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领羽绒服搭配围巾:如何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38:37

着眼党情,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要肩负起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1.党情的变与不变

    中国共产党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在变,党情也在变。而且,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特点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党的性质和宗旨没有变,也不能变。党情的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对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出了严峻考验。正确认识和把握党情的变与不变,是党在新形势下继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实践依据和逻辑起点,也是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把“钥匙”。

    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重大胜利,使我们的国家相继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正如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强调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与此同时,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以及党的队伍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1)从党所处的地位来看。从“打天下”到“坐江山”,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使党面临着执政和长期执政的严峻考验。党的地位的变化,党员和干部地位的变化,对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都是一个新的极大的考验,也给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党的各级干部是否真正懂得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能不能正确地运用手中的权力?能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因为长期执政,党内很容易滋生惰性,因循守旧、不思进取,领导干部很容易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产生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危险,甚至贪污腐败,引起民愤。能不能正确认识党的执政地位带来的影响,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不脱离群众,这是我们党长期面临、需要常抓不懈的一个大问题。

   (2)从党面临的环境来看。从“关起门来搞建设”到“大规模引进来”、“大踏步走出去”,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为经济全球化、市场化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使党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我国的发展呈现出新旧矛盾相互交织、长期性矛盾和阶段性矛盾相互交织、社会矛盾和党内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我国与世界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互间的影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直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更加明显,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深刻影响。能否排除来自“左”的和右的干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又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乘势而上、化解风险,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全党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3)从党的队伍来看。截至2008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7593.1万人,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7倍;党的基层组织为371.8万个,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9倍。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是我们党兴旺发达、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同时,对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的任务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更加紧迫,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如果疏于和放松管理,肯定会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

    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复杂性世所罕见,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党要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战胜这些困难和风险,承担起人民和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就必须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认真研究自身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领导改革发展中不断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 

    放眼世界,政党组织比比皆是。相比之下,前苏联共产党和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执政时间最长,二者也都有过辉煌的执政业绩,如今这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落马。历史向我们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规律——政党的兴衰取决于人心向背。一个政党如果思想保守僵化,不能与时俱进,就注定会被人民所抛弃。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可以脱离人民、脱离社会需求而生存的党组织。说到底,是人民选择政党,而不是政党选择人民。世界政党形势的风云变幻警示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对此,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和清醒认识。

    2.党的建设状况的适应与不适应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把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在履行执政为民、执政兴国历史使命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把我们党在全国执政比作进京“赶考”,提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60年过去了,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是合格的,人民是满意的。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党在执政兴国的全部工作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1)从综合国力看。2009年,我国GDP达到4.9万亿美元,跃升至世界第三,外汇储备将近2.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众多尖端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

    (2)从人民生活看。从基本解决全国人民吃饱穿暖问题,到13亿人总体实现小康目标,一步一步地实现了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100多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8年的1400多万人。我国人民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更加突出,对国家、对民族、对生活的自豪感、成就感、幸福感大大增强。                     

    (3)从国际地位看。以新中国成立为标志,中国人民彻底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开始在世界上扬眉吐气。党和政府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倡导和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反对国与国之间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赢得了国际上的称赞。如今,中国作为一支和平、发展、合作的重要力量活跃在当今世界,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也离不开中国。社会主义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空前提高,所产生的建设性影响空前上升。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正说明了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建设与中国的发展要求基本上是相适应的,否则党又怎么可能领导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

    但我们也应看到,目前党内还存在着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

    此外,党的自身建设的改革创新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群众基础变化与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转变不到位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来,群众基础历经几代人变化,已经不完全同于执政初期和改革开放之前。从纵向来看,由于代际更迭,每一代人的价值观不可能完全一样,从而导致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不同于以往。当前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是中国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比拟的。从横向来看,党的社会分配政策虽然努力向全社会倾斜,但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不同所有制单位,甚至在国有单位,由于分配中多种要素并存,导致各社会利益群体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中所占有的份额存在较大差距,不同利益群体对执政党和政府的心理认同度也相应发生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难以避免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以传统的行政权力为主导的领导方式就不易获得社会认同,有的群体性事件就是因领导方式、处置方式不当而成为导火索的。面对新问题新情况,需要各级党组织从思想观念到决策方式都有一个较大的转变,真正落实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学会以民主的方式、法治的方式和以人为本的方式与群众打交道。

    (2)社会深层次矛盾与党内深层次矛盾相互交织。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易发多发。再加上一些政府部门由于执政能力不佳引发出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党风廉政问题,使得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良性互动不足,进而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干群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当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一些原本并不严重的问题也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瓮安事件”、“孟连事件”等便是如此。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直接关系到政府执政能力的建设,关系到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动。

