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天师mp3 全集:周恩来为什么恸哭失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46:03

周恩来为什么恸哭失声

 

 

 

据纪登奎回忆,九一三林彪外逃事件发生,周恩来坐镇处理完毕后,突然失态,在人民大会堂嚎啕大哭!这种情况在周恩来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复杂斗争的生涯中,是绝无仅有的。不仅在场的人们没有理解其真义,连马上得到汇报的毛泽东也未能立即作出准确判断。

当时纪登奎问周恩来怎么了,周只是连续说了两声:“你不懂,你不懂。”毛听到后的第一反应是:“他知道,林彪也离不开他!”而许多文章介绍此事时评论:“林彪叛逃,意味着文化大革命彻底失败了,他作为总理,如何向国人交待?”

但是,大家都没有理解这位经历了整个中国革命的当事人的心。

周恩来是在五.四时期与许多有识之士同时走上革命道路的。当时的中国,是在几千年封建社会经济基础与价值观突然解体,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思想突然大解放、而多数人却无所适从的年代,同时也是大动乱的时代。北洋政府前所未有的民主(而且也是迄今为止再也没有过的民主),总统、政府、议会三权分立,司法独立,抽象地讲,是一个非常先进非常现代的宪政时代。但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完全无法适应这样的变革。由于没有了人神合一的统治者——皇帝万岁爷,普通人心理没着没落,惶恐不安,封建遗老遗少遗民遗鬼们从内心深处呼唤真龙天子;而部分接受了西方现代民主文化的知识分子却将眼光盯上了最发达的美国和欧洲,对传统的封建官僚文化希望在一天内改变。残酷的现实是: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青年知识份子队伍急剧膨胀,而可供就业的岗位少之又少,毕业就是失业,前途渺茫。鲁迅小说《伤逝》描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况。社会的主导权在各地大大小小的军阀和附属于军阀势力的官僚集团。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社会:一根导火索就会带来剧烈的社会爆炸。这个导火索终于由外交事件引发了——这主要有青岛问题和外蒙问题。

接下来,南方国民党由议会斗争转向武装斗争,国共合作,军阀混战。北伐,蒋介石另立中央,宁汉合流,张学良易帜,共产党武装割据,国共内战,日本乘机入侵中国。

时势造英雄。毛泽东和周恩来就是其中两位。但两人却有着显著的差异。

周恩来是那种接受了西方先进文化的青年,他了解西方文化与制度的先进性,它所要奋斗的目标是“邃密群科济世穷”,是工商、市民阶层现代化知识分子的代表。留日、留欧,最后选择了苏俄的武装革命,以期在夺取政权的前提下建设强大的中国。国共合作期间,他曾与蒋介石共事,办黄埔军校,为北伐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国共分裂后,他与张国焘、贺龙等一起,南昌起义,创建了共产党自己的军队。他试图与苏联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密切合作,取得政权。总之,以周恩来的特殊经历和贡献而言,他实际上是共产党早期最重要的领导人、奠基者。他的旅欧经历成为大批具有西方精神的知识份子的精神领袖,这些人中包括了许多未来的重要人物,如邓小平;他的黄埔军校领导的身份,使得他成为国共两党高级将领共同的老师,这在未来的战争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它的南昌起义领导人的身份又使他成为共产党军队最大的门阀——林彪、陈毅等人都出其门下。他的这些辉煌经历和广泛人脉就是连毛泽东本人也望尘莫及。

但他最后却逐步沦为毛泽东的配角。

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中国是一个封建的农耕的国家,力量最大的是传统农耕文化。在那个时代,在没完没了的动荡之中,在人类先进的工商业文化和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取得主导地位之前,最有力量的还是农耕文化、农民,及其代表人物。

这个人就是毛泽东。

毛泽东出身于中国内陆腹地,传统农耕文化最为深厚的地区。辛亥革命以来,这片旧土也受到了外来的先进的工商文化的震撼和蚕食,饱读诗书、一肚子封建文化的毛泽东也被时代的风潮裹挟,卷进了动荡的大潮中。据回忆,当高举着“科学”、“民主”大旗的五四的风暴席卷华夏大地时,他却去了传统中国封建文化的发祥地——山东曲阜。他本是那些不习惯于没有人神合一的皇帝的那部分人中间的一份子。而这种人实际上占中国人的绝大多数!他也曾为袁世凯的中华帝国而激动过。他可以算一个爱国青年,但却是那种熟读史书,且有“彼可取而代之”的极大抱负的人。“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几十年后他曾看似谦虚实则洋洋得意地说。早年他曾想在湖南建立独立王国,后来在江西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延安时期他对年轻漂亮的才女丁玲声称:“我这里像不像一个小朝廷?”从西柏坡到北京的路上,他更直接地说:到了北京,不就是皇帝了吗?“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的帝王梦决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他却挂着几块“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社会主义”的金字招牌!这也是招徕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和涉世不深的知识青年的名片。

