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清目秀形容什么动物:激素的分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2:21:14

激素的分类  

2007-11-01 08:02:01|  分类: 生物知识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从激素性质上可把激素免疫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类固醇激素免疫,这类激素主要包括各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所有的性激素,如雌二醇、睾酮、孕酮和糖皮质激素。另一类是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免疫,这类激素有生长激素、生长抑素、催产素、胰岛素、胆囊收缩素和胃泌素等。其中,类固醇激素是激素免疫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促进卵泡生长发育,提高排卵率和产仔率,都有积极意义;而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免疫对动物的生长、摄食和能量平衡的调控起重要作用。

激 素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细(如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和性腺等)以及具有内分泌机能的一些组织(如胃幽门部、十二指肠粘膜和丘脑下部某些神经细胞)所全成的一种量微而生理效应很强的有机化合物,它们由内分泌腺体入血液转运至其所作用的部位,发挥其生理生化作用,并有协调抗体内各部分间相互关系的作用。

  各种激素的作用都有一定的特异性,即某一种激素只能对某些组织细胞或某些代谢过程,甚至只能对某一种酶的活性发生调节作用,某一激素作用的器官,称为这一激素的靶器官,被作用的细胞称为靶细胞,在细胞上特定结合某一激素的成分,称为该激素的受体。激素与其受体的关系类似于抗原和抗体,酶和底物的关系是专一的、非共价健的相互作用。

  动物激素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含氮物质,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衍生物、胺类;另一类是甾体激素(又称类固醇激素)。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易被子胃肠道的水解酶所分解,不宜口服,而某些甾体类激素制剂则可以口服。

激素的生理功能

 甲状腺素

  甲状腺所分泌的激素主要是甲状腺素与少量具有较强甲状腺素作用(为甲状腺互的5~10倍)的三磺甲腺原氨酸。

  生理功用:甲状腺素可促进小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促进能量代谢(增加基础代谢和耗氧量)。

  甲状腺素促进细胞的氧化作用,使糖、脂肪的氧化加强,从而加速氧化磷酸化的过程而使ATP生成量增加。由于ATP增加,故促进各种代谢过程,并为体内合成蛋白质等物质提供足够的能量。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在体内的量过多时,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不仅不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反而促进蛋白质的分解,人变得消瘦,这是因为在甲状腺素过多的情况下,大量甲状腺素具有解偶联作用。使物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不能合成ATP,却变成热能而散失。由于体内缺乏可利用的能量,蛋白质、糖元的合成受影响,但氧化旺盛,耗氧增加,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其基础代谢率常高于正常以上。甲状腺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钙化,因此对生长和发育影响很大。如在幼年有甲状腺机能不足时,骨骼生长和脑发育障碍,以致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称为“呆小病”;成人则出现基础代谢低于正常,过多的蛋白质在组织间隙中积存,妨碍细胞间液流回血液,病人皮下浮肿(称粘液性水肿),记忆力和性机能减退等症状。

  有些地区,由于缺乏碘,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在旧中国也是一种常见病,解放后,由于党对人民健康的关怀,采取了防治措施,发病率已大大地降低。由于缺碘,血浆甲状腺素水平降低,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加,刺激甲状腺发生代偿性增大。

 降钙素

  降钙素(简称CT)是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所分泌。

  生理功用:骨的生成(钙化)领先成骨细胞;骨的吸收(溶解)是由于破骨细胞的作用,降钙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也即抑制骨盐溶解,使骨骼中钙质释出进入血液减少,而骨骼中钙的摄取仍在进行,因而血钙降低;降钙素还能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而导致血磷降低。总之,降钙素的作用是维持血钙相对稳定。并保护骨盐不至过度溶解。降钙素可用来治疗某些骨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引起的血钙过高症,维生素D过多症和骨质疏松症,鲑的降钙素对人的降血钙作用比从哺乳动物分离出来的降钙素要高20~50倍,在人类治疗的应用可能更有价值。

