经离我们而去,那些活着的人们,并不指望享受什么“成果”,需要的,仅仅是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退休生活。仅仅这一点需要,也必须等待“全面、稳定、深思熟虑”?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固然重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公平问题是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信仰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虽然“养老保险是管几代人的长远制度安排”,但眼下这一代怎么办?一个负责任的制度首先要向当代人负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