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县残疾人廉租房:建筑学的逻辑架构--中国建筑师的理论跋涉(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01:48
“意志”研究---诚实的万科与癫狂的库哈斯
国内地产旗舰万科的口号是“建筑无限生活”,万科的成功也是源于这种诚实的态度,万科的产品可以作为“标准建筑理论”的范本。因为万科主要是服务于“人民”的,因此我们看到其住宅对功能的推敲、细节的处理、节能的考虑、成本的控制、景观的营造等,是建立在切实的对百姓生活的考虑之上的,从低层的生理需求到中层的舒适追求再到高层的审美需求,可谓是“步步为营”。老百姓的钱包有限,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因此,万科的产品是“老百姓意志”的“表象”。能引起一个“正常人”的共鸣和喜爱。
库哈斯是研究“癫狂的纽约”起家的,其独特的视角是“资本”和“政治”这两头怪兽。这两者不是服务于“正常人”的,它是所谓“精英阶层”的“意志”的体现,是要给人以“冲击”、“震撼”、是要让人“顶礼膜拜”的。当这个“意志”作为建筑的主角时,建筑便不能“正常”了。在数十亿资本的支撑下,癫狂的形式挣扎欲出。超常的结构挑战地球的引力,仿佛一个杂技高手摆出超难的姿势,这样才能从周边正常站立的建筑中凸现出来,获得“鹤立鸡群”的效果。
————这是不是“吃饱了撑的”?或许有点吧。这样说,有点贬义。
从正面来说,当一个社会的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从“工业社会”过渡到“后工业社会”,此时基本需求的满足已经不是问题,自然想从两室一厅过渡到汤house、豪宅,这符合人的需求层级。而非住宅建筑则蠢蠢欲动,想“表现”一下自己,满足人类的“游戏”天性。部分建筑则追求更高,成为“奇观建筑”。
看来,万科和库哈斯各有各存在的理由,是不同角色的代言人,而又同时是共同的“人脑”、“人的欲望结构”的物化者。
---------建筑是作为人脑意志的表象。



钢筋混凝土建筑是“湿”作业的,结构完成以后,形成了基本的体量组合。下一步便是外部表皮的处理,其主要手法是抹、挂、贴。抹是指抹灰,外刷涂料。挂是指干挂各种石材、金属、玻璃的幕墙。贴是指实贴各种面砖、木材、石材的饰面。这种结构自由度非常大,可以在表层轻而易举地凸出凹进,因此可以使建筑师在基本体量完成后,进行二次的体型塑造、比例划分、表层肌理构建。久之,“造型”的观念在这类建筑师心中根深蒂固,还衍生出一系列词汇——比例推敲、细部处理、风格选择等,仿佛时装设计,不变的是穿衣的模特,变化的是外衣。
忠实表现这种“湿作业”本质的粗野主义,终因为其粗野的个性过于张扬和鲜明衰落了。细腻地表现其绸缎般质感的清水砼,因工艺的高技,只能是奢华建筑偶尔一见。两条忠实之路均已经堵死,余下来只能是表皮试验的更迭。
一个民族选择这种湿作业建筑,是由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决定的,非建筑师能左右。只能走下下去,探索国情下的中国特色的建筑,其中不乏精品,凝聚着国人的智慧。
反观近邻日本的建筑,似乎更加百花齐放些。木结构,钢结构这些“干作业”的花开得也很好。
一枝独秀与百花齐放,是我们与他们的差距。



基因——建筑学的深层结构
在纷繁的表象下,试图去抽取某种“基因”性的东西,探索建筑学的深层结构,确立非理性之“艺术”中理性的框架。
1。功能——类型:功能或者说实用,是维特鲁威三分法的一极。功能使得建筑设计常被划入实用艺术的范畴。功能的规划是遵循人体的尺度,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规律。功能的物化就是空间的限定,而空间限定的手段是各种建筑材料的构件在空间上的排列,排列组合的手段要遵循结构学、构造学的规律。所以说功能就是用建筑构件限定出的空间的集合以满足人的活动的需求。人的活动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活动对应的是有规律的空间集合方式。我们称这种有规律的空间集合方式为“类型”。因此,功能问题常常转化为类型的问题。比如,住宅、图书馆、医院、博物馆等。社会生活的变迁,会提出一些新的功能需求,催生出新的空间限定、空间集合,比如酒店和公寓的复合体——酒店式公寓。建筑的创新多也是对就有习惯定式的空间集合的突破,比如库哈斯对传统摩天楼的质疑,催生了央视大楼环形空间的灵感。对于特定设计任务的功能的组合的解答没有唯一解,也就是说有多种方案的可能性。这一点和物理、数学不一样(问题一般都是唯一解,否则是错误)。多种方案的比较中,有优有次,甚至有时是同样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人有主观的能动性。一方面房子的空间为人提供了活动的场所,另一方面人可以去适应特定的房子的空间组合。比如,人可以住公寓,也可以住别墅,困难时候甚至可以住防空洞。也正是因为这种没有唯一解的特性,为建筑师设计时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艺术的创造打开了大门。没有唯一性,并不代表没有原则。对于一个建筑的空间的好坏人们常常是从负面的体验来进行批评的。