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推迟头晕是怀孕吗:历史百家争鸣 2011-10-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1:13:53
历史百家争鸣

欧洲为什么出不了秦始皇?  阅读原文
读世界历史,觉得最过瘾的有两段,一是中国春秋战国史,一是欧洲近代史(从15世纪到20世纪上半段),一样是强国林立,局势纷纷扰扰,留下了无数经典的外交、战争;一样是名君、名臣不断涌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样是新思潮、新技术不断涌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里顺便说明一下,我不赞同中国历史教科书将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欧洲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的说法,认为欧洲近代史应该从1500前后算起)。 我认为这两段历史有很大的可比性,中国的面积与整个欧洲大致相等。 中华文明的发展水平在三代时要落后于古埃及、古巴比仑、古希腊,与古印度差不多,只能排在世界第四、五的位置,但经过春秋战国的大发展,跃上...
全文↓
欧洲为什么出不了秦始皇? 阅读原文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0-24 19:13:53 |
读世界历史,觉得最过瘾的有两段,一是中国春秋战国史,一是欧洲近代史(从15世纪到20世纪上半段),一样是强国林立,局势纷纷扰扰,留下了无数经典的外交、战争;一样是名君、名臣不断涌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样是新思潮、新技术不断涌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里顺便说明一下,我不赞同中国历史教科书将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欧洲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的说法,认为欧洲近代史应该从1500前后算起)。

我认为这两段历史有很大的可比性,中国的面积与整个欧洲大致相等。 中华文明的发展水平在三代时要落后于古埃及、古巴比仑、古希腊,与古印度差不多,只能排在世界第四、五的位置,但经过春秋战国的大发展,跃上了世界文明的最前列;同样,欧洲中世纪的愚昧、落后也是人所共知的,但经过近代五百余年大发展之后,成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征服者。 但这两段历史也有不同之处,除了欧洲近代史由于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之上,因而成就也更加显著之外,春秋战国时代经过几百年的强弱分化,最后演化出一个超强个体—-秦国,来统一六合四海;而欧洲近代史同样经过几百年的演化,却一直维持着某种程度的平衡,始终没有超强个体的出现。 其原因何在呢?我认为,不是因为阿尔卑斯山的雄峻,也不是因为莱茵河、多瑙河的壮阔,而是因为欧洲固有的“势力均衡”的思想和欧洲独特的地理特点。 在西方文化中,有一种“势力均衡”和以弱者为本位的思想。 所谓“势力均衡”,包括多方面的均衡,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衡制约,宗教与世俗势力的平衡制约,国家内部各阶层(包括国王、教士、贵族、市民、农民等之间)的平衡制约,以及同一阶层内部的分权制约等等,不让其中一方的势力独大,大家互相牵制,这已成为西方文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表现在欧洲史上的国际关系上,哪一个国家力量过大,哪一个国家表现出过强的欲望,就会受到群起而攻之。

在欧洲史上,多次发生过国家集团之间的大混战,从17世纪的德意志30年战争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止,参战国家在五个以上,甚至十多个、几十个的大型国家集团大混战至少有六七次,在这些战争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两个国家集团的力量总是差不多相等,换句话说,如果出现一方明显压倒另一方的情况时,通常就会有其他国家加入到较弱的一方。 还有一些战争,本身就是为了制约某个力量过强的国家,如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拿破仑与反法同盟的战争、克里木战争等。而一旦战争分出胜负之后,战胜国集团中某个有可能捞取最大利益的国家,又会遭到战胜国集团其它国家的联合抵制,这也决定了每一次大型国际战争之后的和平会议,都是错综复杂的。 欧洲的小国向来有极强的生命力,这与西方以弱者为本位的思想有很大关系,在一次次战争过后,先后有一些夹缝中的小国获得公认的中立地位,从17世纪的荷兰、瑞士,到二战后的芬兰、奥地利等。所谓公认的“中立”,就是说如果有大国胆敢入侵它们的话,这个大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之所以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作战,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德国公然入侵中立小国比利时,这直接造就了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结局。 在欧洲,有些袖珍国家,如卢森堡、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安道尔等,这些微小的国家历经几百年仍然在顽强地生存着,这种情况在世界其他大洲是难以见到的。

