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的形近字组词:纪连海:“汉奸”与“贰臣”的区别及其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0:04:54

“汉奸”与“贰臣”的区别及其意义

  “汉奸”一词的由来,据1903年章士钊先生写的《汉奸辨》上说,“中国汉初,始防边患,北鄙诸胡日渐构兵。由是汉人之名,汉奸之号创焉。”可见于汉时乃指媚胡之人。后来,“汉奸”一词发生了变化,开始明确指向为汉族的败类,据1903年章士钊先生写的《汉奸辨》上说,“汉奸者,助异种害同种之谓也。”  再后来,汉奸特指指投靠外族或外国侵略者,出卖祖国或民族利益的人——这一变化开始于清末江山沦为半殖民地时:斯时,媚美、英、法、意、葡、西诸列强的人也通通被称为汉奸。再后来,到了伪满及抗日时期,汉奸逐渐成为媚日国人的专有称号,迄今未有大的改变。
  当然,这话说的有点远了,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说这个中国古代史上的“汉奸”。
  中国历史上,“汉奸”明确指向为汉族的败类。可是,中国历史有几千年,出现的汉奸多如牛毛,文臣武将高官小民皆有,本不足为奇——汉奸者,叛徒也,哪个国家民族没有这样背叛自己组织和集体利益的叛徒?只不过不叫“汉奸”而已。汉奸的出现动摇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对抵御侵略十分不利,同时由于汉奸对自己的国家、民族知根知底,所以对国家、民族的伤害可能比外国侵略者更深,战时被敌人利用,战后的统治中同样也可被敌人利用。
  但是汉奸之中也不尽相同。为了求得自己一生的荣华富贵而里通外国者有之,比如秦桧之流;为了求得自己坐稳江山而纳贡称臣者有之,比如宋高宗之流;为了求得自保而降敌者有之,比如吴三桂;面对敌人优势兵力而不得不降者有之,比如李陵。其中李陵还是先不得不降,作为军人,他的投降并不能说是汉奸,但知道汉武帝灭其家人后才当了汉奸:“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
  我们这话就说到了明末清初的“汉奸”。按照前面我们的说法,凡是“助异种害同种”的汉族败类,如果要都是“汉奸”的话,在明末清初这个中国历史的特殊时期,“汉奸”那也实在是太多了——已经多到了我们必须要修改“汉奸”的定义不可的地步了——否则的话,那我们现今的汉族人的绝大多数都已经是“汉奸”的后代了。我们的难题在于:如何修改“汉奸”的定义呢?
  这个时候,我想,与其修改“汉奸”的定义,不如先暂时看看其他与“汉奸”相类似的一些词汇——比如“贰臣”。
  根据传统儒家的政治伦理,中国封建文人们一直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为“最高境界”。但中国古代是一个皇权社会,一旦进入“权力场”,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要是刚直不阿则为当权者所不容;如果曲阿附世则为后世所不齿。特别是在改朝易代之际,他们经常是“不知所措”:到底是忠于旧王朝,还是投靠新王朝?所以,中国古代文人从政的悲剧便不绝于耳。
  在这个两难境地之中,“贰臣”这个词汇就出现了。
  “贰臣”究竟该是什么“臣”?《现代汉语辞典》这样解释:“贰”意为“变节、背叛”;“贰臣”就是“在前一个朝代做官,投降后一个朝代又做官的人”。所以,要想成为“贰臣”,至少要具备这样的条件:这个“臣”要身处王朝易代之际,因为各种政治原因先后服务于不同的王朝。可见,“贰臣”是一个典型的政治术语。
  我们说到“贰臣”一词,就不得不想起清朝的《贰臣传》。乾隆时期,清政权已经建立百年,其统治已经非常巩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缓和民族矛盾,瓦解民族意识,达成统一思想,乾隆皇帝在大力表彰忠臣(即在明末清初因抗清遇难的明朝官员)的同时,下令编纂《贰臣传》。
  《贰臣传》分甲乙两编,附录于《清史列传》卷78、79两卷中,共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乾隆皇帝以忠君为标准,在上谕中把降清的明朝官员均称为“贰臣”,使“贰臣”作为一个典型的政治术语。乾隆皇帝指出,这些“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从封建道德出发,实在是“大节有亏”。这些人尽管为清朝作出了贡献,其子孙甚至还在清朝做官,但以“忠君”的标准衡量,他们是不完美的。
  不过,说到乾隆皇帝钦定的《贰臣传》,前面我们说过,被《贰臣传》乾隆皇帝以忠君为标准,在上谕中把降清的120多位明朝官员均称为“贰臣”。但有个极为特殊的例外,就是在这120多位“贰臣”中,居然不包括施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