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三字经:儿有梦心如铁 文武全才辛弃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48:41


         辛弃疾,不仅仅是伟大的诗人,而且还是一位军事家,他有抱负,有战略眼光,有很强的军事才干,还是一个心胸朗阔的男子汉。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大规模跨海登陆作战的军事家。无论从军事战略水平、战役组织实施能力,还是治国安邦的行政才干,乃至个人的战术水平,辛弃疾都足以跻身于中国历史中一流人才的行列,以至于有辛弃疾的传记作者说,如果南宋朝廷真的重用辛弃疾的话,那么宋金的历史将会改写。
    慨然南渡幼安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公元1140-1207年),字幼安(可能是小时候身体不好,大人为祈盼他的健康而起的名、字),42岁时,为表达自己对农业劳动的重视,自号稼轩。他是山东济南历城人,南宋时,这里沦为金人统治区。
    少年辛弃疾,常跟随祖父辛赞,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哪是古战场,哪里可成为用兵之凭借。学问上,师从刘瞻,与党怀英同学,并称“辛党”。最终,辛弃疾率众起义,归宋抗金,而党怀英则留而事金,成为金朝的官员、文人领袖、书法大家。
    1161年,22岁的辛弃疾,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人生。他率2000余众起义抗金,并投归耿京领导的山东最大的一支义军队伍,成为“掌书记”(类似于文字、机要秘书,或者参谋之类。)听从辛弃疾劝告、同时投归耿京的一个义端和尚,被敌人收买,从营中逃脱,而且还盗走了耿京的“节度使”大印。人是辛弃疾领来的,印是从辛弃疾这里偷走的,耿京欲杀辛弃疾,辛弃疾则告:给我3天,若不手擒义端,我甘愿就死。果然辛弃疾逮住了义端,义端央求免死,辛弃疾则手起刀落,提人头报耿京。此事让耿京更为器重辛弃疾,因为他确实是“下马能够草檄,上马能够杀贼”的文武全才。在辛弃疾的力劝下,耿京决定归附南宋,受朝廷节制,一旦北方无法立足,即可全军调往宋境,成为南宋的正规军。辛弃疾起草章表,并与副统帅贾瑞一起潜入建康,得到赵构皇帝的“接见”,并立刻授予官衔,让他们速回山东传旨。
    不想,在返回义军的路上,传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耿京的副帅张安国被金人收买,杀害了耿京,投降了金国。已行至宋金边界的辛弃疾如为个人安危计,可以折返朝廷,做个小官。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只带了50人的亲兵卫队,纵马直入有5万人防守的金军大营,活擒了叛徒张安国,并招集了数千名不愿做叛徒的义军将士,慷然南渡,昼夜兼行,将叛徒张安国交付朝廷,明正刑典,斩首正法。当是时,辛弃疾年仅23岁,真个是:气吞万里如虎。为此,他再度受到高宗皇帝的接见,在朝堂之上,他力陈北伐收复失地的决心,同时代人洪迈记载:“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奋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此后,辛弃疾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仕宦生涯,先后做过地方签判、知州、安抚使、提刑以及京城的大理寺副卿等官,按现在的标准说,是从县长、市长、省长直到中央政府的副部长,都干过。为官任上,辛弃疾在各个岗位上干得都还不错,显示了出色的政治才干,其出色政绩略举如下:
    1、恢复经济:
    在滁州知州任上,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把这个历经几次战祸,几成废墟的城市,建成“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的好地方,具体方法是免欠租、招民户、完善公共设施、减免商贩赋税、吸引商人进驻,很类似今天的开发区。
    2、镇压农民起义:
    在江西提点刑狱任上,他干了一票大事,扑灭赖文政领导的“茶商军”。辛弃疾的做法是(非常天才,能够准确地找到要害并付诸实施),先观察分析出茶商军的战术优势是借助地形展开运动战,然后召集壮勇和熟悉当地地形的民兵,分头驻扎在茶商军的运动关节点上,茶商军的优势立刻消失,辛弃疾不失时机开始招降,在其领袖赖文政也无奈投降之时,辛弃疾确认已经大功告成,立刻将其处斩,茶商军终告覆灭。然后遣散不愿当兵的人回家,将愿意当兵者编入部队。朝廷耗时半年,用了近一万人的军队都没摆平的茶商军,在辛弃疾手上不到两个月便悉数剿灭,足见辛弃疾具有带兵打仗的军事才能。
    此后,在湖南、福建安抚使的任上,辛弃疾还剿灭过多起地方骚乱。这些行为曾被现代研究者批评为镇压农民起义,如从现代阶级斗争的眼光看,确实是这个性质。但当时作为朝廷命官的辛弃疾,除了效忠朝廷外,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
    3、打击恶霸、黑势力:
    在以铁腕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辛弃疾给朝廷上书指出:农民之所以被逼为“盗”,全在于贪官污吏横行、盘剥太甚、赋役太重。所以,解决“盗贼蜂起”的根本办法,在于整肃吏治、轻徭薄赋。他不仅这么说,而且也这么干。在做地方官的任上,他打击黑恶势力绝不手软,甚至用“钓鱼执法”的手段,诱使一些没人敢惹的“兵痞”,“抢”了“贡品”,就地正法。最厉害的是在江西安抚使任上时,他纵容属下的新建县令汪义和斩杀了一批违反赈灾法令、囤积居奇的不法商贩,其中竟有当朝郭皇后的侄子。这件事的责任,辛弃疾一人揽到头上,这也是他日后被罢官的一个重要原因。
    4、创建地方军队:
    湖南南部一带,素来就有“乡社”,以武力欺压乡民,阻止朝廷政令,乃至发起武装暴动。辛弃疾做了湖南安抚使后,经过深入调研,上书朝廷:按照各乡社及其统领的好坏,分门别类加以处理,不听话的取缔,听话的保留并且分割,隶属各县巡尉,然后建立一支真正能打仗、有威慑的军队——飞虎军,来对付不服管理的当地少数民族力量“蛮夷”诸部落。当时,无论朝廷还是地方,军队涣散虚弱、已经完全不可用,辛弃疾深知于此。在征得朝廷同意后,他立即行动,加班加点,建营房固垒,招兵买马。由于砖瓦缺少可能推迟工期,辛弃疾决定出钱购买,下令长沙城居民每家供瓦二十片,则可领100文钱,两天之内,20万片瓦凑齐;缺垒石,则无法驱使百姓了,辛弃疾调发当地囚徒去城北开凿,按照数量酌情赎罪,很短时间内垒石凑齐。辛弃疾为什么这样赶?因为他深知,朝中一定会有人说闲话,可能导致建立飞虎军的计划泡汤。果真,一道金字牌下达,让他立即停止工作。辛弃疾呢?他把令牌藏起来,就像啥事没有,继续监督工程进展。一切完毕,他才将组建飞虎军的经营过程、财务报表、飞虎军兵营的工程图纸等资料汇总,作为依据上交朝廷,用事实回答了朝廷不善意的质询。宋孝宗自然释怀。
    辛弃疾的飞虎军虽然只有2500人,但由于训练严格,纪律严明,当时成为沿江各地方军队中的最强一支,不仅湖南一路赖之以安,也是长江沿岸重要的国防力量,金人忌惮而称之为“虎儿军”。
    辛弃疾创立这支部队,直接的名义是镇慑当地的苗侗“蛮夷”,其深层动机也是想拥有一支部队作为北伐的根基。但辛弃疾调任他处后,这支军队的纪律逐渐松弛,后来朱熹帅湘时,将此军解散。
    5、规划北伐战略:
    辛弃疾这一生,念念不忘的就是收复北方被金人占领的故土,他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慨然南归的。1163年5月,刚即位不久的宋孝宗有意北伐,起用主战派老将张浚,不想,因为种种原因,竟遭致了符离之败。这一年底,在主和派的压力下,宋适再度与金国议和,史称“隆兴和议”,宋金之间恢复到高宗时的边界线一带,只是宋人给金人的“岁币”由25万减少到20万,宋对金国不再称“臣”,而称“叔”。这么一个本质上仍是屈辱的协议,竟让朝廷内的主和派欢欣鼓舞,一时间,主和派的舆论甚嚣尘上、占尽上风。
    1165年,年仅26岁,官任江阴鉴判(相当于江阴县代理副县长)的辛弃疾,给孝宗皇帝上了一道一万多字的长篇奏章《美芹十论》,系统地提出了北伐主张,其要点如下:
    (1)符离之败只是个偶然的挫折,不能因为这个小挫折而放弃北伐战略,不敢再战了。(这是常识,但如放在那时只能打胜仗,承受不了一点失败挫折的庸官当道的氛围中,说出这种大实话,还是要有点儿勇气的。)
