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材质要求:十大都市聯盟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49:30

[2004-04-03] 十大都市聯盟圈

放大圖片

廈門有「花園城市」之稱,也是東南沿海經濟最活躍的區域之一。 (資料圖片)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 鍾雪冰

 在已啟動調研工作的新一輪中國行政區劃改革中,直轄市及區域中心城市如何規劃是備受關注的一個議題。民政部區劃地名司司長戴均良,將建議建立都市聯盟體制,推動全國十大都市圈形成聯盟協商管理機制。

 戴均良指出,區劃改革不只是硬性地切割重組區域佈局,對一些經濟實力強、區位優勢突出的城市應實行非行政體制下的聯盟機制。他說,都市聯盟體制不是簡單的行政區劃,而是一種新型經濟發展戰略模式。據了解,中央高層對這種模式已表示認可。

都市圈兩層次:跨省同省

 戴均良指出,未來十幾年中國將有十大都市聯盟圈,並分成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包括四個都市群,即東部地區最具發展潛力的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塘都市圈以及西部地區的重慶成都都市圈,這四個都市圈是跨省域的都市圈,因而也是最需要建立都市聯盟協調機制的都市圈;第二層次包括山東半島、遼東半島、武漢、西安、長(沙)、株(洲)、(湘)潭以及廈(門)、漳(州)、泉(州)等都市圈,這個層次都市圈的特點是地域範圍一般在一個省之內,比跨省的都市圈更易協調。

京津合併 存三大顧慮 

 對於傳言以久的京津合併問題,戴均良指出,目前有三點顧慮。一是北京、天津作為兩大直轄市,它們的發展可以看作兩個強勁增長動力。如果合併,那麼兩個積極性變一個積極性。二是合併後管理上會存在「兩張皮」的問題。三是京津合併涉及城市中心的搬遷,整體優勢會弱化。戴均良說,綜合各方面因素分析,京津兩市合併不是上策,而應建立一種協商機制。比如兩市組建聯席會議,協調城建、水資源統一利用、大型建設項目等問題。

「大廣東」模式 利珠三角

 談及珠三角地區的行政區劃改革,戴均良指出,目前實行的「大廣東」的模式,對珠三角地區的發展可謂是最佳模式,有利於統一調控珠三角地區與澳門、香港的經濟關係。他說,廣東省有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等多個經濟實力強、具增長活力的城市,且分佈密集。業內有觀點主張將廣州或深圳升格為直轄市。但戴均良認為,如果這一地區出現多個直轄市,那麼與港澳的雙邊協調演化成多方協調,恐形成群龍無首的狀況,增加合作難度。

 戴均良指出,三大經濟聯盟圈中,長三角地區及早建立協調機制非常重要。江蘇、浙江、上海三省市實力不相上下,行政區劃調整難度大。理想的出路不是建立大都市聯合政府,而是建立都市聯盟協調管理機制。據了解,目前已經啟動相關工作。

珠三角都市圈

 珠三角是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和主體,也是中國區域經濟中最具生機活力的地區之一。珠三角位於廣東省中南部,面向南中國海,為珠江出口處,毗鄰港澳,包括廣州、深圳兩個副省級城市,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五個地級市,惠州市區、惠陽縣、惠東縣、肇慶市區、高要市、四會市等縣級市,共計14個市、縣(區),土地面積4.15萬平方公里,人口2365萬人。

長三角都市圈

 長江三角洲地區位於我國東部沿海開放帶和沿江產業密集帶的交匯部。其區域範圍包括上海市,江蘇省的蘇州、無錫、常州、南京、鎮江、揚州、泰州、南通等8市和浙江省的杭州、嘉興、湖州、寧波、紹興、舟山等6市。區域面積10.01萬平方公里,人口1.35億。2001年,長江三角洲地區以佔全國2.2%的陸地面積、10.4%的人口,創造了佔全國22.1%的國內生產總值、24.5%的財政收入和28.5%的進出口總額。長江三角洲形成了梯度發展的多層次的城鎮體系,是我國最具實力與競爭力的經濟區域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認的第六大都市群。

