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性白色防锈剂图片: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深化素质教育,走 内 涵 式 发 展 的 道 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8:03:48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深化素质教育,走 内 涵 式 发 展 的 道 路

衡水中学始建于1951年,1962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北省十所重点中学之一,1998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河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 年被确定为河北省科研先导型实验学校。
  从1996年开始,学校开始注重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先导作用,无论教育工作教学工作,还是各项管理工作,不断加大教育科研的含量,教育科研的意识不断增强,气氛不断浓厚,队伍不断成熟、状大,教育科研工作本身也不断规范、科学。由于教育科研的开展和深入,由此所带来的教育教学效益也日益彰显,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后力,确保了学校多年的稳定、快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办学水平也因此而不断提升,学校步入了健康的良性的内涵式发展的轨道。
  几年来的教育科研实践使我们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老师们不再把学生当成盛“桃子”的筐,而是把学生看作是一位摘“桃子”的人;不再把课堂仅仅当作自己传授知识的阵地,而最重要的是当作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张扬个性” 的舞台;对学生的衡量由原来的分数这一把尺子变成了多把尺子;老师眼中不再有“差生”的概念,而把每个学生都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去审视,当作一个主体的人,一个有待发展的人去尊重、去开发。老师们进一步认清了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教育管理工作,都要“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为红线,以思维为主攻”。
  (二)改变了课堂面貌,课堂教学由原来的“注入式”转为“启发式”,由原来学生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由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教师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教师由教学的主宰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学生由课堂的听众(低头不看)、观众(只看不练)变成了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
  (三)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增强了。老师们都能够自觉地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改实践,通过教育科研来改进课堂教学,指导班级管理,提高教育质量,过去那种靠加班加点、拉挤占时间来提高教学成绩的做法没有了。教育科研所带来的巨大教学效益折服了每一位教师,也改变了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另外,学校有关教育教学管理的重大决策,也越来越多地借助于教育科研来增加其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
  (四)教育科研工作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一是课堂教学实现了“知、能、德”三维教学目标,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课程开发与设置、自习与作业的改革使素质教育向更广大领域拓展;三是主体性德育的开展,使德育工作更加实际、实用、实效。我们所有这些工作得益于教育科研的开展,得益于教育科研的先行。
  今年9月21日《中国教育报》以头版头条的位置刊载了题为“素质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河北衡水中学积极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之路”的方章,并配发短评:“下大力气,转变教育观念”,之后连续四天以整版篇辐报道了我校的办学经验:“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报道发出后,全国反响强烈,每天有四百余人二十余个单位前来考察学习,截止11月4日,前来参观者逾万人,二千余单位,覆盖全国除港、澳、台、西藏外的29个省市区,而且参观单位已预定到明年3月份。反思我们自己近几年来走过的路程,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其实我们并无什么优势可言,更无什么经验可谈,只是我们在积极进行教育科研,大胆推行教学改革方面搞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下面就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向各位领导、同行作一汇报:
  一、启动教育科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思考
   1995年以前,学校声誉并不很好,教学质量在全市十一所重点中学之中位于中下游的位次,教学秩序混乱,学生流失现象严重,市直单位的领导多把孩子送到县城中学就读,老师情绪低落,人心思离。新的领导班子上位后,主要在治理整顿教学秩序上作了一些方章,在规范二字上下了一些功夫,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校各项工作也开始正规起来。1995年学校教学质量走出低谷,高考各项指标综合评估取得全地区第一,之后学校实施了“9611”工程,经过一年的努力,预设的各项目标都变为现实。如果说1995年我们面对取得的久违的第一,确实也激动、高兴了一阵,但是1996年面对胜利和荣誉,我们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相反却感到了一种沉甸甸的压力,感到了对学校前途不可预知的迷迷惘和忧虑,虽然我们取得了第一,但是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所有这些第一的取得,仍然沿袭的是陈腐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陷于应试教育的窠臼不能自拔,课堂教学一言堂、满堂灌,成绩的取得靠的是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没有独立的人格和个性,靠的是“学生拼,老师耗”用的是“豁、拼、靠”的原始做法,教育科研含量极低。虽然这种应试教育的做法也使我们一时取得了一些成绩,夺得了“第一”,但这种做法累垮了校长,累垮了教师,压垮了学生,学生的身心遭到摧残,学生的能动性得不到激发,思维受到限制,思想受到束缚、禁锢,行为受到约束和压制,创造的灵感和火花被消磨、被泯灭,学生鲜活的个性在这种为应试而战的打拼消耗中变得暗淡无光。而且我们认识到这种靠时间加汗水的做法毕竟是一种终极做法,一是因为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在这方面做文章是无潜力可挖的,必然要走向死胡同。按照市场竞争的规律“各领风骚三五载”,我们学校能否打破这一周期律,再造新的生长点,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呢?
