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到铜陵高铁路线图:《权术教科书 — 刀锋里盛开的血色王冠》 第五章、权谋九术(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46:21
    第五章、权谋九术
  
 五、奇正之术——正确处理“奇”和“正”
     奇正是中国古代兵法的一对概念,但是,在权谋领域里,奇正是属于一对矛盾着的方法的范畴。通俗来讲,堂堂正正谓之正,出其不意谓之奇,也就是说以力较力,用硬碰硬,这就是正;用谋较力,攻其不备,这就是奇。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在森林散布,突然有只大灰熊向两人扑来。一个人下意识地拔腿猛跑,另一个人迅速倒在地上装死。大灰熊追不上猛跑的那个人,又误认为倒在地上的是个死人(熊不吃死人),最后,两个人都得以逃生。在这个故事中,拔腿飞奔,这是一般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正;倒在地上装死,这是具有创新性的方法,我们把它称为奇。可以说,正就是按照力量发动的常规状态而动作,奇就是按照力量发动的非常规状态而动作。兵家讲“以正合,以奇胜”,说的就是不仅要能够硬碰硬实打实,而且还要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关于奇正之术,历史上也有许多例子。其中,康熙智擒鳌拜,用的就是奇正之术。史书记载,鳌拜是顺治帝留下的顾命大臣之一。但是,熬拜权欲太旺,想要独揽大权,于是明里暗里排挤其他几位大臣,最后成了一个呼风唤雨、不把康熙放在眼里的权臣。自小熟读史书且聪明绝顶的康熙早就了解,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权臣杀幼帝另立太子的故事。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在自己身上重演,并且,为了夺回旁落的大权,康熙决定除掉鳌拜。
  按照一般的路子,皇帝要废掉哪个大臣,一纸诏书即可办到;但是,熬拜多年经营,在朝廷上势力盘根错节,如果光明正大堂而皇之的消去其权的话,很可能引起鳌拜的反扑,反倒容易把事情弄砸。因此,只有出奇制胜才能实现目的。从康熙的一生来看,他是一个善于“出奇”的大家。为了拿掉鳌拜,康熙先不动生色地将鳌拜的党羽以各种名义派出京城,逐步削弱鳌拜的势力;之后,康熙暗中动作,收人心植势力。一切准备就绪后,康熙八年五月,皇帝将善扑营官兵埋伏宫中,并下旨令鳌拜进宫议事。鳌拜没有识破康熙的计谋,进入皇宫,被康熙逮个正着。随后,康熙宣布鳌拜结党营私“以欺朕躬”,说他“种种劣迹难以数举”,并命人审问鳌拜,将其定罪。
康熙废鳌拜的故事,运用的就是奇正之术。首先,在鳌拜实力强大之时,无法以力对力,只得设谋抓之,这就是康熙的用“奇”;等到把鳌拜逮捕,康熙先是公布了鳌拜的罪过,又派议政王大臣审问鳌拜之罪,并依法剥夺鳌拜的权力,且从轻而处,将其圈禁起来。在这个故事里,康熙刚柔并济、奇正互用,尺度、分寸把握极为到位。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康熙小小年纪就已经具备了高超的政治斗争才能,而康熙后来也正是凭借其高超的政治才能,平三藩,收台湾,收万民,治天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的大好局面。
  奇正之术复杂深奥,自古以来被喻为兵家之大智慧。在权谋领域,善出奇者,往往能够用一些匪夷所思的招数,取得别人意想不到的成功。前文“邀名”一节中讲到陈子昂摔琴扬名的案例,其本质也是用奇。
  善于奇正之术者,往往能够对奇正灵活运用,做到“无不奇、无不正”的至高境界。也就是说,即可以做到奇正相成,可以使得奇正互化。《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每次到了事情无法处理的时候,就大哭一场;而结果往往能够赢得别人的同情,反倒使事情有了转机。刘备遇事就哭的本事,也可以算得是一个奇特的“用奇”之术了吧。
     六、进退之术——正确处理“得”和“失”
            进退之术,讲的就是人生的得和失。佛家讲堪破,就是强调突破“我执”,认为人只有懂得了得失,堪破了轮回,回到“空”的状态,才能够真正觉悟成佛。
  从大的方面来说,人生不过是一场空而已——繁华美景,过眼云烟;红颜白发,江山粪土。这就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懂得了事物发展的这个大规律,就具备了大胸襟和大智慧,就能够站在更高的境界来审视得与失、进与退之间的关系。佛家还讲“生亦何欢,死亦何哀”,如果连生死玄关都参破了,那么,又怎么会在面对个人得失时斤斤计较呢?
