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嫁坏老公讲了什么:天下一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0:54:07
                     中国最具盛名的冷兵器,曰本刀之鼻祖----唐大刀

  

  

  

  

  

  古代日本,当时不论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深受我国中原文化影响,刀剑制作技术自然也不例外。当时许多名刀从中国进口至曰本,中原一些名铸剑师也在曰本授徒教授曰本人制造锻刀冶炼技术。这段史实可从曰本正仓院馆藏的直刀里取得印证,不只中国,连韩国许多刀匠也在曰本授徒,可见曰本对中国文化吸收的用心。当时中国制造输往曰本制品称为「唐大刀」,而曰本仿中国所做制品称「唐样大刀」。刀装用高贵的材料及精湛的技术作成,专供贵族、高官等特权尊贵阶级佩带,这是奈良时代(公元710年—公元782年)以前的曰本刀剑文化。

  曰本人本来制作之唐刀为直形和中国唐王朝的横刀是完全一样的,但在学习“覆土烧刃”的过程中,由于后期的一些曰本刀匠学习的不是很彻底和到位,一些制刀匠逐渐在“覆土烧刃”的加热和淬火的制作过程中使得刀身出现了弯曲,形成了弯曲的形状,这本是一个的制作过程中的错误毛病,却恰恰形成了曰本刀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转折!但形成了弯曲的刀形之后反而更适合于刀的砍击的流体力学原理,这也是冥冥中的一个偶然吧!

  公元782年之后的曰本进入了平安时代(公元782年-公元1190年),此朝代正处于武士扩权时期也是曰本刀由直刀改为弯刀的过渡时期,当时武士们出征常要由自己配备刀剑、弓矢、马具等习惯。基于在使用过程中的实用考量,自行订做刀的风气也在曰本广为流行,锻刀师之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无不尽力创造更完美的作品,由于骑兵在马战的实战应用中,发现造型符合流体力学的弯刀更适合于劈砍,于是弯形的刀刃开始逐渐广为流传开来,刀刃造形由直刀时代的切刃造进入镐造时代。

  现存平安期刀剑绝大多数是太刀,短刀并不多见,中刀则完全没有。太刀尖端宽度大约是柄部的一半,宽窄比例悬殊,弧度高腰反,刀锋小帽子,刃文多为直刃,当时乱刃系列技术尚未成熟,刀柄中心细且弯,中心形状多数雉子股,这是平安期造型特色,现存源平战争平家所持「小乌丸」及「毛拔形太刀」为典形代表作。

  公元十一世纪曰本的首都移到了镰仓。镰仓时代(公元1190年-公1334年)开始了,在镰仓时代由于蒙古军队对曰本的两次进攻,蒙古军所使用的弯刀(多数是中国和朝鲜制)使得曰本人见识到弯刀的强大的威力!在仔细研究了蒙古弯刀之后,把原来本是由于在其制作过程中的所形成的错误毛病而形成的弯刀形状完全的肯定和延续下来。曰本人在研究了蒙古弯刀的之后,发现了蒙古弯刀的刀背制作的非常厚,刀前锋也非常的大,这使得曰本人把他们的刀制作的刀背变厚,刀前锋也更大,逐渐形成了曰本刀新形式。这就是后来脱离了中国唐朝横刀之后的曰本刀的发展过程!

抗战大刀

  抗战大刀——二十九路军的大刀队在抗日战争时期可谓闻名遐尔,这就是仿制当时大刀队用来奋勇杀敌的大刀。刀身重,格斗时凭借自身重量由下而上格开对方的刺刀,然后顺势空中斜着划出一道弧线直奔鬼子颈项而去,呵呵,咕噜噜的(滚球)。不会咕噜噜的?哦,原来削掉半个脑袋。宽阔的刀身,形制特别的护手,还有刀柄末端用来缠飘带的大圆环,以及缠上了防滑柄绳的刀柄,加上气势磅礴的皮质刀鞘,一种扛着大刀上战场、杀日寇的爱国豪情油然而生。

  

  

  

 

  中国古代的军事技术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作为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我们决不能愧对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