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林则徐哪个官大:普洱茶名由来的民族学探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42:35

普洱茶名由来的民族学探析

普洱茶名由来的民族学探析% V: j8 v: `1 x% E; G0 K4 x7 A
; s" E7 O$ R6 z* k. f2 ~
                        一赵子    陈珲8 i+ B6 O% p$ U  d) Z, V
' a* u5 D7 N3 v  N/ n# m

) r  x8 ]0 h" L9 b8 y 关键词   普洱茶名   由来   民族学   古濮人   古越音   探讨   分析
1 T+ _4 I9 |/ b; p$ W摘  要   本文运用民族学、语言学知识及古文献记载等相关材料,就普洱茶名的由来以及“普洱”(“濮喇”)的古越语音变及其本义作了探析。
: p% H; y$ C2 H   
/ x1 {' B& O/ _; U; ^A study  of  the  Pu-erh  Tea-names   origins  in  ethnodogy/ b% Q2 `6 W1 c8 t

- {9 j4 Q( o6 ~& r9 WYi  Zhaozi    Chen  Hui
4 O9 Z  J  m2 c2 E* g/ v% |, d: V0 Q5 f; g, u
Key words: Pu-erh Tea-names;  origin;  ethnology; the ancient Po nationality; the ancient Yue word sound;  discussion;  analysis./ B% H  I8 O% Q7 k3 y  v3 Y3 F+ n! d
Abstract:  Through  a  ethnology  and  linguistic  analysis  of  som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other  related  dat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origins  of  the  Pu-erh Tea-names,  and  “Pu-erh”(“Po Nae”)  in  the  ancient  Yue  word  and  sound  changes  with  the  original  meaning.. j( \) o( O, X4 ]$ G( D2 l4 E

1 W( \6 o. v- U- o; r4 ~8 {
1 }; @0 i; S( x+ H( K    “香飘十里外,味酽一杯中”,普洱茶形制古老,味浓汁厚,是扬名海内外的中华优秀传统名茶①,故有关普洱茶的历史研究也一直很热门,其中,“普洱”之名究为何义?其来历如何?等问题,是首先为人们所关注的,考述者也不少,但大多为因袭之说,鲜有从根本上挖掘的。本文独辟蹊径,从民族学角度对之进行追根究底,试给“普洱茶”名以新的解说。
  C: {0 o: `/ m; n关于“普洱茶”一名的由来,近几十年出版的茶书刊包括茶书、茶辞典、茶刊物等,大都作了介绍,但大同小异,基本上都说“普洱茶”的得名是从普洱府、普洱县之府县名而来。如《中国茶史散论》(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中这样介绍:“普洱茶:普洱,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县名,原不产茶,但它是滇南的重要贸易集镇和茶叶市场。澜沧江沿岸各县,包括古代普洱府所辖的西双版纳所产茶叶,都集中于普洱县加工,运销出口,故以普洱茶为名。”《中国茶经》(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一书中,有关普洱茶得名的介绍是:“普洱府即现在的普洱县,是当时滇南的重镇,周围各地所产茶叶运至普洱府集中加工,再运销康藏各地,普洱茶因此得名。”