相比之下,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就缺乏这种平衡制约的思想,通常是一个国家成为霸主,马上就会有一班尾巴国追随。春秋战国时代国际间的平衡只会是几个霸主之间力量的平衡,这与欧洲扶助弱国打击强国的平衡是不同的。 欧洲独特的地理特点,西北部是一个岛国——英国,东部是深不可测的东欧大平原,由一只雄壮的北极熊——俄国占据着这个地带。正是这两个国家的存在,造成了欧洲不能够统一。 英国是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最积极维护者,长期扮演着锄强扶弱的光荣角色,谁力量过大就打击谁。 而俄国有着辽阔的大后方,败了可以不断后退,可以花费比对手多出数倍的代价来打一场消耗战。 在欧洲历史上,西班牙和瑞典都曾经扮演过争霸者的角色,但他们偏于一隅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更多的作为。

曾经强大的奥地利帝国虽然地处欧洲的心脏地带,但他只是一个内部分崩离析的杂和体,经过打击终于土崩瓦解了。 在欧洲大陆的中心真正有称霸实力的国家只有法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的确也产生过有志于统一欧洲的野心家——拿破仑和希特勒,他们也的确曾经打遍欧洲无敌手。但这两个霸王的共同特点是,首先是海上英国的存在使他们无可奈何,然后当他们对俄国(苏联)发动最沉重一击的时候,他们自己也遭到了灭顶之灾。 既然英国和俄国的存在使其他国家不可能统一欧洲,那么这两个国家本身呢?英国的岛国身份决定了它的岛国文化特征,尽管它的海军势力曾长期雄霸于世界no.1的地位,但它的陆军势力在19世纪之前一直只是欧洲二流水平。那么俄国呢?说实话,我认为如果不是因为美洲新大陆的存在,让欧洲历史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下去的话,那俄国是最有可能统一欧洲的国家。

俄国与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非常相似,都是从落后的“蛮夷之地”崛起,都通过一次次的改革走上强国之路,都有着广阔的大后方,都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军事超前发展等,更为关键的一点,俄国不受欧洲文化中固有的“势力均衡”的思想所限制,它有的只是永远填不了的领土欲望。 实际上,彼得一世和叶卡特琳娜二世都曾制订过雄心勃勃的吞并全欧的计划,只是因为时间所限,还来不及实施。二战过后,如果不是因为来自新大陆的美国的制约,从苏联产生出一个“秦始皇”来已经为期不远了。 还有两点,我认为也和欧洲不能统一成一个国家有很大关系: 一是新大陆的存在,将欧洲各国君主的一部分野心和欲望引导到新大陆去冒险了,从而减轻了欧洲国家自身的碰撞。 另一点,自从1789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各国民众的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到1848革命以后,欧洲各国先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手里,民众的意向对国家政策的制定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民众不像君主那样具有不断征服和扩张的野心,他们更关心的是国内的建设。

中国历史,是一个从分裂到统一,到统一程度不断增强、范围不断扩大,中央集权不断加深的几乎“单向发展”的历史(中间虽有反复,但总的趋势不变)。 而与中国面积大致相同的欧洲的历史,则是统一与分离两种趋势此消彼长,时而统一的趋势占上风,国家数量减少,时而分离的趋势占上风,国家数量增加,两种趋势长期共存,谁也吞灭不了谁。这是中国历史与欧洲历史的显著不同之处。唯物主义哲学的“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国“合久必离、离久必合”的朴素观念在欧洲历史的演变上能找到更多的佐证。 当然,二战后欧盟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使和平统一欧洲成为可能。也许,好多年后,当“欧洲联邦”将出现在世人面前,那时侯,欧洲人民的集体意志,就成了统一全欧的“秦始皇”了。


科学家揭开庞贝古城两千年青春永驻之谜  阅读原文
1 庞培古城街道 2 2000年前的庞培古城,其墙体颜色依然绚丽。 3 庞培古城街区遗址 4 庞培古城城区入口遗址 意大利的庞贝古城在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的爆发中被掩埋在火山的岩浆中...
全文↓
科学家揭开庞贝古城两千年青春永驻之谜 阅读原文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0-24 19:11:30 |
1 庞培古城街道
2 2000年前的庞培古城,其墙体颜色依然绚丽。
3 庞培古城街区遗址
4 庞培古城城区入口遗址

意大利的庞贝古城在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的爆发中被掩埋在火山的岩浆中而从此消失。直到260年前才被发现,从此后便给人们留下了很多悬而未决的谜。其中,什么原因使得2000多年后的今天,庞贝古城的城墙墙体的红色依然能保持色彩绚丽。是 科学家长期以来的一个疑问。

