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宝石孕妇能洗吗:心理暗示能左右我们的心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2:05:45
作者:肖峰 |  文章出处:网络

  一位大学教授在讲台上拿一玻璃瓶对学生说:“瓶子里是有异味的气体,现在要测这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打开瓶盖后,谁闻到这种异味,请举手。”教授打开瓶盖,自己很快露出闻到异味的表情,随即看表计时,15秒后,前排同学举起了手,1分钟后,四分之三同学举起了手……然而玻璃瓶里事实上只是普通的空气,其余什么也没有。

  原来,这是心理暗示在人们生活中“作怪”。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所谓暗示,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并做出相应反应的心理现象。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暗示分自暗示与他暗示两种。自暗示是指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例如,有的人早晨在上班前或出去办事前照照镜子、整整衣服、理理头发。有的人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太好看,并且觉得上眼睑浮肿,恰巧昨晚睡眠又不好,这时马上有不快的感觉,顿疑自己是否得了肾病,继而觉得自己全身无力、腰痛,于是觉得自己不能上班了,甚至到医院就医。这就是对健康不利的消极自我暗示作用。而有的人则不是这样。当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好,由于睡眠不好而精神有些不振,眼圈发黑时,马上用理智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并且暗示自己:到户外活动活动,做做操,练练太极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就会好的,于是精神振作起来,高高兴兴去工作了。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有利于身心健康。他暗示,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别人使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发生作用。如古代魏国曹操的部队在行军路上,由于天气炎热,士兵都口干舌燥,曹操见此情景,大声对士兵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一听精神大振,并且立刻口生唾液。这是曹操巧妙地运用了“望梅止渴”的暗示,来鼓舞士气。

  为了实现他暗示的效果,暗示者是需要以下几个条件的:

  第一是暗示者的权威性,指暗示者的特性。反应者是按照暗示者的特性、暗示性和自己之间的心理上的距离的大小和质量表现出不同类、不同程度的暗示反应。第二是暗示刺激虽然给予的是一部分刺激(部分刺激),或者代替本来刺激的刺激(代理刺激),而反应者在任何情况下却都表现出作为全部刺激或者是本来刺激的所有反应。第三是暗示刺激的非合理性暗示刺激是在情绪高昂的气氛中,并让他人在注意力转移,忽略了判断的状态下产生作用,它尽量不让反应者作出明确合理的判断与分析。

  心理暗示能左右我们的心情。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

  1968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着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

  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实际上他们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于是他们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于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总结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回避和转化消极暗示

  以前买车上牌照时,朋友陪我一同前往。选牌照号时,是用计算机随机来选的。朋友当时跟我开玩笑:“别选上4了啊。”可最后还真选了一个尾数为4的号码,弄得我心理也有点不舒服。

  据报道,南方某地已取消车牌尾数为“4”的号。为什么要取消“4”?皆起源于人们认为“4”与“死”谐音,认为“4”不吉利,“4”是个倒霉的数,“4”可能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这当然属于迷信,但社会的风俗习惯往往影响很大,人大都有喜讨吉利,害怕消极暗示的心理习惯。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有意识地运用些积极暗示,适当地回避消极暗示。

  我国医学专家日前提出,“红斑狼疮”、“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和“脑梗死”三个沿用了几十年的病名,由于病名难听,易使患者心理上产生阴影,不利于康复,建议将其更名。专家们认为,“狼”是一个恐怖形象,“红斑狼疮”给人感觉很可怕。大约50%的患者会产生不良神经精神症状。而“红斑狼疮”病名的由来,是因为患者血液中有一种像“狼疮”的细胞。近年来,这种细胞已不再作为诊断依据。专家建议,用“红斑性结缔组织病”这一名称来代替“红斑狼疮”。“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也对患儿具有明显的污辱性。这种疾病患者多为少儿,主要症状是喜欢眨眼、耸肩,并伴有类似动物叫声等。“秽语”易使患儿产生自卑心理。专家建议将这一病名改为“抽动发声综合征”。此外,“脑梗死”也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有的患者听到这个诊断结论后,会错误地认为“脑子已死,没希望了”。其实,这种疾病只是脑部血管中的一段被阻塞而已。因此,专家建议用“脑梗塞”这个名称。

  你看,“名字”并非是小事,它对人的心理影响还是蛮大的。

  但,如果沾染了所谓不吉利的东西,比如就是车牌尾号的“4”字,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我们总不能任由消极的暗示肆虐下去,败坏了我们的情绪和生活吧。

  这时,你就需要学会转化,改变原先事物的定义和认识,化消极暗示为积极暗示。

  “4”与“死”有什么联系?回答曰:没有什么任何联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讲“4”、遇到“4”有什么不好?没有什么任何的不祥和不好。非但没有不好,而且还是很好。南方有许多家的门联不都是写着:“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门上横批有些写“四季平安”,也有写“四方吉庆”。此外,四季如春,四海为家,不都是很好很吉利的词吗?

  有人在加油站看见一辆卡车,车牌号为“44444”。他迷惑不解,就问卡车司机个中缘由:“为何用这么不吉利的号码?”司机师傅说:“这位小兄弟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音乐的乐谱里,‘4’发音‘发’,车号应该读为‘发发发发发’!”说完哈哈大笑。

  这位师傅可授予善用积极心理暗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