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飞女正传下载:曾飞:“出人头地”文化不是社会主义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4:59:39

“出人头地”文化不是社会主义文化

曾飞

  2011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署名任仲平的文章《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说: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自觉。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弘扬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振兴13亿人血脉相连的中国文化,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是一个文明古国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

  谁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呢?一种现实的可能就是当今最时尚的“精英统治论”中的所谓社会精英。这个主语虽然被省略,但社会精英把“文化”恩赐予平头百姓的味道是浓烈的,这也是当今中国的时代特色:英雄创造历史论盛行。——这显然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背道而驰。

  文章并不否认恩格斯早就指出的基本原理:“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谁的自由?是绝大多数人的自由,而绝不是极少数精英的自由。从社会主义这个过渡性的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无非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每个人掌握文化,而不是被朱熹理学之类的“文化”所掌握,那才有所谓的“每个人的自由”。回避了这一点,也就用不着扯谈什么民族的文化觉醒和社会主义文化。回避了这一点,也就只能是借振兴社会主义文化之名,搞封建与资本联姻所产生的文化怪胎:官僚资本主义文化来控制平头百姓的思想。重蹈满清统治者阉割与利用程朱理学的所谓弘扬中华文化的覆辙。国人需要堵死这条歪路。

当今流行“出人头地”文化

  在满清时代,每个人的思想都被官方的以“理学”为核心的封建文化所束缚,根本没有“每个人的自由”;当今的中国,依然没有“每个人的自由”,人们的思想依然被一种文化怪胎所束缚,所驱使,而从根本上失去了自由。

  这种文化怪胎可以通俗地称为“出人头地”文化:每一个人都“自觉”地为出人头地而“拼搏”,从而被一种无形的精神镣铐所困禁。

  请看:

  著名作家郑渊洁指出: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郑渊洁:《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什么“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那就不能出人头地了。

  百科名片“精英教育”(meritocratic education)指出:高等教育的公认标准: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者称为精英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上至45%以下者称为大众化教育。精英教育的优势当然是不可否认的。你至少在某些方式上学会思考,还可以建立一些日后开创事业所需要的人际关系,获得让世人羡慕的富裕生活或其他报答。精英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精英教育正成为时下最热点的词汇之一。从一些大学把高尔夫球列为学生的选修课,到家长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各种礼仪培训班,这些举动无一不在勾勒着人们想象中的精英生活。但创造了精英的生活。——为什么追求“精英教育”呢?为了出人头地。

  广州日报《“公务员热”高烧难退:地位高待遇好权力大》的报道指出:高考之外,被誉为另一种一年一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式公务员考试季节到来。……公务员考试热度难度超过高考,有人戏称科举制度重新回到现代社会。——为什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公务员呢?为了“中举”而出人头地。 

  网友“知识分子专政”的文章《我们为什么需要政绩工程?》说:政绩工程,首先能够增加GTP。组织部需要它来考核干部。久而久之,官员发现,政绩工程可以发财,巨大的工程量,巨大的资金是贪污腐败的好机会,可以侵吞公共财政。——我们为什么需要政绩工程呢?为了升官发财而出人头地。

  法制晚报《23亿铁路项目成豆腐渣工程:施工者直言不敢坐》披露:一个总投资23亿的重要铁路项目,竟被层层转包、违规分包给一家“冒牌”公司和几个“完全不懂建桥”的包工头;本应浇筑混凝土的桥墩,竟在工程监理的眼皮底下,被偷工减料投入大量石块,形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层层分包施工队负责人竟是厨子。曾经做过厨师、开过饭店、修过路的农民工吕天博对建桥一窍不通,然而,2010年7月,吕天博却签订了一份“施工合同”,带着几十名农民工开始修建一项重要铁路工程的一座特大桥。——为什么连一个厨子都敢承包大工程炮制豆腐渣而不畏人命关天呢?为了发横财而出人头地。  

  网友“温州市民代表”《从婚宴上的茅台看温州人的煊富心态》说:温州人结婚的排场有多大,不身临其境,你是无法想像的。……昨天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那个豪华奢侈简直不能形容,食物浪费不说,香烟每人一包,软的中华,酒已经换下五粮液,端上茅台。大家啧啧赞叹,有钱的主啊,鲍鱼龙虾那是不消说了,竟然还有外地空运来的野生大黄鱼,我是个节俭的人,见不得食物浪费,吃了很多,结果回到家,坏了,肚子坏了。……说说茅台,印象中,结婚用酒五粮液的霸主地位十多年没有变了,金融危机一过去,温州人炒房的钱多了,奢侈浪费风气弥漫,这个是不好的趋势,想当年大宋灭亡前夕,也是这样的风气(我没有经过那个年代,是书上看到的)。温州过去穷怕了,现在有了点钱,喜欢炫耀,夜郎自大的心态昭然若揭,农村有个很土的话,叫“半尿桶的尿最会浪',说的就是这个。——为什么煊富?为了有面子而出人头地。 