今天,当我们再看到它时,壁画中闪亮的红色依然感人至深。其中的一些仍然完好的保留在墙上,像是留给我们一个灿烂的谜。

一项最近的研究找到了庞贝古城“青春永驻”的原因,柏林Staatliche 博物馆的研究员丹尼拉·丹尼尔说:“尽管庞贝的红色颜料只用辰砂作原料,但明显优于一般的辰砂。”

为了揭开庞贝古城红色颜料之谜,丹尼尔将庞培壁画中的红色颜料样本与同时期其他古罗马壁画的红色颜料成分进行了分析辰砂是汞的硫化物,庞贝古城壁画中所用的辰砂是经过精心处理的,丹尼尔把这一加工过程概括为“净化、研磨,然后以三维的手法进行艺术表现。”

那不勒斯大学伯纳德·马切斯说,作为颜料的辰砂确实需要精心的加工。“颜料的媒介物是石灰,因此它必须呈液体状才能被用作壁画的原料。壁画完成之后,还要经过一个打蜡磨光的过程,以使得壁画保存的更加持久。”

丹尼尔说:“颜料的颗粒越细,就越鲜亮,覆盖力也越强。但庞培的颜料不单单如此。我用显微镜观察之后,发现颜料颗粒的矩阵中加入了10-15微米的晶体作为闪光颗粒。”

通常,古罗马将2-3微米的微粒加入研磨好的辰砂粉中,这样可以使画的表面闪闪发光,又能保持颜料自身饱和鲜艳的红色。

丹尼尔的分析显示,庞贝古城的壁画与一般的古罗马壁画确实不同,因为里面搀有10-25微米的结晶物,这种大小的结晶物显得更加透明,同时使色彩更加柔和深沉,它使得庞贝古城壁画中的红色接近红赭色。他说:“庞贝古城的红色显示了古罗马高超的颜料制作技术。”


人类祖先曾差点灭绝 七万年前全球只剩2000人  阅读原文
据英国和俄罗斯媒体10日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和俄罗斯科学学会的科学家们通过对现代人类起源问题和人类基因的多年联合研究,日前终于得出惊人结论∶大约7万年前,地球上人类的祖先曾差点濒临灭绝的边缘,人口最少...
全文↓
人类祖先曾差点灭绝 七万年前全球只剩2000人 阅读原文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0-24 19:10:08 |
据英国和俄罗斯媒体10日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和俄罗斯科学学会的科学家们通过对现代人类起源问题和人类基因的多年联合研究,日前终于得出惊人结论∶大约7万年前,地球上人类的祖先曾差点濒临灭绝的边缘,人口最少的时候,地球上仅有2000多人,而且全部在非洲。科学家宣称,目前地球上的60多亿人口,其实全都是这2000多名人类祖先繁衍出来的。该研究成果已在最新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人类基因》上发表。
  
  据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和俄罗斯科学学会的科学家们,通过从全世界52个不同地区采集的上千例人体DNA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在经过了长达数年的联合研究后,终于得出最新的结论。新研究证实了现代人类祖先“走出非洲”的理论,大约7万年前,人类祖先首次从非洲出发,移居到了世界各地,尤为让人惊讶的是,科学家们称,由于各种原因,当时全世界的人口只剩2000多人,而且全部在非洲,也就是说所有现代人类———地球上的60多亿人口,全都是由这2000多名“非洲祖先”繁衍出来的!
  
  60亿人基因差异<几只猩猩
  
  该研究报告称,与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不同的是——几乎所有人类的DNA基因都是极其相似的。事实上,随便抽出一组黑猩猩比较一下,它们的基因差异都比地球上60亿人口的基因差异明显。科学家认为,人类的基因差异之所以如此微小,正是因为所有现代人类都是由数万年前的“一小簇”祖先繁衍而来的。
  
  不过,人类的DNA还是有某种微小的差别,科学家们找到了DNA中某一小段叫做微卫星体(microsatellites)的部分,以此来区别不同的个体。在父子的基因传递过程中,只有微卫星体部分才具有很高的变异性或差错率。美国斯坦福大学和俄罗斯科学学会的科学家们采集了全球52个地区1056人的DNA“微卫星体”数据,对其中377例进行了比较,研究数据显示,现代人类的DNA特征正好位于非洲下撒哈拉地区两个古老的“采猎部落”———刚果盆地的Mbuti俾格米人和博茨瓦纳的Khosian土著人的DNA特征之间,科学家们断定这两支部落就是现代人“最古老的亲戚”。斯坦福大学科学家马克斯·菲德曼在研究报告中写道∶“我们的研究结果与‘人类祖先走出非洲’的理论完全吻合,大约7万年前,人类祖先离开了非洲,经过一系列移民,遍布到了欧洲、亚洲、大洋洲和美洲各地。”
  
