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虞山古里金域蓝湾:《十送红军》背后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00:22
红色记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被电视剧《长征》选为主题歌的《十送红军》,是观众耳熟能详的传统革命歌曲。但它的诞生背景却不为人所知。这首歌曲的“催生婆”,是福建武平籍的开国上将刘亚楼,长征时他是红一军团二师政委、一师师长,是参加长征的闽籍最高指挥员。
《十送红军》背后的故事 钟兆云 .NoUser { } .Title {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 BACKGROUND-COLOR: #000000; TEXT-ALIGN: left } .SubTitle { FONT-FAMILY: } .IntroTitle { FONT-FAMILY: } .SmallTitle { FONT-FAMILY: } .Author { FONT-FAMILY: } .Source { FONT-FAMILY: } .Abstract { FONT-FAMILY: }

  进入1960年以来,连续3年的困难和灾害,加上国际上各种反华势力也借机在政治上施压,使新中国处于“高天滚滚寒流急”“万花纷谢一时稀”之境。严酷的现实赋予文艺工作者神圣的使命,那就是尽快拿出一批讴歌民族气节和英雄主义气概的洪钟大作,以鼓舞民心。使人想不到的是,空军最早肩负起了这一使命。

  空军首任司令员刘亚楼是位情趣高雅的将军,认为文艺工作在政治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在空军初创,他就十分重视文艺,尝言:“空军除了有一支几十万人的作战部队外,还应建立一支有几百人的文艺队伍。”在他的关心下,空政文工团接连推出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作品,在军内外名声赫赫,在中南海也挂上了号。

  这年10月21日,刘亚楼把空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兼歌舞团团长牛畅叫到办公室,向他谈了访问朝鲜的观感,特别提及朝鲜一场名为《三千里河山》的演出,说:“我把他们的节目单都给你带回来了,你拿回去好好看一看。我们空军要带头,拿出一部反映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的大型歌舞剧来。”他还说:“我们的同志不了解革命历史,不懂得艰苦奋斗,你们文工团就应多唱一些革命歌曲,让同志们重温一下我军走过的历程,这是有教育意义的,既可发扬传统,又能激励斗志。这部歌舞剧可以这样来,素材和歌曲尽量用以前的,用当年的歌曲反映当年的历史。如果没有那么多歌,就用主席的诗词作曲。你听着,3个月以后一定要拿出我们自己过硬的东西来,到时我要来看你们的演出!”

  刘亚楼军令已下,牛畅深知就是头破血流也得往前冲。回到团里向总团党委作了报告,定下创作方案并获刘亚楼同意后,空政文工团马上派出张士燮、朱正本、姚学诚等词曲作家,到革命老区湘赣两省搜集整理革命历史歌曲。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红军时代歌曲,刘亚楼还亲自动员老红军、老干部献歌。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文工团拿出了4万余字的剧本,剧本分9场16景,共计19个组舞、46首歌曲。在所有歌曲中,唯有《十送红军》是新创作的。因为写到第四场红军长征时,担任文学编辑的张士燮觉得需要有一首歌曲来表达根据地人民送别红军时那恋恋不舍的心情,这样也可从情节结构上同第三场反“围剿”的戏衔接起来。他决定亲自执笔,因为有这次采风经历,他笔下立时就流淌出优美而动人的诗句:“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间野鹿声声哀号,树树梧桐叶落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

  在创作中,他把自己搜集到的多首有关送红军的歌词综合起来,从一送红军,一口气写完了十送。接着,按照江西口语化,在唱词中掺杂了“里格”“介支个”等地方方言。作曲家朱正本拿到歌词后,心情激荡,油然想起赣南的采茶戏,其中有首送别的曲调如泣如诉,欲言又止,深深地吸引了他,何不把它拿来作这首歌的音乐基调?他从中寻到了创作灵感,谱写出了婉转优美的旋律。

  《十送红军》送审时,有人主张要拿下,因为刘亚楼已有令在先:不另创新歌。但更多人认为,拿掉它太可惜,而且从剧情结构上也需要保留它。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建议朱正本、张士燮两位作者都署名为“搜集整理”(直到2001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剧《长征》将之作为主题歌时,才在第15集片尾加上《十送红军》作者名:“朱正本编曲、张士燮编词”)。为执行刘亚楼的指示,避开创作痕迹,空政文工团决定把全剧的文学、音乐、舞蹈三大创作班子统统称作“编辑”。

  为了使这台节目“一鸣惊人”,刘亚楼还邀请军内外的一些老同志来指导排练。谭政大将夫人王常德来团示范表演红军歌舞,边唱边跳,热情传授。红军文艺工作者、杨尚昆夫人李伯钊也来团审查节目,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刘亚楼自始至终指导创作排练,他和分管文工团的空政副主任王静敏常到排练现场指导,他还数次把牛畅、张士燮等人请到家中,当面听取他们对剧本和音乐的修改意见。

  经过精心苦练,这部名为《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的大型歌舞剧首先在上海与军内外广大观众见面。1961年“八一”建军节,从上海载誉而归的《表演唱》剧组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公演,更是盛况空前。演出8天,场场爆满,观众达2万多人,观众对演出的反响十分强烈,尤其是亲身经历过战争的老同志更是连声叫好。以后又招待演出多场,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彭真、李富春等领导人先后亲临观看。首都各大报纸纷纷刊登剧照、歌曲和评论文章,称之为“革命历史的颂歌”“激动人心,亲切感人”“受到了一次形象的传统教育”。为祝贺演出成功,空军党委特地请剧组吃饭。刘亚楼还叫秘书和身边工作人员广泛收集反映和意见,要求文工团在“精”字上下工夫,不怕千锤百炼。该剧经修改后,于国庆节在民族文化宫礼堂公演,中央、北京广播电台竞相播放。其中《十送红军》一曲,很快在北京继而在全国广泛流传开来。正如当时上海《解放日报》的评论文章所指那样:“《十送红军》是一首壮丽的抒情诗,一阵阵歌声,一滴滴眼泪,‘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真是语短情长,依依难舍,充分表达了根据地人民和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人民对红军战士早日胜利转回家乡的坚定信念。”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在神州大地引起了强烈轰动,尤其是它的艺术形式,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该剧开了大型歌舞艺术先河,对中国的歌舞表演艺术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和国庆15周年的临近,需要有一台规模更大的文艺节目,来迎接1964年的国庆盛典。周恩来为此指示:不仅要把已拍成电影的“表演唱”在全国各地放映,还要在此基础上,搞一个更臻完整描述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胜利这一艰苦历程的大型歌舞,这就是后来的《东方红》。

  长征精神就这样通过高雅的艺术形式,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所铭记、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