  针对这一关系到学校发展前途的战略问题,学校组织全校教职工展开了长达半年的大讨论、大反思,反思、讨论的结果,老师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以下四点:
  第一,应试教育当休矣。(1)应试教育催残学生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2)应试教育违背国家的教育方针,所培养的人才不太适应21世纪国防竞争对人才规格的需求;(3)应试教育虽能把升学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但再上新台阶已属强驽之末,应试教育不能体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只能使学校走向死胡同。搞应试教育的学校是没有前途的学校。第二,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在于实施素质教育,学生的前途在于接受素质教育,学校的前途也在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第三,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和主渠道应是课堂教学。判断一个学校是否在搞素质教育,主要的是看它的课堂教学。第四,再造新的生长点,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
  有了这样的共识便产生了统一的行动,尘封已久的教改之船在教育科研的引导下开始启航了。
  二、素质教育在课堂
  第一步曲:1997——1999年课堂教学要实现“三个转变”,落实“五个要让”
  如何改革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历史的教育训值得借鉴:纵观我校历史上四次大规模的教学改革,可以说每次改革的思路不能说不明确,可每次改革都走不远,都归于流产,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三条:第一,每次改革,虽然思路明确,但作为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师的观念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原则,有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原则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因此,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可以在他的教学观念中找到答案和依据。欲变人先变魂,观念不改,一切将流于形式;第二,历史上的每次教学改革都没有一套科学的教育理论作为教改实践的支撑和指导。教师不清楚改革的各项要求在教育学、心理学上的依据与道理是什么,因此,他们的改革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没有理论作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改革流于盲目性;第三,历史上的每次教学改革都没有一套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办法为改革保驾护航,缺乏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缺乏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教学改革跟着感觉走,流于随意性。
  鉴于上述情况,1997年3月7日,学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案,改革的总课题是“教会学生学习”,具体目标是“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具体要求是实现“三个转变”,落实“五个要让”,优化“十个环节”。“三个转变”是指,课堂教学要变“注入式”这“启发式”,这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这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这是教学目标的转变。课堂上教师要力戒灌输,做到心中有学生,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课堂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操作、实验动手能力以及听说读写等学科能力。“五个要让”是指,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述,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推导出结论,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
  为规范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加强对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具有行政职能的中层机构——教科处,由一名副校长兼任教科处主任,强力推进教育科研。结合学校实际,学校还制定并逐步完善了系列教科研工作制度,如《教科处工作职责》、《教科处工作制度》、《课题管理制度》、《研究课听评制度》等,学校教科研工作走上了科学、规范、健康、高效的轨道。
  为确保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学校先后采取了系列措施:(1)修改完善《课堂教学评价要点》、《学生评教项目及细则》等具有导向性的激励、约束措施;(2)利用《教育教学研讨》、《衡中教研》、《教科信息》、《教学通讯》等学校内部报刊把有关课堂教改的理论及要求源源不断地传递给教师,并每周组织教师两次理论学习和研讨;(3)组织教改攻关教师进行联合攻关,重点突破。(4)开展研究课听评活动。在每学期之初,教科处要安排出整个学期的研究课听评计划,每周都要安排听课任务,各学科组长、骨干教师、学校领导包括校长在内,都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评课时,要评出上课老师的优点和长处,更主要的是给他指出缺点和不足,指出哪些地方不符合学校制定的《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思想》,评课要不留情面,“使那些被评的老师满头冒汗”,通过评课,要评出方向,评出思路。然后还要通过跟踪听课的方式,看他改了没有,改的程度怎么样?(5)为确保教改不走偏,学校加大调研力度和反馈密度,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听课、评教、考试、教学常规检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教情学情,每月进行一次教学改革阶段总结,并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讲明下一段改革的方向和学校的具体要求。因为我们改革的目标明确,并且进行了全面的、大张旗鼓的发动,又辅以扎实有效的跟查督导措施,因此,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从一开始就进行的有板有眼,不折不扣。