  花开得早必谢得早,人爬得高必跌得狠。所以,以得之超然,失之坦然的态度对待一切,就能够正确处理个人的进退。在政治斗争中,有时候会出现发达兴盛顺风顺水的局面。但是,物极必反,盛极即衰,这是再自然不过的道理。因此,在面临发达局面的时候,要懂得自抑、谦和,懂得留有余力,懂得后退。在发达顺利之时退后一步以求稳妥,这才是真正的权术,是人生的大智慧;一味冒进、急进,过于贪得往往会导致翻车。所以,在发达之时,若能参破得失,也就懂得了进退。
  在我国历史上,能够把得失看破、把进退之术运用纯熟的人不多,而张良就是其中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张良是战国末期韩国人。《史记》记载,张良的祖父三世为相,其父二世为相,张良一家五世为相,为韩国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韩国地处诸侯之间,加上国王不思进取,昏庸无能,最后,韩国第一个被秦国所灭。张良身兼丧国之痛,弟死不葬,舍家财而寻揽天下英雄,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事败后,流亡下邳,得到黄石公老人所传《太公兵法》。张良参加秦末农民起义后,先辅佐刘邦攻破咸阳,再助刘邦打败项羽,一统天下,可以说,为刘邦称帝立下了不朽功勋。但是,当刘邦分封天下准备厚赏张良之时,张良拒绝了刘邦的好意,只接受了很少的封赏。之后,张良逐渐淡出政坛,很少过问政事。正因为张良早就堪破了人生的得失,并不留恋人生繁华,也深知权力斗争的险恶,所以,他才能从“帝者师”退居“政治顾问”,并最后安享晚年,寿终正寝。反观韩信,刘邦打天下,在军事上多亏韩信之力,而且,韩信垓下之战杀死项羽,为大汉立下不朽之功,赏无可赏。但是,韩信并没有看破人生的得失,对于权力过于执着,不知道退就是进,失就是得,反而一味求进,结果被吕后杀害。一代英才,死于妇人之手,可悲可叹。
当然,在权力斗争领域,人们不可能放弃权力,这是由权力斗争的本质所决定的。但是,如果能够掌握进退之术,习得得失之道,该进时进,该退时退,这往往会比一味强行要有效得多。
  历史告诉人们,事物发展往往遵循着一个定理,行事符合了这个定理,就能够有所得;违背了这个定理,就会遭祸殃。许多时候,想要有所得,偏偏要后退一步,这样才能够有所得;越是不顾一切往前冲,可能越是失得多、死得快。这就如同汽车,真正的好车不仅要动力系统好,而且要制动系统好;也如开车的司机,真正的高手,不仅要提速技术好,而且更要倒车技术好。光有提速,没有倒车,对于开车而言绝对是不行的;光有向前,没有向后,对于权力斗争而言也是绝对不行的。时机有利,则趁机前行;时机不利,则区分守时。很多时候,大踏步地后退,是为了将来大踏步地前进。以退保命,以退为进,这就是进退之术的真正内涵。
要做到进退有度,首先必须要堪破得失。堪破得失有两种情况,一是懂得“得未必好、失未必差”的道理,这样,就能够不执着于某些东西,不强求必然得到;二是懂得“得有可能变成失,失有可能变成得”的道理,这样,就能够正确对待得失,防止得变失,化所失为所得。这就是以退为进,或者说是以屈求伸。众所周知,伸出去的胳膊打人不疼,缩回来的拳头才有杀伤力;青蛙直着腿跳不高,蜷着腿才能跳起来;虫子一直向前伸就爬不远,必须缩回来才能爬得远——大自然的这些现象告诉人们,“屈”和“伸”从本质上讲是同一种状体,在某种程度上,屈就是伸;同样,在另一些情况下,伸就是屈。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屈伸有度,这就是进退之道的更深层次的内涵。
  一般来说,做到“伸”比较容易,而做到“屈”则比较难了。因为“伸”就是爆发,就是张扬,就是运动,这比较符合人类的个性;“屈”就是隐忍,就是内敛,就是静止,这是比较难的。说屈伸之术并不难解,因为凡是伸着的人,无一不是屈着走过来的;说屈伸之术很难实行,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完全克制自己,屈身守份以待时机。