比如对于一个建筑的体验,人们可以有这种批评:卫生间没有窗很潮;客厅开门太多了不好摆家具;停车位不足没处停车;宴会厅没有存衣处;等等。负面的体验和功能的不满足是非常能减低人们对某个建筑的好感的,因此建筑师要积累非常多的经验来应付这种问题。行业规范和标准也常常对此有较多的阐述,比如国家旅游局对五星级宾馆就设定了很多必须满足的要求,貌似繁琐,实际上是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汇集。有位有经验的老建筑师说:“建筑师要有生活”。诚然,没有生活积累的建筑师,怎会体察到设计时功能细节的不足?有位大师说:“建筑师要善于观察生活。”也是这个意思。功能的实现是设身处地的扮演各种角色,一个旅馆设计时,建筑师要转换各种角色——一般旅客,团队旅客,商务旅客,员工,运输司机,甚至总统等等。熟悉生活和对设计类型的熟悉才会在设计中少闹笑话。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建筑设计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愈来愈与发达国家的国际标准接轨,传统的粗放式的功能设计也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了,功能设计要从泡泡图时代进入精工细作的阶段了。
2。经济理性:实用、坚固、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可能”就是经济条件的限制。设计中花岗石被改成面砖、面砖改成涂料,活动百页成了固定的,这是建筑师常见的情况。经济理性是硬道理,对建筑有广泛深刻的影响。建国初期,我们做了很多干打垒房子,没办法阿,没钱。现在我们又在做7090的住宅,也是因为人民的购买力有限。怎么能够在预算之内,螺狮壳里做道场。有些问题属于经济理性延伸的范畴,比如节能问题(保温隔热、幕墙的限制、各种保温建材的研制开发),太阳能利用问题,地源热泵等,节能和利用清洁能源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经济的考量。很多学者对于某些标志性建筑的批评也是从经济角度切入的,比如对鸟巢用钢量巨大、大剧院的共享空间的空调费用等。但是有些人同样从广义经济的角度进行反驳,他们说其广告效应能转化为巨大经济效益。这样说也是有道理的。总之,建筑作为一种产业,消耗大量的资源,广义的经济评价是其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基础。经济与建筑师的关系就是切实地考虑当地业主和当地的建设水平,做出实际的设计,以保证其“可实施性”,避免纸上谈兵。对于国外的一些高新设计手法和建造技术也要搞清其来龙去脉,避免盲目引进其形式。特别是国外的一些高技术派建筑,出于我们的技术和经济水平的限制,很多目前还没有实现的可能性。而对于一些的材料选择也要注意当地是否有生产能力,否则就要考虑在外地采购的运输费用。而对于当地生产的材料则尽可能加以利用,比如某些地方生产特色石材,如能加以再设计中利用,则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又节约了费用,可谓事半功倍。
3.结构理性原则:结构理性主义者从古至今一直比较多,可见结构和建筑的密切关系。有一本《结构与建筑》的小册子系统阐述了结构和建筑关系,结构似乎是一条主线,而建筑表现则似乎是一条波浪线围绕在结构线附近震荡。极端的结构理性主义者推崇结构的表现,似乎理性的结构力学的震撼能升华为建筑的艺术,小罗马体育宫,艾菲尔铁塔等一系列建筑是这种例子的代表,哥特建筑的宏伟而精密的结构也主宰了很大部分的建筑的考量。对结构的清醒的认识应该是重视结构,而不必神话结构的暴露和表现。柯布希埃就说过暴露一些灰渣墙体而并不能带来美感的话。有的时候为了建筑形式的目的而建造一些“虚假”的造型也是必要的,适当的“谎言”也是允许的,这一点也并非是道德“堕落”,比如某大教堂为了建造辉煌的穹顶而在原石结构骨架外面又用木构架做了一个夹层的圆顶。又如某些高层建筑为了实现精彩的“头部”而用钢结构焊造一个架子,再在架子外进行装饰。暴露结构,展示结构的美感是高级派建筑常用的策略——精致的钢结构的节点,富有张力的结构力学表现,干作业的施工方式等。后现代的鼻祖文丘里则提出“装饰化棚屋”的概念,于是后现代建筑成为结构骨架外面的城市假面舞会,适应着商业社会的多样需求。我国的传统木构架建筑也可以归入结构理性主义的范畴。建筑任务常常有时候要求某些特殊的空间组合,而这些组合违反结构力学的原理,比如下面是商场而上面是住宅的综合楼——大空间在下,小空间在上。为了这种任务只好运用结构转换层、厚板等笨拙的手段,没有丝毫结构的美感,此时的结构完全成了建筑任务的“奴隶”,失去了结构的“自主性”。结构的进步永远再推动着建筑的进步和革命,钢和砼曾在世纪初扮演过这种角色,“新建筑五点”几乎就是砼的五个属性。现在革命早已经完成,下一次革命何时到来?可以预见的方向是人们对于轻质高强价廉的新材料的探索。
