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户对法人的影响:粉墨春秋:盖叫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4:22:37
粉墨春秋:盖叫天(2009-09-23 15:07:33) 标签:盖叫天 故居  分类:读城记

到杭州,有一半是冲着西湖,一半,是为了那些故居。从且听风吟的林风眠、西泠印社的风华绝代、不拘一格剑气萧心的龚自珍故居,到清凉无限的虎跑寺里弘一法师故居,我最喜欢的还是燕南寄庐,伶人盖叫天故居。

穿了杨公堤,过毓秀桥,在眉眼盈盈处,在湖光山色之间,看到素朴如简的小门,灰,白,简到宁静,而燕南寄庐四个字,分外飘逸俊秀着。

进得院里,却是似曾相识。四合院,这树,这光阴里,仿佛时光错倒了,我是这里的旧人,也牵着恋人的手到了这里——是的是的,一切如此熟悉,是杭州?是前世?是燕南寄庐里最恍惚的刹那,我在树下发着呆,摘了一粒红枣放进嘴里,可真甜。

盖叫天在此住了近乎一生,晚年沦落到一间小屋里,临死前,只想吃一碗打卤面,咽气之前,不停地对老伴说,活下去,活下去,活下去……因为他知道,活下去,有多难。

但他是幸福的,住在这诗意的西湖边,和自己的爱人,直到老,贴心贴肺的温暖,牵牵连连,就象他看到这块地说,“这是我们的福地呀,我们要住在这里,再也不走了……”

再也不走了……

 

 

盖叫天:8岁时入天津隆庆和科班,一开始学的是老生老旦,也学武生。他10岁开始登台,13岁在杭州演出时开始用“盖叫天”之名,意思是要超过当时的“伶界大王”谭鑫培,因为谭鑫培的艺名叫“小叫天”。他以演短打武生为主,长期在上海,杭州一带演出,有“江南第一武生”之称。15岁在杭州演《花蝴蝶》时曾不幸折断左臂。1934年,他在上海大舞台,用当时流行的机关布景演出《狮子楼》时,扮演西门庆的演员因为缺乏经验,从楼上跳下后,没有留出足够的空地,盖叫天扮演的武松从两丈多高的楼上跳下时怕压伤他,在空中一闪身,落地时用力过猛,右腿骨折。在医院,又碰上庸医接错了断骨;盖叫天一听说有可能无法登台,便毅然在床架上撞断了腿骨,要医生重接。等腿伤痊愈后,他又在更新舞台演出了头二本《武松》,从“打虎”一直演到“逃亡”,先后演了三个半月。由于他在武松戏方面的突出创造,因此被世人誉为“活武松”,又称“江南武松”。

 

              穿了这牌坊,前面就是盖叫天故居了。

             这条小路,是从前的?还是现在的?

燕南寄庐:燕北之客寄居江南。——我,我也想寄居江南呀。这杭州城,这西湖边,实在适合老了以后唱唱戏谈谈画写写字……呀!

              盖叫天故居之门前芦苇,摇曳多姿,甚是风情。

是我们河北人。一生铮铮铁骨,腿折了接错了,于是自己打断,重新接。傅雷对其《粉墨春秋》评价极高,认为伶人说戏里,最好的一本书就是此书。

燕南寄庐,小小寄庐,包容了盖叫天的跌宕人生

            百忍堂侧面。青藤爬满了白墙,在这秋日,又寂寞又烈艳。

            院子里有两棵枣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很老了。是盖叫天亲手种下的。

我和我的包,在院子里发着呆。整个中午,只有我一个人,安静极了。静得要吓死人。我以为是三十年代。

人生,何止百忍?你总得忍,忍了这春秋,还要忍冬夏!

黄宾虹先生写的“学到老”。盖叫天在杭州演出,路过灵隐寺,看到“学到老”三个字,心想,如果今天不摔死,演出成功,一定活到老学到老。果然那天大获成功,成为燕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李少春也曾投贴拜师。

             通向门外的小径。这江南的家庭院,真叫人留恋缠绵,不愿意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