  7万年前人类差点全军覆没
  
  研究结果显示,现代人的DNA差异之所以如此之“小”,正是因为地球上60亿人口都是由7万年前的“一小簇”原始人繁衍而来的,科学家估计,当时地球上一定发生过某种特殊的变故,从而导致原始人的数量急剧下降到一个濒临灭绝的危险边缘,科学家们将这“一小簇”人的数量估计为仅有2000人左右。马克斯·菲德曼教授在研究报告中写道∶“但这只是估计而已,我们并不排除那时地球上可能还有其他种类的智人存在,只不过现代人类没有一个是他们的后代而已。”
  
  研究报告称,在地球上只有2000人存在的时候,任何流行疾病、环境灾难、人与野兽的生存冲突,都会对人类造成“灭绝性”的灾难后果,当时只要其中有一样突然失控发生变数,也许现代人类就不会存在了。
  
  超级火山爆发导致灭顶之灾
  
  那么,是什么原因才导致地球上仅剩下2000多人呢,这样的灾难在遥远的将来是否还会再次发生?科学家们对此莫衷一是。一些科学家认为,很可能正是地球上超级火山的爆发才差点导致了人类祖先的绝灭。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物理学教授比尔·麦格称,大约7万年前,地球上的确曾经有过一次毁灭性的超级火山大爆发。比尔·麦格说:“大约73500年前,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过一件人类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巨大灾难。那里发生过一场也许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大的火山爆发,如今那里仍有一个62英里长的巨洞。然而这次火山爆发的威力不是因为它的尺寸,而是因为它喷出的物质———硫酸烟雾是如此之多,遮蔽了整个地球,长达好几年,地球都处于一片如月色般的昏暗之中。据估计,大约有1400立方英里的火山灰被喷发出来。苏门答腊岛托巴火山爆发后地球生命仍然能够幸存,如果这里面没有一个未为人知的秘密的话,那就存在着一个上帝的奇迹。”
  
  地球毁灭性灾难概率为50%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英皇家荣誉天文学家马丁·里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称,地球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各种可能的毁灭性灾难,包括小行星撞击、核恐怖、生化武器等,而下一场超级火山的爆发也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但马丁·里斯认为,人类最大的危险可能还是由人类自己引发的,譬如像核恐怖、生化武器失控等。马丁·里斯说:“100年前,我们并不知道还有核危险;但现在我们知道了;100年前,我们不知道病毒还可以在实验室中制造,但现在我们也知道了。也许人类自己的疏忽和愚蠢就会毁了我们自己。”马丁·里斯认为,在今天,人类遭遇毁灭性灾难的概率已从100年前科学家们估计的20%,上升到了50%。


日本国名由来: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阅读原文
在我国古代,起先称日本为“倭”,较早见于文献的有: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山海经·海内北经》)成王之时,越裳献雉,倭人贡畅。(王充:《论衡·恢国篇》)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全文↓
日本国名由来: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阅读原文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0-24 19:07:51 |
在我国古代,起先称日本为“倭”,较早见于文献的有: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山海经·海内北经》)成王之时,越裳献雉,倭人贡畅。(王充:《论衡·恢国篇》)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汉书·地理志》)自西晋陈寿在《三国志》中为倭立传以来,史不绝书,中国人对东方海中倭国的情况,逐渐有了具体而深入的认识,中日两国的友好往来也益见频繁起来。

我国古代何以最初称日本为“倭”,上引文献均未作说明,按“倭”字早已有之,如《诗经·小雅·四牡》云:“四牡 周道倭迟。”《说文》释倭:“顺貌,从人,委声。”有人说,倭字从人又从禾、从女,盖由倭人素以稻米为主食,女多男少而来。这种解释,显然是一种无稽之谈,纯属附会。一些学者认为,古之称日本为“倭”,可能同“匈奴”、“鲜卑”一样,只是一种音译;因为日本民族称“和”,“和”为“倭”的谐音字。这个说法,似乎比较有道理。

然而,现在日本语中的“和”、“倭”二字均读为yamato,与“和”、“倭”二字原来的发音迥异,这又作何解释呢?