4。气候理性原则:浙大王竹教授曾提出地方建筑“基因”说。我想这种基因中气候应该是其重要的方面。建筑设计回应气候的特点不仅是传统建筑一直遵循的原则,也是现代地方主义重要的思想基础。国际主义曾一度忽视对地方气候的关注,而在强调节能环保的当代时代潮流中这一点正逐渐得到关注。这种关注不仅有经济上的好处,而且有助于建筑形成地方的个性,实现建筑的不可复制性,也是对全球化的一种有理有据的抵抗。给人印象深刻的一个建筑是som设计的某中东国家银行,设计充分考虑到当地酷热干燥的气候,在高层办公建筑中创造了新的回应气候的“范式”。在居住区规范中有相当的篇幅其实也是对于气候的考虑,日照间距、盛行风向对通风的影响等。地方气候在塑造居住区布局和房型的决定性影响已经被开发商所强烈关注,如上海住宅以南到南偏东15度为最佳,不适宜东西向朝向的特点主导了大多数居住区的布局。有位学者对柏林和上海的地方气候以及相应布局方式做出的比较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而上海对欧洲某些小镇围合式布局的复制有些则忽视了气候,对于这种“拿来主义”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质疑了。传统建筑中有很多这种建筑回应气候的经验,值得去发掘和吸取。
5。正确运用材料属性的原则:认识材料的属性,依据材料的属性去表现建筑,发掘材料的表现力,被很多大师所强调。可以说很多成熟的建筑艺术都是源于对材料的正确认识和应用。比如石材易雕刻的特点被西方古典建筑所发掘,西方古建是石头的史诗、是雕塑和建筑的综合。木材的浅雕刻、彩绘的特点则被我国古建运用,所谓“雕梁画栋”。土坯建筑用马赛克去保护和装饰则是中东的特点。马赛克起源于波斯,当地没有石材与木材,只有土坯,但土坯建筑怕雨,人民就用碎瓷器镶在墙上防水,后来发展成为琉璃陶钉,形成了马赛克镶嵌画。混凝土的塑性特点则被表现主义建筑所利用,经典作品有爱因斯坦天文馆等。钢结构的特点则被高技术派发挥的淋漓尽致。柯林斯则用《透明性》一书充分阐述了玻璃的属性和表现潜力。日本有些建筑师非常关注开发新材料的属性实现建筑的创新,如某“纸”构建筑。路易斯康有句名言“问问砖想做什么?”,这也是对于材料属性的尊重。当代中国都市的主流是建筑表面的“贴”和“挂”,即在混凝土表面设置第二层皮,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建筑形式丰富多样,但是设计几乎无材料属性无关,或许只有某些试验性建筑才是发掘材料属性的潜力。对于材料属性的研究如果加以引申,就会关注材料的加工方式、不同材料之间的组合方式、建筑构件的构造方法等——即“构造逻辑”“建构”等设计思想。密斯说“上帝存在于细部之中”,张永和在“平常建筑”中对密斯的设计加以研究,就是“构造逻辑的诗意”。在这里构造、建造等概念取代了传统的设计师习惯的“构图”“造型”等词汇。建造和造型之一字之差,实质不同。前者来源于实践和工匠,后者来源于书斋和画家。建造之魅力的源泉是来自于材料属性的合理的科学的搭结,有一种技术之美、质感之美、诚实之美,超越了所谓造型设计的随意性,主观性和两张皮脱节。可见,“造型哲学”满足了大量建筑的快餐式的、商业哲学的需要,这仍将是日常设计的“主流”,然而原创的设计、耐品的建筑、真正打动人的作品,必然还是要源于“材料”自身的“构造逻辑”。混凝土建筑的超强的模仿力成就了多样性的样式的需求,但是毁了原汁原味建筑的艺术——“味精”“调料”怎能代替真正的“山珍野味”?柯布西埃非常尊重混凝土的材料属性,从萨菲仪别墅到朗香教堂。迈耶则深化了混凝土美学,创造了所谓银色派。而后现代主义则开了模仿的“先河”,建筑开始变得多样而轻浮。高级派回归钢结构的建造逻辑。
6。发掘和引导生活方式:罗西说“生活方式编制到类型当中”。生活方式是非常复杂的,和当地的文化、习俗、经济等状况有关。人们以某种方式生活,非常习惯,并不能非常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异乡或历史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建筑作为一种历史遗迹或作为一种异域客体展现在人们面前时,生活方式才会“显形”出来。因此也有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之说。如果说传统的家族伦理结构对应着四合院的建筑布局形态,那么当今家庭核心化的趋势则对应着当代中国的住宅结构。有人说,“建筑设计就是设计生活”,也是这个道理。建筑设计不仅仅是被动地适应人们的生活方式,好的、超前的建筑设计还起着引导人们生活方式进步和变迁的作用。有行为心理学家发现特定场所的设置会诱发人们的行为,如某些场所的设置会吸引人们聚集过来,休闲、谈话、下棋等。设计到生活方式的时候,则建筑空间不仅仅作为一个抽象的三维几何空间了,几何空间此时要结合进更加丰富的内涵,“空间”这个词汇应该置换为“场所”——具有某种精神品质的场空间,其气氛支持和诱发人的心理感应和行为。如酒吧就需要用较暗的光线,舒服的座椅等,而麦当劳则相反。
8.对以上的思考进一步分类可以发现:
a.功能、结构力学、造价控制(经济)、适应气候等是“必然性”的要求,是设计中最为严格的理性的方面。
b.而结构表现、构造逻辑、尊重材料特性等则不是强制性的,更接近于一种设计的信条和形式操作的“道德”。类似于卢斯当年提出的“装饰就是罪恶”的信条一样——对于现代建筑上附加的无用的装饰,路斯是反感的,产生情绪上的厌恶和抵触,因此“呼吁”取消装饰。同样,建筑师对于清楚诚实的建筑结构、对材料特性的尊重等也会有“道德”上的认同感。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建筑师的“信仰”,而不是强制性“规则”。
