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天津车牌选号规则:民国上海两大流氓头子黄金荣杜月笙为女明星争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25:39

上海滩,在近现代的中国历史上一直有“东方乐园”的称号。这里的十里洋场,风云变幻,机会与风险并存,成为冒险家施展自己的能量、实现飞黄腾达的理想场所。“流氓大亨”,是1949年解放以前,旧上海滩里的特有产物。一些善于投机的流氓头子,利用帮会势力,网罗门徒,成为上海滩秘密势力的霸主,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横行霸道,无恶不作,被惟恐躲闪不及的老百姓称为“流氓大亨”。而在旧上海的“流氓大亨”里,排名第一的,当推黄金荣。

上海滩第一“大亨”

黄金荣的家族没有一点显赫的背景,他们世代居住在浙江余姚,父亲黄炳泉年轻的时候是余姚衙门的捕快,后来来到上海的漕河泾种地。黄金荣6岁跟随父亲来到上海,住在南市张家弄,黄金荣就在附近的庙宇孟将堂内的私塾读书。他从小顽皮,不喜欢读书,头脑却很灵活。当时,张家弄内住有不少当过清朝武官和捕快差役的人,黄金荣从小和这些人接触,耳闻目睹,也学习了不少江湖诀窍,对他后来在法租界捕房起家发迹,打下了伏笔。

1881年,黄金荣1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留下母亲邹氏和姐弟四人,只能依靠母亲给人洗衣服勉强维持生活。于是,邹氏就把黄金荣送到附近的庙宇内做些零碎事情,混口饭吃,因此周围的人就叫他“和尚”。后来由于上海流行一种传染病,黄金荣也被感染,虽然侥幸地活了下来,脸上却生出麻皮,因此后来就有了“麻皮金荣”的绰号。

黄金荣在庙宇内做和尚杂活之后,仅仅勉强维持自己的温饱,后来,他母亲又托人把他送到城隍庙一家裱画店当学徒。这家裱画店开设在豫园路环龙桥下,名叫萃华堂裱画店。黄金荣做了三年学徒,每月只拿月规钱四百文(四十个铜板)。满师后,他又站了两年柜台,因为不肯吃苦,没多长时间就不干了,从此在法租界和一群地痞流氓鬼混,成为一个上海滩的小混混。

1890年,为了加强租界内的治安,当时的法国驻沪总领事白早脱和公董局总董白尔研究决定招募120名华人巡捕。这时,22岁的黄金荣正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便决定去碰碰运气。结果,巡捕房看中了他那强壮的身体,居然录用了,从此黄金荣成为法租界捕房的三等华捕。黄金荣从此否极泰来,天天跟在法国巡捕的后面,挨家挨户去征收“地皮捐”、“房屋捐”,还参与镇压那些不愿意动迁的农户、坟主和抗议加捐的活动,表现得格外卖力。由此,他再次获得上级的欣赏,一下就由华捕提升为巡捕房便衣警察,俗称“包打听”。提拔后的黄金荣被派差到十六铺一带活动。由于他在萃华堂学艺期间,常到城隍庙得意茶楼喝茶,结识了城隍庙一带的地痞流氓和青洪帮分子。当了“包打听”后,为了管理十六铺码头的治安和破获盗窃案件,他进一步有意识地和这些人厮混,在社会黑暗面中的关系逐渐多了起来。在此期间,黄金荣用“黑吃黑”、“一物降一物”的手法,网罗了一批流氓混混给他提供各类情报,破了一些案子。为了继续迅速地升迁,黄金荣甚至制造假案,用贼喊捉贼的办法来提高自己的声名和身价。有一天,法国巡捕房的街对面,有一家咸货行的一块金字招牌突然被偷盗,老板急得六神无主。有人就对他说,对面巡捕房的黄金荣破案子“灵光”。老板半信半疑,进了巡捕房就直接点名找黄金荣破案。谁知,不等黄金荣跑出巡捕房,一班小流氓就敲锣打鼓地将那块招牌给送了回来。由此,黄金荣的名声不胫而走。后来,人们才发现,这全是黄金荣在幕后一手策划、自导自演的一出骗局。

不久,黄金荣果然再次获得提升,担任探目,即刑事出外勤股和强盗班二个部门的领班,后又升为督察员。在黄金荣在任期间,也曾经真的破过一些大案子。有一次,法国总领事的书记官凡尔蒂偕同夫人去太湖游览,结果被那里的土匪绑架。法租界闻讯后,就派黄金荣设法营救。黄金荣通过黑势力的关系,很快找到了太湖土匪的头领“太保阿四”、“猪猡阿美”,随后将凡尔蒂夫妇安全地营救了出来。还有一次,福建省督理周荫人的参谋长杨知候带了六箱古玩、字画到上海来,不料,一出码头就被人盗走。为此,淞沪护军使何丰林特请黄金荣协助追查。结果,不到半天黄金荣就查明真相,将原物如数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