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好听的名字:财富断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4:47:49
       大概是前35年深受无钱之苦的缘故,我一直以为与节流相比,开源是最重要的。所以只要有利于开源,必要的投入应毫不犹豫,冒些风险也值得。      1986年秋,我从安徽乘火车回上海。按规定,副教授只能报销硬座车票。上车后,我自费补了十来元的差价,坐进了软席车厢。同行者不理解,觉得硬座车厢也有座位,何必多花这钱。我有自己的算法:那时的软席车厢很空,完全可以一人占着一张小桌,我随身带着带标点的古籍复印件,每千字的稿费月三元。车到上海,我以点完五六千字所得之前远超过所付之钱,而且能及时完成工作,何乐而不为?所以,是要发现有利于改善工作条件的设备,我总是尽早购买。1986年夏天买摄像机,1987年在房间里装窗式空调,1990年买台式电脑,1991年买笔记本电脑,1992年买手提摄像机,1997年买数码照相机,1998年买第二台笔记本电脑和掌式摄像机,2000年买第二个数码相机、第一个数码录音机,2001年买第三台笔记本电脑……百分百自费。钱花了不少,但除了摄像机只供个人收集资料外,其他设备都产生了很大的效益。这些新、轻、精的设备,随着我走遍七大洲,我可以随时随地的运用他们。像在非洲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在路上,但我在笔记本电脑上写的文章、用数码相机拍的照片,都能及时发回国内,在媒体上发表。我的第二个相机是专为南极之行买的,用它拍摄的南极照片广泛发表于报刊和画册。也用于我自己的书中。所以我以为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比一味节流的效益要好得多。        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应该适度并且积极的消费。钱存在银行、留在家中,或一味的追求保值,至多只能产生精神上的满足,只有通过消费,才能及改善物质生活,又满足精神需求。还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公与私都有利。        1985年到美国后,我感到有汽车很方便。想留学生了解了一下,觉得完全有财力购买和使用。而且我的使用率会比别人高。于是我马上学车,考驾照,买二手车。那是买车的都是年轻的留学生,没有我这样四十岁的访问者。他们买的都是几百美元的旧车,买上千美元的都不多,而我买了一辆1800美元的。不少朋友不理解,或者以为我准备长期留下去了。我告诉他们:正因为岁数大了,今后全家一起到国外来的机会不多,更值得享受一番;车买的好些,是为了明年回国的时候能卖个好价钱。第二年一开春,我们一家用这辆车游了纽约、华盛顿、尼亚加拉瀑布等地,还在加拿大玩了一个星期,利用周末几乎走遍了波士顿周边,有时还带上其他朋友。有了车,参加各种活动、访友就方便多了。周末购物也不再限于中国城,只要在报上看到便宜商品的广告,一下子就到了,太太经常能用减价券换到日常用品。这辆车我一直用到回国的前一天,按预先签好的协议转让给一位朋友,卖了1200美元。要是我贪便宜卖几百美元的车,不仅不敢跑长途,去不了加拿大,临走时也未必买得掉,还得花一笔钱处理。        1987年我分到了一套公寓,在卧室装了窗式空调。当时整个复旦大学宿舍区,除了学校的小招待所外,还没有一家装空调,安装手续也很麻烦,而且这台空调每天耗电量约10度。不少人问我怎么舍得花这些钱,或者打听究竟要用多少电,合算吗。我是这样算的:空调是回国时带回来的,钱已支付,不用也是浪费;一次性的安装费虽不少,还付得起;每月开支增加一百多,但一家人舒舒服服度夏还是值得的;更何况以往盛夏的晚上我根本做不了事,现在照样能写文章,提高了工作效率。



                                                                                                                                             摘自《人在时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