再如《中国茶文化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有关普洱茶得名的介绍:“普洱县自古以来是云南南部茶叶的集散地,普洱府各地茶叶均运至普洱及思茅等地加工、转销,故统称‘普洱茶’”。按上述这几种大同小异的说法(其来源为清道光年间阮福所撰《普洱茶记》:“普洱茶者,非普洱府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思茅厅界也。”)普洱茶似乎在运到普洱府或普洱县之前,尚没有名称,只是到了这个叫“普洱”的府、县之后,才有了这个“普洱茶”的名称;或者,在运到普洱府、县之前,虽有原来的名称,但转运到了“普洱”府、县后,就改称作“普洱茶”了。按此说,“普洱茶”的名称就须是在普洱府、县设置以后才能有的,而且普洱县境内“原不产茶”。那么,事情果真如此吗?普洱茶名的得来真的就是从普洱府、普洱县名来的吗?普洱县真的“原不产茶”吗?5 H' R' i; I2 R
带着疑问再来看书,查找相关史料,问题就出来了,时下流行的那似乎已成定论的说法就显得不那么对了。从古代以及近代的史料记载来看,事情还是相当清楚的:在清康熙年间(有说是雍正七年即1729年)正式设置普洱府之前,“普洱茶”一名就早已有了,而且还是当地的名茶。因此,普洱县不仅不是“原不产茶”,且恰恰相反,是个早已就盛产茶叶的地方。
0 n- E5 q/ I2 u$ ~据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编纂的《云南通志》“卷十六”载:“车里(辖地在今西双版纳到思茅地区一带)之普耳,此处产茶。在车里,一头目居之。”很明显,这里的“普耳(洱)”是个地名,当地盛产茶叶,故朝廷还专设了官吏,督办普洱茶的采制。这是在明代。同样成书于明代,由谢肇淛所撰的《滇略》“卷三”则云:“士庶所用,皆普(洱)茶也,蒸而成团。”这里又十分明白地介绍了明代普洱茶的另一个情况:蒸压成圆团形的普(洱)茶,当时早已为各阶层人所常用矣。
6 ], d$ Z( r+ s4 |# J6 H3 r而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由李中立所辑的《本草原始》记述:“(普)儿茶出南蕃,系细茶末入竹筒中,紧塞两头(后,再埋入)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捣汁熬制而成。其块小而黑润者为上,块大而焦枯者次之。”这里记载的应该是当地茶民土法制作普洱茶的方法以及品相识别等。此外,明末清初方以智在其《物理小识》(编定成书于1664年)又记:“普洱茶(又有史料上转记为“普雨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另,清初吴三桂率清兵入云南,顺治十七年(1660年)春,西藏达赖喇嘛遣使来云南“求于北胜州(丽江永胜一带)互市茶马”,吴三桂即于其上奏中向清廷狡称:“普洱地方产茶不多。”又建议“或令商人于云南驿盐道领票,往普洱或川湘产茶地方采买,赴北胜互市。”(见清初刘健著《庭闻录》此外,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成书的《滇海虞衡志》则云:“尝疑普茶不知显自何时……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茶已自唐时。”这里,作者既透露出普洱茶历史之悠久已不可追,并又因史载唐时银生府茶输“西蕃”(今藏、滇、川藏族人居住区),而指出银生府茶即普洱茶,早在唐朝南诏国时期,普洱茶已输入“西蕃”了。
; _. N6 _3 I8 }1 P, @- ]再看由章履成编纂,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元江府志》所载:“普洱茶,出普洱山,性温味香,异于他产。”这里更是明确了具体产地——普洱茶是产自普洱山的。相同的记载还有清乾隆年间赵学敏所撰《本草纲目拾遗》:“普洱山在车里军民宣慰司北,其上产茶,性温味香,名普洱茶。”而1916年由藏励龢等开始编纂,1931年成书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收有“普洱山”地名:“(在)宁洱县(今普洱县)境,(山上)产茶……名普洱茶,清时普洱府以是名。②”这里说得很明白,普洱县(清代叫“宁洱县”,为普洱府治)不仅产茶,而且这“普洱府”(乃至民国以后始设的普洱县)的“府”(县)名称还是由境内的普洱山得来的呢!此外,这部搜罗颇详的地名大辞典里,还记载了今普洱县南与思茅市交界一带,古时尚有“普洱河”地名。如此,不仅有“普洱”之山,还有“普洱”之水,从地名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情况可追溯到原住民时代,由此已可知这“普洱”之名的古老了。# c2 }7 C  W1 [