 甲状旁腺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简称PTH)是由84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约为9.500。

(一)生理功用

  甲状旁腺激素主要是调节钙碘代谢:①促进骨盐的溶解;②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以减少钙的排出,使血钙升高;③减少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从而使尿磷排出增加;④对1,25-(OH)2-D3的生成有促进作用,使血钙升高。以上几方面的总结果是导致血钙上升和血磷下降。

(二)分泌的调节

  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分泌受血钙浓度的调节,当血钙升高时,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受到抑制,而降钙素的分泌增加;反之,当血钙降低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降钙素的分泌受到抑制,当血钙正常时,两者都有一定数量的基础分泌,达到对立的统一,以维持血钙的相对恒定。1,25-(OH)2-D3(见下述)和降钙素对甲状旁腺素的分泌也有关系,当血中1,25-(OH)2-D3增多时,甲状旁腺素的分泌就减少,至于降钙素对甲状旁腺素的分泌则有直接促进作用,也可通过降低血钙而刺激其分泌。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则血钙含量过分增高,骨骼过分失钙,导致骨质疏松或发生脱钙性骨炎。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加强,磷排出量减少,血磷增高,因而促进骨骼钙盐的沉积而降低血钙。如血清钙降低至7mg%以下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发生痉挛现象。因钙有抑制神经兴奋的功用,故缺钙时,病者手足抽搐。如注射钙盐,症状可暂时消失,如注射甲状旁腺激素,即可恢复正常。

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

(一)生理功用

  1,25-(OH)2-D3主要是调节钙、磷代谢;(1)促进小肠钙的吸收。在肾生成的1,25-(OH)2-D3,经血液转运至小肠粘膜细胞,促使合成对Ca++有高度亲和力的钙结合蛋白(Ca-BP),它是一种载体蛋白,可与Ca#结合成Ca#-Ca#-BP而起到转运Ca#的作用,促进钙的吸收,1,25-(OH)2-D3还能促进小肠吸收磷,从而提高血钙和血磷含量,(2)在PTH的协同下促进骨盐溶解,释放钙到血液中,(3)增加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减少尿磷的排出,提高血磷含量。(4)由于血钙和血磷含量增高,因而有利于骨的钙化,促进骨的生成。总之,1,25-(OH)2-D3不仅可动员骨钙由老骨中游离出来。,也可促进新骨的钙化,从而起到骨质不断更新,维持血钙的平衡作用。

(二)分泌的调节

  肾脏中1,25-(OH)2-D3的生成受血中钙碘浓度、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等的调节,其中有些因素可能直接影响1=羟化酶系的活性,例如PTH和低血钙能提高1-羟化酶活性,促进1,25-(OH)2-D3的生成,而降钙素能抑制其活性,减少1。25=(OH)2-D3的生成;有些因素则可能通过间接作用,例如低血钙引起PTH分泌增多,而PTH对1,25-(OH)2-D3的生成也有促进作用,使血钙长高。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的病人缺乏PTH,影响1,25(OH)2-D3的生成,因此他们血中钙的浓度低于政党这半导致严重的骨骼疾病。反之1,25-(OH)2-D3对PTH的分泌则有抑制的影响。此外,1,25-(OH)2-D3也有负反馈抑制作用,可抑制1-羟化酶,减少1,25-(OH)2-D3的生成。

  总之,PTH、降钙素和1,25-(OH)2-D3是调节血钙浓度的主要激素,三者相互配合,通过对骨组织、肾和小肠的作用,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维持血钙浓度的相对恒定。当血钙浓度降低时,甲状旁腺分泌较多的PTH。PTH一方面作用于肾脏,促进钙的重吸收和磷的排出,同时促使25-(OH)-D3转变成1。25-(OH)2-D3,而促进肠对钙的吸收,另方面PTH,在1,25-(OH)2-D3协同下,作用于骨,动员骨钙到细胞外液。这些作用的结果使血钙升高。相反,当血钙高于正常水平时,抑制甲状腺分泌PTH。同时C细胞分泌降钙素,抑制骨钙动员,从而使钙降低。

