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粉是什么东西:艾灸的学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49:04
艾灸的学问        艾条熏烤不仅是最好的祛寒湿的办法,还可以疏通经络。

   方法如下:
1.将生姜切成很薄的薄片,上锅蒸热、蒸软后待用。
2.夏季用6~8根清艾条(冬天用8~10根),到文具商店买一个大夹子,夹住艾条,或用胶带将艾条捆成一排,点燃。
3.将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点燃的成排艾条,保持离姜片半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通常熏30~40分钟。当感到疼痛时可试着离远一些。在初熏时,有的人会感到很明显的烫、痛,那是因为经络不通,大量的热不能很快散掉。如果背后的经络是畅通的,即便整排艾条离后背很近也不会感到痛,只会有温暖舒适的感觉。熏完后拿掉姜片,只要是姜片下的皮肤上是湿的,而且生姜片也是湿的,就说明身体内的寒湿重。而身体内寒湿少的人,在用大量的清艾条熏烤几十分钟后,生姜片应该是干脆的,皮肤上也是干爽的。
4.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上下熏20~30分钟。对于比较胖的人,由于肚脐比较深,可以先用盐洒在肚脐上,再艾灸。
5.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熏30~50下。
    一般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全身艾熏后,所有人都会因为艾灸的温热使血液循环加快,全身温暖、舒适、放松,脸上及手上因寒湿重、经络淤堵造成的暗灰色都会很明显的减退,脸色变得明快、光泽一些。
    全身熏艾条的方法活血明显,身体内血少的人熏后会出现胸闷、心慌、头晕等不适。所以,年纪大的以及有严重疾病的人都不适宜熏,特别是不能熏背部及腿,要熏只能熏小腹至肚脐。身体虚弱的如要熏每次熏的时间都要减少。用做保健只能一个月熏一次,冬季是收藏的季节,最好不做全身的艾熏,只做腹部的艾熏为好。因使用的艾条多,烟大,最好在厨房的抽油烟机旁边治疗,这样可以将烟及时抽走。

