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花圣殿卫栖梧锁人:发现新丝绸之路:古老中亚崛起重回世界(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02:48

发现新丝绸之路:古老中亚崛起重回世界(组图)

文章来源: 华夏地理 于   (被阅读 377 次)


哈萨克斯坦一处石油开采基地,提炼石油产生的硫磺如鲜血般溢出砂坑。对于大多数中亚国家来说,自然资源是新经济的命脉。


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市内,奔驰车前几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土库曼姑娘。跟中亚其他地方一样,新丝绸之路对土库曼人来说,意味着生活越过越好。市民可免费使用水电和天然气,汽油能获得大量补贴



乌兹别克斯坦的历史名城西瓦的古建筑群,坚固的围墙和古老的宫殿式堡垒显示着昔日的辉煌。


阿里木。凯尔迪亚夫生于吉尔吉斯斯坦的边远山区,上世界90年代国家独立后,靠倒卖夹克衫起家,如今在多朵依巴扎上做服装生意,有房有车。“这个市场带来了很多机会。”他或。对中亚各国居民来说,机会是新丝路的主旋律。


夜晚的灯光下,撒马尔罕列吉斯坦广场上的伊斯兰学院建筑群更显古老和神秘。这是伊斯兰世界最精美的建筑之一。14世纪,作为帖木儿帝国的都城,撒马尔罕是当时世界上最壮观的大都市。


中国,正在把与世隔绝了数百年的中亚地区,重新带回世界。

阿里木·凯尔迪亚夫算是中亚崛起之路上的领军人物。我遇到他的时候,他正站在吉尔吉斯斯坦一个飞机库般巨大的市场中的夹克衫摊位前,他有着宽阔的肩膀、充满善意的棕色眼睛和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在面积与印度相仿的中亚地区,吉尔吉斯斯坦位置靠东,差不多和陕西一样大。

凯尔迪亚夫在吉尔吉斯斯坦一个穷困的边远地区长大。积雪盖顶的群山将这个国家的东侧和南侧与中国隔开,西面和北面则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其他中亚国家隔山相望。几个世纪前,这里是丝绸之路上的核心地区。但这个国家的好运气在凯尔迪亚夫出生的1968年早已结束:近代以来,更便宜、更快捷的海运路线逐渐取代古老的丝绸之路;1918年,苏联控制了该地区,宣布吉尔吉斯斯坦为社会主义共和国,使其更加孤立。

一说起小时候,凯尔迪亚夫就想起那些空荡荡的货架和荒凉的街道。1990年大学毕业之后,他为找工作发愁了很长时间。那会儿苏联正在闹解体,吉尔吉斯斯坦即将宣布独立。“没人愿意雇我,”他说,“家里人都在饿肚子。”

不过,凯尔迪亚夫在那之后的经历,预示了中亚新时代的来临。随着俄罗斯影响力式微,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造就了一条新的丝绸之路,该地区长久以来的与世隔绝状态终被打破。过去十年间,中国与中亚地区之间的贸易额翻了十多倍,2009年时将近260亿美元。中国政府正在投资建设连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及塔吉克斯坦的高速公路;中国国有企业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建设的一条长达1833公里的天然气管道将每年向中国输送400亿立方米天然气;哈萨克斯坦在2010年与中石油合作后,向中国出口的石油迅速提高到每年2000万吨。这些经济合作使中亚五国得以位列当今世界经济增速最快国家之林。土库曼斯坦——以出产狂妄自大的领导人而闻名的沙漠国家,2010年的经济增速达9.2%,位居世界前茅;人口最为稠密的乌兹别克斯坦增幅也超过8% ;中亚五国的平均增幅为6%,当世界还在经济萧条中苦苦挣扎时,这些数字当真令人艳羡。

对凯尔迪亚夫来说,新丝绸之路带来更为实在的好处。1991年,在吉尔吉斯斯坦宣布独立后不久,他来到邻国哈萨克斯坦当时的首都阿拉木图,从一个中国商人手里一口气买了许多皮夹克。历经数十年苏式的单调乏味,人们渴望时尚,他回国后将那些皮夹克加价脱手,狠赚了一笔。1997年,他在名为多朵依巴扎的集市里租了个摊位,然后和中国的工厂合作,开始进口数十种服装,包括巨大流苏装饰的棕色人造革夹克、条纹西装和黑色皮马甲。那些年生意不错,他赚的钱超过2.5万美元,而在吉尔吉斯斯坦,大多数人直到现在省吃俭用一年也只能攒下几百美元。“在吉尔吉斯斯坦,大家都没什么钱,但这个市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会。”凯尔迪亚夫说。

对于生活在中亚的6100万居民来说,机会是新丝绸之路的主旋律。在中亚各地,许多市场重新开张,人们可以坐享从世界各地不断涌入的商品,这与20多年前市场上只有俄国货的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丝路贸易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年前,丝绸之路就将中国的千年古都长安(今西安)与中亚、波斯(今伊朗)和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连接在一起。中亚是丝路上的必经之地,在丝路沿线的巴扎里,当年的购物者可以找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中国的丝绸,印度的茶叶,波斯的香料,罗马的玻璃器皿。通过与旅人的闲聊,当地人得以知晓天下事。商人们也会谈起宗教,一位印度的圣者如何在菩提树下顿悟,从而创立佛教;或是麦加的一位先知如何在神的指引下写出《可兰经》;也有人带来那些征服者的消息: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帖木儿;还有人对艺术、建筑和科学的最新发展津津乐道,如中国的造纸术,或来自马其顿王国的吹制玻璃花瓶。