 胰岛素

胰岛素是由胰腺中胰岛的A-细胞所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生理功能

  主要是促进血糖的利用和促进合成代谢,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①促进血糖氧化和糖元合成,抑制糖元异生和糖元分解。②促进脂肪合成,加速血糖转变成脂肪,抑制脂肪的动员。③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氨基酸转变成糖。

  因此,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血糖含量升高,过多的葡萄糖由尿中排出,称为糖尿病。

  上述几个方面的作用均有利于组织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因此,临床上除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外,还常用胰岛素和葡萄糖作为能量合剂的主要成分,治疗某些组织、细胞损伤并有糖利用障碍的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心肌损害等。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是胰岛的α-细胞所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由二十九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直链肽,分子量3485。

(一)生理功用 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是:(1)促进肝糖元分解,提高血糖浓度,此项作用与胰岛素相对抗。(2)促进肝中非糖物质转化为糖,故可使血糖水平和肝糖元含量同时增高。(3)促使贮存脂肪水解,使血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增加。(以上详见糖代谢章)

(二)分泌的调节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都是受血糖浓度的调节。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直接使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同时抑制α-细胞,使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减少;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则相反。此外,肾上腺素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但可以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

 肾上腺素

肾上腺髓质分泌两种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总称为儿茶酚胺,是酪氨酸的衍生物。

  生理功能

1.对代谢的影响肾上腺素对糖代谢的影响与胰岛素的作用相拮抗。它促进糖元分解及酵解,故增加血糖及血中乳酸,这是由于肾上腺素活化肝脏与肌肉中的磷酸化酶所致(见《糖代谢》章)。去甲肾上腺素也有上述作用,但较弱。肾上腺素还能促进蛋白质分解,并促进脂肪氧化,使血及尿中酮体增加。

2.与交感神经兴奋相同的作用肾上腺素能使血压升高,心率加速,心输出量增加等。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兴奋性比肾上腺素弱,但能使冠状动脉以外的全身小动脉收缩,故有较强的升高血压的作用。

肾上腺素还能舒张内脏平滑肌,临床上常用能上腺素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以治疗支气管哮喘。去甲肾腺素扩张支气管作用较弱。

  我国特产的生药麻黄所含的麻黄素和肾上腺素结构相似,具有与肾上腺素相似的药理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甾体类激素,它们是由胆固醇转化来的。

(一)分类 肾上腺皮质激素按其生理作用可分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氮皮质激素三组。

(二)调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作用加速合成和分泌,而ACTH受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促进,血浆皮质激素对垂体也有反馈作用。

(三)生理功能

  1.糖皮质激素在C11上均有氧原子,又称11-氧皮质类固醇。正常人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入血的主要是皮质醇(氢化可的松)和皮质酮。而皮质酮的含量很少,约只有氢化可的松的1/3。此类激素对糖代谢的作用很强,而对钠、钾代谢作用很小,故有糖皮质激素之称。其中以皮质醇的作用最强。这类激素一方面能促进组织中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氨基酸在肝内转化为糖元,糖元分解为葡萄糖入血;另一方面又能抑制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氧化利用,结果使血糖含量升高(见《糖代谢》章)。此类激素还具有抗炎症、抗过敏作用,其药理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探讨。

  2.盐皮质激素主要作用于钠、钾、氯化物和水代谢,故有盐皮质激素之称。这类激素中有醛固酮和脱氧皮质酮等,其中以醛固酮的作用为最强。盐皮质激素有保钠排钾的作用,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和排钾的作用,从而维持血浆中钠、钾的适当浓度。当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如柯兴氏综合症),11-脱氧皮质酮分泌过多时,可因体内保留钠和水超过限度而导致水肿,血量增加、血压升高、高血糖、低血钾等。反之,若肾上腺皮质机能不足时,糖及矿物质的代谢紊乱,引起青铜色病,或称为“阿狄森氏病”,表现出肌肉无力,血压下降,皮肤色素沉着和血糖过低,血中钠减少而钾增多,同时血液失水而浓缩等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