    关于艾熏的归纳如下:
    1、如果只是手脚冰凉,舌苔白厚,怕冷,大家穿一件衣服的时候你还是穿毛衣,等,说明您身体内寒湿重,血液循环不好,所以在食疗补足气血的同时可以做全身的艾条熏烤,但是气血不足,身体虚弱,年纪大的人,建议不要做。
    2、像因为受凉腹泻了,这时您可以用生姜片敷在肚子上,一是祛寒效果好,再有就是可以防止烫伤,用3到6根青艾条熏烤小腹20分钟,小孩子可以用一根青艾条抱着孩子竖着熏烤,熏烤5到10分钟,熏烤完喝上一杯温开水。
    3、如果孩子遗尿,同时伴有手脚冰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白等症状,家长可以在配合食疗补肾的同时,自己动手用艾条熏烤:用1到2根青艾条点燃后在肚脐及周围上下来回的慢慢移动,熏5到10分钟,不要烫伤孩子,然后再到背部的脊柱及肾盂等处,上下来回的慢慢移动,熏5到10分钟。熏完也要喝上一杯温开水。可以补气,补肾,祛肾寒。
   4、孩子皮肤过敏了,在食疗的同时,可以用青艾条2到3根,熏小腹到肚脐周围,能治疗各种皮肤病及荨麻疹,发作的时候每天一次,一次15分钟,稳定的时候每周一次,一次15分钟,熏完后给孩子喝上一杯温开水。熏烤3次,最后一次再熏烤大椎穴10分钟。
   5、如果有口臭时,舌质是暗紫的,或舌苔发黑的说明脾胃寒气非常严重并伴有经络淤堵。一是多吃生姜并忌掉所有寒凉的食物,二是用多根清艾条熏小腹及肚脐周围每天20~30分钟,隔天一次,坚持一到两周后,口臭也会慢慢的消失。
   6、颈椎病时,在不吃寒凉,补足气血的同时,在颈、肩处贴上生姜片,用6~8清根艾条同时上下来回熏一小时,再在颈部、肩部、手臂外侧的小肠经和三焦经上刮痧,能很快缓解颈椎的不适,但治疗后要及时吃上一斤海虾,效果好。
   7、遇到肩周炎的病人,除了忌掉寒凉,多吃海虾,等补血,补肾的食物肩周炎艾熏的方法是这样的:先让病人抬起膀子,找到最痛的点,贴上生姜片或涂上花椒酒后,用4根清艾条同时上下来会熏,熏半小时后,让病人再抬起膀子,多数原来的痛点不痛了,又会出现新的痛点,这时再用上述的方法继续熏半个小时,再让病人将膀子抬高,寻找新的痛点,一般要花几个小时的治疗,病人的肩部才会活动自如不痛了。但如果血液没有补足,过几天又会痛了。所以在补足血液的同时,几天后再按上面教的方法熏一次,一般经过几次的处理后,再严重的肩周炎也能缓解了。
   8、遇到膝关节疾病时在补足气血的同时,可以在红肿的局部涂上花椒酒后,用清艾条上下前后的熏红肿的局部,方法是这样的,将六根清艾条同时点燃,左手拿3根右手拿3根,在膝关节的两侧同时上下前后来回熏,并同时多次的涂花椒酒,熏上半小时后,寻找膝关节最痛的那个点,涂上一些食用油,用手掌拍打局部,因此处不通会很痛的,先是轻轻拍打几十下后,然后再用劲拍打,这样会很痛,一定要坚持,这时就会发现拍打的局部会有紫色的痧出现,继续拍打会发现紫黑的痧会越来越多,直到拍打到局部已不痛了,痧也不再增多了,说明局部的淤毒已全部排出,这时再活动膝关节,你会发现膝关节的疼痛明显减轻。此方法可以一次就见到明显的效果,但人也会比较疲劳,可以拍打完后再用清艾条熏小腹至肚脐30分钟,提气补虚。(如没有花椒酒只用艾条熏和拍打也行)在局部拍打治疗后,要及时喝上用10粒红枣、15粒桂圆、4片生姜煮的水,及时补上能量,不至于让病人感到身体的虚弱及疲乏,治疗后的一周内要停掉所有的寒凉食物,多吃几次海虾及牛肉,及时补肾、强肾。

9、艾灸能鼓舞阳气,所以,不太适合在晚上进行,尤其是临睡前。比较适合白天。

10、带“风”字的穴位以及面部不能作艾灸。

 

 

    另附:治疗失眠的艾灸穴位:

      艾灸治疗失眠的穴位有哪几个?

 ◆灸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
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灸
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
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灸
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实验观察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灸
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罐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灸
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治疗糖尿病。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他说:为顿挫阑尾炎而灸
20~3O 次。
◆灸
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罐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
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灸
足三里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甲乙经》载:“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外台科要》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医说》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针灸大成》载:中风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次”,“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疮为妙。
◆灸
三阴交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 附上视频:http://v.qihuang99.com/player/646.html?646-0-0

 

中医视频  »  针灸视频  »  民间医疗(灸疗篇)全集

http://v.qihuang99.com/player/655.html?655-0-0

 

有艾更健康01 初识艾灸  http://video.sina.com.cn/v/b/45140068-1604657070.html

有艾更健康02 腹部艾灸保健

有艾更健康03 腿部艾灸保健

有艾更健康04 背部穴位艾灸保健法

有艾更健康05 艾灸治疗高血压

有艾更健康06 艾灸治疗冠心病

有艾更健康07 艾灸防治糖尿病

有艾更健康08 艾灸防治头疼

有艾更健康09 艾灸治疗失眠

有艾更健康10 艾灸治疗哮喘

有艾更健康11 艾灸治疗胃疼

有艾更健康12 艾灸治疗脂肪肝

有艾更健康13 艾灸治疗便秘

有艾更健康14 艾灸治疗腹泻

有艾更健康15 艾灸治疗肩周炎

有艾更健康16 艾灸治疗颈椎

有艾更健康17 艾灸治疗腰痛

有艾更健康18 艾灸消除黄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