重慶成都都市圈

 重慶和成都兩大中心城市,以及緊鄰成渝兩地的密集的中小城市,是構成成渝經濟的核心區域。

 專家認為,未來20年,這一區域應確立五方面發展重點:一是成渝地區已經具備雄厚的工業基礎,以及能源、勞動力、土地、原材料等優勢,為製造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二是區域內旅遊資源豐富,可以進一步建成一個巨大的旅遊網絡。三是區內水能資源、天然氣資源豐富,煤炭資源有一定儲量,未來將成為全國的水電基地。四是成渝地區同處長江上游,通過聯合進行的區域生態環境治理,確保上游與下游之間、城市與農村之間的互利互惠。五是成渝地區之間互為通道,可形成人流、物流、技術流互動。

山東半島都市圈

 由濟南、青島、煙台、威海、日照、東營、濰坊和淄博8座城市組成的城市帶,總面積7.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897萬。在山東半島沿海和膠濟鐵路沿線,這8座城市被串成一條頗具規模的城市鏈,同時,緊附在這條城市鏈上的各類經濟園區和相當一批知名企業,形成一條蔚為壯觀的製造產業帶。

遼東半島都市圈

 瀋陽地處東北地區的南部,遼寧省的中心,是遼東半島的腹地,遼寧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在以瀋陽為中心的150公里的半徑內,有中國著名的鋼都鞍山、煤都撫順、煤鐵之城本溪、煤電之城阜新、石油之城盤錦、輕紡之城丹東、化纖之城遼陽和糧食煤炭基地鐵嶺,附近大連港、營口新港、錦州港溝通世界各地。自然資源豐富,區位優勢非常明顯,是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經濟中心,東北亞地區出海的重要通道,綜合區位競爭力很強。

武漢都市圈

 武漢都市圈是指以武漢為中心,以100公里為半徑的城市群落,它包括了武漢及黃石、鄂州、孝感、黃岡、咸寧、仙桃、潛江、天門等8個周邊城市。根據規劃,17年後,作為圈內「龍頭」的武漢,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城市水平,有七成人口住在城裏,城市圈內的城市基本形成內外快速軌道交通網、高速公路網、公用現代網。專家認為,以武漢為中心的都市密集區優勢突出,與周邊資源豐富、成本競爭力突出的城市群優勢互補,是我國內陸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區域。

西安都市圈

 西安都市圈是整個關中城鎮群的中心,包括西安和咸陽中心主城和閻良、臨潼、長安、藍田、高陵、戶縣、周至、涇陽、三原、禮泉、乾縣、興平等區、市、縣,現有120多個建制鎮。西安和咸陽作為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可加快建成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科教、旅遊、金融、現代物流、信息中心。隴海沿線城鎮連綿帶將以西安-咸陽都市圈為中心沿隴海鐵路向東西延伸,東至潼關西到寶雞市區,分佈著5個中心城市和250多個小城鎮。規劃明確,在西安都市圈主城外圍加快衛星城鎮建設,增強經濟聯繫,建設一批功能明確、特色突出的中小城市,力爭2006年以前新設西戶區(現戶縣)、三原市、禮泉市。

長株潭都市圈

 長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彼此相距不足50公里,以其各自獨有的特色,鼎足而立。長沙,依山傍水的歷史名城;株洲,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工業新城;湘潭,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故里。專家認為,以湘江為主線,以長沙為中心,以株洲、湘潭、衡陽、岳陽為次中心,以長株潭為金三角,以常德、益陽、永州、郴州為輻射點,把湘南、湘中、湘北的九個地級市都納入發展規劃中,突出文化和生態特色,整合優勢資源,實施可持續發展,通過10至20年的時間,努力構建以長株潭為金三角的湘江三角洲經濟圈。

京津塘都市圈

 主持完成「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區)城鄉空間發展規劃研究」的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認為,「大北京」(京津塘都市圈)包括由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所統轄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保定)兩個三角形地區,以及周邊的承德、秦皇島、張家口、滄州和石家莊等城市部分地區,中心面積近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000萬,其目標是要打造以北京、天津為雙核的世界級城市。目前,以北京、天津「雙子星座」為依托,以河北為腹地,京津塘正在籌建科技新幹線。這一地區合作強大的優勢和潛力在於:一是各區的經濟互補性強,北京各區多以第三產業為主,天津各區多以製造業為主。北京各區身處政治中心,天津各區身處近海和出海口繁榮的貿易區,河北則是京津沿線各區產業轉移低成本的腹地。二是高端的人才和科技優勢,可以支撐區域經濟長期強勁發展。三是產業聚集的基礎好,基礎設施網絡具有一定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