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采斯塔: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探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00:07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探索阮正奎

【专题名称】初中数学教与学
【专 题 号】G352
【复印期号】2010年09期
【原文出处】《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2010年4期第71~74页
【作者简介】阮正奎(1964-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中学高级教师(江苏 南京 210046)。
【关 键 词】EEUU


    作业是一项与学生的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涉及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复杂互动的教育活动。与作业有关的争论一直是中小学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业的布置、批改与纠正虽已延伸到了课堂外,但它却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且已深深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1]。课堂中的人是不同质的。现实的课堂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任何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中,总会有早慧或晚熟的。拿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是不正确的,中学数学作业也是这样。
    一、初中数学作业的现象
    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学生的数学水平差异这一问题。有的同学接受得快,一点就通,甚至五师自通;一些同学要经过努力也能过得去;另一些同学则是不能拿同样的标准去衡量他们,否则会使他们学起来非常吃力。这种教学现象几乎在所有班级都出现过,在所有学科中出现过,对于数学作业来说更是这样。现就作业的难度、量与难度分类举例说明。
    1.作业的难度
    很多学困生说:“老师,我想告诉您我为什么怕数学。从小我就不怎么喜欢数学,在四、五、六年级开始懂事后,数学上不懂的问题,我不敢请教老师,因此数学没打好基础。”“老师,我想告诉您一句真心话,我真得很想把数学这门功课学好,可我就是做不到。我也曾一次又一次地下决心要好好学数学,但等拿到课后作业时,我就傻了,就失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太多的问题,有问题又不敢问老师,最后问题越积越多,心债也越积越多。另一些数学学习较好的人则常常抱怨,“作业布置得太少,太简单。”“不值得一做。”
    2.作业的量
    不少老师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过关”,就采取了布置作业“大运动量”的办法,即同一类型的作业布置了很多。且大大超过了法定应完成作业的时间,学生耗在数学作业的课后时间上多,重复劳动演变成不费脑子的机械劳作,既不能使学得好的同学在做作业时得到什么新的挑战,也加重了学习一般的同学的负担,更使学习困难的学生难上加难。因此,加大数学作业的量,并不能解决问题。
    3.作业的难度分类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数学基础、爱好选择等等差异,布置相同的作业会导致以下几种情况:作业太难,学困生不能适应,不会做;作业太简单,中等和上等生吃不饱;作业难度中等,上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消。作业如何处理?如果就数学作业而言,把学生分成三类,即学困类、中等类、上等类(且这样的分类要由学生自己认可),那么作业分层要求比较合理,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反之对作业统一要求,就不具有普遍适应性。因此,作业分层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比较好的方案。
    《新课标》明确指出: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2,3]。即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层次要求的作业与之相匹配。初中数学的分层作业既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又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4,5]。
    二、作业不分层次布置的原因
    作业不分层次布置的原因是什么?究其原因是没有看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办学理念所造成的。
    1.没有看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由于在建国初期引进前苏联的“班级管理制”,往往把整个班的同学“合并同类项”,打包处理。在这种思维定势下,布置作业,自然就想不到要分层作业,而是习惯地统一布置作业。
    什么叫分层作业?它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以人为本,把学生分层(组),在相同的教学目标下,设计不同层次(量和质)的作业,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学有所得,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索性和合理性。[1]学生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6,7],所以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具有个性化,而分层作业正是这种“个性化教学”的体现,它改变了过去作业一刀切现象,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成功的、有效的学习者。
    2.违背基础教育的办学理念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的基础教育的办学理念有四条,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第三是有效率的教育,第四是开放式办学。对学生布置作业时,同一的、不分层次的布置作业,就违背了这四个理念。[8]
    首先,由于(很容易)受考试、升学的影响,无意识间就挤兑了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这是不分层次作业的主要原因。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多挤出20%的精力去关照一下学困生,分层次作业,使他们能过大纲最低要求。
    其次,作业是学生巩固学习的一种形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个人只有在有兴趣时,才能取得学习的效果。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度的焦虑是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但过度焦虑势必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发展。那种不分层次,统一地布置作业,必然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既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也不会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能成为有效的,更谈不上是具有开放思维的。
    最后,开放式办学有四个层次,一是课堂开放,二是开放到校园,三是开放到社会,四是开放到国际化、即由国内到国外。它的本意是虽说基础教育本身是个封闭的系统,但不能因此就处处封闭。[5]……从数学作业的角度来说,首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这要求学生既要学会独立思考,也要学会给自己定位,让自己知道在数学学习方面暂时还处在什么位置(以便自己定位去做高、中、低哪个层次的作业),更要让学生学会向他人去学习,包括主动向老师提问,较容易地得到同学的帮助,也乐于(在数学作业方面)帮助别人;反之,不问青红皂白地,整齐划一地布置一样的作业,那么,开放思维的基础也就荡然无存了。
    总之,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由于学生个性成因复杂,学习能力差异大。所以,对不同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便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教育学角度来说,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和可接受性原则,它要求老师的作业的布置必须以人为本,力使学生的潜能达到开发,获得最佳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9],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合理性,使教学最终达到“不教之境。”