写到此处,相信读者诸君也可做出判断,这“普洱茶”一名是设普洱府、县之前就早已有之的,倒是普洱府、县之名,反而是得自早已有之的普洱山和普洱茶之名的。其实,稍细想想这也是很正常的,一个地方的名产,无论是山上的水里的,在取名时,一般都是冠以所产地之名的,例如龙井茶、武夷茶等便是。9 b% H8 W" g! g5 N1 j
其实,普洱地方自古产茶,这在当地是有着诸多确凿事实依据的。今普洱县勐先小板山茶山上,有为当地茶农崇拜祭祀的茶王树③,且当地茶农还有“凤凰山崇拜”传统;今普洱县的西门山,当地人称“贡山”,乃因所产之茶为“历代贡奉京师之首茶”④。此外,今普洱县的东门山、茶庵堂、西萨、扎拉丫口等地,均有古老的茶山遗址。
( K- E6 H$ o. B现在,已清楚了普洱茶之名是早在设普洱府、县之前就有的,而若要追问这古老的“普洱”(又写作“普耳”、“普雨”或简写作“普”、“儿”)之名究为何义?那么还须对其来历继续追根寻源。
. t: v+ j: g, u- Q9 l1 G仍然得借助于史料记载。先看这两条:清代嘉庆年间,在云贵一带做过地方官的张澍,在其《续黔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黔之龙里东苗坡及贵定翁栗冲、五柯树、摆耳诸处产茶……名曰高树茶(实即鲜叶采自大茶树的普洱茶)。”民国初柴萼《梵天庐丛录》中这样记道:“普洱茶,产云南普洱山,性温味厚,坝夷所种。蒸制,以竹箬成团裹。”
+ Z" e2 {6 g/ w" s. A* S3 k我们知道,云南各族公认濮人为“最古老的种茶人”,而濮人即越人,“濮”是越人自称,“越”则是被称。上述两条史料中提到的“摆耳”与“坝夷”即为古越人的一种,虽汉字写法有异,但古越语发音是完全一样的,其实就是一个族系的名称。而“摆耳”、“坝夷”与“普洱”的古越语发音也是完全相同的。可以佐证是,保存较多上古越音的韩语中,“普”、“摆”、“坝”发音都类“PO”,而“洱”、“耳”、“夷”的发音则都类“yi” ⑤。用汉语拼音把“摆耳”、“坝夷”和“普洱”的古越音写下来就是“poyi”或“pol”,与“濮”的古越语发音几乎一样。再看史料上的记载。唐代樊绰著,今人赵吕甫校释的《云南志校释》“卷六”记有:“又咸远城、奉逸城、利润城……并黑齿等类十部落皆属焉。”据考,“奉逸城”正是在今普洱县一带。到宋代大理国时期,“奉逸城”写作“步日部”,后又记为“普日部”。“奉逸”、“步日”、“普日”显然是同音异写,其古越语发音,与“摆耳(摆夷)”、“坝夷”、“普洱”,乃至“布日”、“布耳”、“布饶”、“布朗”、“崩龙”等古濮族系部落名称都的完全一样的,其实根本就是“一家子”——古濮人嘛!于是可知“普洱茶”者,即“濮人种的茶”、“濮人采制的茶”之意也。
3 }: ~, \% Y8 p汉语对古濮(越)人及其后裔支系的音记名称是相当多的,如白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仫佬族、傣族、土家族等等,可以说都是对古濮(越)人及其后裔(或融合了较多古濮越成分的)族系的不同汉语音记名称。并且,这还是较大的部族的音记名称,而对每个部族内部支系,往往又有许多不同的(大多实为同音异写)音记名称。如先民为古濮人的仡佬族,目前散居在今四川东南及滇黔渝交界一带,史料上写作“僰”或“卜”。(明代田汝成《炎徼纪闻》中记有“僰人……俗呼‘摆夷’。”)而仡佬族内部自称,汉语又音记作褒佬、布尔、濮佬、濮僚(见翁家烈《仡佬族》,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再如,今云南石屏县与元江县交界一带,元明时,记载有古濮(越)后裔部落“獛喇”(即濮喇)、“摆夷”(另有氐姜族系“猓猡”即倮彝族;“窝泥”即哈尼族)。元代元江府境内的古濮人后裔又写作“阿僰诸部”。而今,文山州的古濮人后裔部族,汉语写作“濮标”、“濮喇”。9 x/ H2 y* w( O: M2 |+ p