    (2)客观分析了宋、金两国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指出北伐必胜的理由。他首先提出“形”与“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何谓形?小大是也。何谓势?虚实是也。”金人地盘广,财赋足,兵马多,只是“形”大而已,是表面现象,并不代表其真正的实力,即“势”强。金人虽然统治的土地辽阔,但人口多是宋朝遗民,在感情、信念上是怀念大宋的;他们的军队人数虽多,但兵源多来自占领区的各族人民,军心不齐,财赋又是从占领区人民那里搜刮来的,人民并不愿意,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人民一定会抗捐抗税、起义响应。所以,只要宋朝君臣上下同心、坚持北伐,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当时,主和派有种论调:历史上吴楚一地的南方人从来没有打败过中原北方人,所以,南宋只要能偏安一隅,就谢天谢地了。辛弃疾对此做了铿锵有力的批驳,说道:“臣闻今之论天下者,皆曰:‘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臣之说曰:‘古今有常理,夷狄之腥秽不可久安于华夏。’”
    辛弃疾的这段论述非常精彩。约九百年后,抗日战争时,毛泽东写《论持久战》用的也是同样的分析方法,指出日本是强国、先进的工业国;中国是弱国、落后的农业国。但那只是表面现象,从本质上看,中国是大国,日本是小国;中国的战争是正义的自卫战争,日本的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是得道多助,日本是失道寡助,只要中国人民利用辽阔的山河和敌人周旋下去,一定会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分析方法上,两人的思想水平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在于,毛泽东是全国人民的政治领袖,他有条件将正确的战略思想落实下去;而辛弃疾只是一介地方小官,当政的孝宗皇帝没有接受并落实这种正确战略的能力,所以,再正确的战略思想也发挥不了实际作用。
    (3)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辛弃疾是从北方过来的人,对全国的军事布防形势比较了解,他知道,金朝的三个重点防御方向是关中、洛阳、开封,而针对这三个方向,宋军也是以重兵分别布防在川陕(今陕西秦岭一线)、荆襄(今湖北襄樊、武汉一带)、两淮(今安徽沿淮河一线)。辛弃疾提出的北伐方案是:在川陕、荆襄、两淮三个方向上明面上屯积重兵、虚张声势,声称要从这三个方向上挥师北伐。但实际上,集结起一只五万人左右的精兵,走海路从山东半岛登陆,山东是金人防御的空虚地带,宋军可迅速拿下山东,并直接威胁金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中心燕京(今北京)地区,如此,金人必然要从川陕、荆襄、两淮抽调兵力回防,这时,宋军再全线北上,便何光复失地,重整河山。
    据笔者之阅读范围之所见,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大规模跨海登陆作战的军事家,他的这一构想,确实有出奇制胜之处,很富军事天才,他自己说这与当年楚汉战争时韩信绕过中原、直取齐地,有异曲同工之效。只可惜没有英明的君主来支持实施这一方案。
    从上面的事实可以看出,无论从军事战略水平、战役组织实施能力,还是治国安邦的行政才干,乃至个人的战术水平,辛弃疾都足以跻身于中国历史中一流人才的行列,以至于有辛弃疾的传记作者说,如果南宋朝廷真的重用辛弃疾的话,那么宋金的历史将会改写。
    历史没改写,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因为辛弃疾不仅没被重用,还被罢官。1182年(宋淳熙九年)九日,辛弃疾被罢官,回到信州带湖(今江西上饶市北门乡龙牙亭)闲居,这一闲,就是十年,从43岁—53岁,最为黄金的十年,就在乡间闲居中流逝了。
    他被贬官的原因很多,好理解:服从朝廷命令,积极镇压农民起义,一部分老百姓憎恨他;打击贪官污吏、恶霸兵痞、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一部分官僚忌恨他;斩杀不法的皇亲国戚、得罪了皇后,宫里也饶不了他。除了被贬官外,还能有别的下场吗?