  要处理好进退屈伸,不仅要能看破,更要能忍耐。韩信忍胯下之辱、张良圯桥三献履,都是大丈夫以屈求伸的表现。历史上,也只有大智大勇之人,才能够做到“大忍”。苏东坡在《留侯论》里写道:“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勇也。天下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所挟者甚大,而其志甚远矣。”他称赞的就是那些特别能忍耐的以屈求伸的英雄。尼采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也提到,那些真正担负拯救人类命运的人物,必须具有骆驼般的忍耐精神。可见,以忍而行屈,以屈而求伸,以伸而致天下,这才是真正高明的进退之道。
  真正明了进退之道的人,是那些堪破了得失、不执着于得失的人,他们能够正确判断周遭形势和事态发展,当进则进,当退则退,进就是退,退就是进,进退无形,得失由心。唯如此,方可算达到了权谋高手的至高境界。
     七、韬晦之术——正确处理“显”和“隐”。
  上文说了进退的关系,接下来谈谈显和隐。在邀名一节中,我们谈到了邀名炒作的好处,其实,韬晦之术与邀名之法对立,应属一个范畴。不过,邀名之法是将事业做大做强的必备之法,比韬晦之术重要得多,所以拿在“六势”一章里讲;而韬晦之术则是在时机、条件、环境不利的时候运用的一种保位的措施,是属于防御手段的一种,平时运用相对较少,所以拿到九术里来谈,目的只是为了让读者了解“韬晦”之术的操作流程即可。
  上文我们曾提及《资治通鉴魏纪》中记载着司马懿韬光隐晦诛曹爽的故事。司马懿和曹爽都是魏明帝托付遗孤的大臣,但是曹爽弄权,骄奢无度,很快就把司马懿排挤出权力核心。但是,由于司马懿多年带兵,麾下能人才子众多,曹爽放心不下司马懿,所以,就派李胜去试探司马懿。当时,李胜正要出任并州刺史,于是借机到太傅司马懿家辞行。司马懿听说李胜前来,立刻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于是,他装出身染重病的样子,穿不了衣服,吃不了饭,连喝粥都流得满胸都是。李胜见状说:“大家都说您中风之症旧病复发,没想到您的身体竟然病成这个样子了。”司马懿假装气喘吁吁地说:“我年老体病,恐怕就要死了。你这次到并州任刺史,并州靠近胡地,要加强戒备。我死了,就把我的两个儿子托付给你了。”李胜说:“我是去荆州,而不是去并州。”司马懿假装听错了话,问:“你要去并州?”李胜又说:“是愧为荆州。”司马懿说:“我年老糊涂,没听明白你的话。”李胜告退后,回去禀告曹爽说:“司马公只比死人多一口气,形神早已分离,不用担心了。”想那司马懿乃是何等奸诈人物,当年诸葛亮在他面前也无可奈何,最后呕血而死;李胜在他面前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崽子,两个人政治斗争的水平不能同日而语。所以,李胜不仅被司马懿上演的假戏欺骗,而且还真的误以为司马懿大病将死,甚至后留流着眼泪对曹爽等人说:“太傅病体不能康复了,令人悲伤啊。”曹爽在得知司马懿重病的消息之后,就放松了对他的戒备。司马懿暂时在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曹爽则更加猖狂。不料,司马懿趁曹爽陪皇帝扫墓的机会,突然发动了政变,夺回了大权,将曹爽逮捕并最后杀害。
  在这个故事中,司马懿运用的装病示痴之术,成功欺骗了曹爽,使其放松了警惕。司马懿韬光隐晦以图将来的故事启示人们,在政治斗争中,当身处不利局面的时候,需要努力掩饰自己,收敛言行,尽量麻痹对手,使对手放松对自己的戒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存力量,待到时机有利的时候才能东山再起,有所作为。