由于是汉语间接的音记、音写,再加上古濮(越)族族系本身就极庞大,支系部落众多,又有与氐姜族系长期杂居融合的关系,现在所看到的有关古濮(越)人后裔族系部落的名称就显得极为繁杂,有些问题也就不易搞得清楚或容易判断了。比如,香港陈春兰茶庄的远年普洱茶,其装茶的茶听外面贴了印着“云南普洱Yunnan Po Nae ”的纸签,以标明是采购自云南的正宗普洱茶。陈春兰茶庄是一老字号,始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其采用的普洱茶的注音“Po Nae”,而不是英文的Pu—erh Tea(英文的这个写法,显然是从“普洱”的汉语叫法而来,应是后来才有的),此发音或者说这普洱茶的叫法,当是茶庄在云南的采购地,也即普洱茶出产地或采制地的叫法,也可以说是“最正宗”的普洱茶叫法,但为何不是“普洱”(普日、步日)的“Poyi”(或“Poi”),而是可记为“普纳”的“Po Nae”音呢?现在,我们依据前面提到及所搜罗到的史料(如翁家烈《仡佬族》、田汝成《炎徼纪闻》、樊绰著、赵吕甫校释《云南志校释》等),推测这“普纳”(Po  Nae)音,很有可能正是来自古濮(越)人的后裔部落“褒佬”、“濮佬”、“濮僚”、“濮喇”的族称——若用古越语来读这几个族称的发音,正是“Po Nao”音(单个音吐为Po Lao,连发即为Ponao)。现以“濮喇”的韩语发音为例加以佐证:韩语“濮”发音类“Po”,“喇”发音类“ La”,用韩语连读“濮喇”,即音变为“普纳”,可写作“Pona”。* S3 H5 W0 A0 x
根据史料记载来推测,大约在很久远的以前(比如数千年前)某个时期开始,在今天的云南,从保山、德宏州、临沧地区,到思茅(包括今普洱县)、玉溪(包括今元江县)、西双版纳州、红河州(包括今石屏县)、文山州等这块滇南较广大的地区,居住着的正是古濮(越)人。据流传至今的滇南一些地区的民族传说,今普洱县这一带“自古”就为布朗族、佤族等濮(越)人所居住,“至今在佤族布饶人中,仍然广泛传说着思茅普洱一带,曾经是布朗族和佤族居住的地方。布朗族自己也说,他们是普洱一带最早的居民……墨江县一些寨子的布朗族是从普洱搬来的……(虽然)已经不大会说布朗话了,但是他们从前辈们的传说中知道自己是布朗族,他们还说普洱城最早是他们的老祖宗建立的”⑥。
: }8 Y! ~# x7 X# J9 N) C1 V% W( s由于居住地的不同,或者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的部族支系,所以名称上就有些差异,这表现在今天所看到的用汉语所记写的名称上。但无论这类汉语名称如何繁多庞杂,只要细加分析,仍可辨识出它们是来自同一个大的民族的。这些“僰”、“卜”、“濮”、“濮喇”、“褒佬”、“濮佬”、“濮僚”、“摆夷”、“坝夷”、“摆耳”,及“崩龙”、“布朗”、“布饶”、“布日”、“步日”、“普日”、“普洱”等,若从汉语字面上看,确是不同的,但从古越音发音来看,实在是无甚区别的,他们原本就是一个民族——古濮(越)族。' z( j% p% |9 n! g; E
古濮(越)人擅长种茶,也以“茶”人自称,后来的氐姜系各部族,自然也会把古濮(越)人以“茶”(如“濮喇”、“腊”)来称呼古濮(越)部落,甚至对“茶”的叫法也是从古濮(越)人那里“借”来的。比如氐姜系的景颇族“茶”发音的“Pa La”(用古越音快读类“Pona”):哈尼族(史书上还写作“窝泥”、“倭泥”、“于泥”、“和尼”等)称“茶”为“ Lao bao”(爱伲方言),或“Lape”(哈尼方言);拉祜族“茶”发音为“La”;基诺族“茶”发音为“Lao bu”或“no la”。哈尼族语、拉祜族语和基诺族语对“茶”的叫法,可能是较多的受到古彝语的影响。彝语“茶”发音为“La”或 “Labo”。再进一步推测,彝语“茶”的发音,最初是否也是“借自”古濮(越)语呢?比如布朗语、傣语的“茶”发音就是“La”。7 h/ v: t# ]: B" @' S  ^