  网友“心茫”《我们为什么崇拜明星?》明星崇拜……这种现象彼彼皆是,勿须赘言。值得思索的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一定要崇拜明星?……崇拜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某种欲望。人们凭借依附强大于自己的力量,依靠比自己强大的人物,才能在社会生存中获得安全感和通达的人生之路。从本质上看,崇拜明星跟傍大款没有两样,都是一种对外界强势的依赖……。——人们为何要崇拜明星、傍大款?因为幻想出人头地。   

  林海峰“武汉不少人买房买车都是装13,穷人扮富相死要面子而已”的网文说:说说身边的例子,小时候一个玩伴,在武汉某破厂上班,工龄十几年,33岁,未婚,就一普通工人,……每月到手工资就2100(另有400的住房公积金,乘2),加起来刚3000,加上年终奖几千,也就三千多一个月!买房买车是把父母的养老钱花了,他父母是退休工人,加起来5000多些退休金。这样的家庭,说句实话,也就是比穷人强些,居然敢买房买车,每年单单物业管理和车的花费,就近2万了!还谈什么生活质量哦!一个普通工人上下班需要买台15万的大众吗?这难道不是装B吗?……老子收入是他双倍,也没买车!真不懂武汉人的脑子里到底装的是啥!——穷人为何也要扮富相死要面子?为了骗自己似乎已经出人头地。

  10月13日,佛山一名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被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货柜车碾过。7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对此不闻不问。最后,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于是有人公然质疑捡垃圾的阿姨救小悦悦是为了出名!——质疑者为何如此解释善良人性呢?因为人不出人头地,天诛地灭!

  刘少奇早就教导干部说:“吃小亏占大便宜。” 刘少奇之女刘潇潇辩说:“在我心目中,父亲是一名在胜利到来之前倒下的烈士,就义成仁,凛然无憾,虽死犹荣。比起那些自诩公仆、标榜为民,却把自己的名利地位放在人民利益之上的人,父亲的光辉形象,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在为父亲自豪的同时,也有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使我不断思考:父亲无疑是一个好人,但他死得很惨,他是一个失败者,还是一个成功者呢?一个人的成败靠什么衡量?金钱,地位,一时的山呼万岁、顶礼膜拜、权重如山,都不成为最终的标准。最终,功过是非,要经受长期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评判。”(凤凰网,《刘少奇幼女忆:父亲是胜利到来前倒下的烈士》)——刘某为何“就义成仁”呢?因为“经受长期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评判”还是会“名垂青史”的,也就是高境界地出人头地。

  于是,当今文化中的文化,电视剧《女人不坏》的女主人公终于历经磨难成功地成了“富二代”的少奶奶。为什么这值得讴歌呢?因为人生为的就是拼搏而出人头地。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中李大本事的团队为何拼搏而全部壮烈牺牲呢?如今有了最出格的新解释:不为抗日的正义事业,为的是一个正规番号!——为何值得为一个正规番号而全部牺牲呢?真正的“人性”解读应该是为了出人头地。这就是“文化”的巨大作用:启发人们的“文化自觉”,自觉为出人头地而拼搏。对平头百姓的内在控制是最有效的控制。

  …………

  不说了!说多了连自己也不得不赶紧去随大流变个法子出人头地了!否则会被“精英”们讥笑为“失败者”。出人头地俨然已成国人的新“习俗”。习俗就是当前统治性文化的影子。可怕的当今文化!这样的“文化”据说可以强国。不是吗?美国有了“个人英雄主义”文化,可以强国。中国有了“出人头地”文化,也理所当然可以强国。不过强的是官僚之国,而不是民众之国。

“出人头地”文化是官僚资本主义文化,而不是社会主义文化

  何谓出人头地?北宋嘉佑二年的科举考试,欧阳修担任主考。在阅卷时,他被其中一篇文章的文采深深吸引,……欧阳修很欣赏苏轼,他给朋友写信时说: “读苏轼的文章,不禁让我汗颜。真痛快啊!我应当给苏轼让路,使他高出我一头。” “出人头地”形容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等。 (北宋欧阳修《与梅尧臣书》)

  高出一般人一等,也就成了社会的精英——一群可以用最小的力气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上等人,也就是站在绝大多数人头上享乐的极少数人。其社会结构背景当然是极少数人对绝大多数人的剥削与掠夺的制度。“出人头地”文化就是极少数统治者维护他们既得利益的文化工具。

  一个社会的统治思想文化就是该时代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文化是人类的基因之一,人类依托自己的基因求得生存与发展。第一个基因是生物基因,它决定了人的生物体的生存工具。第二个基因是文化基因,它决定了人的信息工具。在两极分化的社会中,极少数人与绝大多数人虽然有基本相同的生物基因,但却有不完全相同的信息基因——大众文化和统治阶级文化。统治阶级文化提供了他们获得特殊利益的工具。

  显然,如今被俗称为“出人头地”文化的统治阶级文化,它的雅称应当是当今的“精英文化”——封建文化和垄断资本文化的杂种:“官僚资本文化”。它当然不会是社会主义文化。

  这种“官僚资本文化”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宗。范仲淹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今的精英曰:“出人头地”。两者背道而驰,如何谈继承与弘扬?

  这种“官僚资本文化”更不是无产阶级文化的正宗。马克思说:“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如今的精英曰:“出人头地”,也就是为极少数人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两者背道而驰,如何谈继承与创造社会主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