在日本语中,“倭”读为yamato实始于日本现存最早的古史《古事记》(公元712年)和《日本书记》(公元720年),二书均为安万侣所著,比我国最早记载日本“邪马台”王国和“卑弥呼”女王的《三国志》晚了400余年。安万侣误以为《三国志》所载“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就是日本传说中的神功皇后,但神功皇后与卑弥呼的年代不符,于是将神功皇后以及她以下诸皇的年代拉长,以合卑弥呼的生活年代;《三国志》说邪马台王国的人“寿考或百年,或八、九十年”,这或许就是安万侣任意拉长的根据。日本古史纪年与中国史籍相符始于推古天皇十五年(公元607年)小野妹子遣隋一事,此前32代(神武天皇至崇峻天皇)纯属口头传闻,那时既无文字,又无历法,怎么可能有精确的历史纪年呢?所以,日本国内研究日本古史的学者,关于崇峻天皇以前的历史,宁肯相信中国正史的记载,也不轻易引证日本古史中那些传说。

既然安万侣误认为神功皇后就是卑弥呼,而卑弥呼的都城是邪马台,于是神功皇后的都城也变成邪马台了。这样,日本平安朝奠都以前历代天皇所居的畿内即“大和”地方,只好与九州岛的邪马台合二而一。而中国原来称“倭”,日本素来名“和”的这两个字,在发音上非读yamato不可了。日本语“倭”、“和”二字之所以要改变原来的读音,其奥秘就在这里。至于安万侣这样做究竟出于什么用心,那不是这里所要探讨的问题。

至唐代,中国始称“倭”为“日本”。在《旧唐书·东夷传》中,“倭”与“日本”分列并叙,《新唐书·东夷传》则单叙日本,不再有“倭”的名目,并对改“倭”为“日本”作了如下的说明:
咸亨元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或云日本乃小国,为倭所并,故冒其号。使者不以情,故疑焉。
《新唐书》为宋欧阳修、宋祁等所修,以上说法当有所据。从这段话看,“倭”改国名为“日本”当在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以后。然而,为什么要改国名,以及取名“日本”的缘由,其说是值得怀疑的。

为什么要改“倭”为“日本”呢?说是倭国派到中国的使者略懂“夏音”(汉语)之后,发觉“倭”的含义不好,此后就改称“日本”了。如前所述,中国古人称日本为“倭”,原本只是“和”的音译,本身并无贬义,所以,以其“恶”的说法难以置信。

再是说倭人改国号为“日本”,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国家的地理位置“近日所出”。这种说法也值得怀疑;因为认为日本“近日”,那只能是中国人的观念———日本在中国东方遥远的海上,从视觉上感受,似乎正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山海经·海外东经》说:“ 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淮南子·天文训》也说:“日出于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身居日本列岛的人,并不见太阳从本土升起。因此,说日本是“日之所本”这种观念只能产生在中国,后来日本人这样说,也显然是受了中国观念的影响。

还有一种说法是倭国附近原有一个小国叫“日本”,为倭所吞并,后来倭国遣唐使者便对中国人冒用“日本”这个名称了。这一说法,当时就很可疑,更不足为据了。

倒是唐人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提供了一条罕为人知的证据,或许有助于解开“日本”国名来源之谜:“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史记·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原来,倭国是遵照唐代女皇武则天的意见才改国名为日本的。张守节系玄宗时人,离武后统治时期不远,他的说法当有所据。如果此说确定无误,以上种种疑惑也就不复存在了。


亨利八世的婚姻与英国宗教改革  阅读原文
我绝不准许任何人摆布我 ——亨利八世坚持的信条 哪怕教皇开除我一万次教籍,我也不在乎,我要向所有的国王证明,教皇的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 ——亨利八世阐述宗教改革的原则 说起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人...
全文↓
亨利八世的婚姻与英国宗教改革 阅读原文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0-24 19:06:07 |
我绝不准许任何人摆布我
——亨利八世坚持的信条

哪怕教皇开除我一万次教籍,我也不在乎,我要向所有的国王证明,教皇的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
——亨利八世阐述宗教改革的原则

说起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人们常常津津乐道于他与六个老婆的风流韵事。说他是个风流天子毫不为过,但他晚年的残暴也确实令人惊心。而他对历史的影响则主要来自于他发动并领导的英格兰宗教改革运动。亨利八世的老爸亨利七世是一代有为名君。他利用法国人的支持,将理查三世赶下王位,结束了30多年的玫瑰战争,同时也结束了自英法百年战争以来战火不断的局面。他还是个理财能手,为儿子积聚了大笔财富。

当18岁的亨利继承王位之时,也继承了父亲留下的丰厚遗产。年轻的亨利英俊潇洒,精通音乐、骑马、网球、外语,尽情享受生活乐趣的同时又不耽误政务,可谓世间第一得意之人了。然而,过于顺利的早年生活可能也是造成他日后暴虐乖张性格的原因。

