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乃花光司 减肥:上海老底子(十六)【48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34:12
  上 海 老 底 子(十六)   
★★★還舊樓主2012年2月18日轉自《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


1849年外滩第一代建筑
  1868年外滩的法国码头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外滩  
1876年的外滩
  1894年外侨在外滩举行追悼仪式   1912年在外滩举行的庆祝英王加冕仪式  
1912年在外滩举行的庆祝英王加冕仪式
 
1930年外滩的建筑群
 
1937年在外滩的纳凉者
  圣三一教堂(今九江路219号)          是英国圣公会在上海的一座教堂,俗称红礼拜堂。1847年建,1866年5月24日—1869年重新建造,由斯科特设计,凯德纳修改了建筑图稿。   江海北关门前(1864年建,外滩13号,今中山东一路13号)          1864年,清政府的江海北关设于此,为衙门式木结构建筑,1891年拆毁,这是早期外滩惟一属于中国人使用的建筑。   江海北关门前(1864年建,外滩13号,今中山东一路13号)   江海北关大楼(1893年改建,外滩13号,今中山东一路13号)          新的江海北关大楼于1891年破土兴建,1893年落成,赶上了上海开埠50周年大庆。新江海北关大楼沿用了旧址的基础,平面与旧关基本相近,为凹字形,是英国15世纪最常见的市政建筑模式(哥特式建筑),正中为钟楼,高8层。江海北关的建筑样式由传统的中国衙署建筑向西洋建筑的变化,从某种角度讲,也表明上海正在向世界靠拢。   江海北关大楼(1893年改建,外滩13号,今中山东一路13号)   江海关大楼(1927年重建,外滩13号,今中山东一路13号)         1925年12月15日奠基,1927年12月19日正式落成,高十一层,层次和总高均超过汇丰一倍。从建筑外观的总体讲,该建筑仍为复古主义风格建筑,兴许考虑到海关是国家对外贸易的管理机关,正大门的设计为古希腊的神庙形式,四根经典的陶立克柱式支撑起庞大的建筑,使人感到这里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殿,同时也让人体会到建筑的阳刚之美。   英商上海总会(1911年,外滩3号,今中山东一路2号,东风饭店)         1909年在原址建6层新楼,经费则由怡和洋行、卜内门洋碱公司、汇丰银行、英商电车公司及正广和汽水厂联合出资,由英商聚兴营造厂施工。1909年奠基,1910年1月6日启用。该大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连地下室共6层,高26.9米。占地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9280平方米。   《字林西报》大楼(1908年,今中山东一路17号 )          1901年,上海大地产商马立斯以外滩17号地块为资本入股报社,占有全部股份的47%,担任董事长建有3层砖木结构房屋。   《字林西报》大楼(1922年,今中山东一路17号,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1921年,马立斯决定翻建房屋,遂由德和洋行设计,美商茂生洋行承建,1923年6月建成。大楼占地面积为104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043平方米,分前后两部分,前部8层,总高40.2米,后部为9层。前后均设有地下室。是一座文艺复兴后期形式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   德国总领事馆(1910年,黄浦路9-10号,今黄浦路60号)         德国总领事馆建于1884-1885年间,由徳籍建筑师贝克·培迪克设计(1907年修缮过一次),建筑坐西朝东,面向黄浦江畔,砖混结构,高三层。由一幢住宅楼和一幢办公楼相组合,在楼的南立面有通风遮荫的券拱外廊。   德国总会(1915年)仁记路(今滇池路)外滩(今中山东一路20号)   礼查饭店(早期)          1860年,一幢两层楼的西式旅馆出现在世人面前。它就是礼查饭店(Richards Hotel)。这是上海第一家近代化的旅馆。   礼查饭店(1910年,今黄浦路15号,浦江饭店)         1860年,一幢两层楼的西式旅馆出现在世人面前。它就是礼查饭店(Richards Hotel)。这是上海第一家近代化的旅馆。1907年,礼查饭店原来的二层小楼被拆除,在原址建造起一幢6层高的钢筋混凝土与砖木混合结构的楼房。1910年竣工。它的外观采用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形式,占地面积4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立面竖三段。位于黄浦路的大楼南面大门上装有铁架大雨篷,二层以上均挑出阳台,当时在其南面还建有俄罗斯驻沪领事馆大楼。