引用密斯一句话:“建筑的每个部分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在这种状态下形式成为结构的一种结果,而非构造的理由。”
9。走向多元的、成熟的、艺术的建筑
9.1。在罗列了一系列建筑生成的原则后,会发现这些原则作为形式生成的深层基础,他们涉及对物质技术、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的回应,这样也就是切合了“时代精神”,代表了一个时代最为前沿的建筑实践的方向。
在实践中,一些建筑师或设计团体特别关注某个方面,创造了富有个性的建筑,提出了自己的宣言,形成了一些流派。众多的流派展现在人们面前,共同组成了五光十色的现象世界。
9.2。早期历史上,包豪斯关注技术、工业化和机器产品的形式设计;密斯关注钢、玻璃和精密的细部构造;阿尔托对北欧地方材料和气候的研究;卢斯对虚假过度装饰的排斥。。。。等
9.3。在技术层面,晚近的一些流派结合最新的发展继续创新,如福斯特的建筑代表了高新技术的最新发展,还有结合计算机自动控制、光电屏幕引入建筑立面设计、新型呼吸式幕墙设计、新型太阳能设计等均回应着时代,是都富勒思想的延续。
在生存环境层面,有杨经文对热带气候的回应;低技术派对地方建造技术的支持,塞特学派提出一些环境关注的主张等。
在材料层面,有安藤的新混凝土美学,张永和的竹化城市实践,博塔的砖的美学等。
在生活方式层面,印度建筑师的贫民住宅实践,吴良镛的新四合院探索,上海的新里弄住宅设计,新中式建筑居住空间实践,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罗西的《城市建筑学》等。
这些探索都是“有源之水”,形成了真正的“多元化”的局面。
9.4。同时,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众多的设计事务所和日常的大量性建筑实践并没有回应某些形式生成的深层原则。如我国现在大部分的商业设计和住宅设计所实行的立面装饰和形式杂技的设计策略。怎么来看待这种现象?
现在感觉,其实这种策略实际上是一种折衷、务实的选择。首先,他们是一种立足于当地成熟技术、廉价材料的之上的,功能布置上讲究合理,控制造价。然后对基本形体进行一些装饰和造型的处理,吸取一些流派的细部处理手法,实现一定层次的可欣赏性。
因此,这种策略也是对是设计原则回应,只不过回应的不那么彻底,没有十分的坚持,是一种对“前卫探索”的跟随。——部分由于设计思想和水平的落后,部分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
在国内的这些探索中,有一部分实践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比如万科的住宅实践,其情景洋房的探索,中式和院联排别墅等均有亮点。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还是因为其对当前国人居住模式的研究下的空间形态的创新,暗合了“生活方式”深层原则。
可以得出结论,目前的这种大量性设计与“前沿”的探索还有很大距离(——因为缺少对新结构技术、新材料、新的建构方式、新相关科技、新时代理念的回应,也缺少对现有材料技术的潜力的探索实验),这和目前浮躁的设计风气,过快的设计速度,设计与施工及全过程监理负责的脱节,落后的技术经济现状,落后的设计理念和教育水平,狭窄的国际视野等都有关。但是在对生活方式的回应上,还是可以有作为的,即建造具有一定水平的,符合国人生活现状的房子。——做不了“大师”,获不了“普里策奖”,成不了“艺术”,但可以建造出“还不错”的房子。
9.5可以看到,一些思想如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并没有回应所谓设计的深层原则。那么怎么看待这些主义呢?
菲利普约翰逊,这位后现代主义有影响的人物,写了《现代建筑的7根拐棍》,其文对建筑师的设计原则大加嘲讽,然后他又声称自己已经彻底“自由”了。然后他设计了电报大楼,上面加了一个断山花符号。他曾自称密斯的信徒,但后来公开表示走出了密斯的影响。那么是否表明约翰逊比密斯更正确?或更聪明呢?
约翰逊或许只是选择了与密斯不同的道路而已,他走向的“自由”就是“形式主义”。
走向“形式主义”或许也不是什么错误,我们可以从艺术循环论的角度来看待这种现象。也就是说当现代建筑在第一代大师创立以来,特别是密斯已经把钢和玻璃的精致做到了极致,,那么后来人便没有了发展的空间,重复前人的结果是造成泛滥和厌倦。于是有些人不选择继续追随“时代精神”,重新举起形式的旗帜。
而形式的路子主要是造型和附加装饰。这种现象既可以看作一种体系走向成熟后,走向日常大众,走向生活,是一种好的现象。同时也可以看作,体系本身走向了衰落的起点。特别应该看到在商业社会,资本是一头怪兽,追求价值最大化,时常扭曲了艺术,走向肤浅的快餐式包装和场景的营造,走向强烈的视觉冲击的要求(库哈斯说曼哈顿的建筑都试图成为球体,而所有球体又试图成为针状物)。
约翰逊以及文秋里的主张符合了商业社会的要求,——现代主义革命已经完成,走入后现代的形式主义的时候到了。当然这种思想在解放人们思想方面功不可没,符号、装饰、象征依然可以为现代建筑所用,有利于人们生活环境的丰富。
那么,解构主义呢?