自爱德华时代以来,苏格兰和法国一直是英格兰的两个主要敌人。亨利八世时代早期,继续与这两个国家兵戎相见。1513年,英格兰大败苏格兰军队,苏格兰国王、二十多个贵族和一万多士兵阵亡,继位的詹姆士五世年幼,由太后(乃亨利八世之妹)摄政,从此英格兰的北部边境稳定了下来。但亨利八世与法国的战争却无所收获。
早年的亨利八世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出于与法国对抗的需要,他也打着保护教皇的大旗,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即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亲密合作。当听到在马丁·路德的倡导下,德国宗教改革运动正方兴未艾时,他亲自撰文谴责马丁·路德,为教皇辩护,由此从教皇那里赢得“信仰捍卫者”的称号。然而,几年后,形势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亨利八世成为教皇眼中的头号敌人。

亨利八世实行宗教改革的导火线,通常都认为是因为他的离婚事件。面对渐渐人老珠黄的原配妻子、原为西班牙公主的凯瑟琳,因为她只生了一个女儿玛丽,急于要一个男继承人的亨利逐渐对她的肚子失去了耐心,转而爱上了她的侍女、年轻但据说也不是很漂亮的安妮·博林。这种情况在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负心的男人想抛弃年老色衰的妻子,而妻子则哭哭啼啼地坚持不肯答应,但当这发生在激烈斗争时代的王室中时,就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离婚案件了。亨利八世坚持要离婚,但是遭到英格兰国内正统天主教势力的反对,当离婚诉讼提交给罗马教廷时,教皇克莱门特七世本来想批准,但他慑于凯瑟琳的侄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威势,不敢贸然行事,只好迁延不决。亨利八世等不及了,于是就有了下列一系列事件发生。

1529年9月,亨利八世免除了执政20年的首席大臣、约克大主教、大法官沃尔西,这是亨利八世跟过去决裂的一个重要信号。接着,召集议会开始讨论宗教改革问题。两年后,在改革派的策动下,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规定教会所征收的税,一律停止上缴罗马教会,改为上缴英国国王。同时,托马斯·克伦威尔为首的改革集团夺取了枢密会议内的主导地位。1533年5月,新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克兰默宣布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同年6月安妮·博林终成正果,加冕为英格兰王后。作为报复,罗马教廷开除了亨利八世的教籍。而亨利八世则针锋相对,他在1534年促使英格兰议会通过了“至尊法”,规定国王为英格兰教会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并宣布与罗马教皇断绝一切来往。
从1536年起,在托马斯·克伦威尔的主持下,实行了一系列新教化的改革,制定了“十条教规”,简化了天主教仪式,批准英文版《圣经》在英格兰发行,发布“十七条指令”,将英国国会国教化和国家机构化等。

在英格兰宗教改革中,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亨利八世,可谓赚得盆满钵满,他不但达到了与凯瑟琳离婚的目的,而且在1536~1539年宣布废除修道院制度,没收修道院土地,一部分收归国有,一部分赏赐给亲信和大贵族,一部分出卖,从而缓解了财政危机,而且使得一个支持宗教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形成。通过宗教改革,亨利八世还强化了自己的专制权力,使得英格兰的王权达到了自1215年《大宪章》公布以来的最高点。

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亨利八世充分暴露了残暴的一面①,大批人被推上断头台,其中包括《乌托邦》的作者、首席大臣莫尔。1539年后,亨利八世的宗教思想开始回潮,又处死了一批过激的新教分子。宗教改革头号功臣托马斯·克伦威尔也于1540年被处死。但是事实证明,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的支持者远多于反对者,他在改革过程中不但没有引发动乱(林肯郡和爱尔兰地区虽然爆发过反对宗教改革的起义,但很快就平息),相反加强了自己的地位。在宗教改革之前,马丁·路德新教思想早已传入英格兰,而对当时修道院和神职人员的普遍不满,则使多数人站在赞成改革的阵营。在分得来自没收修道院的土地之后,新贵族就成了英国国教的中坚分子。亨利八世将议会作为推行宗教改革的主要阵地,无疑也是明智的,使他更有利于得到各界的支持。他的后继者中,凡企图恢复天主教的必然受到重重反对,统治不稳,而坚持新教的则能够得到大多数国民的支持,也说明了他的改革是适应历史前进的需要的。

亨利八世结了六次婚,其中凯瑟琳和克莱维的安妮被他休弃,安妮·博林和霍华德被他送上断头台。为他生下唯一儿子之后死去的西摩则是他一直追念的对象。他的最后一任妻子帕尔也不错,协调好亨利和他几个子女的关系,使亨利安静地度过了最后几年。