  第二步曲:1999——2002年,引入、推广诱思探究理论
   1999年春天,为了找到一个适合校情的、能够全面指导学校教学改革的、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我们四处寻觅,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区。我们这样做的主要思路是:通过找到一个切合校情的大的课题,并通过课题研究来推动教改、推动教研,进而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素质教育占领课堂打开缺口。
  有思路就会有出路。通过多方寻觅、反复论证,我们在众多的教育模式、教育理论的百花园中,一致选中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现代学科教学论的研究与实验——诱思探究教学深化探索》,并通过多方联系,真情感动了总课题组,坐上了“追加课题,补录成员校”的末班车,同时被定为诱思探究教学深化探索全国重点实验基地。
  课题的组织实施:
  (一)策略与思路:课题推动,全程管理,全员参与,重点突破。
   1、课题推动 从学校需要出发,根据总课题组的要求,申报子课题《开展诱思探究教学,推进课堂创新教育》,以此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2、全程管理 学校责承教科处参与诱思探究教学改革的全过程管理,对课题的论证、立项、开题、人员培训、研究探索、阶段总结、学期总评进行全面计划和跟查督导。
   3、全员参与 在全体教师中进行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学习,开展诱思探究教学实践的探索。要求教师无论是背课、说课、讲课、还是听课、评课,都要以诱思探究教学理论为依据为准绳,自觉指导自己的教改实践。
   4、重点突破 在老师们当中选拔部分教学观念较新,教改意识较强,接受新事物较快的青年教师,由他们担当尖兵,重点突破。这支队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充实,由最初的10名教改攻关教师,发展到后来的27名重点实验教师。他们的先行示范作用攻走了一系列教改难关,并带动了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改实验。
  (二)过程与形式:理论学习培训、转变教育观念,组织两课听评,及时总结反馈。
  变物先变人,变人先变魂,观念决定行动。为此,学校在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方面采取了以下形式,做了以下工作:
  (1)以会代训 学校每周有三次教研会,隔周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另外还定期组织理论学习会、经验交流会,无论大会、小会,反复讲、日日讲,既有倾盆大雨,又有涓涓细流,讲意义,讲内容,讲方法,讲要求,以此来强行灌输、强力推进新观念、新思想。我校先后邀请诱思探究教学创始人张熊飞教授三次来校作报告,听课作指导。
  (2)以考促学 为了促进教师尽快理解、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学校每学期初为老师们开列出必读和选读的教育理论书籍,定期检查学习笔记,另外,为了便于老师们学习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学校为每位教师订购了一套《诱思探究教学导论》,并利用隔周一次的全校教职工大会组织全体教师包括校领导进行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闭卷考试,教科处每周利用自办的《衡中教研》专刊定期刊发学习提纲,划定考试范围,同时负责理论考试的命题、监场、阅卷等工作,对于考试不及格者或因事缺考者,则限期补考。
  (3)以用促学 “用”是最好的“学”,学校要求老师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指导自己备课、说课、讲课、听课、评课,学校用诱思探究教学观点去指导论文撰写,提倡教师把所学的理论自觉地用于实践,靠实践去检验理论、丰富理论。
  (4)以老带新  在我校教学观念最落后、教学模式最陈旧的不是中老年教师,相反,恰恰是那些新毕业分配到我校的应届大学毕生或从外地新调入的老师,为了使们的观念得到及时更新,跟上学校改革的步伐,学校采用了师徒制、导师制,通过师徒鉴订协议,完成以老带新的过程。
  (5)以点带面  学校通过抓重点实验教师、重点攻关教师和骨干教师,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通过“功勋教师”、“最受欢迎的教师”、“青年教师希望之星”的评选活动,以起到正面导向作用,引导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进行教改实验。
  (6)校本培训 一是定期组织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教务处负责组织讲座,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情况自愿参加学习。二是学历教育,学校出资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目前已有29名教师结业,其中有3名教师获教育硕士学位,另有3名教师脱产在读研究生学位,还有80名教师正在研读天津师大在我校开办的研究生课程进行班。三是要求青年教师毕业后四年过“五关”,即思想品德关、教学技能关、教材教法关、教育管理关、教育科研关,学校教务处、教育处、教科处、办公室每年分头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考核,不过关者在限期内达标。四是进行岗前培训,无论是新毕业分配的教师还是新调入的教师,来衡中上课前的第一课就是学习诱思探究教学理论,以确保学校的教学改革持续、健康地发展。