    三、分层的设计和实践
    作业分层有四个方面,即学生分层,做作业分层,指导分层,分层批改[10,11]。分述如下:
    1.学生分层
    根据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业情况的了解,把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其中:成绩最好的命名为“宏志组”;成绩中等的命名为“提高组”;成绩较差的命名为“奋进组”(其中“奋进”就是奋勇进步,不断提高的意思)。
    (1)硬性分层。开始分层时,老师只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分层,不考虑其他因素。这种分层相对比较公平,因为分数是硬性的。
    (2)软性分层(也叫滚动分层)。当分组一段时间后,一些学生通过勤奋学习,不懈努力,在考试和作业中明显进步,能够达到高一级的要求时,这时就进入到高一组。因此,教学中的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
    (3)弹性分层。对极少数学生,从多种原因考虑,不适宜明确分层的,可以找其谈心,给他(她)建议适合的组别,让他(她)有弹性的空间,既保护了情面,又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老师可以不拘于常规,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灵活采用多种分层方式,以完成不同时期对学生训练的要求。
    值得注意是,在分组前,一定要给学生讲清分层(组)的目的和意义,不能让学生有自卑或消极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软性分层的好处是,使学生能够在自愿的基础之上,进行自主选择,满足不同的需要。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惰性强的学生养成更大的惰性。
    2.做作业分层
    在布置作业时,按《课标》和《中考考试说明》,根据各层(组)次学生学习水平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本作业、提高作业、超额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本作业,允许“宏志组”不做,“提高组”和“奋进组”人人要完成。考虑到“宏志组”“提高组”“奋进组”三层次学生的实际,将题目作些变化,视为提高作业,供“提高组”和“宏志组”完成。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超额作业,便于“宏志组”同学完成(当然,不会的也可以不做),让他们有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能力,收获学习的喜悦。学生在完成相应的(分层)作业后,在作业本上把当天的知识进行归纳和小结。通过小结当天的知识点、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时的独到见解,积累方法,优化解题策略。同时,鼓励“奋进组”的同学去思考和尝试做“提高组”的作业,“提高组”的同学去尝试做“宏志组”的作业。对他们大胆尝试、或尝试成功的,给予大力的表彰和鼓励,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实践证明,做作业分层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12]。分层布置作业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
    3.指导分层
    开展作业分层后,要侧重于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为他们布置合适的作业,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并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学习活动中,并解决自身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困生的学习和进步,由此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和信心。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发现学生有对自己降低要求的趋势时,就适当把一部分高一个层次的题“变作”低一个层次的题;相反,当某个内容比较难学(如动点问题)或某个时段学生情绪比较低落(如考试成绩不理想),这时就可以适当把一部分低一个层次的题“变作”高一个层次的题。利用这种心理暗示,使学生增强信心。
    作业分层指导时,常采用的方法是:答疑、谈话和辅导的形式。在进行作业指导的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指导学科知识,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障碍,还应注意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分层批改
    作业必须有写必批。不同层次的作业,采取不同的批改方法。对“奋进组”的作业,一定是采取面批的形式。这样,对每一次的作业,每一个同学可以及时、准确了解作业的正确与否,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是独特的方法或思想,也能知道老师对他作业的整体评价,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提高组”的作业,采取隔天面批的方法进行,原理同上。对于“宏志组”的作业,则可以采取部分批阅,其余同学之间互相批阅方法进行,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也给老师留下的较多的时间来对面批其他两层次同学的作业。
    分层作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业分层,评价也要分层。对于“奋进组”的学生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要多给予表扬性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于“宏志组”或“提高组”的学生,他们成绩好、自信心强的,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四、分层作业的评价与反思
    1.分层作业的评价
    从以往交上来的作业来看,能达到“一般要求”的学生,作业总是“一般化”,但自从分层后,在老师的鼓励和“不服输”的精神鼓舞下,基本都能以“较高要求”作为自己的目标。原来就比较好的同学,作业质量更上了一层楼。也许有的教师会担心这种做法会使部分学生“偷懒”或是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但只要教师不是凭自己经验式的印象,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能力和掌握情况,并以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作为分层的调整标准,学生总会努力往高一层次进步的。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都是千差万别的,当个别学生出现问题时,要通过单独的辅导和心理疏导来解决问题,切忌就个别现象调整对整体的要求。只要操作得当,这种做法的效果还是很好的。[13]
    2.反思与总结
    (1)改变了教师课前备课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由关注教材内容的同时,更要关注作业的研究;由坐在办公室里备课,变为走进学生群体、了解学习态度、习惯、进程等的关注学生的备课。
    (2)改变了教师业务能力的评价标准。由于备课的关注点、备课方式、作业布置、作业批阅、作业辅导、作业评价的改变,因此,教师业务能力的评价标准也改变了,范围也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才是正确的开放思维。
    对提高教师的师德有促进作用。分层布置作业,是教师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体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树立学生“自觉、自信、自主”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要求教师有崇高的师德。
    (3)硬性分层的弊端是,容易忽略了学生的其他因素,如智力水平的差异,学习兴趣的差异和学习潜力的差异等。软性分层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成绩差、惰性强的学生产生虚荣的心理。在实施时需要加以解决。
    (4)待条件成熟时,可考虑让学生帮学生批改作业,以达到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5)分层作业的教学,在阶段性教学是很“人文”的,但就目前而言,大的考试,都是同一难度试卷,最后得分一定是不一样的。如何评价学生的发展,仍是需要教育关系的改革来解决[5]。


【参考文献】
    [1]薛珮琳.关于家庭作业的理性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5).
    [2]李利.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3).
    [3]周光芳.浅谈新课下数学教学观念的创新[J].中学语数外(教研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