亨利八世对历史的影响主要是他发动的宗教改革运动,自1517年马丁·路德将“九十五条论纲”贴在教堂的门口点燃了新教运动的熊熊之火以来,英格兰是唯一一个自上而下实行改革的国家,事实上,这场运动迟早要来,而亨利八世利用国家政权来推行,则使英格兰避免了像德国和法国那样因为宗教改革而陷入长期内战的局面。此外,亨利八世时代,武力打败了苏格兰,还有议会的《联合法案》宣布威尔士并入英国,使不列颠的联合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而他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则为后来日不落帝国的海上霸权奠定了初步基础。

小提示:抛开宗教方面的因素,亨利八世的改革实际上是拿少数既得利益群体开刀,使数量更多的人受益,并在此过程中加强自己的权威,甚至中饱私囊。这样的过程充满自私残暴,但往往能起推动历史发展之效。

①有史学家考证,认为是亨利八世得了当时的时代病梅毒损害了神经所致。


古代罗马的兴起和衰落  阅读原文
地中海北岸三大半岛之一,地形狭长,亚平宁山脉纵贯其间,故又称亚平宁半岛。半岛的东面隔亚得里亚海是巴尔干半岛,西面隔第勒尼安海是科西嘉岛和撒丁岛,南面隔一条狭窄的海峡是西西里岛,北面有阿尔卑斯山为天然的...
全文↓
古代罗马的兴起和衰落 阅读原文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0-24 19:04:14 |
地中海北岸三大半岛之一,地形狭长,亚平宁山脉纵贯其间,故又称亚平宁半岛。半岛的东面隔亚得里亚海是巴尔干半岛,西面隔第勒尼安海是科西嘉岛和撒丁岛,南面隔一条狭窄的海峡是西西里岛,北面有阿尔卑斯山为天然的屏障。意大利半岛气候良好,雨水充足,境内水系稠密,在波河、台伯河流域等平原地区土地肥沃,适宜经营农业。东北部山地及南部河口沼泽地区草木茂盛,适合畜牧业的发展。古代罗马奴隶制国家产生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根据考古发掘的材料,这里在公元前一两千年就已经有人居住了。

据传说,早在公元前753年,也就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周平王18年,居住在拉丁平原西北一片绿洲上的几个农牧业部落,便在距台伯河口约25千米处建造起原始的公共古城,相传第一个领导建城的人叫罗慕洛,“罗马”就是因他而得名的。据传说,罗慕洛为它奠基时,赶着公牛和母牛,只是犁了一道不深的沟,便算作罗马的城界,在准备开城门的地方,把犁子抬了抬,便作为城门的通道。看来,罗马城在它创建的初期,只是一个小小的城邦。可是到了共和后期,罗马城不但有坚固高大的城墙,而且市容繁华,面积不断扩大,以致使初入罗马的人,转来转去,总走不出市中心。罗马城的奠基人罗慕洛,神话传说他是战神马尔斯的儿子,他和勒莫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生下来以后不久,他们的母亲西里维娅就被人杀死。他们的外祖父当时是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国王,他的弟弟为了篡夺王位,把他们装入筐内,投入台伯河。他们起初被一只母狼救起,靠吃狼奶活着,后被一个牧人抚育长大。所以,罗慕洛能征惯战,勇悍异常。兄弟俩长大后,杀死篡位者,后来在当初得救的地方建起了新城──罗马城。至今,在意大利的罗马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尊“母狼乳婴”的铜像。母狼铸于公元前5世纪,两个男孩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添铸的。

从罗慕洛起(即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末,先后有七个“国王”统治着罗马,称为“王政时期”。事实上所谓“王政时期”,是罗马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国王”实际就是部落联盟首领。相传,罗马的最后一任国王塔克文二世,是个骄纵跋扈,独断专行的暴君。公元前509年,一批有权势的贵族,驱逐了塔克文二世,把“王政”改为共和政体。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执政官是罗马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由百人团会议从奴隶主贵族中选举产生,由两人担任,任期一年,退职后进入元老院,主持国家行政。两个执政官权位相等,一切政令如果得不到两人一致同意,就不能付诸实行。当国家遇到危急情况时,经元老院提名,就以执政官中的一人为独裁官,称为狄克推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其任期不能超过六个月。由于执政官任期短,二人相互牵制,所以实际上真正操纵国家大权的是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法律的制定和内外政策的决定都要通过元老院。元老院是古代罗马兼有立法和管理权的国家机关。最初是氏族长老会议,共和时期,前任国家长官等其他大奴隶主也进入元老院。元老院有权批准、认可法律,并通过执政官掌管财政外交,统辖行省和实施重大宗教措施等。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屋大维开始确立个人的专制统治,罗马进入帝国时期。此后政权日益集中于皇帝,元老院实权日削,已失去其原来的政治地位,但仍然是贵族统治的支柱。