    不过,也正是在带湖闲居期间,他在距带湖不远的鹅湖(今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动人的友谊和诗篇。


史可法纪念舘

高中时读清代文史学家全祖望的《梅花岭记》,深为史可法的忠烈和气节所折服。来到扬州,史可法纪念馆是不能不去的。
史可法纪念馆在扬州老城北的广储门外。从史公桥南桥头向西拐,沿护城河行约一、二十步,过一座小石桥,就是纪念舘的大门。
纪念舘大门内,两旁各有一棵需两人合抱的古银杏树,枝叶繁茂,绿云如盖,使得舘内整个庭院充滿肃穆宁静的气氛。庭院正北为“享堂”。堂前隶书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为清代诗人张尔荩所撰。堂中供奉史可法雕像,上悬“气壮山河”匾额,据说是国民党一级上将何应钦所题。四周陈列着明代扬州城池图、史可法的画像、1997年重修墓冢时清理出的史可法所遗玉带片。还有一篇简介,介绍当年史可法据守扬州的局势和就义经过。其大意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马士英、阮大铖等拥立福王在南京称帝,改元弘光。弘光帝昏庸,马、阮专权,时为兵部尚书的史可法因曾反对拥立福王,遭到排挤,被迫自请出京,督师扬州,协调淮、扬四镇,构成江北防线,抵御清兵。面对外族入侵,南明权臣与地方势力却置国家存亡于不顾,仍在争权夺位。顺治二年三月,镇守武汉的左良玉要“清君侧,除马阮”,率数十万兵力东下。而马士英“宁死于清,不死于左”,尽撤江防之兵应战。致使清兵乘虚而入,十万大军进逼扬州城下。史可法血书请救,朝廷不予回应;传檄治下,仅得兵四千。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亲率部属登城据守,决心与城共存亡。围城期间,清将多铎多次劝降,均被严词拒绝。顺治二年(1645)四月二十五日城陷遇害。
享堂东壁嵌有一方摹石,为四月二十一日城陷之前史可法家书手迹。家书真实地流露出史可法临难之时对政局和时局的痛心与无奈,以及殉节赴死的决心:“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断决也。”字字滴血,令人酸楚。
享堂之后为墓园。墓园规模不大,营造朴素,砖砌牌坊之后,几步之外即为墓冢,条石祭桌,青石墓碑,上镌:“明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之墓”。墓冢依地势座北朝南,三面围墙,石砌台基,堆土为丘。墓冢实为衣冠冢。史可法被害后,清兵屠城十日,第十一日义子史德威为其收尸,因城内遗骸堆积如山,且天热腐变,无法辨认,只得在一年后,以其冠带袍笏,按其遗愿,葬于梅花岭下。
墓园西侧为史公祠。祠堂正中,砖砌台基上安放木雕神龛,供奉着史可法肖像,红袍乌纱,凛然正坐。神龛上方为杜平将军手书“亮节孤忠”横匾。两侧设诸多抵抗清军而死难的将士神位。东壁挂有史可法生平年表,西壁为清代全祖望所撰名篇《梅花岭记》,其下橱中是《史忠正文集》、《扬州十日记》等文献资料。《扬州十日记》所载城中百姓残遭杀戮、生灵凃炭的悲惨情景,令人唏嘘不止
墓园后即为梅花岭,当年史可法抗清誓师之地。原为疏浚护城河所挖淤泥堆成的阜丘,现仅有几米高,虽植有竹木花卉,但梅花并无几株。梅花岭东侧建有梅花仙舘,里面布置着介绍史可法生平事迹的文字、图画。其中有两个故事,足以启迪后人:一是史可法二十岁时回原籍顺天府大兴县参加科举考试,寄居在一座古廟中。在一个风雪之夜,史可法草成一篇文章后,伏案而卧。东林党首领、时为顺天府学政的左光斗入寺避风雪,读过所作文章之后,大为赏识,解下貂裘盖在他身上,掩上房门悄然离开。询问寺僧后,知道了史可法的名字。此后史可法受到左光斗的提携,顺利步入仕途。另一个是左光斗希望史可法能继己之志,为国家成就大事,当他被魏忠贤诬陷入狱,受尽酷刑,将被处死之际,史可法买通狱卒,扮作打扫卫生的杂役前来探望,左光斗怕他受牵连遇害,而大骂他“轻身而昧大义”,将他赶走。史可法受如此清正刚毅的恩师言传身教,其后来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举动,绝非偶然。
