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金湖路在哪里:情绪的真相(一):为何情绪不请自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49:31

自从上次明白了我的身体内的“气结”对我健康的影响,我对情绪的兴趣又被勾了起来,结合最近看的几本书(《脑呼吸》《解开心结治未病》),重新审视自己在情绪当下的心路过程,并感知当下的身体反馈信号,我对自己的情绪管理课程做了很多的调整。这是最近一周的心得总结,与好友们分享。欢迎转摘,请记得注明出处,也算为我的博客点击量做点贡献。呵呵。

 

说到情绪,最大的困扰就是,明明知道不能“有情绪”,情绪却不请自来,无法控制。为什么会这样呢?了解一下大脑的结构,就会明白了。大脑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新皮质层,负责知识、判断、分析等被我们称为“理性”的功能,是灵长类直立行走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中间一层叫旧皮质层,负责情感、运动、感觉等被我们称为“感性”的部分;最下面、最里面是脑干部分,负责“本能”的部分。大脑的这三个部分互有联系,但各自为政,就像公检法三个机关一样。所以,情绪不请自来,这是旧皮质层干的事情,不需要征求新皮质层的同意。

 

以前我们学习的情绪管理都是以NLP为基础,解释情绪的背后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什么?我们认为重要的就是价值观,这是判断和分析的结果。是在理性的层面解释情绪这个感性的东西。所以,好多人学了情绪管理却不能真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等于我们在情绪的亲戚(新皮质层)家里为我们想做的事情讨了个说法,却没去找情绪真正的主人(旧皮质层)解决问题。当然无效了。

 

但是,在理性的层面解决问题是符合人们的思考习惯的,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妨再次分析一下价值观。

 

价值观的真相:所有的价值观都是我们认为“重要的”,我们认为不足的才会觉得重要。所以,价值观越多,规矩越多,说明内在越需要这些来成就和巩固“自我”。内在越是匮乏,需要的肯定越多。而当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观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别人来维护他,帮我们实现它,所以,当别人没有满足我们的时候,我们开始生气,伤心、指责、抱怨;当别人满足我们的时候我们开始高兴、快乐,虽然他们很短暂。我们却仍然乐此不彼。

 

殊不知,这一起一落之间,我们的心灵早已失去了自由——价值观越多,情绪越容易被别人控制。

所以,加强对自己的认知,全面的接受自己,肯定自己,才是根本。

当我们还做不到这些的时候,怎么做呢?

 

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A感受感知自己的情绪。感受是迅速觉察“我在情绪中”,一旦开始感受,即已经从情绪中出来了。感知是判断“我在何种情绪中”。更多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去感受自己,而是听任情绪控制我们。“理性”在这时候毫无空间。

B 表达自己的情绪。也就是与自己或对方沟通自己的感受。通常情况下这时候人们不是进行这一步,而是开始发泄情绪,或者压抑情绪,或者用“相反的方式”表达情绪。相反是指,有时候不是准备自己去表达情绪,而是摆出一副生气的样子等着别人来处理我的情绪。这种时候,往往对方也生气而不是去安抚你,因为人们在潜意识里已经被你“创造、感召、引发”成和你一样的样子。除非这个人对自己的角色认知与你反差非常大,父母、上下级忘年交等。这种认知与实际角色和实际年龄无关,与心理认知有关。

放下情绪,聚焦目标。如果表达了却达不到期望的效果,就接受当下的结果。不要继续执著于对错,而是往前走。往往事情就在这里卡住。结果情绪得不到处理,不论是升级还是变淡,最终都会在我们的身体里留下痕迹。头脑解决不了的东西,身体就动用它的智慧去处理,身体用他的方式记录这些,用他的方式与你沟通。可惜,我们对待身体信号的反应是——消除症状,而不是解决病根。就好像我们暂时赶走了敌人,却没有解除对方心里的仇恨,敌人还会再来。

实在做不到上面的这些,就要准备在事后去释放自己的情绪了。常见的“释放”方式有喝酒、购物、泡吧、运动、唱歌、听音乐等,其中哪种方法好相信各位自有判断。在我看来,这些方法都只能缓解或者发泄一下,并不能起到真正的“释放”情绪。情绪释放之后,心灵是放松的。前面的那些方法很难带来真正的心灵放松。 只有一个方法,是释放情绪的根本之道——笑。
具体方法如下:

    让自己看到情绪发生时的场景,清楚的在头脑中再现声音、表情和气氛,然后对着场景笑,从“装笑”、微笑、大笑到开怀的笑。能够做到对这个场景开怀的笑的时候,才算是这件事情带来的情绪完全被你释放了。

 

今天就写这些吧,下次继续与大家分享情绪的真相:为什么不能接受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