  开展两课活动,一是广泛开展诱思探究研究课听评活动,一是组织诱思探究展示课活动。开设研究课就是对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际运用,进行实际的观摩和探讨,每周组织至少4次全校性的诱思探究课的听评。既然是研究课,重在研究,重在探讨。每次研究课开课前,首先,进行组内“说课”主讲人谈设计思路,其它老师参与讨论,提出意见、建议,对每个学科,都安排有学校领导及组内有经验的老师参加听课和评课,并在上课前将开课的人员、时间、班级等向全校教师公布,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研究之中。评课时,由主讲老师先进行自评,再由听课老师一一评议。每次研究课的听评,学校要求至少要评出十条今后需改进的地方。听评研究课活动使诱思探究教学实验的课题研究真正有了把手,真正落到了实处,也正因为这样学校的老师们在短时间内对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为了加速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学校有计划地组织了诱思探究展示课活动,即每学期每个教研组推荐出一节具有“诱思味”的精品课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进行展示,由于场面大,影响大,每节展示课都应代表教研组的水平,所以各教研组都非常重视,展示课前精心准备,集思广议,反复试讲,认真研讨,由此既带动了本组的教研活动,也浓厚了全校的科研气氛。
  每个月学校对诱思探究教学改革情况进行一次全校性的阶段总结,每学期末学校组织教师撰写诱思探究教学论文。撰写论文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教改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和升华的过程。现在,我们已连续编印了7期包涵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应用的论文集。
  (三)内容与主张
  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去改造课堂教学,去推进素质教育,我们的基本教学主张有以下几点:
   1、主体—学生与他们所认识的客体—客观世界之间的矛盾,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学中的其它一切矛盾因这对矛盾的存在而存在,因这对矛盾的发展而发展。教学的一切策略就在于想法设法促进这对矛盾的发展,并且要以“学”为中心去设计教学。
   2、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即“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这里“让”就是教师的引导作用,“桃子”就是知识,“摘”就是能,“跳一跳”就是品德。教师无论是备课时还是上课时都必须从实现“知、能、德”三维目标出发,全盘考虑,全面育人。
   3、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体验为红线,以思维为主攻”。这就要求教师变教为诱,变教为导,要求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教师只有将“诱”调谐到学生“思”的频率上,二者发生谐振,才能达到“以诱达思,促进发展”目的。
   4、课堂教学既要注重三个层次要素:在教学行为上表现为“探索—研究—运用”;在教学心理上一般表现为“观察—思维—迁移”。同时,又要注重三个贯穿要素即:情意要素、反馈要素、训练要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1)创设情境,激发情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引入;(2)及时反馈,促进同化,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结尾;(3)强化训练,促进迁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讲之后的练。
   5、在多种训练方式中,体验、体悟、体味是最好的训练,是将认识内化为素质和能力的最佳渠道。训练要体现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
   6、教师备课时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不是设计老师“教”的活动,而是设计学生“学”的活动,通过活动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这些活动包括“七个动”即动眼看、动手做、动口议、动笔写、动耳听、动情谈、动脑思。动脑思是“七动”的核心,贯穿于“动”的始终。
   7、课堂教学要实现“四基教学”,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事实。教师把知识呈现给学生不应以定论和成形的东西,而应以问题的形态呈现给学生,把知识还原到它产生的背景上去。
   8、一切教学策略和教学主体的核心就是想法设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即把学生作为一个主体去审视、去对待。要彰显其主体性,就是做到(1)调动其能动性;(2)尊重其思维的独立性;(3)激发其创造性;(4)实现其发展性。
  随着学校上述教学方张和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实施,课堂面貌焕然一新:老师创设情境、激发情意,设计活动、点拔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老师既是一个引导者,同时又是一个参与者。学生全身心投入,全身心体验,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合作探讨,认真操作,学生成了一名探索者、发现者。2000年河北省重点中学联谊会第九届年会在我校召开,与会领导在听完课后对我校的课堂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三步曲 2001——2002年压缩必修课时,增设选修课时,减少规定动作,增大选择时空