梅花岭北为遗墨厅,四壁悬挂史可法书写的条幅楹联,柜中陈列着著名的《复多尔衮书》、就义前分别写给母亲、夫人、叔父堂兄弟、义子史德威、清将多铎的五封遗书。条幅楹联为行书和草书,其笔锋墨韵,气遏行云,势如流水。其内容,古韵高雅,清风亮节,“斗酒纵观廿一史,炉香静对十三经”、“古砚不容留宿墨,旧瓶随意插新花”、“千里过师从席枕,一生报国托文章”,非有深厚的儒学修养和高尚情操,难以拟撰。《复多尔衮书》,深寓《春秋》大义,不卑不亢。五封遗书中,以给其夫人的遗书,最为感人:“可法死矣,前与夫人有定约,当于泉下相候也。”生离死别,即令是鬼神,也会为之泣下。
长期以来,对史可法的仰慕之情,全部来源于《梅花岭记》中全祖望的描述,近年偶闻坊间对史可法有些微词,一时难以理解,也一时难以搞清原委。今天,参观完纪念舘,阅读了其中大部分资料,了解了当时的时局,心中有了清晰的认识。
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明朝末年,政权已经腐朽不堪,无可救药。建在南京的弘光小朝廷,皇帝昏馈无能,权臣飞扬跋扈,武将拥兵自重,灭亡也只是早晚的事。而接受了华夏文化的清太祖努尔哈赤,雄才大略,取而代之是历史的必然。在这种情况下再为南明政权卖命,确是不值,说是愚忠也不无道理。
然而,清兵入关对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来说,毕竟是外族入侵,毕竟是野蛮对文明的破坏。从这个角度来说,明朝军民抵抗清兵,无可非议的是反侵略的正义之举,维护的是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利益,保护的是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文明。清兵入关,在各地推行圈地、占房、投充、捕逃、剃发、易服政策,就是这种游牧民族野蛮性的表现,它给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当时的社会经济和生产力遭受到严重的破坏。至于说滿清政权建立后,放弃本民族的落后文化,接受中华民族的进步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成员,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又增添了光彩,那是后话,并不能掩盖其初期的侵略和野蛮。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调换时空,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站在现代人的历史高度去苛求古人。儒学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当时人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身为南明重臣的史可法,在明知自己回天无力,又受弘光帝怀疑、奸臣排挤,仍然忠于明朝政权,不肯投降,以死殉节,正是在遵照这样的准则和标准,严格地规范着自己的行为,实现着自己的道德追求。其所作所为无可厚非的是忠孝节义之举,为人所称颂是理所当然的。
时代不同,道德标准不同,忠孝节义内容也不会相同。但是,忠孝节义的概念和精神却是永远存在的。史可法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面对外族入侵,英勇抵抗,并不惧刀斧,将一腔碧血洒在扬州城下,这样的英雄气慨,这样的忠烈气节,是永恒不朽的,永远值得人们崇敬、景仰、追慕。
资料介绍,史可法死后,清王朝为笼络人心,为其建祠,乾隆41更追加谥号为“忠正”,并于墓西侧重新建祠,咸丰间毁于兵燹,同治九年1870)又重建,民国时期两度维修。“文化大革命”中墓冢曾被夷平,1979年修复。

扬州游后,特意记录史公祠冢毁建的过程,意在告诫后代子孙,善待史公,善待其墓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