解构解不了功能,解不了结构,解不了生活,解不了气候,解不了经济(多花了钱能赚更多钱)解的还是形式,同时也解放了思想。在这里我们看到很多匪夷所思的空间、复杂多变的形体,神秘难测的构形,也是一种生活场景的丰富。
这样看来,先前所提出的一些原则只能涵盖一部分建筑师的设计策略。或许可以这样分类:称这些为“本质主义”(严肃而深刻),而称后者为“形式主义”(轻松而娱乐)。这两种主义或许将并存、斗争、相互吸取、渗透下去。
行文至此,感到除了实用和结构的坚固性2条以外,其他的原则都不是那么“严格”,至多是某些建筑是遵循的“信条”“信仰”。总是会有建筑师对其进行挑战,不遵循之。
这难道是设计哲学中“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的斗争?
尽管有如此困惑,我仍然相信这些原则的价值值得尊重,同时也关注纯粹的形式美学的新疆域的探索和开拓。


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
我们从远古走来,原初的时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只能取材于自然材料的材料来建造建筑。那么身边自然材料有哪些呢?
1。泥土:土的力学性能不好,受水侵蚀后容易崩塌。
1。1夯实、土坯砖:人们想出了一些办法,例如夯实,或者是做土坯砖。
1。2石灰:后来人们发现了石灰,并将其用于建筑。石灰是用石灰石、白云石、白垩、贝壳等碳酸钙含量高的原料,经900~1100℃煅烧而成。石灰是人类最早应用的胶凝材料。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人已用于建筑,中国也在公元前7世纪开始使用石灰。至今石灰仍然是用途广泛的建筑材料。
1。3砖:用火烧泥土能制砖,则又是人们对这种自然材料的属性的一大发现。中国建筑陶器的烧造和使用,是在商代早期开始的,最早的建筑陶器是陶水管。到西周初期又创新出了板瓦、筒瓦等建筑陶器。秦代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混战的局面,各地区、各民族得到了广泛交流,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到了汉代,社会生产力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突飞猛进。所以秦汉时期制陶业的生产规模、烧造技术、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秦汉时期建筑用陶在制陶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最富有特色的为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的瓦当,素有“秦砖汉瓦”之称。
1。4砖拱:砖可以砌筑成墙,但如何才能跨越一定的空间跨度呢?人们发明了砖拱。拱。由于砖只抗压,而具有理想曲线的砖拱既不产生弯矩,也不产生剪力,只有轴向压力,很适合砖这种材料的物理特性。砖拱在西方古典建筑中有大量的运用,尤其是教堂,在中国古典建筑中,采用砖拱的建筑又称为无梁殿。
2。木材:有森林树木的地方,自然馈赠给人大量的此种建筑材料。
木构架承重建筑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具有普遍意义。它的产生、发展、变化贯穿整个古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木构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浙江余姚河姆渡的干阑木构誉为华夏建筑文化之源。它距今约六、七千年,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3。竹子:竹子在食品、房屋、家具等许多领域的应用历史悠久。在许多国家,竹子以多种方式得以巧妙利用,一生都可为人类服务。竹子是房屋建造和其它结构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作为品质优良的建筑材料,竹子比较便宜,且容易加工,可以在许多产竹国得到。传统的竹构建筑,以捆扎/搭建的方法成型,力的传递与木构建筑无异,也是支撑/悬挑式的。
4。石头:欧洲人发展了辉煌的石构建筑体系。中国在这方面稍逊,由赵州桥一些例子。
5。混凝土:引用一段话“混凝土看起来很像是一种十分现代化的建筑材料,但实际上它是古罗马人发明的,古罗马人在石灰和沙子的混合物里掺和进碎沙子制造出混凝土,他们使用的沙子是称为“白榴火山灰”的火山土,产自意大利的玻佐里地区。古罗马人将混凝土用在许多壮观的建筑物上。像古罗马圆形剧场——罗马最宏大的圆形露天斗技场这样的建筑物,如果没有混凝土,建造起来就非常困难。公元476年古罗马衰落后,在发明史上发生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事件。因此,用白榴火山灰制作混凝土的技术在西方逐渐被人们所遗忘。1756年,英国工程师约翰·斯米顿重新发现这一技术,那时他正在寻找一种用来建造德文郡的埃梯斯通塔地基的材料。以后工程师们发现其他沙子可以用来代替白榴火山灰,这样,在建筑物中使用混凝土再次广泛流行起来。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人约瑟夫·莫里尔产生了用铁条加固混凝土的想法,这为在现代摩天大楼和其他大型建筑物中大规模使用混凝土铺平了道路。”
6。茅草:盖茅草屋顶是英伦诸岛建筑工艺中最古老的一种。虽然茅草一直用于盖村舍和农场建筑物,也曾一度用于建筑城堡和教堂。盖茅草屋顶是一项独特的工艺,常常是家庭世代相传的。像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茅草屋顶工艺从中世纪以来几乎就没有什么变化。现在英格兰、威尔士有800多名专职盖茅草屋顶的工人,他们不但维修和更换老屋顶,还盖新屋顶。许多房主选择茅草屋顶不仅是为了美观,而且还因为他们知道茅草能使他们冬暖夏凉。
7。马赛克:源自古罗马和古希腊的镶嵌艺术。那时,古罗马人用不同颜色的小石子、贝类或玻璃片等彩色嵌片拼合组成缤纷多彩的图案。这种古老的艺术形态,在数千年前,人们就已把它作为地板、盾牌、雕刻和宝石等物品的装饰之用。到了拜占庭时期,被古罗马人高度图形化的马赛克艺术空前盛行,因嵌片表面质感有强烈的装饰韵致,当时的基督教堂大都用彩色玻璃马赛克作装饰。
8。玻璃:
8。1玻璃的发明:很早,但一直以来被作为昂贵的装饰品,古代遗址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玻璃的发源地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两河流域所在地中东或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埃及是一个很早就知道玻璃制造奥秘的国家。早在公元前16世纪,古埃及就出现了玻璃珠子和玻璃镶嵌片。公元前155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在古埃及和两河流域都出现了玻璃器皿。公元前4世纪埃及又发明了玻璃铸模工艺、车花、镌刻和镀金工艺。公元前1世纪叙利亚人创造了吹制工艺,可以将玻璃液随心所欲地吹成各种形态的器皿。以后相继出现了模具吹制法,这是批量玻璃器皿生产的开始。
8。2浮法玻璃: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人阿拉斯泰尔.皮尔金顿爵士开始倡导以革命性的浮法生产工艺生产玻璃,今天,超过90%的平板玻璃使用浮法工艺生产.