  我们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幸福。我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素质全面的现代人”。办学理念是:“在学生发展为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逻辑关系:要实现学生的终身幸福,就首先要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要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就首先需要解放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也就不可能有个性的‘充分’发展”。身心处于被奴役、压制、禁锢、束缚下的学生是不会得到全面、健康、合谐发展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实现“三个转变”、“五个要让”,通过推行诱思探究教学,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尊重,得到了弘扬,学生的思想得到了解放。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学校领导、老师作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学校又出台了新的改革举措,印发了衡中2001号文件:“关于减轻学生负担,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决定”。下面是这个文件的全文:
  
   关于减轻学生负担,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决定
  
  (二00一年二月十二日)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尊重主体,张显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进一步调整课时安排,减少作业量,把自习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发展,自我锻造。
  一、本次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诱思探究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大力倡导“尊重的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
   1、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安排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2、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3、增加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乐学、会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本学期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1、减少学科授课时数,增设大阅览课和学科阅读课。将三个年级的语文、外语周授课时数减少到3课时,其它学科也要依据学科特点做出相应调整,余出的时间交给学生:一是增设大阅鉴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广泛涉猎,自由阅览,或发展兴趣特长,或补弱纠偏。二是开设语文、外语阅读课,开辟专用阅览室,定出必读和选读书目,规定最低阅读量、摘抄量和写作量,其中语文阅读课每周不少于3课时。
   2、把自己还给学生,增强学生自己学习时间:一是教师不准占用自习讲课,不准发篇子、放投影等变相占用自习,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二是每节自习最后拿出7分钟时间让学生合作学习,去讨论、辨论甚至争论。三是综合自习教师不准进教室辅导,以免干扰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3、减少作业量,提高作业质量,还学生独立思考时间:一是各学科所留作业数量必须控制在规定的学科自习内或课内完成,严禁外延侵占学生自主时间。二是变原来的硬性摊派作业为“色味香形”俱佳的“自助餐”,所留作业要适合学生口味,能够提起学生胃口,要有层次、有梯度。三是学生对老师所留各科作业有选择的权力,老师不能强行要求。对于“自助餐”,老师不能收作业,也不能通过其它检查、验收,做与不做,做多做少完全由学生依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
   4、各班主任和学科任课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氛围宽松的情况下要教育学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任何改革都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因此,本学期全校教师要积极学习教育理论,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学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职能科室要以推进本次课堂教学改革为工作重点,密切把握教改动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各级部要贯彻执行好改革方案,教务处要做好过程监控和检查指导,教科处要做好信息反馈和调研,防止教改走偏或半途而废,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文件出台后,学校进一步制定了《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方案》和《英语学科教学改革方案》,对语文、外语两学科动“大手术”,把两学科的必修课时间压缩到3课时,增设选修课:大阅览课、语文阅读课、英语阅读课、写作课、听力课、口语课。老师授课的时间少了,不得不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删减课文以及精讲上作文章,学生选择的余地大了,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多了,特长得以发挥,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手术”仅半年之后,有部分学生仅外语课外读物就读了60多本。2001年高考时,我校多年以来最薄弱的两大学科语文、外语却一举超过了传统优势学科数理化,而且在全市也处于领先位置,这种优势一直确保到现在,今年高考两学科的成绩以绝对优势,如外语平均分以高出全市第2名十几分的成绩位居全市第一。