公元前2世纪到前1世纪,罗马奴隶制迅速发展并开始繁荣。罗马奴隶的来源,居于第一位的是把战俘及战败地区居民变卖为奴。此外,地中海的海盗掠夺和拐骗来的人口,也是奴隶的来源之一。另外,在各行省,仍有贫苦的人民沦为债务奴隶。与这种情况相适应,奴隶贸易也跟着发展起来。当时在罗马共和国的范围内,到处都有这种罪恶的买卖。在罗马城,平均每天有2000多奴隶成交。爱琴海上的提洛岛是著名的奴隶贸易中心,每天被卖掉的奴隶,人数更多。奴隶在罗马得到广泛的使用,不但农场、矿山、作坊、牧场和各种建筑部门完全采用了奴隶劳动,就是元老院、神庙、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奴隶主的家庭,也都用奴隶侍候。在一般罗马豪门贵族的家庭里,通常都有家奴数百名,而且分工很细。罗马还把身强力壮的奴隶投入角斗学校,训练后充当角斗士,以供奴隶主取乐。总之,奴隶劳动已成为罗马的生产和生活的基础。罗马奴隶的处境十分悲惨,他们被看作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奴隶带着脚镣在监工的皮鞭下劳动,夜里被幽禁在一种半地窖式的房子里,奴隶没有人身权、没有婚姻权、没有家庭权、没有财产权。奴隶可以随意被打骂、转卖、处死。罗马奴隶制的高度发展,是世界古代奴隶制各国中的一个典型。

罗马帝国初期的200年间,由于内战停止,社会安定,交通安全,税收增加,使罗马的经济繁荣起来,这在历史上是罗马的“黄金时代”,称为“罗马和平”时期。在这一时期,生产工具和技术有明显的进步,普遍推广了起重设备。农业上学会使用水磨,出现了带轮的犁和割谷机,卷水使用齿轮。矿山中开始使用人工排水机械,玻璃制造业得到推广,出现了丝织业,生产半丝半麻织品。商业比较活跃,出现了银钱兑换商。对外贸易发达,主要有三条通道:一条是从意大利经海路到埃及亚历山大港,再从陆路经红海东岸到也门,利用季候风到印度,商人从东方将香料、宝石、纺织品运到罗马,将罗马的铜、锡、葡萄酒、玻璃制品运往东方;一条是向北到达波罗的海、北海沿岸,罗马进口琥珀、毛皮、奴隶,出口金属器皿等;再一条是通过“丝绸之路”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成为罗马上层社会喜爱的奢侈品。公元2世纪,罗马商人曾到中国。据《后汉书》载:“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随着经济的发展,罗马帝国辖区内出现了许多新城市,如卢格敦(今里昂)、文多波那(今维也纳)、伦丁尼姆(今伦敦)等。罗马不断扩张,到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的疆域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西临大西洋,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多瑙河和它的下游以北。

罗马帝国晚期,内讧频起,很难维持巩固的政权。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古代希腊移民建立的城市拜占庭的旧址上建立新的帝国首都,改名为君士坦丁堡。随着新首都的建立,帝国东部与西部利益集团的分化倾向日益暴露。东西两部分的分立已经难以避免。罗马大将狄奥多西在379年当了罗马帝国的皇帝。395年他死时将帝国分为东西两半,给他的两个儿子。这样从395年开始,罗马帝国就分裂成东、西两部。东罗马帝国建都在君士坦丁堡,西罗马帝国建都在罗马城。在西罗马帝国,经济萧条,社会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外族也在不断侵蚀。特别是从巴尔干半岛来的西哥特人对西罗马的威胁最大,410年,西哥特人兵临罗马城下,罗马城内的奴隶乘机造反,西哥特人占领了罗马城。452年,匈奴军队进犯意大利;455年,汪达尔人又攻占了罗马城。476年9月,罗马的日耳曼雇佣兵首领多亚克废黜了罗马末代皇帝罗慕卢斯 奥古斯图卢斯,西罗马帝国灭亡。此后,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继续存在了近一千年,直到1453年,奥斯曼帝国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才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