9。油漆:其实源于我们祖先的发明——大漆和桐油,中国早在商代就开始用天然大漆制作精美漆器。
10.钢筋混凝土:约泽夫·莫尼哀(1823—1906),法国园艺家,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1865年,法国园艺家约琴夫·莫尼埃在砌花坛时,为防止被人踩坏,试着将铁丝编成根的形象,将粘合性更好的水泥、沙子、小石子浇灌一起。获得了包括钢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紧随其后应用于公路护栏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的专利。1872年,世界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美国纽约落成,人类建筑史上一个崭新的纪元从此开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1900年之后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1928年,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出现,并于二次世界大战后亦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以及19世纪中叶钢材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与大跨度桥梁的建造成为可能。
11。钢结构:
1660虎克发现材料变形与受力大小的比例关系(虎克定律)
1744欧拉Euler推导出压秆稳定极限荷载公式,沿用至今。
1779第一座铸铁拱桥,英格兰Coalbrookdale大桥建造完成。
1786法国建造巴黎法兰西剧院,铁+玻璃顶。欧元上有没有?
1820美国费城建造第一栋铸铁建筑(名称?)
1828维也纳建造第一座钢桥(名称?)
1851年,伦敦花匠帕克斯顿设计的“水晶宫”展览馆,为玻璃铁架结构,完全表现了工业生产的机械本能。“水晶宫”开创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
1856美国开始产钢
1874第一座大跨钢桁桥EadsBridge在圣路易(St.Louis)建成
1881电弧焊工艺问世
1883布鲁克林(Brooklyn)吊桥完工.始建于1869年
1889年,法国世博会上设计的“埃菲尔铁塔”和“机械馆”,“埃菲尔铁塔”为高架铁结构,塔高328M。“机械馆”是空前未有的大跨度结构,刷新了世界建筑的新纪录,长420M,跨度达115M,结构方法首次运用了三铰拱的原理。
1889CHICAGO的TheRandMcnallyBuilding(图中4号楼)建成,成为第一栋全钢结构的大厦,10层。
18903月苏格兰福斯桥(FirthofForthBridge)完成,用钢55,000吨,57条生命。8百万铆钉运回家。
1907美国设立伯力恒钢厂(BethlehemSteel)
1908伯力恒(BethlehemSteel)开始生产热轧型钢
1909年,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彼得。贝伦斯设计了“柏林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以钢结构为骨架与大玻璃窗为特点,被称为是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1909美国麻州采用热轧型钢用于建筑结构
1914匈牙利Kazinczy证实梁具有塑性铰极限行为。
1921美国钢结构学会AISC成立
1923AISC年發行第一版钢结构设计规范AISC-ASD(容许应力法)
1930耐候钢问世
1931纽约帝国大厦完工,102层,高381米。
1944柱研究学会(ColumnResearchCouncil,CRC)成立(后改名稳定学会?)
1940LehighUniversity开始研究结构及构件的极限强度
1947高强度螺栓规范出版
1950?中国东北制定钢结构设计内部规定
1953建成世界第一个悬索屋面,美国北卡罗里那州的雷里体育馆(RALEIGH大剧院?),现代悬索结构的开始。
1954中国颁布第一本《钢结构设计规范》(结规4-54)容许应力设计法。
1955苏联颁布НйТУ121-55规范。日本中之岛制钢所开始生产轻量型钢。
195612月中国采用苏联颁布НйТУ121-55规范为参考规范。
1957第一次将塑性设计法用于建筑
1960日本积水(SEKISUIHOUSE)公司推出A型钢结构住宅。
1961建成北京工人体育馆。中国现代悬索结构的开始。
1962日本大和公司推出A型钢结构住宅。
1964中国第二本《钢结构设计规范》颁布。
1965日本松下住宅推出R2N型钢结构住宅。
1970当时世界最高大厦纽约世界贸易大厦建成,高410米
1973当时最高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SearsTower完工,110层,高442米。
1974中国颁布TJ17-44(半概率,半经验的设计法)
1976在加拿大的西安大略大学进行的风洞实验室研究。这一研究对MBMA、SBC和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规范中风荷载的规定做出贡献,广泛用于低层金属结构系统。同年,法国USINOR发展可耐900℃的耐火钢。
1980日本钢管公司NKK发展OLAC钢板工艺(TMCP钢板)(2002年NKK被美国国家钢铁公司收购?)