  三、素质教育由课堂向外延伸
  前期的教学改革,我们主要是在课堂教学内部进行的,重点是转变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一味灌输的课堂教学模式。然而,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在课堂上,老师们的教学行为得到了约束,发生了转变,而暗下里却还存在着一种无序竞争的状态,那就是自习的竞争、作业的竞争。同时,在作业布置和要求上,还存在大一统的现象,全班学生都是一样的作业,统一的要求,没有区别,没有分层。当时的状况是,哪个学科、哪个老师留的作业多,哪位老师要求的严,哪位老师厉害,学生就对哪个学科投入的多,哪个学科或老师的成绩可能就好些。这样做的效果,实际上是造成了巨大的“内耗”,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迟早还是要把老师和学生都拖垮,而总体的效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改变这种恶性竞争的状况,衡水中学决心推行新的教学改革措施,突破课堂教学改革的局限,从解放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改革作业制度入手,进行更深入的变革。
  (一)自习双轨制 把自习分为学科自习和综合自习,综合自习时除班主任外,其它任何老师都不能随意进教室,以免干扰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科自习时,老师只能个别辅导,不允许讲课、放投影,对答案。另外,无论学科自习还是综合自习本身又分为两部分,前段时间为自主学习,后段时间为合作学习,当中加一遍铃,既然是自主学习,则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不能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相互说话;后段时间既然是合作学习,学校则提倡学生有问题相互讨论、辩论甚至可以大声争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这是当今世界学习方式的一大趋势。
  (二)作业“自助制”即由原来的“强买强卖”、整齐划一的“霸王餐”式作业转变为“色、香、味、形”具佳的“自助餐”式作业。既然是“自助餐”,学生则有选择的权力,学生可做可不做,可多做可少做,完全依据自己的“口味”和需要去选取。老师不能以任何理由或任何方式去督促检查验收“自助餐”,不能强迫学生去“吃”本学科的“自助餐”,不能收取“自助餐”,课上不能提问、讲评“自助餐”。老师如果想让学生多吃自己配制的“自助餐”,唯一所能作的文章就是提高“自助餐”的品味,增加“自助餐”的营养,调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自选。另外,因为学生口味不同,“饭量”不同,学校要求教师把“自助餐”分开层次,要专为尖子生和边缘生配制“特餐”,而且“特餐”也不允许“强买强卖”,由学生自己选取,不得强行要求。这种分层作业方式,兼顾了不同层面学生的需求。
  (三)限时作业制 学校要求学科作业量要限定在20分钟以内,而且要在下课或下学科自习时收作业,学生无论做完或没做完都要按时收,其它任何时间都不得收作业。这样做的道理一是使学生提高了做作业效率,但更重要的一点是限制了这一学科作业向外的无限延伸,使那些靠大题量、高强度训练学生以获取成绩的老师没有了机会,老师们也不敢再多留作业,否则也是白留,老师只好在精造精编、精讲精练上作文章、下功夫。
  如此一来,就彻底断绝了部分老师靠拼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己教学成绩的后路。为此,我们还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制止老师们闯“黄线”的措施,比如,由学校教务处进行日常督察,学生通过教学日志进行及时反馈,一旦发生擅闯“黄线”的事件,就被记作教学事故,扣发奖金,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并直接影响个人的评职晋级,等等,从而使这一规定得以切实执行。
  这样改革的效果如何呢?师生对此反馈良好:一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了。成绩好的同学反映说,他们可以利用自习课预习后面的内容,听起课来更加主动了;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也不用再为每天没完没了的作业烦恼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于自己口味的“自助餐”,并且可以自主地利用自习时间来充分消化知识,并可挤出时间查漏补缺。这也很好地解决了困扰我们多时的,在现有班级形式下的分层次教学。二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逐步学会了自主学习,这一点对学生的一生都至关重要;三是学生的学习品质得到优化,以往教师经常占用自习讲课,各科自习排得满满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就出现了比较普遍的抄作业、凑作业现象,对知识也只是停留在识记的水平上,来不及消化吸收。自从实行改革以来,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适于自己的“可口饭菜”,使这类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更从容地从事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富于创造性。四是学生的学习负担、心理负担都减了下来,学习效率提高,学习的信心也增强了,学生的个性也得以健康发展。。老师们也摆脱了“题海”大战的困扰,再也不抱怨别的老师争夺自己的时间,而是从自身寻找原因,挖掘潜力;同时,通过这一改革,也增强了老师们服务意识,不再把学生当作完成自己学科作业的“奴隶”,而必须将精心设计的“精品小吃”呈现给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青睐”。这样一来,人们的心气顺了,心气正了,师生的整体效能都较好地发挥出来了。
  四、收获与启示
  (一)收 获