要做到韬光隐晦,就需要正确处理好显和隐的关系。在权力斗争中,大都需要以显为主——无论是展示自己的力量以压制或震慑对手,还是要展示自己的决心以团结朋友号令下属,都离不开“显”字诀。但是,事物还有另一个方面。当“显”字不能为利反而可能致害的时候,则必须弃“显”而从“隐”,行韬晦之术以保全身。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想当皇帝,天下人几乎都知道。当时“竹林七贤”中有个叫阮籍的才子,无权无势,又身处乱世,只好借韬晦之术来保护自己。他每日纵情饮酒,不问世事。阮籍母亲去世的时候,阮籍正与别人下围棋。别人让他别下了,他非要拉着人家一决胜负。下完棋,阮籍又喝了两斗酒,然后,高呼一声,吐血几升。最后,哀痛憔悴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司马昭欣赏他,有个叫何曾的人在司马昭面前说他的话坏,司马昭都因为喜欢阮籍的才华,想拉笼阮籍为他服务,故而把他保护起来。有人给司马昭他出了个主意,让与阮籍联姻,这样就能够收服阮籍。司马昭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派人到阮籍家里提亲,说是要娶阮籍的女儿作儿媳。阮籍当然知道很司马昭的用意,司马昭名声不好,野心勃勃,阮籍并不想与司马家有什么瓜葛,也不想结这门亲。但是当时司马昭权势熏天,阮籍不能得罪司马昭,于是,阮籍开始假装“醉酒”。阮籍天天喝酒,每天都喝得酩酊大罪不醒人事。接连60天,每天如此。司马昭派来的提亲的信使根本没法跟阮籍说上话,他只好回去如实禀告司马昭。最后,司马昭业无可奈何地说:“算了,这个醉鬼,由他去吧!”阮籍借醉酒之名行韬晦之实,其手段不可谓不高了。
  总体来说,韬晦之术是处于守势的人所常常采用的一种手段。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不能让对方看出来。二月河先生写得《康熙皇帝》一书中,太子想借韬晦之术蒙蔽皇帝,反倒被康熙看出马脚,招来了祸端。另外,运用韬晦之术,要充分认清手段与目的的关系。韬晦之术是手段,伺机而起才是目的。因此,要在努力保护自己的同时,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最佳时机而争取作为。最后,我们用一句模仿《孙子兵法》中的一句名言概括韬晦之术——韬晦之术者,藏于九地之下而动于九天之上也。一隐一显,尽在其中矣。
     八、借力之术——正确处理“人”和“己”
  在权力斗争中,很少有人能够所向披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总会出现力有不逮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为了获得胜利,就需要向别人“借力”。
  前文曾提到不少借力之术的例子。汉高祖时期,刘邦准备更换太子,太子的老娘吕后坐不住了,生怕换了太子失掉荣华。但是吕后自己又失宠多年,对于保太子一事根本就无能为力,情急之下她想起了足智多谋的张良,向张良借力。张良说,皇帝想换太子,我也插不上话,没那个能力帮助太子。但是,张良给他们指点了个路子,让他们去找商山四皓。结果,正是靠着商山四皓之力,太子才保住了自己的位置,吕后也才保住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并把赵姬剁成了“人彘”。
  晚清重臣、卖国大盗袁世凯,当年从河南一个乡绅人家走出来,并一直到最后成了中华民国的总统。综观他的一生,人们发现,他得益于借力之术不少。话说袁世凯当年去投奔吴长庆时,在途上袁世凯结识了阮忠枢。通过交谈袁世凯中了解到阮忠枢在京城供职,并且还是当时大李莲英弟弟家的教席。袁世凯久浸官场,自然对于官场钻营之术深有所得。他知道,李莲英只是个太监,而弟弟的家实际上就是李莲英的家。所以,如果拿下阮忠枢这条线,就能够直通李莲英那里,并可辗转上达天听也。当然,当时的袁世凯未必能够料这么深,但是,结识了阮忠枢,为他后来飞黄腾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后来,袁世凯从朝鲜回来以后,开始积极钻营升迁的路子。后来,他通过这条线结识了李莲英,并且逢年过节拼命给李莲英送礼,竭力讨好李莲英,将其引为内宫奥援。传说当年袁世凯晋见慈禧之时,李莲英曾对他说,老佛爷最近心情不好,你说话可得悠着点。见袁世凯紧张无状,李莲英就对袁世凯说,你可以看我的脚行事。如果你的话太后爱听,我就把脚并起来,那你就可以往下说;如果你的话太后不爱听,你就把脚张开,你可就别说了。袁世凯照此来做,果然慈禧大悦。上述引用的故事是否真实,这有待考察;但是,袁世凯巴结李莲英,让李莲英为其通风报信、帮助他赢得慈禧的欢心,这在历史上却是彰彰可考的。袁世凯与李莲英属于不同的两个系统,为了达到取得慈禧信任,袁世凯竭力拉拢李莲英,借助李莲英之力谋求仕途进一步发展。从这个事情上看,袁世凯是擅长借力的高手。
