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簇簇什么意思:毛主席的一首词的威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9:49:29

毛主席19451114日在《新民报》晚报附刊上发表气吞山河的诗作《沁园春·雪》,引起全国轰动,这已不是新闻。当时,重庆街头一时“洛阳纸贵”,人们争相购买《新民报》的报纸,罕见的抢购潮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奇观。人们至今还在思考的是,为什么毛主席的一首词能产生如此轰动性的震撼?毛主席一首词最深刻的效果是引发人们进一步思考:在当代中国,我们靠什么赢得发展的话语权?

毛泽东这首词实际上写于19362月,一气呵成,气势磅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截穿蒋介石的面貌,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将自己写于1936年的杰作抄送给柳亚子,看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后,柳亚子欣喜若狂。当时重庆各大报纸纷纷刊登贺词50多篇。而蒋介石则十分震怒,他授意国民党文人陈布雷组织“反攻”。在国民党当局策划下,国民党的反动文人对毛泽东词进行任意非难,当年山城一幕更热闹的文艺“景观”是,以“和词”为借口,对毛泽东的词进行“带韵而行”的责难和毁谤。当时国民党中宣部曾暗中通知各地各级党组织,要求会咏诗作词的国民党党员,每人写一首或数首《沁园春》,国民党统治者将在写得好的词作中选择几首意境、气势和文笔超过毛泽东的,以国民党主要领导人的名义发表,将毛泽东词比下去!据不完全统计,毛泽东的词刊发后不长时间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和平日报》、《文化先锋》等报刊,刊出以唱为名,以相骂、歪曲为实的《沁园春》近30首。一首气势磅礴的词,引发了一场罕见的政治论战。这场政治论战的结果是以国民党大败而告终。事后,蒋介石气急败坏地对其手下文人说:“你们的声音是从腐朽的棺材里发出来的”,“比打一个大败仗还丢脸!”王若飞当时曾搜集那些攻击毛主席的诗词寄回延安,毛泽东阅后一笑置之,他在19451229日致黄齐生信中说:“其中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可以喷饭。”四十多年后,一位在台的政论家在谈到这件事时,还感叹道:“可惜,国民党徒虽多,但多的只是会抓人、关人、杀人、捞钱的特务贪官,是只会写写党八股的腐儒酸丁级的奴才文官和奴才学者。结果,一直到逃离大陆时,‘毛泽东级’的《沁园春》国民党连一首还没有写出来。”

在国民党文人大肆诋毁毛泽东词时,中共和进步人士也发表和词,维护毛词声誉和中共尊严。重庆进步文化界在周恩来直接指导下对于反动文人的攻击、辱骂迅速予以反击。郭沫若率先发表两首和词,盛赞毛泽东咏雪词“气度雍容格调高”,又揭露御用文人“鹦鹉学舌”的丑态。在延安的爱国民主人士黄齐生,晋察冀解放区的邓拓,山东解放区的“将军诗人”陈毅等人,也都各自依韵奉和,热情赞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郭沫若的和词极富革命意象:“说甚帝王,道甚英雄,皮相轻飘。看古今成败,片言狱折;恭宽信敏,无器民滔。岂等沛风,还殊易水,气度雍容格调高。开生面,是堂堂大雅,谢绝妖娆。传声鹦鹉翻桥,又款摆扬州闲话腰。说红船满载,王师大捷;黄巾再起,蛾贼群骚。叹尔能言,不离飞鸟,朽木之材未可雕。何足道,纵漫天迷雾,无损晴朝。”郭沫若的词开篇几句是针对所谓反复古、反帝王思想的文章的。末三句正面呵斥:你们再怎么饶舌,也“无损晴朝”,无损毛泽东词的光辉。

在和词中,陈毅的和词也很引人注目。陈毅咏唱道:“两阕新词,毛唱柳和,诵之意飘。想豪情盖世,雄风浩浩;诗怀如海,怒浪滔滔。政暇论文,文余问政,妙句拈来着眼高。倾心甚,看回天身手,绝代风骚。山河齐鲁多娇,看霁雪初明泰岱腰。正辽东鹤舞,涤瑕荡垢;江淮斤运,砌玉浮雕。池冻铺银,麦苗露翠,冬尽春来兴倍饶。齐欢喜,待桃红柳绿,放眼明朝。”陈毅还在另外一首《沁园春·斥国民党御用文人》词中痛斥国民党御用文人的卑鄙伎俩:“毛柳新词,投向吟坛,革命狂飙。看御用文人,谤言喋喋;权门食客,谚语滔滔。燕处危幕,鸿飞寥廓,方寸岑楼怎比高?叹尔辈,真根深奴性,玷辱风骚。自来媚骨虚娇,为五斗米纷纷折腰。尽阿谀独夫,颂扬暴政;流长蜚短,作怪兴妖。革面洗心,迷途知返,大众仍将好意招。不如是,看所天倾覆,殉葬崇朝。”陈毅的词正义凛然,无坚不摧,体现出共产党人的昂扬正气!

围绕毛泽东的杰作展开的“政治较量”凸显出国民党统治的无能和腐败,充分展示出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的气概和一往无前的勇气,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较量,它以共产党人的全面胜利而画上了令人振奋的惊叹号!

在毛泽东的笔下,诗人之心激活了历史的灵魂,让世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国的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手中,在人民的手中!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中国共产党人最关心中华民族的命运。这是当年的国民党御用文人永远无法达到的境界!

我们还可以看看毛新宇对这首词的评论。他在分析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时说,1936年,有了这首词,树立了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心。抗日战争初期,国内对抗日有两种态度,一是在国民党官员和一些知识分子中认为日本是不能战胜的,只要抗日必亡国。他们片面地看到了日本太强大,武器装备很先进,兵强马壮,力量强大,而中国太落后,生产力也落后,武器很差,军队也不如日本厉害,只要敢抵抗日本,就必然亡国。这就是亡国论。但是又有一些国民党官员盲目乐观,可以速胜,中国地大物博,人又多,片面地看到我们的长处,认为打败日本没问题。这就是速胜论。当时毛主席写这首词时,这两种观点甚嚣尘上。毛泽东在此时写下著名诗篇,代表着抗日战争的主方向。

毛新宇的评论,让我们对毛泽东举世之作的历史意义又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很显然,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代表着人民大众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革命的美好前景,毛泽东为我们谱写了伟大的乐章!

毛主席一首词引发的历史震撼,让我们回味无穷:当今的中国,正走在富裕文明的大道上,我们靠什么赢得人民群众永远的信任?我们靠什么领导全民族走向富强?我们靠什么掌握世界发展的话语权?我们靠的是一直代表人民的心声,一直代表全民族的傲骨,一直代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勇气!有了这,我们就有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