  3.氮皮质激素主要是雄激素,也有少量雌激素。此类激素主要作用于肌肉毛发及第二性征等,有蓄氮、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体内,这些激素主要由性腺产生;但是当肾上腺皮质机能异常使这类激素分泌过多时,可产生副性征的异常改变。其结构和作用见下述性激素。

 性激素

  性激素包括男性的睾丸所分泌的雄性激素和女性的卵巢所分泌的雌性激素二类。它们都受脑垂体前叶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刺激而产生的。化学本质均属类固醇。可由胆固醇转化而来。

(一)雄性激素

  重要的有睾丸酮,脱氢表雄酮等,以睾丸酮的生理功效最大。

生理功能:促进男性生殖器的发育,又促使男性特征的出现和维持。在代谢上能增加体内氮的保留量,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骼肌的发育。还能促进骨骼生长和刺激红细胞的生成。常用的雄性激素为人工合成品,如甲基睾丸素,易溶于油而不溶于水。 一般C17上羟基被酯化,可延长作用时间,C19的甲基被除去,则同化作用加强,雄性激素作用减弱,故亦称为“同化激素”,如苯丙酸诺龙。

(二)雌性激素

  有雌激素和孕激素两种,卵巢的卵泡和黄体分泌雌激素,如雌二醇、雌三醇和雌素酮,后二者是前者的代谢产物,黄体和胎盘分泌孕激素,如孕酮,其还原产物是二醇。雌三醇、孕二醇再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而排出。

  雌激素的生理功能:雌性激素主要作用于促进和调节女性副性器官的发育,并促使副性征的出现。如促进子宫的发育、内膜增生,促进输卵管发育等,为完成生殖机能提供必要的基础。孕激素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促进子宫及乳腺的发育,帮助受精卵着床及胚胎正常发育等。在临床上常用黄体酮防止流产及子宫的功能性出血等。口服避孕药如炔诺酮和乙炔雌二醇就是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复合制剂,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避孕片1号含炔诺酮和乙炔雌二醇。其避孕原理是这类药物通过反馈的形式,抑制了下丘脑促黄体素释放激素或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或两者兼而有之,从而阻止了排卵,达到避孕的目的。

(三)胎盘激素

 胎盘能合成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生理作用:与促黄体素(或促间质细胞互)类似。对男性可刺激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对女性则可促进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生成,并促进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可用于男子垂体机能不足所引起的性腺功能过低症等。用于女子的黄体功能不全,习惯性流产及侏儒症等。人在受孕,停经35天可从尿中查出HCG,停经60天尿中HCG达最高峰,所以测定尿中的HCG可以诊断早期妊娠。

脑下垂体激素

(一)脑下垂体前叶激素

  有生长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催乳素、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素。后三者均属促性腺激素。以上这些激素分别有促进生长及促进有关腺体如甲状腺、肾上腺、乳腺和性腺等分泌相应的激素的作用。如切除脑垂体前叶,则许多内分泌腺体即会萎缩,激素的分泌必然减少或停止,并引起各种异常的生理现象。 1.生长素(GH)

  生理功能:刺激肌肉及骨骼的生长、促进RNA、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对糖代谢有抗胰岛素作用,促进糖异生,使血糖升高;对脂代谢有促进脂解作用,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此激素若分泌过多,在幼年时可使身体异常高大,称为“巨人症”,在成人脂肪酸则形成肢端肥大症;若分泌不足,则身材特别矮小,但智力尚正常,称为“侏儒症”。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简称促皮质素)

  生理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发育,并促进皮质激素(主要是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此外还具有促进脂肪细胞的脂解作用,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和垂体分泌生长素的作用。ACTH用于治疗某些胶元性疾病,也用于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等。