1983美国钢结构学会AISC颁布第一本AISC-LRFD,极限设计法
1988中国颁布《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概率极限设计法
1994日本公布JISG3106SN钢材标准
1995阪神地震钢结构抗震性能展现
1997/8钢结构专业论坛www.okok.org诞生,2002.5.16重建,2002.4改名中华
钢结构论坛。
1999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产钢国。产钢量过亿吨。台湾容许应力设计法,极限设计法于1月1日颁布施行。9月21日地震,震后钢结构使用范围大增。
12:膜:
1917年有一位名为兰彻斯特的美国人建议利用新发明的电力鼓风机将膜布吹胀,作野战医院。
1946年,有一位名为华特贝尔德的人为美国军方做了一个直径15m圆形充气的雷达罩。由此而衍生出了一个新的工业产业,在1956年以后美国一共建立了约50多家的膜结构公司,制造各种膜产品,用做体育设施、展览场、设备仓库、轻工业厂房等。
1960年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弗赖奥托先生,先后于1962和1965年发表了研究膜结构的成果,并同帐篷制造厂商合作,做了一些帐篷式膜结构和钢索结构,其中最受人注目的是1967年在蒙特利尔博览会的西德馆,其在欧洲,尤其是德国,可以说是开了膜结构构商业化的先河。
1968年,美国纽约的建筑师布罗迪和哥伦比亚的大卫盖格教授合力争取到了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美国馆的设计权做成了9290m2的展览馆,从而开启了气撑式膜结构的新页。
1973年在圣太克罗拉的加州分校办建了一座气撑游泳馆(活动屋顶)及学生活动中心,从此永久性膜结构便正式在美国风行。
13。铝:
13.1铝:1746年Pott从明矾中制取一种金属氧化物。Marggraf认为粘土和明矾中含有同一种金属氧化物。1876年Morveau称此种氧化物为氧化铝Alumine(英文为Alumina)。1807年英国Davy试图用电解法从氧化铝中分离出金属,未成功。1808年他称呼此种拟想中的金属为Aluminium。以后沿用此名。
金属铝最初用化学法制取。1825年丹麦Oersted用钾汞还原无水氯化铝,得到一种灰色的金属粉末,在研磨时呈现金属光泽,但当时未能加以鉴定。
1854年法国Deville用钠代替钾还原NaCl—AlCl3络合盐,制取金属铝。当时称铝为“泥土中的银子”。
自从1887~1888年间电解法炼铝工厂开始投入生产之后,化学法便渐渐弃用了。在此之前的30多年内采用化学法总共生产了约200t铝。
1867年发明了发电机,并在1880年加以改进之后,才使电解法可以用于工业生产。
13.2铝合金:铝合金的发现也是挺偶然的。1906年,法国工程师维尔姆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含有一定成份其他金属的铝合金其硬度和强度均有所增加,这就是第一种铝合金,后来由杜拉金属公司制造成功,故称为杜拉铝。
14。塑料:
14.1:19世纪50年代,摄影师帕克斯查看了处理胶棉的不同方法。一天,他试着把胶棉与樟脑混合。使他惊奇的是,混合后产生了一种可弯曲的硬材料。帕克斯称该物质为“帕克辛”,那便是最早的塑料。
约翰·韦斯利·海亚特改进了制造工序,并且给了“帕克辛”一个新名称—“赛璐珞”(假象牙—译注)。
1909年,美国的贝克兰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20世纪30年代,尼龙又问世了,被称为是“由煤炭、空气和水合成,比蜘蛛丝细,比钢铁坚硬,优于丝绸的纤维”。它们的出现为此后各种塑料的发明和生产奠定了基础。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塑料的原料以石油取代了煤炭,塑料制造业也得到飞速的发展。
14.2:塑料建材:pvc、塑钢门窗、塑料地板等。

关于材料的反思
1。在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之前,人类的冶炼、合成、制造、加工技术的进展是缓慢的。可以说建筑多是对于自然材料的充分利用而已。自然材料的力学性能往往有很多局限。比如石材、砖等砌体的受拉性能不好,木材的加工连接复杂,都使得高层、大跨度建筑的建造比较困难,或者是虽然能够建造出来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富。好在古代的人口密度没有现在这么大,于是也没有相应的迫切的要求。由于这些限制,古代许多大规模的人口集会不得不在室外举行,例如罗马的运动会,故宫太和殿前的朝拜仪式等。而例外的是西方的教堂,这种壮丽的室内空间要耗时数百年的时间。
2。虽然自然材料有很多物理力学的局限,但是对于中、小型建筑的建造,还是能够胜任的。特别对于住宅,人们并不需要多么宏大的空间——300平米、2-3层即可,于是住宅建筑艺术到近代已经发展得已经非常成熟。各种各样的风格的建筑取材于当地的材料,适应当地的气候,满足当地的人的生活方式,结合当地的地理地形条件......,这种建筑经过数千年的探索确实已经升华为一种全方位满足人的生理、心理、文化需求的艺术。
3。近代的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可以看出,随着物理、化学、冶炼、合成加工技术的进步,人工材料(金属材料、化学合成材料、各种复合材料等)已经占据了主流。新人工材料逐渐取代了旧天然材料。我们可以观察一下今天的建造方式:结构通常是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的,外饰面材料有各种金属板、幕墙、面砖、涂料.......,室内有各种管道和机械设备,还有各种室内的装修。人们现在可以轻易地、快速地建造出高层、大跨度建筑,并且有水、电、通风、空调、电梯等一套设备。在这方面确实有很大进步。建筑技术满足了现代社会的人口高集中、运行高速度的要求。
4。那么传统材料是否退场了呢?回答是否定的。相反在现代社会,人们却产生了强烈的回归自然的需求。人是自然之子,人对自然和自然材料有着本能的亲近感。木材、砖、瓦、木材、石材,这些材料如同树木、水体、山石、草坪、花朵、自然光、自然风、新鲜空气一样,是人所喜爱的。于是陷入了矛盾之中——需要人工材料实现高效的功能,需要自然材料满足心理的需求。于是产生了一种解决的方法,就是人工材料的结构骨架+自然材料的表皮装饰。可以看到当代中国的住宅就是走得着一条道路。人们曾经欢呼柯布希埃的绿地中的高楼的居住模式——有着现代的简洁形体和线条,但最终却发现最高级的居住方式还是山野丛林中的传统别墅。于是出现了模仿传统住宅的新住宅,其方式就是用面砖代替砖,用石材贴面代替石材砌筑,用木材装饰代替木构架,用瓦装饰代替瓦,用GRC线条代替雕刻的线条,用防木铝合金窗代替木门窗.....