  几年的教育科研推动了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改变了人们“搞素质教育影响升学率”的传统思维。从1997年以来,学校高考升学率连年大幅度攀升,各项指标综合评估连年位居全市第一,实现了八连冠。下面的表格反应了我们学校近几年的高考情况:
  衡水中学近三年来高考本科、重点大学上线情况一览
  年 度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本科大学上线人数 911 1137 1296
  重点大学上线人数 643 678 675
   600分以上人数 107 300 332
  毕业生人数 1001 1209 1321
  本科上线率(%) 91.1 94.1 98.1
  在进行教学改革之前,我们也经常提素质教育,只有当我们真正深入地开展起教学改革,真正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去实践我们的教育理念,我们才认识到什么是学生素质的真正提高。最近两年,我校不只高考成绩连创佳绩,学生在各类活动和学科竞赛中获奖的级别和获奖人数在不断提升,2001年,我校学生获得的省市级以上荣誉(奖励)有100多项,今年,我校学生更是登上了全国大赛的领奖台,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头脑奥林匹克电视擂台上,我校学生制作的“逆风行车”项目一举夺得全国第三名,捧回了“铜擂主”奖杯。在学生素质提高的同时,我校教师的素质也在教学改革的磨练中迅速提高,在去年举行的全市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比赛中,我校青年教师李红奕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全市第一名,并在随后参加的省物理课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前不久(2002年10月初)河北省举行的“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教学”评比中,我校参赛的吴树勋老师一举夺得全省一等奖第一名。只有走出去,我们才突然发现,我们确实“长高”了许多。我们的教学变得更适合于学生的学习了,更适合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了,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了。前不久,河北省省长钮茂生同志、主管教育的副省长刘健生同志到我校视察指导工作,对我校的办学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明确指出:衡水中学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充分表明,素质教育与高升学率并不矛盾。其实,正是通过我校扎实有效的教学改革,才使我们有了这样好的教学成绩,才有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才有了今天这样的累累硕果。
  今年10月份,我校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现代学科教学论的研究与实验—诱思探究教学深化探索》子课题—“开展诱思探究教学,推进课堂创新教育”实验成果通过了专家鉴定,批准结题。有2位教师被评为优秀实验组织者,有10位教师被评为诱思探究教学优秀实验教师,有5篇论文被评为特等奖,学校则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诱思探究教学实验研究优秀实验研究基地”。教科研成果之一的《诱思与创新》专著正由国家级出版社编排印刷。另外,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应用研究》总课题组聘请校长李金池为“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应用研究”主要参与者。同时,我校申报的子课题《诱思探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课题已被批准立项,现已开题研究。
  (二)启 示
  我们的教学改革之所以取得了一些成就,那是因为教育科研驱动的结果,我们的教育科研之所以有此收获,那是因为遵循规律的结果。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尊重学生发展应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的教学改革,始终站位在“解放学生”这一基点上,始终着眼于学生明天的发展和需要,努力把学生从已往受控制、受压抑、被禁锢、被束缚的状态下解放出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体验、自主发展、自主感悟,来实现学生的自我陶冶、自我锤炼、自我提高、自我锻造。我们确信,学生的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学生的素质不是靠教师的“讲和说”就可以提高的。学生始终应当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只有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每一项学习活动中来,才能有每个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才会练就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能力,才能成长为顺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从现实成效来看,我们的改革适应了高考改革的形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来看,我们也赢得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改革大潮的先机,在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中走在了前列;从社会进步的大趋势来看,我们的改革也紧紧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使我们今天的教育观念、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至于落伍于日新月异、蓬勃向前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