是的,他成功了。他依靠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国人头脑里积垢深厚的传统的农耕的封建的文化而大获成功。他用这些东西横扫了中国境内存在的本来就不多的外来的工商文化、科学民主与法制的现代文化。

但是,他的野心远未得到满足。朝鲜一战,虽尝到了老美的厉害,但却在与美国人的默契中保全了面子。他的注意力转向了争夺“社会主义阵营”的主导权。压在头上的斯大林死了,赫鲁晓夫看起来可欺。不就是你钢铁多吗?你还是缺粮户呢。老毛想。压倒你不难。凭着“一分建设十分宣传”的灵之又灵的锦囊妙计,超英赶美(心里念叨的是超过你苏联),不在话下。结果呢?“闯了大祸”,饿殍遍野!最让面子上过不去的还是赫鲁晓夫竟然讥笑中国是“大锅熬清汤的共产主义”!如此被揭短,把面子看得比天大的他绝对难以咽下这口气!可一时半会又无可奈何。只好朝自己人撒气:整你彭德怀这个倒霉蛋。而刘少奇等人因此不把我放在眼里,该死!整不过苏联老毛子,还整不过你!干吧,来一个天翻地覆,文化大革命,看你们谁还敢不怕我。这里哪有一点马列,却偏说成是马列的。

再说前些年那一天,赫鲁晓夫垮了。有了转机?是否有出气的机会了?没曾想新来的勃列日涅夫,比赫鲁晓夫还强硬,甚至要用核武器毁灭中国!而当初一心想逐步压倒苏联的老毛此时却独坐愁城,一筹莫展,竟然轮到老冤家美国佬乘机来“发扬绅士风度,救助弱小”,我毛泽东肯定被他们小看了!于是乎大病一场,急速苍老。此时的毛泽东,虽还被国人奉为至神,实际在国际上早已英雄气短,他所做的只是不想“输给蒋介石”,而要像金日成那样,找一个毛家后代“继承大统”。

1970年对于老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巨大的转机。这个骨子里的传统儒教徒终于有了寄托:毛家有了男性后代。此时他突然改变了“活着就要折腾,天塌地陷也在所不惜”的极端人生观,他想让历史延续下去。一向出乎人意料的他仍然是为人之所不敢为,竟然想到拆了天安们城楼重盖!“拆旧楼建新宇”的方式让周恩来的心灵受到重重一击。周恩来多么聪明的人,这是什么信号他不明白吗?城楼重建后,在挂国徽时,他激动地说:“天安门城楼是社会主义的讲台,全世界都看着我们呢。国徽要找可靠的人挂,不要挂歪了!”此时,他已经打算为真正的社会主义而牺牲,粉身碎骨在所不惜了。

历史的车轮在沉重的移动。林彪的问题到了爆发的时候。林彪是在文革中以枪杆子支持者的身份成为“法定接班人”的,虽然据说林并不怎么赞成文革的做法,但他为了自己的地位,还是充当了残忍的打手。其实老毛并未把它当成真正的接班人。据说毛认为林彪是一幅短命相,没有帝王之气,且体弱多病,吸毒。毛根本就认为林活不过自己。不过,毛还是嫌林死晚了,怕有变化,如是采取措施逼走林。恰好逢苏联企图下毒手核袭北京,林彪作出了逃往苏联的决断,折戟沉沙。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周恩来的担忧越来越深。林彪毕竟姓林啊!他是可以接受的。可未来的中国究竟姓什么?弱冠之年参加革命,追求科学与民主,为中华的强盛而奋斗,但而今,民生凋敝,经济崩溃,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历史绕了一个大圆圈,又回到了起点。当初的理想何在?今后的出路何在?如果封建主义彻底复辟,他,一个历史人物,一个职业革命者,如何向历史交代?子孙后代又会怎样看他?

于是,他哭了!他发自内心撕心裂肺地痛哭!

擦干了眼泪,他作出了决定。“无论如何政权不能落到他们手里!”

“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长此不改正,势必出修正!”面对严重警告,他装聋作哑,软磨硬泡。他绝不做陈平!

不幸的是,他被人抓住了弱点:他患了膀胱癌。他在劫难逃,但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知道,有人对他恨之入骨,要把他打成“叛徒”,死了也不会放过他;他更清楚,究竟谁背叛了中国革命,蜕变成了刘邦似的不折不扣的封建君主。

他为自己的人生作了最后的交待。

他成了横亘在封建道路上搬不动的巨石。他死了,他的骨灰化作青烟而去,但他为历史赢得了时间,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留下了数粒火种。

安息吧,周恩来!你尽力了,你没有失败!

 

P.A.Y

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