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网上车管所查询:南方周末 - 人格才是真学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10/04 22:16:40

人格才是真学问

作者: 叶匡政 2011-04-20 18:22:20 来源:南方周末

【我行我儒】

西方的知识系统,一直强调的是“为人”之学,人役于物、工具超越于价值之上,是西方知识系统一个重要特征。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重提“为己”之学的重要,也变得有了特殊的意义,它至少让我们可以理解到,当代人类精神所面临的尴尬处境。

如果把学问比作一条路,今天大多数人都在这条路上游荡过十几年。我们童年时满心欢喜地走向学问之途,学着学着就变得心不在焉了,觉得自己接受的不过是一些无关人生痛痒的学问。学问再多,内心的迷惘或寂寞好像并未减少,一个充实而宁静的心灵世界总是离我们很遥远。

孔子时代就有了学问的这种分野,所以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里“为己”的意思,不是指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说为了自己的人格,也就是学问的目的是指向自我的。完善自我,成就一种理想的人格,是学问的最终目的。“为人”的意思,则将学问的目的指向了外在或他人的认可,为了迎合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学问。

在孔子的话语中,“古”一直是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而“今”则为一种现实。从这句话看出,从那个年代开始,就一直存在着两种学问,一种是为了社会性需求,即为了做官、谋生的求学;另一种则为了使自己人格得以成长的求学。我们今天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只是完成了第一种功能,即求学的社会性功能。

孔子并不反对“为人”之学,但他无疑更看重“为己”之学。所以两千多年来,“为己”之学一直被看作儒家的核心,儒家被称为“身心之学”“性命之学”,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说的。在孔子看来,如果只做“为人”之学,是缺乏根基的,容易使人生成为一座空中楼阁,这时学问反而成为了生命的一种负担。而只有以“为己”为一切学问的根基,一个人才真正能够找寻到自己安身立命之处。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文化冲突的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也在这里。西方的知识系统,一直强调的是“为人”之学,人役于物、工具超越于价值之上,是西方知识系统一个重要特征。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重提“为己”之学的重要,也变得有了特殊的意义,它至少让我们可以理解到,当代人类精神所面临的尴尬处境。

在儒家的知识系统中,使自己获得一种完善的人格,不仅是首要问题,也是一个终极问题。也就是说,一切学问的目的,都要指向这个目标。“为人”之学只有指向了这个目标后,才能有自己的创造或发现。儒家对自我人格的看重,体现了这种思想体系的宗教属性,它对个人内心精神世界的关切,远远超过了对外在物质世界的关心。

当然,儒家的“己”,并不是指一个孤独的个体,这和西方的个人观有很大的不同。儒家的个人观,更多地是指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中心点。这种个人观是由个人的独特的社会关系和公认的角色构成的,始终与社会和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自己人格的实现,也需联系到他人人格发展。这就是孔子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

《大学》中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指出的就是个人的人格如何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在这里,修身即是一切行为的基础,也是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家庭在这里,体现的是一种放大的个人权利,家庭美满了,自然体现为个人的成就;而国家在儒家的思想中,被想象成是一个扩大的家庭。个人在修身过程中,实现了与家庭、社会的共通和相互依赖,也完成了个人在这个共同体中的关系与角色。儒家认为,个人人格的完成,必须要通过对社会介入,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完善。

儒家对学问和人格的发展,构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知识体系。它与西方文化认为个人人格的成长,需通过对上帝信仰不同;与印度文化远离社会的自我修行也完全不同。对于整个世界文化体系来说,这种独特的对于学问与人格的认知模式,可以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