    (3)自下而上的民主诉求与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不足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民公社的解体而出现了村民自治,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后逐步出现基层党组织直接选举,由此又进一步激发了党员的民主权利意识。但从普遍性来讲,从宏观层面来讲,现有的决策制度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在个别地方,群众对于当地的党委和政府作出的决策有不同意见时,由于缺少沟通渠道,就采取诸如“集体散步”、设置专门网页发表不同意见等形式,表达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的强烈关注。

    (4)基层社会变化与党的基层组织功能转换不到位的矛盾。改革开放30年来,基层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动。大量的群众由传统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党员也游走于不同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基层党组织从改革开放伊始,就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从总体上看效果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瘫痪、半瘫痪者有之,无所作为的亦有之,更不用说实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功能了。

    (5)信息流通方式变化与党内沟通方式转变不适应的矛盾。在高科技时代,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流通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网上互动与网下互动相互交织,一条信息瞬间就可能传遍全球。而党内沟通在多数情况下依然延续过去的方式,按层级上传下达,当某些突发事件转瞬间在全社会传播开来时,我们的组织渠道很可能会因反应迟缓而错失应对良机。如能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方便快捷地实现党内各层级之间的沟通,实现普通党员与领导者之间的沟通,推动信息共享,既有利于党内信息的沟通,又有利于党员参与决策、参与监督,更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处理。

    (6)党内关系复杂化与党建制度创新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党内关系是指构成党组织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结。党员与组织之间、各部分组织之间、组织制度、工作制度之间,都存在如何联结才能高效、有序运转的问题。而党内关系中,最为复杂的是人。党员社会身份多样化,党员的基本政治理念可以大致相同,但个体利益诉求和个体价值取向却并非完全一致,党内如何进行整合才能在保持共同目标之下尊重党员的个人诉求?党内民主在组织内部究竟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等等,都需要从宏观层面解决党的建设制度创新问题。以上问题和矛盾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需要抓紧解决。

    3.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关键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所谓科学,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和世界的客观规律。用在党的建设上,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党的建设符合政党政治的规律,即注重人心向背,坚持以人为本;二是符合党的自身建设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规律。两个层面的规律,归根结底,取决于后一条——关键在党,关键在于内部不出问题。

    (1)以改革创新保证党的思想理论的科学性。思想理论的科学性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条件之一,而思想理论的科学性,是靠多种条件保障的。一靠思维方式的科学性,即主观合乎客观实际,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从实践中发展真理。二靠改革创新精神,发展党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源头是马克思主义。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表现为能够根据中国的国情,根据中国的时代特点、社会条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不同历史阶段的党的思想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在新的形势下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成功,改革开放的成功,都说明党的思想理论是科学的,是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晶。没有改革创新精神,就没有党的思想理论的发展。这里,改革创新精神与科学精神是统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学习型政党,归根结底,就是要使党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升素质与能力,在学习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达到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目的。思想理论的创新性与科学性,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统一。

    (2)以改革创新保证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制度的科学性是党组织健康有序运转的保障,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大政策不因人的素质变化而改变,不因人的注意力转移而转移的保障,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民主、有序、生动活泼的保障。党组织历来就有制度,但制度本身的科学水平却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发展的。

    (3)以改革创新保证工作方式、活动方式的科学性。党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从来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灵活多样的。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优势之一,就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主动地提出党的工作方式的转变问题。在从土地革命战争向全民族抗战转变,从夺取政权向在全国范围内执掌政权转变等重大历史时期,党都提出转变工作重心、转变工作方式。在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起点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同样指出我们面临着工作方式活动方式的转变。可以说,对于工作方式、活动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党组织历来都是重视其创新的。

    (4)以改革创新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科学性。党执政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建国初期严惩刘青山、张子善到2009年查处一大批大案要案,证明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有着清醒认识,态度非常坚决,决策和部署完全正确。但是,极少数顶风作案者的“前腐后继”充分说明,反复发生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发生的问题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要把反腐败斗争由“割韭菜效应”变成“釜底抽薪效应”,还需革故鼎新地深化制度改革和创新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十七届中央纪委密集地召开了三次全会,全面部署反腐倡廉工作。在中纪委十七届五次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形势在发展,实践在深入,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这些都要求我们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创新,进一步做好治本抓源头工作,并号召全党抓紧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5)以改革创新保证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性。高校是汇聚人才的高地和培养人才的基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目前,高校党员队伍成为党的队伍的重要方面军,高校每年发展党员数量占全国每年发展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高校党的建设,成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高校党建工作不仅要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也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需要,更应发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在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全面推进高校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建设的创新。既要继承和发展高校党的建设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又要不断创新和丰富高校党的建设有效管用的新方法,不断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生机活力。

    总之,党的建设要紧密联系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来进行。通过分析这些新变化,增强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忧国、忧党、忧民的意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拓宽理论视野,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