说到哈尼族“茶”的发音“Laobao”,在这儿顺便提一下广西苍梧县产的“六堡茶”。从汉语字面上看,会想到“六个城堡”或“第六座城堡”这样的意思上去,然而,“六堡茶”的注音却是“Leu—Pao”(如广西横县茶厂出的“六堡茶”,盒子上就是以这个注音作英文翻译的)。用古越音来发这个“Leu—Pao”音,同“Laobao”音是一样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是否这“六堡茶”其实就是来自哈尼族对“茶”、对“茶山”的叫法呢?今天,广西境内仍有“那坡”、“南坡”、“那比”、“那彭”、“那卜”这样的地名,用古越音来念,同“Laobao”音很接近(“Laobao”音,用古越音“开口音变”来发音为“nao bao”),且这些地方同云南省境内哈尼族的居住地处同一纬度上,有的就在两省交界一带,而且也都是古老的产茶地,由此可见,这些地名都与茶有关,当是古老茶名的遗存。
9 M; A5 {, p/ E7 c( U7 ?- ^1 q4 W  `; _  d至此,“普洱”就是古濮人的族称、住地名及他们的主产“茶”的古老名称,已经昭然若揭了。这用汉字记下的“普洱”,很像一块有色的布,将里面真实的面目给全盖住了,就一般的喝茶人乃至读者们来说,看到这叫“普洱”的地名和叫“普洱”的茶,又有多少人能想到它就是“古濮(越)人后裔们住的地方及采制的茶”的意思呢?
3 d% n' G  }# x$ d/ q" W* @% V考古学、民族学和语言学是当代文史研究的三大基本支柱,今笔者主要从民族学和语言学角度对普洱茶名的由来进行了初步探析,算是抛砖引玉吧,愿更多的茶人来对古老的中华茶文化进行多角度深入的研究,丰富茶文化的内涵。
6 C  n3 L( [/ v, [1 m  Z" w, @$ Q# `$ W: P  |" V9 v

: G! g3 `9 V! i. b——————————————————————& L. h; [2 @4 {& q
注 释:& {3 n; G+ {0 O: u7 M/ {  O
1 a3 }$ Y" ?3 r5 i, g# j! H' Y! w- D
①、清檀萃撰《滇海虞衡志》:“普茶名重天下。”清阮福撰《普洱茶记》:“普洱茶名遍天下。”# [- a' Y) |9 j
②、清雍正七年(1729年)分车里宣慰司所辖北境一部(即普洱山一带)置宁洱县,取“太平安宁”而命名, 又有“安宁的普洱”之意。雍正十三年(1735年),增设宁洱县为普洱府附廓。普洱府辖地范围在今思茅地区及西双版纳州一带。民国初年,裁普洱府,留宁洱县,另设普洱道,道署由宁洱县迁思茅县,普洱道辖境扩及今临沧地区及玉溪市与之相交界一带。1926年,普洱道署迁回宁洱县。1949年后普洱道撤消,原辖境分别划入西双版纳州、思茅地区、临沧地区及玉溪市。1950年末,宁洱县改名普洱县。近年,思茅地区有关人士建议,为弘扬普洱茶文化起见,宜将思茅地区恢复原来的“普洱”名称,改“思茅地区”为“普洱地区”。
% h" p5 {- U! s0 t( k% p③④、云南省民族理论学会思茅分会编撰《再论普洱茶的光辉历史》(1988年刊行);另参见[台湾]邓时海著《普洱茶》,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6页。. N9 J6 U% l7 N: N1 ]% i" s( ^% {
⑤、这里韩语的发音依据北京大学东语系朝鲜语教研室编《朝汉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及韩国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中国语大辞典编撰室编《现代中韩词典》(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1993年第三版)。
5 x- [: }2 ?. ?5 w⑥参见黄桂枢《与茶有关的普洱思茅地名新考释及其建议》,载《农业考古》2001年第2期。
+ V3 t( ~9 R3 \: v# {
& O0 R# v& e4 U+ v) i: j3 c + c, e- s- i- S. B6 Z: t
3 b# {! s6 |3 p: Y: B9 `
——————————————————————————
. R4 d2 d/ e* H& {6 M: F3 g; H1 N9 o6 d' `
注:本论文主要内容已在《中国茶叶》2004年第6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