  在权力斗争中,总会有敌、我、友三方。从朋友那里借得力量来发展壮大自己,或者借助别人之力打击对手,这都是借力之术应有之意。第一,借力以图发展。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为了克服困难,谋求进步,就需要从水平比自己高、实力比自己强的人那里借力。上文提到的袁世凯借助李莲英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二,借力以打击对手。这个招数在中国古代谋略奇书《三十六计》里曾经提到过,人们把这招称作“借刀杀人”。“借刀杀人”这个词虽然是个贬义,但是,方法无分对错,目的才是根本。运用“借刀杀人”的招数对付凶悍的强敌,有的时候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翻开历史书,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借刀杀人的故事。清兴之时,努尔哈赤曾带数万景兵,犯明,但三次遭到宁远守将袁崇焕的阻挡不得寸土,自己反而在战争中受伤。努尔哈赤壮志难酬,又加上伤势严重,不久之后就死了。皇太极继位以后的第二年,挥师南犯,结果又被袁崇焕打败。皇太极回去之后,秣马厉兵,苦苦准备数年,再次率兵攻打明朝。此次,他避开袁崇焕,从内蒙一线越过长城,绕道山海关后方,长驱而入,直扑北京。袁崇焕听说之后,急忙率部勤王,在京城广渠门外列好阵势,将奔袭而来的清军打败。皇太极要想夺取大明天下,就必须得除去袁崇焕。而袁崇焕此人治军有方,长于用兵,在战场上很难打败他。既然力取不行,只好智取。于是,皇太极定下借刀杀人之计,收买明朝宦官,让他们向崇祯告发,说袁崇焕让满兵入关,是自己想当皇帝。年轻的崇祯政治经验缺乏,听了宦官诬告之后勃然大怒,立即将袁崇焕下狱问罪。最后,崇祯决然地将袁崇焕斩首。皇太极打不过袁崇焕,但是,他可以借崇祯之刀除去袁崇焕。皇太极“借力”的方法很厉害,直接造成了明朝自毁梁柱,为清朝入关奠定了基础。      九、任势之术——正确处理“形”和“势”
  “势”指的是形势、外在的条件等因素。“任势”,说得就是要积极主动地营造有利条件,善于抓住转瞬即逝的时机,努力发展自己,或者积极打击对手。
  “势”是中国古人创造出来的富有哲学意义的概念。法家代表慎到讲势,认为势就是权力和政权。笔者认为,从权谋的角度来看,势就是良好的客观条件,形是自身的实力。自身的实力只有同客观的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换句话说,任势之术,就是要积极利用环境的有利态势。
  众所周知,权力斗争本质上是力量的较量。通常来说,力量大就会占据主动,获胜的几率就会多一些;力量小就会被动,取胜的几率要低很多。但是,光有力量还不行,还需要“势”来辅助。
  古人讲的“势”这个字很不好理解,笔者勉强作个比喻来说明一下。比如,两个敌对的人相斗争,有时候,即使拳打脚踢,甚至令对方身负重伤,也未必能够要了对方的命。但是,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把对方逼到悬崖绝壁之上,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就简单多了,有时候恐怕一个指头下去,都会令对方死无葬身之地。在这个比喻中,争雄斗狠靠的是力;而巧妙逼迫对方等上悬崖,造成自己一方实力极大放大,对方实力极大衰弱的局面,这种方法就是“势”。
  再比如,一块石头,如果按照平常的物体运行的规律,几乎不可能对人造成多么大的伤害;但是,如果这块石头是从高空投下的,或者是从山崖滚落下的,那么,这块石头就具备了较大的动能,而它很可能就会对人造成致命的伤害。石头还是石头,前一种情况对人基本够不成什么威胁,后一种情况则很可能要了人的命,为什么同样的石头差距会这么大呢?关键就在于“势”。