如今,中亚居民们同样可以在这里的市场上找到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在比什凯克的多朵依巴扎,数以千计的商贩们出售的商品琳琅满目,从波兰生产的彩色棒球帽到印度纱丽和伊朗的大包茶叶。经济学家估计,多朵依巴扎大约创造了55000个工作机会,形成的经济规模几乎占到吉尔吉斯斯坦整个国家的三分之一。

繁荣背后的推动力,是中国对资源的需求。“中国与中亚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亚洲开发银行驻吉尔吉斯斯坦办事处主任吴兰对我说。一条横穿中亚的高速铁路将把北京和欧洲之间的陆路旅程缩短到最快只需两天。虽然该计划仍在讨论中,但修建铁路的经济逻辑显而易见。“只要看看地图,就知道便利的交通对这里多重要。”吴兰说,“技术层面的问题会得到解决的。”



在土库曼斯坦的首都阿什哈巴德,许多政府办公大楼前矗立着前总统萨帕尔穆拉特。尼亚佐夫的巨大黄金雕塑。


如今前总统萨帕尔穆拉特。尼亚佐夫的继任库尔班古力。别尔德穆哈梅多夫的大幅照片也随处可见


土库曼斯坦的一位司机被两名警察拦下检查。在很多中亚国家,新丝绸之路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的富裕,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但也助长了腐败和不平等,而且似乎越来越严重。


土库曼斯坦一处精美、宁静的清真寺仍是当地人礼拜之所。新丝绸之路给中亚各国带来了诸多变化,但人们也并未忘记传统,这似乎更应该是新丝路长存的根本。


我和妻子沿着新旧丝绸之路,从马可·波罗盛赞有着“漂亮的果园、葡萄园以及生机勃勃的庄园”的喀什出发,行进4500 公里,穿越中亚腹地,以及撒马尔罕、布哈拉、西瓦等等构成10 世纪丝绸之路一条主要路线的城市,试图发现中国的崛起如何将该地区重新拉回全球化的怀抱。我们还去了这些中亚国家现代化的首都: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以及土库曼斯坦的阿什哈巴德。

历史穿越之旅开始了。我们租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爬上了天山山脉海拔3752米的图尔尕特山口。向上攀爬中,我盯着车窗外的荒芜景致。沙尘暴把低矮缺水的树木、东一幢西一幢的泥砖房、灰色岩崖下几条浑浊的溪流,全部吞噬在深褐色的雾霾里。

中国的筑路工人正在修建一条从喀什到比什凯克的高速公路,这条路长500公里,大部分资金来自中国向吉尔吉斯斯坦提供的2亿美元贷款。我们和48岁的修路工黄浦相聊了起来,几个月前他搬到一顶小帆布帐篷里,整天挖排水沟。他说,这工作很苦,但他需要挣钱——每月近300美元的工资足够供他留在长江边老家的女儿念书。他说:“晚上很冷,除了白菜和辣椒基本上没什么可吃的,但哪有活干我就去哪儿。”

黄浦相所忍受的,仍是当年丝绸之路上的旅人面临的困苦。13世纪末,马可·波罗穿过天山时写道,“没有民居,也无避身之所,旅行者得随身携带干粮。因为寒冷,这里看不见飞鸟;火不够旺,与其他地方火光的颜色也不同,食物煮不熟。”600年之后,一位名叫盖群英的英国女传教士如此描述从天山脚下延绵开去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令人毛骨悚然的……荒无人烟之地……灰色的沙砾一眼望不到边。”

虽然路途艰苦,但也不无慰藉。我们在中吉边界停车,与端着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的士兵合影拍照,并与我们的新向导碰头,这位俄罗斯族的吉尔吉斯坦人握着我的手,用俄语说了句“我不会说英语”,便带我们驶入迥然不同的风景中。吉尔吉斯斯坦90%国土由群山占据,人口只有500万,许多地区保持着原始荒野的状态,因此常被称为“亚洲的瑞士”。随处可见长满深草的空旷山谷,间或点缀着牧民的帐篷。

两小时后,我们来到塔什拉巴特客栈,这是古丝路上一处历史悠久的车马大店,它的石质建筑据说始建于公元10世纪。与丝路上的许多遗迹一样,塔什拉巴特客栈的来历很少有人说得清。在19世纪俄国人来到之前,吉尔吉斯斯坦没有用文字记载历史的传统。但史学家们一致认为,该建筑是当地的统治者为丝路商旅所建的服务设施。

我们沿着以厚重石材修建的长廊来到一个房间,午后柔和的阳光穿过穹顶照射进来,当年的旅人仿佛活现眼前:1220年,这里的商人们或许正满怀恐惧地小声谈论着成吉思汗,他刚刚在布哈拉发动了血腥的大屠杀;如果回到1395年,他们很可能聊起帖木儿,这位武士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征服了今天的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的土耳其东部一带。历史是丝绸之路得以永生的灵药,我们阵阵回响的脚步声,似乎在小声诉说着这片土地曾经作为世界中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