5。人口的增长和高度集中使得大部分都市人终生注定无法实现山野丛林别墅的梦想,集合住宅、高层住宅是都市人的必然归宿。可以看到人们对“鸽子笼”的优化的努力——万科创造了情景花园洋房,就是多层建筑层层退出一些露台,使得“有天有地”的梦想能够近似地实现。这可以说是人工材料的结构技术为现代都市人接近自然做出的一点点小小贡献。类似地,有一些高层住宅中引入了空中花园;高层建筑引入别墅的装饰符号等。都是试图增加居住品质的努力。可以预见,在居住类建筑中,永久的主流是回归自然,回归人工材料,回归自然景观和空间——因为这是人类的本能的深层需求。可以看到一些类居住建筑如度假酒店、疗养院、旅游类建筑都在回归传统,回归历史,回归文化。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反动,装饰主义的回潮,乡土建筑的复兴,批判的地域主义,均依此为深层的心理原因。——由此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并不是什么东西一旦贯上“现代”这个称号就是好的,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是应该被抛弃的。——君不见,“塑料”这种现代材料现在已经成为劣质的代名词,而玻璃永远不能取代钻石,木材地板永远是最舒适的。
6。从赖特的两个别墅想到的:A、草原别墅——赖特的草原别墅继承了传统的精华,砖、木材、坡屋瓦顶、壁炉、坐落于自然之中。同时赖特又发挥了现代材料结构的潜力,他用框架创造了“流动空间”,用玻璃创造了室内外的融为一体的交流。B、落水别墅——赖特用混凝土的悬挑能力实现了对水溪的跨越和大平台的构成,保留了石材墙体材料与自然的融合。可见赖特是一个明智的人,他不崇拜所谓现代,而是从人性出发来考虑一切。所谓现代在他这里仅仅是一种“技术工具”,用来更好地满足人亲近自然需求的“工具”而已,他要“有机建筑”而不要“国际式”。C、反观察柯布希埃的那栋平顶的空中花园的萨非伊别墅,实在是制造了一个“居住机器”,“革”了传统的“命”,试问有几人还在盖这种别墅?空中花园哪比上自然花园?白天和机器打了一天交道的现代人,有谁还愿在下班后走入另一个机器?
7。场所,是一个好的概念。“自然场”适合人类放松身心,而“人工场”则适合高效率、快节奏的运行。于是,在航空港、火车站、办公楼等这些类型建筑,则以人工材料为主,特别是精密的节点构造、新式的幕墙、展露的钢结构、金属板、磨光的石材等——营造出“高技现代”的氛围,人在这种场所中会产生精神的集中和紧张,利于高效率地办理事务。密斯可以说是人工材料运用的大师,密斯式的摩天大楼曾风靡世界。但他的那栋玻璃住宅却被业主告上了法院。可见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并无优劣之分,只是适合不同场合而已,掌握材料与人类心理反应之间的联系,是正确应用材料的基础。
8。瓦之美——瓦,这种小块的陶土烧制材料,真美。它铺在坡屋顶上。而坡顶顶的好处是可以使水迅速流下来,避免屋顶积水造成渗漏。瓦虽小,但依照一定规律铺起来。雨水从脊瓦流下来,顺着瓦沟,流到瓦当,流到达地面。瓦有着优美的肌理。四坡、两坡、老虎窗、锥形顶、烟囱.....等铺上瓦,形成丰富优美的第五立面——比乏味的平屋顶强多了。(但这种屋顶用到高层建筑上则显得滑稽,是一种生硬的嫁接)


任何一种对建筑的观察都是在某种“理论框架”之中发生的,专家的理论框架比大众更完善深刻些。专家是深入理解后的反应,而大众则以直观的反应为主。于是产生一些现象,理论基础深厚的“阳春白雪”为专家所欣赏,而大众的接受则滞后。大师是专家中的专家,是理论框架的建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