  有了“势”,就能够让自己的实力呈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没有势,则很可能出现力气大但反遭束缚的情况。秦朝末年楚汉争霸时期,刘邦和项羽胜负的关键之一,就在于二者一个善于力取,一个善于任势。
秦朝灭亡后,项羽携巨鹿之战的赫赫威名,自封为西楚霸王;分封19个王国,将刘邦赶到荒芜的巴蜀之地当汉王。项羽军事实力强大,但是为人刚愎自用,政治谋划不够高明,他焚阿方宫,杀害义帝,分封不公,残暴无德,大大失去了诸侯国和天下百姓的支持。这样,虽然项羽军事力量强大,但是,在人心方面、力量支持方面却受到很大限制。反观刘邦,他为人外表宽和,而且善于团结人,善于争取民心。入关之初就约法三章,废除秦朝苛法。废掉秦王之后,又还军霸上,与百姓秋毫无犯。义帝死后,亲自为义帝发丧。争取了彭越和英布为后援,使他们能够在楚汉对阵时不断骚扰项羽。这样,刘邦虽然军事力量不如项羽,几次都被项羽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但是,他善于任势,能够巧妙创造有利于自己不利于项羽的条件,并且能够把握时机实现双方力量对比的转化。刘备的一分力产生了十分的效果,而项羽的十分力却发挥不出来,其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刘备会用“势”。
  总之,在权力斗争中,“形”(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力量就没有一切;但是,势(条件)也非常重要。没有客观上良好的条件和有利的环境,力量再大也是白搭。因此,积极培育强大的实力,努力营造有利的态势,这才是权力斗争取胜的根本。
  任势之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趁势。所谓趁势就是当客观形势发展对自己有利的事后,就抓住时机,迅速发展自己,创造“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的局面。《三国演义》中记载黄巾起义时,张角曾经过这样一句话:“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作者借张角的这句话把趁势思想一语道尽。或者,利用大好形势,积极进攻对手,形成“趁火打劫”的局面。当年满清,就是因为看到中原内乱,方用出这步趁火打劫之计。二是造势。所谓造势就是当客观条件不具备,或者客观条件不利于己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创造有利自己的形势。《三国演义》中后来写道,刘备进了益州,庞统和法正两人劝刘备杀了刘璋,则益州唾手可得也。但是刘备拒绝说:“吾初入蜀中,恩信未立,此事决不可行。”按照刘备的意思,夺取益州是早晚的事,而且,这也是《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定下的大战略。但是,刘备刚入益州,虽然军事力量足以对抗刘璋,可他初到益州,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势”,没有恩义给百姓和官员,还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所以,贸然行事,事虽成而不可久也。因此,刘备主张“甚得民心”之后再行王霸之事。《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这个细节,虽然是作者虚构的故事,但是其中也蕴含着高明的造势之术。
   九术写到这里,基本上就写完了.综观整个体系,先讲什么是智慧,谋略和权术,这是起手部分;接下来,讲的是三法,六势和九术部分.因为法言道,所以落墨最多;因为术乃细枝末节,所以可以泛泛带过,写完了这些,还有一点权术心理学部分需要介绍.否则,徒有力和术,而无意和志,在波谲云诡的斗争中也容易败下阵来,这一部分贴完后,基本上就可以作为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