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笔记本恢复出厂:太空生存探秘:宇航员如何WC?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03:17

摘自:吴国兴编著《太空行走》中国宇航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阅读提示:无论是男航天员或是女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期间都穿着一种称为“强力吸尿裤”的短衬裤,以解决小便问题。当航天员需要小便时,直接将小便尿在强力吸尿裤上,等回到气闸舱以后,将这种裤子扔掉即可。这种强力吸尿裤外形像普通的运动短裤,不过它有极强的吸水能力,一条裤子能吸附2升多的尿。

是谁发明了航天服

太空行走至今不过40年,但航天服已经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20世纪20年代,英国生理学家霍尔丹发表文章,认为使用相似于深海潜水员穿的潜水服可以防护飞行员完成高空飞行。后来一个名叫李吉的美国气球飞行家与其合作,研制这种低压防护服,以便让他能驾驶气球飞到同温层。1933年,他们将试制出的服装在低压舱中试验,成功达到25.6千米的高度。不过李吉并没有用这套服装实现他的高空飞行梦想。1936年,英国皇家空军斯万少校,在李吉服装的基础上研制成第二套低压防护服,并用它飞到15.23千米的高度,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不过当他着陆时因为窒息已处于昏迷状态,是别人用小刀撬开他的头盔才救了他一命。

30年代一个名叫古德理奇的人也研制成功一套全压服。这套服装是用两层涂橡胶的降落伞纤维制作而成,与服装配套使用的还有橡胶短统靴和铝制的头盔。服装用液氧源供氧,手臂和下肢设有关节,容许飞行员比较方便地操作飞机和上下飞机。飞行员波斯特穿着这套服装飞到15千米的高度。1934年~1935年,他穿着这套服装先后进行过10次同温层飞行。

对于这段历史俄国人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第一个发明航天服的应该是俄国人。因为早在1931年,一名俄国人利用氧气面罩和潜水服技术已经成功研制出全压服。这才是今天航天服的前身。

50年代末,苏联和美国分别在空军战斗机飞行员穿的高空加压服的基础上研制成功舱内航天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和美国水星号航天员穿用了这种早期研制的航天服。后来在舱内航天服的基础上,工程技术人员又研制成功舱外航天服,从而保证航天员安全地进行太空行走。

穿戴航天服讲究多

十步穿衣法

航天员穿戴舱外航天服有一套严格的步骤和顺序,以美国航天飞机舱外航天服为例,整个穿衣过程共分10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是穿上强力吸尿裤。

第二步是穿上液冷通风服。

第三步是带上生物电子联结装置。在这种装置上有测量航天员心率的传感器和与外界进行通话联络的电子设备。

第四步是进行一些小的操作程序,包括在头盔面窗里面涂上防雾霜,在服装左侧袖子的手腕处装上一块小的反光镜,在航天服上身前胸部位装上一个小食品袋和饮水袋,在头盔上装上照明灯和电视摄像头,最后是将通信帽与生物电子联结装置连接在一起。

上述四步都是穿航天服前的准备工作。

第五步是航天员进入气闸舱,穿航天服的下半身。航天服下半身的腰部有一个大的带轴承的关节,为航天员弯腰和转身提供方便。

第六步是穿航天服的上半身。在穿上半身之前,应先将气闸舱的脐带式软管插入胸前的显示控制盒的接口上,以便向航天服内提供冷却水、氧气和电力。航天服上下身穿好以后,将密封环连接在一起,然后将各种供应管线与航天服相接。

第七步是戴上通信帽、头盔和手套。一旦戴上头盔和手套,航天员就不能呼吸气闸舱内的空气,而是通过脐带式软管呼吸从航天飞机轨道器提供的氧气。

第八步是向航天服加压,并由航天员测试,目的是保证航天服不漏气,内部压力稳定。

第九步是开始呼吸纯氧,进行吸氧排氮,即将体内的氮气排除,其目的是预防减压病。

第十步是关闭气闸舱的内舱门,气闸舱进行减压。当气闸舱内的压力降低到零时,打开气闸舱的外舱门,同时航天员应将航天服上的脐带式软管与气闸舱的联结断开,将安全带的挂钩勾在舱外的固定环上,这时航天员即可进行太空行走。

舱外航天服不分男女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航天服,无论是舱外航天服或是舱内航天服,都不分男女。美国航天飞机舱外航天服设计了小号、中号、大号和特大号等4种尺寸,100%的男航天员和95%的女航天员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身材尺寸的航天服。但是由于经费紧缺,美国宇航局决定只生产中号、大号和特大号舱外航天服。这样,90%的男性航天员可以找到合适的航天服,但只有35%的女航天员能找到合适的航天服。

航天服穿脱心得

航天员对舱外航天服的准备和测试有不少心得:

(1)准备舱外航天服时,不要随便撕扯、伸拉、搓揉和折叠。

(2)测试液冷通风服时,不要使冷却液管道弯曲受折,要保证其通畅流通。

(3)穿航天服前,一定要将头盔面窗上的防雾霜擦拭干净;否则它会影响视力。

(4)对通信系统进行测试时,应预先通知地面控制中心。因为通信系统的测试离不开地面控制中心的配合。

(5)舱外航天服的测试在气闸舱内进行,由于舱外航天服和气闸舱一般来自不同的设计和生产部门,二者的电源系统可能不匹配,这样会给航天服的准备和测试造成麻烦。因此在进行测试之前应了解清楚气闸舱内的电源和其他情况。

(6)航天服的准备和测试工作一般比较费时,常常会出现延误现象。因此要求航天员尽可能抓紧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准备和测试工作做完。

(7)航天服测试工作完成后,应将结果详细记录在案,以便在发生故障或问题时容易查明原因,也有利于飞行后进行分析研究。

太空行走时航天员如何大小便

早期太空行走航天员使用尿收集袋,这是一个小塑料袋,用带子系在航天员的腰部,主要是收集小便。至于大便问题,因为航天员太空行走的时间比较短,因此不需要考虑。

阿波罗航天员除了带着尿收集袋外,还要穿着大便收集裤。大便收集裤顾名思义就是一条特制的短衬裤,裤内有一个装大便的塑料袋,航天员的大便就解在这个塑料袋里。但在失重条件下使用这种大便袋有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大便处于飘浮状态,总是悬浮在屁股附近,因此航天员不得不用手将它推开。另外,大便袋旁边还有一个小袋子装有杀菌液,航天员大便完后要用手将这个小袋子挤破,让杀菌液喷洒到整个袋子内。大便完后,航天员还要将袋子密封好,储藏在登月舱内的特定地方,不能随便仍到月球上。使用这种袋子解成形的大便还算可以,但如果遇到解不成形的大便或是拉稀,问题就麻烦了。有一次,美国阿波罗8号的一名航天员就遇到这种情况,弄得他十分狼狈,哭笑不得。

现在无论是男航天员或是女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期间都穿着一种称为“强力吸尿裤”的短衬裤,以解决小便问题。当航天员需要小便时,直接将小便尿在强力吸尿裤上,等回到气闸舱以后,将这种裤子扔掉即可。航天员在准备太空行走时,要先穿上这种裤子,一般是贴身穿,穿在液冷通风服的里面。这种强力吸尿裤外形像普通的运动短裤,不过它有极强的吸水能力,一条裤子能吸附2升多的尿。强力吸尿裤能强力吸尿的原因是,裤内缝有一层称为聚丙烯酸钠的化学织物,这种化学织物能吸附比自身重量重1000倍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