3.催乳素(PRL或LTH)

  生理功能: 促进乳腺分泌乳汁,还能刺激卵巢黄体分泌孕酮,因而与妊娠有关。

4.促甲状腺素(TSH)

  生理功能:有促进甲状腺发育,分泌甲状腺素的作用。如分泌不足或切除垂体,甲状腺即萎缩;分泌亢进时,会引起甲状腺素分泌过多症。

5.促黄体(生成)素(LH)

  生理功能:在男性,称为促间质细胞素(ICSH),有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发育,并分泌雄激素。在女性,促进卵细胞分泌雌激素,使成熟的卵泡排卵,并促进排卵后的卵泡残余形成黄体。

(二)脑下垂体中叶激素

 主要有促黑素(细胞)激素(MSH)

MSH的生理作用:促进黑色细胞的发育,促进皮肤黑色细胞分泌黑色素,皮肤色素的产生和分布都受MSH的控制。

(三)脑下垂体后叶激素

  高等脊椎动物的脑垂体后叶自身没有制造激素的能力,只是做为贮存场所。催产素和加压素两种激素是在下丘脑分泌,然后通过专一的蛋白质(后叶激素载体蛋白)转运到垂体后叶贮存,在受到刺激时再从后叶分泌进入血循环中。生理功能:

(1)催产素有促进子宫及乳腺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在妊娠末期或分娩过程中,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特别敏感,故临床上用作催产和产后止血药。

(2)加压素有抗利尿和升高血压两种作用:加压素可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因而又称抗利尿素,可用于治疗“尿崩症”。所谓尿崩症是由于垂体后叶机能不足,加压素分泌过少,而致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发生障碍,每天排尿量多至数升到十多升。加压素也能引起全身小动脉收缩,使血压增高,它也引起心脏冠状动脉收缩,对心脏活动不利,故临床上不用作升压药物。

 下丘脑激素

  这是目前激素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丘脑下部不同类型的神经核团的细胞分泌并释放若干种激素物质——释放因子或抑制因子,称为下丘脑激素(亦称“下丘脑释放因子”或“释放激素”,也有的称“丘脑下部调节因子”)。这些激素因为是由神经细胞分泌的,所以称为神经激素。它们通过下丘脑与垂体前叶之间的局部血循环,即垂体门脉系统,迅速由下丘脑运至前叶,从而有效地调节控制前叶各种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转而控制全身的内分泌腺活动。

  激素分泌的调节及其相互关系:受下丘脑控制的脑下垂体可视为体内激素调节的司令部,它是产生一些多肽激素或含糖多肽激素的地方,这些激素作用于身体外围的内分泌腺,使它们合成专一的“外围激素”,而这些激素又反过来作用于下丘脑或垂体,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中各种激素的分泌(即所谓负反馈作用,详见图6-1),例如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或垂体分泌ACTH。下丘脑——垂体与其所作用的内分泌腺之间的相互对立与统一,维持了人体内各种内分泌腺活动的协调,下丘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受大脑皮质的较高协调中枢的神经脉冲的影响(例如精神刺激就是以这种方式来影响激素的产生)。外界刺激传至下丘脑,再通过下丘脑影响到垂体的分泌,故垂体的分泌与神经系统和外界环境都是密切相关的。内分泌之间不但有上下互相制约的纵的关系,而且还有横的彼此之间的关系,例如胰高血糖和生长素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等等。

 消化道激素

  消化道激素又称肠胃道激素。是指一类由消化道粘膜上皮内散在的分泌细胞(基底颗粒细胞)所产生的肽类活性物质,主要由食物或食糜的刺激而分泌。分泌后经过血液循环再作用于消化器官,以调节消化液的分泌、器官活动及消化吸收过程。消化道激素有许多种,主要的有胃泌素、胰泌素和缩胆促胰素等。

