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注意保密:校长要学会情绪管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19:30

  好脾气的校长,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好校长;坏脾气的校长,也不一定就是一名坏校长。生活中,有的校长“脾气”不太好,尽管全校教职员工对他始终敬而远之,各项工作推进却也十分顺利,学校的发展也较出色;而有的校长似乎天生的“好脾气”,无论面对什么情况,都能温和地对待教师,平时工作中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广大教职员工打成一片,学校各项工作也能做得有板有眼。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脾气的好坏来评价一名校长的优劣。

  其实,脾气好不好,不仅仅指一个校长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说明一个校长有没有情绪情感智慧,是否具备高超的“情绪管理能力”。良好的情绪情感智慧是成功校长个性心理品质的动力和保证,是推动学校工作的重要力量。情绪情感智慧可以概括为自知、自控、自励、通情达理与和谐相处等五个方面的能力。对于一名校长而言,良好的情绪情感智慧最主要应体现在自控、通情达理和和谐相处三个方面。

  自控就是适应性地调节、引导、控制和改善自己的情绪,能够使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忧郁或愤怒,积极应对危机,并能增进实现目标的情绪力量。人们常说“领导干部要有肚量”,这个“肚量”其实就是自控。对于一名校长来说,当教师做了一件违背你意愿的事,你能不能宽容他?面对一个有能力、有个性但也有棱角的教师,你又能不能宽容他?此时校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体现其情商的高低。一个管理者缺乏宽容之心最直接、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急躁狂妄,乱发脾气---拍桌子、扔东西甚至破口大骂等。这种粗暴的“愤怒管理模式”是一个管理者缺乏高度自控的表现;而高度自控是一个职业管理者的主要特征。高度自控者能认清和融入自己的工作环境,摆正和适应自己的角色,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现在能做什么,将来能做什么。对一名校长来说,当自己面对逆境或心情低潮时,情绪要“抑制”但不“压抑”,首先做到且慢发作,体察自己的情绪---时时提醒自己注意“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学会体察自己的情绪,可以说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其次校长要学会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以适宜的方式疏解自己的情绪。如通过琴棋书画等艺术类兴趣、爱好陶冶性情,进行身体锻炼方面的活动,或者借助日记来理清自己的工作思绪等。

  通情达理就是能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情感感受和行为原因,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理解和认可情感差别,能与自己观念不一致的人和平相处,体察别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对于成功的校长来说,要真正学会通情达理,关键在于能够准确地理解处于被领导和被管理地位的教师;而要准确理解教师,就离不开换位思考和高位思考。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只有高位思考,才能达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佳境。

  和谐相处就是能妥善处理人际问题,与他人和谐相处。在当今时代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前提下,团队合作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时代需要人人相互信赖、相互尊重和相互协作。一名校长通过自控增强包容力,通情达理地和教职员工进行沟通,并在此基础上真正做到积极倾听,融入学校团队,才能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整体战斗力。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学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最终实现整体目标。能力有限不一定会成功,但是情绪管理不好一定不会成功。当一名校长把情绪毫无保留地发泄在教师身上时,那种和谐的关系无形中就被破坏掉了,就好像被打破的水晶杯子一般,就算重新粘合,还会有裂缝。所以校长一定要小心翼翼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们在增强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学会运用情绪来管理和激励自己的教师。传统的管理理念认为,员工不应该把情绪带进工作场所,因为工作场所是一个专业的地方,不应该“感情用事”。而现实证明,这样的限制对一个团体的发展并无好处。由于情绪受到制度的条条框框的约束,反而使团体的成员走向另一个极端---习惯性防卫,磨灭甚至放弃激情,以此来保护自己或他人免于因自身个性的张扬而受窘或受到威胁。现代管理实践告诉我们:一个聪明的管理者应该学会科学运用情绪管理来激发员工潜能,提高绩效。一个有“情绪”、有激情的校长应该让自己的学校充满“情绪”和激情。应该学学这种鼓励带着情绪工作的用人策略。果真这样做了,一方面能体现校长敢于承担责任的胸怀,同时也更能提高广大教师的工作信心和士气。而信心和士气是一个团体获得良好业绩的不可或缺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