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长肖作新:对风险导向下内部审计参与企业治理问题的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6:29:08

对风险导向下内部审计参与企业治理问题的研究

中内协网 www.ciia.com.cn 点击次数:29
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提高风险意识、突破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瓶颈”,使内部审计与企业治理达到良好的互动,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战略发展最优化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而产生的企业价值变动。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大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商业竞争加剧,企业外受国际政治环境和金融形势、内受本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越来越难以预测,面临的经营风险也日益增大。在市场竞争中,风险伴随着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导向下的企业治理结构与内部审计的互动关系,对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尤为重要。

  一、风险导向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分析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性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机构增加价值、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并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做出评价,以提高它们的效率、帮助机构实现机构目标。由此定义可得出,在组织管理体系中,内部审计与董事会、高级经理层、外部审计并列为四大“基本主体”,四者之间的协同为有效治理奠定了基础。而我国《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是风险,风险导向审计是通过管理和控制风险,维持企业在激励竞争的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下,内部审计系统通过风险分析、评估来确定审计计划和具体项目审计重点,并且运用专门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首先,经营业绩的关键性风险实时监测和跟踪找出发生风险的根本原因,制定排除、防止或减轻风险的措施;其次,比较各种投资或筹资方案,选定规避风险的战略决策;最后,对存在严重风险的环节加以控制。正是这种以风险评价为基础的审计模式,使内部审计组织能够实时了解企业的风险状态,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并实现其二者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将有力地促进企业达成经营管理目标,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主要存在职能不清晰、缺乏独立性、信息化水平低、工作内容与时代脱节、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

  内部审计职能具有“双重性”,它既要担当企业领导参谋和助手的角色,又要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出发点产生偏离,进而导致内部审计职能模糊不清。与外部审计不同,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整体中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的人员配置、职务升迁、工作地位等均由本企业管理层决定,这使内部审计在组织、工作、经济等各方面都丧失了独立性。当今,会计电算化与管理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程度日益提高,而企业内部审计大多仍停留在经验判断、手工处理的阶段,导致内部审计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的作用得不到相应发挥。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尚处于传统的“查错防弊”阶段,多数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范围尚局限于传统的经济监督审计,对公司经济管理活动无法涉及,内部审计管理职能也无法得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更无权审计企业内部财务,因而对本企业财务收支活动缺乏有效监督。在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只对财务资料进行审核,缺乏与其职业相适应的敏锐洞察力和判断力,更缺乏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内审人员大多是在机构改革和重组过程中由其他部门转岗至内审部门,其专业技能与公司治理的要求差距甚大。

  二、构建治理结构与内部审计良性互动的架构

  (一)治理结构与内部审计良性互动的必要性

  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过程中,原来以不良资产处置为中心、以制度合规性为主要内容的内部审计,逐渐向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审计模式演进。在涉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营效益审计等更多内容的同时,内部审计的突出地位及重要作用也日益显露出来。内部审计的突出作用和意义就在于:履行监督职责,保证公司合法合规经营;发挥控制职能,促进公司治理科学化;发挥风险导向职能,强化公司风险管理;引进先进管理理念,改善公司治理效果;拓展企业工作范围,提升公司社会服务水平和意识;加强与外部审计的协调沟通,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空间。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现代企业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及抗风险能力的根本所在,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而内部审计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保障企业各项新业务的顺利开展、防范并化解经营管理中的各种风险问题上,对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内部审计不仅是企业内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监督和评价企业内控的主要手段,更是构建良好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实现企业治理结构与内部审计的良性互动,对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建立内部审计参与企业治理的良性架构

  在此,笔者拟以美国“安然事件”为例。在安然公司财务丑闻曝光之前,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多为董事会、高级经理层与外部审计的“三位一体”框架。“安然事件”的发生,彻底暴露出“三位一体”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缺陷,即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审计缺乏相对的独立性。提升内部审计地位,在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基础上,构建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的架构成为最迫切的要求。

  基于内部审计独立性原则,考虑我国特有国情,内部审计参与企业治理的架构应包括: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下设董事会、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地位与董事会平行,且具有改进监事会的职能,其本质在于是组成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一部分,不仅直接代表股东利益、负责监控企业外部会计事务以保障注册会计师对经理人的独立性,还对内部审计实施直接、有效、专业的领导以降低企业治理成本,尽可能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利益最大化。审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首席审计执行官(CAO)、董事长、监事会主席、所有、独立董事以及聘任的外部审计人员,该委员会由首席审计执行官全权负责,外聘的外部审计人员为执业注册会计师且其工作与公司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毫无关联。审计委员会具有向股东大会提请聘任、解聘、监管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决定外部审计报酬数额等权力,其整个系统的薪酬含审计委员津贴和公司内部审计基金两部分,不从公司领取其他酬金,而薪酬的多少则由股东大会表决通过。

  (三)建立内部审计独立架构模型的重要意义

  上述将审计委员会独立于董事会之外的架构模型,影响着监事会的职责分工,也影响着外部审计与董事会之间、内部审计与董事会之间的关系。将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赋予明确分工,并使之协调合作,监事会利用内部审计委员会的审计结果。同时,向全体职工和股东负责,其重点反映职工诉求、协调职工和股东的利益冲突,一旦发现问题即可要求审计委员会确认和提供调查结果;审计委员会所具备的聘任、解聘、监管会计师事务所和提请股东大会表决外部审计费用的权力,使得外部审计和企业经理层之间出现一条隔离带,而审计委员会成员中外聘的执业注册会计师也将成为独立董事的工作顾问,对公司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过程进行专业有效的监督和审计费用的科学估算。当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取代原有内部审计的管理者——总经理,则内部审计的直接领导者地位上明显高于总经理,这使内审工作的开展更加快、独立,而具有双层身份的独立董事将在内部审计委员会中拥有更多审查公司的权力,对董事长和总经理起到很好的制衡作用。

  三、结语

  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担负着强化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实现科学管理的重任。在应付各种风险的经营环境下,企业应针对内部控制的缺陷和管理的漏洞,提升内部审计沟通方式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在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实现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良性互动。

  (来源:《中国总会计师》作者及单位:宋国勇 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