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规划村名单:你为谁披上袈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15:26
 你为谁披上袈裟

1、不羁的西藏情圣:六世达赖仓央嘉措http://baike.baidu.com/view/49877.htm

2、袈裟和泪一诗僧舒曼殊:http://baike.baidu.com/view/33776.htm  3、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李叔同:http://baike.baidu.com/view/5406.htm  4、流落民间的皇子一休宗纯:http://baike.baidu.com/view/4730.htm  《牡丹亭》中语曰:“情不知所起,一往情而深。生而不可与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杜丽娘与柳梦梅有情人终成眷属。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碳兮万物为铜”,天灾人祸亦或国破家亡,相爱的人即不能厮守。于是,这世上就有了这样一类人,他们甘心披上袈裟,似普通僧人一般,芒鞋破钵贫寒下半生,诵经念佛撞钟度余生。但是,他们从来不曾真正忘情于世,即使飞升成仙,亦不为长生,只为佑谁喜乐平安,谓以情僧。今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看看他们因何出家为僧。   §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和他的情诗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的真言。   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据传,这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写的情诗。   仓央嘉措还有一首流传非常广泛的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仓央嘉措短诗   其一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其二   一自消魂那壁厢,至今寤寐不断忘。当时交臂还相失,此后思君空断肠。   其三   手写瑶笺被雨淋,模糊点画费探寻。纵然灭却书中字,难灭情人一片心。   其四   至诚皈命喇嘛前,大道明明为我宣。无奈此心狂未歇,归来仍到那人边。   其五   入定修观法眼开,乞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其六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其七   一见卿卿倍关情,欲与卿卿缔鸳盟。欲问美人心上意,同衾同穴伴死生。   其八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其九   洞房一夜照花烛,卿卿嫁作他人妇。相思如狂心如灰,为情憔悴向谁诉?   其十   侯门一入似海深,欲讯卿卿问鬼神。此情惘然逝如梦,镜花水月原非真。   其十一   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六世达赖仓央嘉错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公元1683年,他出生于生于藏南门隅地区宇松地方的一户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的农民家庭,从小资质灵敏,1697年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和达娃卓玛的情缘  他写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他过着活佛和俗人的双重生活,其中有两首是这样写的:   在那东方山顶/ 升起皎洁月亮/ 年轻姑娘面容/ 渐渐浮现心上   黄昏去会情人/ 黎明大雪飞扬/ 莫说瞒与不瞒/ 脚印已留雪上   守门的狗儿/ 你比人还机灵/ 别说我黄昏出去/ 别说我拂晓才归   人家说我的闲话/ 自以说得不差/ 少年我轻盈步履/ 曾走过女店主家   常想活佛面孔/ 从不展现眼前/ 没想情人容颜/ 时时映在心中   住在布达拉宫/ 我是持明仓央嘉措/ 住在山下拉萨/ 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后面林园的湖中小岛上,修建了一座名叫龙王潭的精美楼阁,在这里邀集拉萨城里的男女青年,在一起唱歌跳舞,饮酒狂欢,仓央嘉措编写了很多的情歌,让大家演唱,这些情歌很快在西藏传唱开来,很受人们的喜爱。   他们在仓央嘉措的诗歌中,发现了这样一首暗示性很强的诗:   云间白色的仙鹤啊,   请把翅膀借给我,   我不会往很远的地方飞,   我到理塘转转就回来。 根据这首诗歌的意思,人们认为六世达赖很可能在理塘地方转世,他们去了理塘,通过多方面验证,找到了一个聪明富态的男孩,后来这个男孩被迎请到布达拉宫坐床,他就是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   五世达赖喇嘛66岁时在布达拉宫圆寂,他手下的总管第悉桑结嘉措自作主张隐瞒了达赖喇嘛的死讯,他向外公布说达赖老了,又有病,需要每天在密室里闭关静坐,研习佛法,不愿公开露面,同时,他秘密派人四处寻访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
情僧苏曼殊——负尽狂名十五年 苏曼殊   清末民初,名振一时的天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和翻译家苏曼殊(1884~1918)以僧名风闻那个时代,他十六岁出家,以半僧半俗的形象参加了革命党,被世人称之为奇人。 苏曼殊与养母河合仙合影   童年的苏曼殊没有感到多少家庭的温情,他在倍受冷漠的环境中一天天长大。族人对这个异族所生的孩子总是看不惯,苏杰生的妻子陈氏更是把河合仙氏和曼殊看作眼中钉。河合仙氏受不了白眼,只好返回了日本。这一年,苏杰生经营亏本,回到广东,从此家道渐渐中落。   苏曼殊诗选   西京步枫子韵   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蓬二十年。   忏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   题《拜伦集》   秋风海上巳黄昏,独向遗篇吊拜伦。   词客飘蓬君与我,可能异域为招魂?   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陈独秀)   孤灯引梦记朦胧,风雨邻庵夜半钟。   我再来时人已去,涉江谁为采芙蓉?   樱花落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何处   何处停侬油壁车,西陵终古即天涯。   拗莲捣麝欢情断,转绿回黄妄意赊。   玳瑁窗虚延冷月,芭蕉叶卷抱秋花。   伤心独向妆台照,瘦尽朱颜只自嗟。   本事诗   无量春愁无量恨,一时都向指间鸣。   我亦艰难多病日,哪堪重听八云筝。   丈室番茶手自煎,语深香冷涕潸然。   生身阿母无情甚,为向摩耶问夙缘。   碧玉莫愁身世贱,同乡仙子独销魂。   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   淡扫蛾眉朝画师,同心华髻结青丝。   一杯颜色和双泪,写就梨花付与谁?   愧向尊前说报恩,香残玦黛浅含颦。   卿自无言侬已会,湘兰天女是前身。   春水难量旧恨盈,桃腮檀口坐吹笙。   华严瀑布高千尺,不及卿卿爱我情。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属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相怜病骨轻于蝶,梦入罗浮万里云。   赠尔多情诗一卷,他年重拾石榴裙。   九年面壁成空相,持锡归来悔晤卿。   我本负人今巳矣,任他人作乐中筝。 苏曼殊自己也从事小说的创作,从1912起他陆续创作而成的小说有《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6种,另有《天涯红泪记》仅写成两章,未完。这些作品都以爱情为题材,展示了男女主人公的追求与社会阻挠间的矛盾冲突,作品多以悲剧结尾,有浓重的感伤色彩。   二十文章惊海内——弘一法师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一曲《送别》唱到今天,激起人们多少往日情怀!这首名歌的曲作者,是美国音乐家福斯特;而词作者,便是我国近代艺坛上的一位杰出的先驱人物: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 李叔同演茶花女 李叔同(原名文涛,别号息霜,法号演音、弘一)曾经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正如他的弟子——著名画家丰子恺所说,他是我国最早出国学文艺的留学生之一;是最早提倡话剧,最早研究油画,也是最早研究西方音乐的艺术教育家之一。 1911年3月,李叔同在东京美术学校毕业。此为毕业时的合影,中为李叔同。 一首《金缕曲》述志,其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漾情不断淞波溜。恨来年絮飘萍泊,遮难回首。 在留学日本之前,李叔同就已参与戏剧演出实践。此为李叔同在上海票演京剧《黄天霸》造型。 李叔同在南洋公学时英文就学得很好,曾细读原本的《莎士比亚全集》,对西洋戏剧倾心已久。 李叔同将出家时,与他的学生刘质平(左)、丰子恺(右)合影 浙江一师是当时国内有影响的学校,师生中都英才辈出。而丰子恺、刘质平等文化名人均就读于此,是李叔同的得意门生。 然而,这位渐臻于完美之境的大艺术家,却在“五四”运动的前夕、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定慧寺出家,正式皈依佛门。 据丰子恺回忆,李先生经常把自己不用的东西分赠给弟子们,仿佛即将远行一般。有一天,李叔同由校工闻玉陪同,到大慈山辟谷,断食达十七天。他还将断食的感受详细记录于《断食日志》。 弘一法师李叔同 弘一法师写经,是以心安神定,高度镇静的功夫,运之于腕,贯之于笔,传之于纸,故有敛神藏锋的气韵,写毕,往往满头大汗,非常疲劳。 关于李叔同先生皈依佛门的缘起,众说纷纭,但无论在俗、出家,李叔同的“尘缘”实际上从未断过,且十分认真执着和彻底。他传奇般的一生充满诗意和神秘感,今天的人们,观照昔日弘一大师的尘缘萍踪,想必会多一份对人生的感悟和启示!
风狂的一休:公然讴歌自己与盲女的爱情 一休