(一)胃泌素

  又称促胃泌素等。它是由胃肠的G细胞所分泌的。

(二)胰泌素

  又称促胰液素、促胰泌素等。它是由2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强硷性单链多肽,已能人工合成。

生理功能:胰泌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胰的外分泌,增加胰液总量及所含之重碳酸盐,以中和十二指肠内的胃酸。它是保证消化酶活力所必需;亦参与胃液分泌之调节。因它能增加血管显影的清晰度和缩短动脉充盈时间,故临床上用来配合胰血管等造影,以助于胰腺肿瘤或囊肿的诊断。

(三)缩胆促胰素

  又名缩胆囊素、胆囊激肽等多种名称。

生理功能:缩胆促胰素主要生理作用是收缩胆囊及促进胰腺的分泌,使肝胆汁分泌增加。在临床上进行胰外分泌机能检查时,缩胆促素常被用来配合与加强胰泌素。此激素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可缩短胃肠钡剂造影时间;亦可用来治疗肠麻痹。

其它活性物质

(一)前列腺素(简称PG)

  是一类有激素作用的脂溶性有机化合物。PG并非来自前列腺,最初从精液和男性副性腺中提得。它广泛分布于人和哺乳动物的组织和体液中,在精囊中存有较高浓度,还存在于子宫、肺、脑、虹膜、胸腺、肾上腺、胰腺、肾、脂肪组织等不同机体组织与体液中,甚至在月经与羊水中也有存在。含量甚微,但活性强,作用广泛。

  生理功能:PG的作用广泛,不同的PG有不同的生理功能。(1)PGE、PGE2、PGF2a有刺激胃肠道和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在临床已成功用于引产。(2)PGE、PGE2、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但PGF2a则相反,可引起收缩。(3)E类PG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4)PGE和PGA是有效的血管扩张剂,静脉注射PGA或PGE可降低血压,有希望用于治疗高血压。(5)PGE1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而PGE2则相反,有促进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是凝血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抑制血小板聚集则降低血液的凝固性,而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动脉粥样硬化(见《脂代谢》章)常伴随血液凝固性的增加,故PGE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可能有一定的意义。(6)PG还和炎症有关,因其能增加血管壁和溶酶体膜通透性,并引起疼痛,阿斯匹林有消炎止痛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PG的合成有关。

(二)胸腺素

  胸腺与机体的免疫机能有密切关系。

生理功能:胸腺素具有调节机体细胞免疫能力的作用,它能使萎缩的淋巴组织复生,淋巴细胞增殖,使淋巴细胞成熟化,变为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一旦这种具有免疫能力的淋巴细胞与抗原相遇而发生反应之后,即能产生各种免疫活性物质,发挥免疫作用。

(三)松果腺素

  由松果体所合成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它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对各种内分泌器官(如垂体、性腺、肾上腺等)的分泌作用都有影响。例如它有抑制脑下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的作用等。松果素的分泌与光刺激有关,所以有昼夜波动,关于松果体内各种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生理功能等尚待进一步研究。

(四)激肽

  激肽类是一些小分子链状多肽。正常人体含量甚微(血浆中含量不到3μg/ml),但有很强的生物活力。现已知激肽既是一种血管扩张物,又是一种强烈的致痛物,在某些动物作为自卫而分泌的毒液中也含有激肽物质。

生理效应:

(1)心血管效应:激肽一般是使微血管和小动脉舒张,使大动脉(如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收缩,激肽在整体中能使心率加快。微血管和小动脉的舒张。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使血浆外渗,这是导致炎症中红、肿、发热等的重要原因。

(2)平滑肌效应:激肽能使某些离体平滑肌收缩(或松弛),这些效应常用来测定体液中激肽的活性。

(3)诱发炎症表现:激肽能产生炎症的主要症状,如红、热(毛细血管舒张)、肿(毛细血管能透性增高)、痛(激肽有致痛的作用)。激肽的致痛作用与缓激肽分子中N-端和C-端的精氨酸残基及分子中氨基酸排列顺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