礼查饭店顶层大餐厅(今黄浦路15号,浦江饭店)   汇中饭店,外滩19号(今中山东一路的19号)         早在1850年代初就建起了3层楼的中央饭店(Central Hotel)。与礼查饭店同为租界内历史最悠久的外资旅馆。1903年,中央饭店改组为汇中饭店,并请英资玛礼逊洋行的司施高塔(Walter Scott)设计,王发记营造厂承建,计划翻建成6层楼房。1906年,此楼开工,1908年竣工,高6层、30米,占地2125平方米,建筑面积11607平方米,以砖木混合结构。1914年,6楼发生火灾,殃及屋顶花园和亭子,修复后大楼变成了平顶。1952年停业。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再度开放。   外滩公园(今黄浦公园)大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告示牌         1900年后公园出现了写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成了中国人的屈辱象征。   和平女神像(又名“和平女神纪念碑”和“欧战纪念碑”)         和平女神像,位于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外滩,面朝西,1924年2月16日落成,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由上海的英美法侨民团体建立的战争纪念碑。顶部是一组青铜铸像,主体人物为胜利女神,她左手抚一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儿童,以使他不再遭受伤害,右手正欲放于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的头顶上,以抚慰她心灵中深深的创伤,纪念碑的碑身面上,镌刻着纪念文字和在一战中死难的上海侨民的姓名,两旁装饰铜雕的盔胄盾甲等古代战争用具。碑座背面,“功炳欧西,名留华夏”八个大字,赫然而书。作者没有宣扬胜利者的骄傲和失败者的悲哀,而是将一种祈望和平,反映人类普遍情感的涵义赋予这组雕像,因而很快被旅居上海所有国籍的人所接受,无论原协约国还是同盟国的人士无一例外地都献上了鲜花。可惜这件优秀的艺术品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久,1941年底,日本侵略军跨过苏州河,日本占领当局将和平女神像被野蛮地拆下,两边铜雕的盔胄盾甲等古代战争用具被毁掉,熔铸成炮弹,至于碑面的文字则被全部磨去。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终于胜利,日本投降后,将拆下后尚保留着的女神像归还给了英国领事馆。   赫德铜像(九江路外滩         赫德铜像建成于1914年。雕像上的赫德身着西式大衣,反剪双手,略微低头,一脸冥思苦想的神色。据说,海关职员最后一次见到赫德时,他就是这般神情。l927年,海关新楼落成后,铜像被移至大楼对面的空地上(今陈毅广场),注视着外滩川流不息的车辆与熙熙攘攘的路人。   马嘉理纪念碑,苏州河滩路(今南苏州路)口          马嘉理纪念碑,原位于外滩和苏州河转弯处,外白渡桥南端,1909年道路拓宽时移进外滩公园(今黄浦公园)东南角,系用大理石雕凿而成。1941年被日本占领当局拆除。   伊尔底斯纪念碑,北京路外滩,外滩公园(今黄浦公园)的南萆坪上
         1898年11月20日由上海德侨社团建立。1918年12月2日晚,时值德国战败,纪念碑于1918年12月被一批仇恨德国人的英美侨民推倒。时值一战德国战败,中德已断交。1922年中德复交以后,德国人将此碑移到大西路海格路(今华山路延安西路)的德国侨民文化娱乐中心的草坪上,解放后此地修建静安宾馆,纪念碑整体被收藏于上海历史博物馆。   1907年建成的外摆渡桥  
英国总领事馆
        中山东一路33号是外滩最老的一幢楼房,至今已有129年历史。多少年以来,这里一直是英国驻沪总领事馆的所在地。1872年6月,由英国人罗斯曼与伯依斯设计,占地38559平方米的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开始建造。
日本总领事馆,1911年竣工,黄浦路25A号(今黄浦路l06号)   苏联总领事馆,1916年竣工,黄浦路1号(今黄浦路20号)   位于博物馆路(今虎丘路)上的犹太教堂,是上海最大的犹太人教堂   20世纪初的外滩公园   20世纪初的外滩公园   巴夏礼铜像1890年建,外滩南京路和北京路之间   外摆渡桥(1907年建成)  
二十世纪初期的外滩——海关钟楼
 
二十世纪初期的外滩——车水马龙的外滩
  二十世纪初期福州路外滩建筑   二十世纪初期福州路广东路外滩建筑  
二十世纪初期的外滩——林荫大道
 
二十世纪初期的外滩——没有堤防的外滩
  上海《点石斋画报》报道外滩“英皇子观灯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外滩已具有大都会气派
 
二十世纪初期外滩中期建筑
  二十世纪初期汉口路外滩中期建筑  
二十世纪初期的外滩——“纤道”为码头所占
  歡迎進入還舊樓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