一休被视为“疯狂”的缘由之一,是他公开声称自己“淫酒淫色亦淫诗”,而且在1471年七十八岁时,遇到一名名叫森的盲女,彼此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为此他写过许多情诗,袒露自己的爱情生活。在题为《梦闺夜话》的诗中,他这样写到:“有时江海有时山,世外道人名利间。夜夜鸳鸯禅榻被,风流私语一身闲”。当时的日本佛教,禅僧和女人私通更是公开的秘密。也曾流行这样的谚语:“不为者佛,隐匿者上人”。但这些禅僧表面上却道貌岸然。一休宗纯厌恶佛门腐化后的虚伪丑态,要唤醒人们对于真实性的追求。而他不要师父给他的继承人证书,穿着破旧法衣参加盛大法会,拒绝居住华丽大寺,却宁肯流浪于荒僻小庵……而此菩萨示现又有几人能明白?详情点击

真实一休大师:流落民间的皇子  一休哥!当小叶子清脆的声音欢快地响起,聪明的一休应声而出。只见他盘坐在地,手指在大脑门上转个两圈,闭目静思,画外叮咚一声,小和尚睁开圆圆的眼睛,笑嘻嘻地说:有了!这是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的经典镜头他总是在思考中得到顿智,将各种难题迎刃而解,片中的一休就是以日本佛教史上最有名的禅僧——一休宗纯禅师为原型的。 历史上真实的一休宗纯禅师是最易受佛门内外误解诟病的僧人,因为他公开声称自己淫酒淫色亦淫诗,而且在他78岁时,遇到一名名叫森的盲女,彼此产生爱情。为此,他写过许多情诗,袒露自己的爱情生活。详情点击   编后语:盘点这些情僧并不是想说明什么,只是感动于他们的用情之深,“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这世上或许没有为林妹妹出家的贾宝玉,没有为情死死生生的杜丽娘,但总有一些情值得我们感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珍惜值得珍惜的人,不要让谁为自己披上袈裟。  载自:ChinaRen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